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穿越一八五三 >

第501章

穿越一八五三-第501章

小说: 穿越一八五三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什么看,都回去,防着短毛突然来攻。”周盛波一看士兵都不自觉的围成了里三层外三层,赶忙把人挥散。
  只不过,人虽然被赶走了,却心还在,都时不时的拿眼角余光偷偷瞥过去呢。
  大约十五分钟之后,那几名试吃者各自盛了一大碗,也不嫌烫,抄起一只就往嘴里面塞。
  “味道怎么样?”旁边有人问道。
  “嗯,猪肉白菜馅的,切了香葱,还淋了香油,皮薄馅大,猪肉的份量很足,就算有毒我也愿意被毒死啊,好吃好吃!”这个人含糊不清的称赞着,还忙不迭的又塞入了一口到嘴里,咔滋一咬!
  这下子,周围的人看清楚了,薄薄的皮裹着大半截菜肉馅子,还有浊黄的汁水顺着嘴角流了下来。
  “咕噜,咕噜~~”吞口水的声音一阵接一阵,就连刘铭传、周盛波与张树声都是感觉唾液分泌加速,好在他们还能记得自己的身份,徐徐地把口水咽下肚。
  “哎~~”刘铭传叹了口气,苦笑道:“饺子里不可能下毒的,砒霜那玩意儿下进去味道会变化,再说王司令素有胸怀宽大之名,不至于行此下作之事,来人,数好多少人,每人三十个,把饺子都下了吧,剩下的给城里和树字营送过去。”
  士兵就等着这句话呢,搭锅的搭锅,添柴的添柴,加雪的加雪,还有人把一匾匾的饺子拨入一个个锅里,那肥肥滚滚的饺子,让人垂涎欲滴。
  很快的,就三五成群,端着碗大吃特吃起来。
  说实话,民盟军不是每个人都会包饺子,送来的饺子有方形的,有长条形的,还有圆形的,相当一部分的卖相都不敢恭维,但炊事班调的馅料都是货真价实的饺子馅,散发着浓浓的香气,对于口感没有任何影响,吃到肚子里,浑身暧融融。
  “我们也吃吧,不吃不白不吃。”亲兵给刘铭传、周盛波与张树声各端来一碗饺子,刘铭传招呼了声,就拨起一只,一口咬了半个。
  “嗯,不错,很正宗的味道!”刘铭传赞不绝口,赶忙把那半个塞入了嘴里。
  周盛波与张树声也是放下了一切,大口吃了起来。(未完待续。。)
  ps:  谢谢电视都算得上的月票与宝宝猫熊的打赏~~~~


第六六五章 预测天气

  吃了民盟军的饺子是一回事,蹲山守夜又是另一回事,尽管在严寒的天气里一再怨声载道,却没办法,万一山头被民盟军偷偷占了,信阳结局只能是失守,刘铭传等人半点也不敢大意。
  他们唯一能指望的,便是节后天气快速回暧。
  或者是诚心感动了菩萨,从大年初三开始,气温陡然升高,在艳阳高照之下,仅一个白天,漫山积雪就化的净光,这让轮到今夜上山的刘铭传连呼菩萨保偌,淮军战士也精神大振。
  只不过,看着那白皑皑的山头银妆不再,杨水娇抱怨道:“什么鬼天气啊,二月份还没到呢,就变这么暖了,这下好了,在山上蹲着也不觉得辛苦了吧,要照我看,别拖了,找个时间发动强攻吧,淮军不敌自然会投降的,原本还指望把淮军拖死呢,可是老天爷不帮你忙,那你急也没用。”
  周围包括苏三娘、李世贤、江忠济等人纷纷赞同的点了点头。
  王枫却古怪的笑道:“杨水娇,前几天我才夸你成了气象专家,怎么这会儿又犯傻了?”
  “哼!”杨水娇冷哼一声:“你才犯傻呢,天气回暖了难道不是事实吗?春天快要来了。”
  王枫摇摇头道:“真正的回暖要在立春以后,这个时候回暖并不代表冬天就此结束,很有可能是西南暖湿气流加强的结果,他的显著特征是昼夜温差变小,空气湿度变大,这预示着未来天气将会转为阴雨。只能等到再有强冷空气南下,才会在一场大雪之后驱散满天的阴云。”
  杨水娇不服气的嘀咕道:“你说下雨就一定下雨啊。搞得你和诸葛亮一样。”
  自从驻扎信阳以来,王枫首次在军中建了个小型气象站。材料都很简单,计算公式也是现成的,专门测量温度、湿度、风速风向等基础气象资料,不分昼夜,每小时记录一次。
  这时,王枫也不和杨水娇辩驳,转头招了招手:“周彦器,把气象资料拿过来。”
  “是!”周彦器向营寨深处跑去,不多时。取了一叠子纸过来。
  王枫又道:“利用科学数据,说说你的看法。”
  说实话,看着那一大堆数据和公式,周彦器也是头疼的很,却只能吞吞吐吐道:“昨夜的平均温度稳定在四度左右,风向由西北转为偏向西南,而到了今天白天,中午最高温度为八度,现在是下午四点。温度依然保持在七度,风向风速则稳定为西南风三到四级。
  另外相对饱和温度从昨晚风向转变开始,两个小时之内由45%陡升至了90%,最大峰值为95%。目前还保持在85%左右,而夜晚的湿度会大于白天,据此可以推断。信阳一带正处于西南暧湿气流的势力范围之内,未来两三天如果天气形势不发生大的转变的话。很可能会转为连绵阴雨。”
  “哦?”众人纷纷动容,要知道。在山上蹲守,下雨比下雪更让人难熬!
  江忠济更是赞道:“这真是神了啊,人都说诸葛武候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今日要照我看,总司令绝不会逊于诸葛武候,两三天后必然会下雨。”
  “汗颜啊。”王枫摆了摆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看起来很神秘,可实际上说穿了一文不值,无非是个知识的积累过程与对数据的统计过程。
  古代尤其是汉晋三国时期,纸笔是昂贵的奢侈品,这导致了知识必然由世家大族垄断,只要大族子弟肯下苦功,总能钻研出些名堂,而平民百姓为一早两餐奔波劳走,哪来的精力和钱财去学习知识?
  就拿诸葛武候来说,诸葛氏是琅邪望族,祖诸葛丰曾于汉元帝时任司隶校尉,父诸葛珪官至泰山郡丞,叔父诸葛玄曾任豫章太守,岳父黄承彦乃沔南名士,结交又都是司马徽、庞德公等荆襄名流,处在这样的环境下,再加上武候本人素有经世济国之志,又有后人的歌颂,因此名扬千古不足为奇。
  但随着生产力的持续发展,知识已经变得越来越廉价,未来甚至会出现爆炸性的膨胀,每一个人都可以很轻松的掌握到所需要的知识,就如看上去很神秘的气象学,其本质无非是对数据的观测和汇总,通过计算找出内中的规律,这其实不难,花的只是时间与耐心,如果你们想学的话,我敢保证,两三年之内,你们个个都能成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妖孽人物。
  刘禹锡曾有诗云: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正可以引申为知识的普及过程。”
  李世贤不由拱了拱手:“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还是总司令说的透彻啊。”
  王枫微微笑道:“神秘之所以能成为神秘,无非是重要而又不了解罢了,气象学也是如此,在军事上的重要性不用多说,另外在工农业生产,交通往来与远洋航行等几乎与人类活动相关的各方面都起着异常重要的作用,绝不能不当回事。
  如今冬末春初将至,正是气候剧烈变幻之时,若是把握得当,说不定能凭借气候变化一举破敌,来人,传令下去,先着淮北与鲁南战场各建一个气象站,注意观测与数据汇总统计。”
  “是!”一名黑鹰队员快步而去。
  杨水娇又道:“听你这么一说,气象确实很重要呢,我们现在不就是在利用气象把淮军耍的团团转吗,不过,只建两个太少了吧,苏北鲁南那么大,最少要建五六个才够用。”
  王枫无奈道:“哪有那么多气象的人才?就这还是要从手头抽调人手过去,只能慢慢培养了,但是你也别急,以后全国各地,包括在大海的岛屿上都会建立气象站,把数据汇总列成图表,预报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变化,尤其是台风和寒流等灾害性天气,怎么样,将来有没有兴趣转业去气象局工作?”
  “这。。。。”杨水娇现出了为难之色,一方面,能掌握天气变化受传统观念影响,显然是属于神人的范畴,可是另一方面,日复一日的观测汇总那得多无聊啊,她就怕自己坚持不下来。
  要知道,她的性子可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那。。。。那以后再说吧,反正还早呢。”杨水娇想了想,才道。
  王枫也不再理会她,向周彦器道:“你今夜带两百名黑鹰队员潜回去,从南阳境内摸上桐柏山,等到下雨了,找准机会占领山头,有没有问题。”
  “没问题!”周彦器毫不犹豫的应下。(未完待续。。)


第六六六章 短毛就在山头

  果然不出王枫的预测,甚至还提前了些,从第二天上午开始,天空就阴云密布,到下午,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
  提前下雨对于民盟军没有太大的影响,无非是两百名黑鹰队员需要冒雨潜伏在山里。
  黑鹰是民盟军的特种兵,有着坚韧的意志,强壮的身体,熟练的技能,经历过最严酷的训练,适应各种恶劣的气候地理条件,这完全是王枫根据现代特种部队打造出的一把尖刀,而且还配备在当时算是很先进的装备。
  比如最简单的塑料雨衣,这可不是由沉重的橡胶制成,而是非常轻薄的聚乙烯雨衣,当然了,由于石油的来源非常有限,因此目前石化产品的成本都是高的吓人,不过用于军队,王枫是不会在乎成本的,因为一场大胜的意义不能用成本来估算。
  另外还有战术靴、护膝护肘、战术手套、急救包、防水行军囊等多种装备,可以说是武装到了牙齿,防护也极为周全。
  但淮军就不一样了,均是叫苦不迭,当夜值守山头的周盛波更是指着老天骂娘,可惜无论他怎么骂,雨还是一直在下。
  王枫说的没错,下雨比下雪更加恶劣,阴冷的风吹在身上,两层棉衣都挡不住,寒气直往骨子里透,原本还能靠着石头树干休息,现在却是碰都不能碰,到处都是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