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穿越一八五三 >

第456章

穿越一八五三-第456章

小说: 穿越一八五三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团军,在更新装备与初步操练之后,归李秀成统辖。
  而湘军的情况较为特殊,湘军兵勇全部是由各营营官自行招募,也就是说,湘军只认自己的营官,这在某种程度上具备了私军的特征,是民盟军绝不允许的。
  在中国近代史上,北洋各路军阀来自于淮军,而淮军沿袭的是湘军营制,虽然湘军在清庭的猜忌下很快式微。不过湘军以营官募兵,进而形成自己私军的传统却沿袭了下来。
  对于湘军。由于没法在短时间内摸透各营官的具体情况,因此王枫索性把营官一级的将领全部开除。每人发一百个大洋遣散费放回家,营官以下的一万多人暂时混编入各连,将来再抽调人手另成一军。
  整编足足用了八天,到六月二十九日,传来了南昌的消息,果然不出所料,在九江湘军溃败之后,南昌守军一万五千人投降,江西巡抚文俊上吊自杀。至此,江西全境落入民盟军手上。
  由于事先传来了武昌湘军已经弃城而逃的消息,因此王枫命第八军一个师在五艘炮艇的配合下进驻武昌,命令李秀成留下防守江西的力量之后,挺进湖南,他自己也带着其余部队深入湖南境内,至于那三艘护卫舰,跟着的意义已经不大,况且也中了弹。需要回基地修理,因此早在数日前就往回驶去。
  曾国藩曾寄期望于湖南乡绅会给王枫带来大麻烦,可是湖南乡绅的力量基本上都变现为了湘军,而湘军收编的收编。逃的逃,这使得他们的力量正处于最虚弱的时期。
  于是王枫毫不客气,刚一进入湖南。就把部队散开,对各圩寨进行剿杀。执行的政策与当初在苏北一模一样,打土豪。分田地!
  那时在苏北只有两万多人,而如今,王枫本部加上第四集团军的大部,总人数超过了十万,虽然地形有些不利,可是仗着人多势众,效率不受影响,一时之间,湖南大地血流成河,人头滚滚,无数圩塞被夷为平地,地主乡绅势力受到了重大打击!
  不过当两个月后进驻长沙时,发生了些意外,湘军虽然退走了,但是城里面的士绅竟然组织起团练自发守城,使得王枫一怒之下,用炮火轰塌城墙,很轻松的就攻破了长沙。
  长沙的街头冷冷清清,一队队士兵穿街走巷,偶有缩在街角的路人虽然谈不上表现出多大的仇恨,却也是一副不冷不热的模样,可以看的出来,长沙人民并不欢迎民盟军。
  石达开忍不住摇了摇头:“总司令,早在咸丰二年,那时还是太平军,我和东王,西王便以重兵围攻长沙,正是长沙士绅出人力财力助清庭死守,听说许多人还留下了遗书,誓与省城共存亡,后来我军久攻不下,北上之后,长沙士绅又捐资修造战船,接济水师,还组织书院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哎,长沙这地方,邪门的很哪!”
  周秀英寻思道:“湖南是太平军与朝庭作战的主战场,长时间的拉锯战,使得湖南民生凋零,百业破败,民众朝不保夕,湖南人痛恨太平军是很正常的,而长沙是湘军的大本营,我们民盟军中近半的战士又来自于太平军,所以长沙人民不待见我们也可以理解,我想,只要把政策落实下去,说清楚了,长沙人民会慢慢改变对我们的看法的。”
  “没那么简单!”王枫沉着脸道:“长沙是南方的理学中心,理学是什么?存天理,灭人伦,禁锢思想,教人愚忠,在清庭的有意诱导之下,长沙很有一批愚忠,奉满清为正统,迂腐守旧,刻薄贪吝,目光短浅,自以为是,自发守城的乡绅大部分都来自这部分人,或许其中还不少不了清庭对我们的妖魔化宣传。”
  “那你准备怎么办?”杨水娇问道。
  王枫狞笑道:“政治斗争,既是利益之争,也是文化之争,我既然来到了湖南,当然有义务把理学铲除干净,摘去附着在中华文明身上长达近千年之久的毒瘤!
  传令,但凡参与守城的乡绅团练,一律视为谋反,抄家灭族,另走访组织长沙贫苦人民,申明我军政策,促其指证揭发,三日之内召开诉苦大会,最后,再把长沙所有童生以上功名及各私塾书院先生全部带去岳麓书院!”
  “是!”几名黑鹰队员快步离去。
  王枫又招了招手:“岳麓书院并列天下四大书院,走罢,我们先去见识一番。”
  “嗯!”石达开等人相继点了点头。
  王枫并不是只带了身边的几个人,而是调了一个旅的士兵随行,岳麓书院位于湘江以西,大约一个小时之后,一行人浩浩荡荡的来到了书院门口。
  “唯楚有才,于斯为甚!”周秀英默默念着大门两边的对联,不禁轻笑一声:“好大的口气,除了楚地,谁都不放在眼里了?”
  杨水娇接过来道:“秀英,理学是大清的国教,而长沙是湖湘理学的根据地,有朝庭支持,不把天下人放在眼里不是很正常吗?”
  “区区黄毛丫头也敢妄议理学?“杨水娇话音刚落,院内就传来了一个苍老的怒斥声。
  一名结着花白辫子的老家伙出现在了门口,目泛怒色,挺起腰背扫视着下方的一众军卒。(未完待续。。)


第六零八章 庆元党案

  “你是谁?”王枫不紧不慢的看了过去,上上下下打量一番,才问道。
  这名老家伙向正北方向遥遥拱了拱手:“老夫丁善庆,受道光爷厚恩,取为道光三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曾任道光老师,历贵州、广东乡试主考,国子监司业,会试分校,顺天乡试同考,官广西学政,后因母老辞官返湘,受聘为岳麓书院山长,至今已十年有余。”
  丁善庆满脸傲然,确实,他有骄傲的资格,他的履历金光闪闪,是教育界与文化界的元老,弟子门生遍布天下,而且他不为利动,默默耕耘,具有人格上的闪光点。
  只不过,以王枫为首的一众奇装异服者并未诚惶诚恐的向他施礼问好,数千名士兵的目中也没有射出尊敬之色,而是表情冷淡,仿佛在看他自拉自唱一样,甚至还有人带着丝厌恶。
  丁善庆暗暗着恼,闷哼一声:“我岳麓书院始自于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历千年沧桑,朱子、王阳明等一代宗师曾多次来我学院讲学,由我学院培养出的人材浩若繁星,多不胜举,今日王司令却带兵围住书院,是为何意呀?”
  王枫随意拱了拱手:“原来是丁校长,请进去说话。”说着,又转头喝道:“把书院团团围住,一个都不许放走。”
  “是!”战士们向四周散开,另有一部分列队跟在了王枫身后。
  “你。。。。”丁善庆顿时怒容满面,但王枫并不理他,自顾自的向内走去。
  丁善庆一看。猛一甩袖子,也跟在了王枫身后。
  岳麓书院依岳麓山而建。风景优美,占地宏大。最近一次损毁是石达开、萧朝贵他们围攻长沙的那一次,虽经地方上全力修缮,但一路上仍能见到零星的残垣断壁。
  “嗯?”当走过崇道祠时,王枫脚步一顿,如果没记错,这个祠堂专祀朱熹、张栻!
  “走,我们进去看看!”王枫手一招,径直走了进去。
  果然,诺大的屋子里。迎面便是朱熹与张栻的塑像,像前有供桌香案,供人祭拜,两边的墙壁上记载着二人的事迹,尤其是最为醒目的一篇,用很大的篇幅详细介绍了发生在南宋孝宗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朱熹来访与张栻论学,举行了历史上有名的朱张会讲的盛况。
  据载,当时前来听讲者络绎不绝。时人描绘一时舆马之众,饮池水立涸,这次会讲,具有理学发展的里程碑式的意义。
  王枫略一扫视。便道:“张栻研习理学虽为我不喜,但此人在朝庭南渡,人心惶惶之时。毅然接过主讲岳麓书院的重担,并以反对科举利禄之学、培养传道济民的人才作为办学指导方针。培养出了一批经世之才,为稳定东南局势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从历史上的意义来说,张栻与我中华有功,来人,拿香来,我为张夫子上一柱香!”
  一名黑鹰队员把线香引燃,递给王枫,王枫接过,恭恭敬敬的三鞠躬,然后插在了香炉当中。
  这让丁善庆暗暗点头,尽管王枫当他面贬斥理学,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离经叛道之辈,可是他给张栻上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认同了张栻的地位,不敢乱来啊!
  丁善庆捋了捋胡须,看向了朱熹像,这个人会不会给朱熹上香呢?
  王枫也看了过去,皱眉道:“朱熹这个人,继承二程学说,将之广为传播,在当时面临金兵压境,南宋朝庭随时不保的凶险环境之下,具备一定层面上的稳定人心作用,因此,他有小功。
  他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口号,姑且不论他本意如何,后世儒生是否有曲解,可是存天理灭人欲成了理学的一面招牌,成了自南宋之后历代统治者禁锢人民思想,奴役压榨人民的重要工具,也是中国逐渐丧失开拓创新精神,日趋保守,最终被西方列强拉开差距的开端,所以此人罪大滔天,纵有百善亦不足以抵此一罪!
  而且朱熹此人,明面上教人存天理灭人欲,暗地里,则引诱尼姑为宠妾,并勾引儿媳,这是在自己的裤裆里玩存人欲灭天理的把戏啊,说一套做一套,分明是个伪君子!
  品行不端,又是禁锢中国思想长达近千年之久的始祖,哪来的资格接受后人供奉?来人,把朱熹的像搬出去,就地砸碎!”
  “你。。。。住手!”丁善庆气的脸都通红,立刻拦住道:“世人皆言王司令乃离经叛道之辈,今日一见,果然如此,朱子一生,几经沉浮,一切污蔑之言皆来自于政敌的攻击,而你王司令不辨是非,仅凭道听途说就给朱子定罪,要照老夫看,你的本意是以攻击朱子为幌子,在为自己的离经叛道找个借口罢了,如此卑劣行径,又如何堵得住天下人悠悠众口?”
  “哈哈哈哈~~”王枫哈哈大笑道:“丁院长,在治学方面,除了教出曾氏兄弟,没见你出什么成就,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