赝医-第6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侠冲着杜大下巴笑道:“杜大哥,付将军说了,你想怎么个胜法,他都答应。”
杜大下巴都快想了一路了。把他自认为最威风的胜法说了出来,他道:“火烧连营,然后追敌三十里,斩将夺旗……”
“少放屁。斩将,你想斩谁?要真想斩将,那自己抹了自己的脖子,倒还痛快些!”大侠脸一沉。当场就削了杜大下巴的面子,他可是一直紧跟在付丙荣身边的亲信,不比杜大下巴的身份低。
杜大下巴笑道:“失言。口误。那就光夺旗吧,不过,大营能不能让我放火烧了?或者付将军自己放火烧了?”
“这个没问题,反正带来的东西付将军也不打算要了,都是些破烂玩意儿,早扔早换新的!”这大侠说完,便让杜大下巴在此等候,他回去向付丙荣报信了。
杜大下巴就留在原地等着,过了一会儿,大营里便火光四起,然后喊杀声惊天动地了。这时候,杜大下巴才带着人赶去,当然在去之前,还派了个金乌军大侠回去,向等在木桩阵之后的李博文编了几句军情,说得惊险万分,免得李博文带着兵赶过来。
赶到了着火的大营后,杜大下巴和金乌军的大侠们都下了马,找了个上风口蹲着,醒了醒酒,感叹一番,要不是火太大,他们都想打点野味儿,然后进去烧烤一番了。
付丙荣带领先锋军大队离开,过了一会儿,杜大下巴的酒劲儿也醒过来了,他们才从后面追上去,半道上拿了付丙荣留下的将旗,然后又在半道上休息了好半天,等天快亮时,这才返了回来,便遇到了也到达此处的李重九。
当杜大下巴狂吹乱侃完之后,对李重九道:“太子殿下,燕王的军队实在是太弱了,他们的兵将都不敢交战,看见我们到了,还离着老远,他们就逃了,所以我们金乌军很难有斩首之功啊!”
李重九笑道:“这个孤自然是知道的,所以你们的功劳,不以斩首的多少记算。”
吴有仁算是谨慎一些,他道:“那些燕军是离着你们多远就开始逃的,刚才这点你没说清楚,你只说他们一见着你就害怕了!”
杜大下巴哦了声,道:“十几丈远的距离吧,这可不算近了,他们要是先逃了,我们还真不容易追得上。不过,他们确实是不愿意和我们交战,这点绝对没错。”
诚亲王笑道:“看来燕军的军心确实是散了,兵将们不肯效命,这仗当然就没法打起来了。”
靖德郡王也是连连点头,后面的一众大小爵爷更纷纷表达自己的意见,可表达来表达去,翻来覆去也就是那么几句话,太子英明,金乌军勇敢,等等,诸如此类的。
吴有仁却比其他人要认真得多,毕竟他没有退路,只能和李重九一条道走到黑了,所以对燕军的真实情况,他算是最关心的。
吴有仁又道:“那些败兵是怎么逃的?”
“骑马逃的,他们都是骑兵,哪可能走路逃,那也逃不过我们啊!”杜大下巴看了眼吴有仁,认为他问得很白痴。
吴有仁却道:“我是说他们逃的方向,是跟着付丙荣一起逃的,还是各逃各的,什么方向都有?”
杜大下巴想了想,付丙荣倒是没有教过他这个怎么吹,不过,既然要表现先锋军很废物,那就不能说一个方向,那不等于是列队撤退了么。
他道:“是向各个方面逃的,三五成群的那种逃法,付丙荣的身边没什么人,只有几个他的侍卫,那几个侍卫都长得人高马大,口音还很怪异,不象是长安人,由那几个侍卫护着他逃走。”
杜大下巴身后的一个金乌军大侠说道:“不过那几个侍卫很是厉害,箭术也挺高超的,我们追的时候,只要一追得近些,他们就放箭,幸亏是在晚上,要是在白天,估计我们得有不少人会被射中的。”
这句补充得很到位,吴有仁终于把小心谨慎的心思给放下了,他冲着李重九笑道:“军心散了,太子殿下,臣确定无疑,燕王的军队军心散了!”
李重九也是喜不自胜,连连点头,道:“孤晓得,孤也晓得了。杨泽的军心散了,很好,很好,他无可用之兵,那么不要说去突觉,就算是在这太原城下,孤也能要了他的狗命!”
吴有仁转过身,对着诚亲王他们说道:“燕王先锋军里的兵将,是以左右神武军为主体的,但左右神武军里的兵将,却都是长安人,当然只会对皇室忠心,不会对一个外姓王忠心的,从他们不战而溃的表现上来看,他们是抛弃付丙荣了,这就使得付丙荣在逃走时,身边只有一些渤海来的生番,除此之外,再无一兵一卒跟随。”
杜大下巴得意洋洋地一举那面写了“付”字的大旗,笑道:“所以嘛,他的大旗才被本将军给抢了来!”
众人又是一通吹捧,吴有仁走到李重九的跟前,小声道:“太子殿下,咱们应该尽快把这个消息带回城去,组织一场凯旋仪式。另外,既然左右神武军不想再跟着杨泽干了,那不如我们使用反间计,买通军中的将领,把杨泽给……”他做了一个杀头的手势。
李重九眼睛一亮,道:“这个……恐怕很难,不过,试一试倒也无妨,反正就算是失败了,我们也不会损失什么。”
吴有仁忙道:“那此事就交给臣去策划!”
李重九点了点头,他重新上马,对着金乌军的大侠们一挥手,叫道:“各位,走,咱们回城,让全城的父老乡亲都看看,咱们凯旋大胜啦!”
第七百章撒钱
李重九这么一喊,别的人自然知道该怎么做了,诚亲王连忙让自己的孙子李博文先赶回去,做做准备,现在可是大早上,百姓们不见得都会出家门,要是等李重九进城时,看不到最热烈的欢迎,谁知这位太子爷会怎么想,说不定反会怪他这个太原王爷,没把太原的百姓给教化好,这个黑锅可背不得。
李博文听了祖父的话,压低声音,有些为难地道:“祖父,百姓们要是只顾着自家的生计,不肯到大街上来欢呼,那该怎么办啊?”
百姓可不是当兵的,只要将军一声令下,就会放下手中的活计出来欢迎,百姓们也要吃饭的啊,一日之际在于晨,该开板做生意的不会放下生意,该种地也要下地干活,太原城里可没有长安那么多的闲人,专门以看热闹为生平乐事。
诚亲王冲孙子一瞪眼睛,先在心里骂了声蠢材,这才道:“让人进城去喊,凡是到城门口来迎接的,每人给十文铜钱不就行了,只要不让太子听到喊声,难不成他还会事后追究么!”
“十个铜钱怕是叫不来多少人!”李博文只感这个任务实在是太艰巨了。
“那就二十文。哼,休小看这点点小钱,别说是给二十文,就算是你告诉他们买什么东西,会便宜两文钱,或者只需要白领一个鸡蛋,你信不信那领鸡蛋的队,就会从城门口一直排到咱们王府门前去!”诚亲王不耐烦地挥了挥手,打发李博文赶紧走,不要耽误时间。
李博文只好飞马进城,当他带着一众王府侍卫跑进城门后,他对着街上的百姓叫道:“我军大胜,太子殿下率军返城,凯旋而归,谁来欢迎太子殿下。每人赏钱二十文!”
街上的百姓听了这话,不少人都叫了起来,太好了,非常好,太子英武,可乱喊一通之后,又该干嘛干嘛去了,只有少数几个人围了过来,看来赏二十文的效果果然不佳。
李博文非常着急,他有心想要加钱。正要喊呢,忽听身后一个声音说道:“小王爷,要是想聚集起人来,光赏二十文是足够了,可问题是这二十文怎么个领法,谁来谁没来,这可是无法判定的,再说去哪里领钱呢,会不会领不到钱。领过钱的人,要是再来领一遍,那么该怎么办?如果咱们说某人领过钱了,可那人却没有领过。二十文虽然不多,可不管是谁吃了这个小亏,以后都不会再信任小王爷你了,甚至连太子殿下的名声也会受损的!”
这个声音把话说得极快。却吐字清晰,李博文回头一看,见竟然是李秣封。不知这人怎么混进他的王府侍卫里来了。但听李秣封的话,这个小贵族之子似乎还是很有头脑的,瞬间就能把事情想得清清楚楚。
“百姓怕咱们赖账,还是怕麻烦?”李博文没有搞清楚这一点。
李秣封却并非是婆婆妈妈之人,他向来最会察言观色,而且擅长拍马屁,虽然是个小贵族,但却知道李重九会败,肯定打不过杨泽,昨晚却发现杨泽的军队不堪一击,他便迅速改变策略,又开始为太子李重九着想起来,而且还主动地团结到了李博文的身边,毕竟靠近李博文,要比靠近李重九要简单得多。
李秣封不解释赖账或者麻烦什么的,他只是说道:“只要告诉百姓们,等会太子殿下凯旋而归,会给大家撒钱,以示庆祝,那估计全城的百姓都会来。不需要说数字,百姓们一来不见得每个都会抢到钱,可抢不到也是他自己没本事,而抢到的也不会抢多少的,咱们不但能省钱,还能让更多的百姓来,请小王爷考虑一下。”
李博文眼睛一亮,道:“这,倒是一个好主意,就怕太子殿下不喜,要是他不喜欢向百姓撒钱呢?”
“那便不用太子殿下撒,自然有无数的人愿意为太子殿下效劳,比如说小王爷你,太子殿下不会因你以他的名义撒钱而生气的。”李秣封道。
其实,李秣封是很瞧不起李博文,还有李博智的,认为这两个小王爷不过是投了个好胎,如果自己生在诚亲王府,或者靖德郡王府,那自己肯定比他俩要更有作为,只可惜他投胎的技术没有那么好罢了。
李博文听了李秣封的话,连连点头,道:“这个却是非常容易的了,来人啊!”
他叫过两名王府侍卫,道:“你们回王府去取钱,取十大筐的钱来,要那种新制钱,越亮越好,然后就光明正大地抬到城门这里来,让全城百姓都看到,快去办吧,太子殿下很快也就要进城了!”
这两名王府侍卫刚才一直都在李重九的身边,李秣封说什么,他俩当然都听见了,不光是李重九认为这个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