赝医-第6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晏眼睛一亮,只要有办法就成,还是杨泽好啊,脑筋转的快,一下子就能想出主意来。
杨泽道:“承乾公主登基时,是在院子里面告天,然后祭祀的独孤氏祖先,臣以为这个方法很不错,皇上可用来参考,只不过,不能如此的简单,需当为后世的帝王做出个榜样,定下个规矩。”
李晏更加欢喜,登基大典都简单到不能再简单了,还能给以后的皇帝立个榜样,那这是什么方法,如果真能立出个榜样,形成规矩,那自己的这次登基大典,也就不会是个笑话了,至少不会象十几年前,第一次登基那样,被天下百姓和大臣们笑话,皇位没坐几天呢,就被赶到镇西去了。
“还能成为榜样,立出规矩?”皇后又惊又喜,其实对于这次登基仪式,她是很不满意的,可却没有别的办法,也只能认命,谁让他们着急呢,要是有好办法,她当然愿意接受了。
杨泽道:“皇上,娘娘,您二位告天和祭祖,可以在皇宫外面的广场上进行……”他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那就是李晏和皇后就在宫外祭天,等祭天之后,命人在广场上竖立起一座石碑,这座石碑一定要高大,一定要威严,要成为整个长安城里最高的建筑,让万国来朝时,一看这座石碑,就能想象李晏登基时的盛况。
在石碑的周围,用浮雕的形式,把李氏祖先是怎么艰苦奋斗,与敌人厮杀,最终得到帝国的事迹,一幅一幅的雕刻出来,展现给全天下的人看,并由李晏亲自提词,撰写一篇碑文,刻在石碑上。
这座石碑建立好后,每逢重要的日子,李晏就带着群臣,在石碑前焚香祈祷,全城百姓也可以来此瞻仰石碑上的浮雕,这样又能体现出石碑的庄严,又能让百姓们了解李氏皇族争得天下的艰辛,让百姓们更加拥戴李家的皇帝。
这样,石碑就成了专门告天,还有祭祀李家祖先的重要地方,久而久之,自然也就成为规矩,而史书也会给记载下来,以后李家的皇帝都这么个登基法,那李晏不但不会成为笑话,还可以成为制定登基规矩的始祖,他这辈子也算是有了杰出贡献了。
李晏听罢,大喜过望,拍手道:“这个方法实在是太好了,以前从来没有人想到过,杨爱卿,你真是朕的好帮手啊,这样绝妙的方法都能想得到!”
第六百二十五章重九也要成立派系了
杨泽出的这个主意非常超前,等于是在皇宫前的广场上,修建一个纪念碑,而且是国家级的纪念碑,在此之前,不管哪个朝代,都没有修过这样的纪念碑,从来没有人想到过。
李晏觉得非常好,而皇后也觉得不错,先不说以后如何,起码现在能找到理由,说李晏第二次登基大典,并不是太寒酸,而是要开创新规矩,这就不丢人了呀!
皇后想不了太长远的事,虽然不能用鼠目寸光来形容她,但她坚持如果能把眼前的事解决好,那就要先解决眼前的,以后的事以后再说不迟,所以杨泽这个主意,她举双手赞成。
皇后说道:“建个石碑好啊,不过,这个要以后才能建,这次皇上却是用不上了,还是有点寒酸的,但告天和祭祀祖先的仪式却是可以解决了。”
杨泽一本正经地道:“可以由皇上和皇后娘娘进行奠基,其实很简单,就是在需要建碑地方,象征性的挖上几锹土,代表破土动工,这样既不用现在就修碑,还可以有很大的意义,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后人不管是谁,都要感激皇上和皇后娘娘的恩德,永远不能忘!”
顿了顿,杨泽又说道:“而且,后人如果要告天,要祭祀,那就得到这个石碑前来,不就等于是皇上和皇后娘娘,你们平白得了一份香火和愿力嘛!”
李晏倒是对这个不太在乎,可皇后却是大喜,拍手道:“好,太好了,以后也要有人对着咱们立的这个石碑,磕头礼拜了,那咱们岂不是和神仙一样了么!”
她看向李晏,感觉自家的老头子。不怎么象神仙,一点仙人气质都没有,而她自己……也需要再打扮打扮,才能冒充仙女,年纪有点儿大的仙女。
可李重九正在生闷气呢,听杨泽说出这个主意,他觉得挺好,可以解决眼前这个问题,还能让以后的皇帝们登基,少折腾些。可他对杨泽苦大仇深,一想起那些被杨泽杀掉的胡子壮汉,他的心就要滴血了,有种如果不给杨泽唱点儿反调儿,他今天就过不下去了的感觉!
李重九道:“杨泽,你说得容易,可我看过城外也有石碑,那种土地庙里常常有个小石碑,难不成你说要建的石碑。和土地庙里的差不多吗,那岂不是……”
他有心想要贬低杨泽几句,可一时之间又找不出理由来,所以扯出个土地庙来。非常牵强,可不管如何,只要能让杨泽不痛快一下,那他就痛快了。
可杨泽连看到没看他一眼。仍旧和李晏及皇后说话,道:“娘娘所言极是,这块石碑一定要修得直入云霄。并且取名为天碑,只有天这个字,才配得上这座石碑。”
李晏连连点头,皇后也是如此,他俩对李重九对杨泽的挑衅,都选择了听而不闻,没搭理,感觉李重九有点无理取闹,就当他是小孩子心性吧,还没长大。
可李重九却大怒,被无视的感觉,比和别人打架输了,还要让他难受,当然他也没和谁打过架,就是刚才在寝宫时,和沈得印打了场嘴架,但沈得印给他的顶多叫不痛快,而杨泽给他的就真叫是痛苦了。
杨泽道:“要是皇上和娘娘准了为臣所奏,那为臣就出去安排。”
李晏点头微笑,道:“去安排吧,杨爱卿办事,朕是向来信得过的。”
杨泽答应一声,慢慢后退,退出了殿堂,去前面安排给天碑奠基的事了,无论是从态度上,还是从行动上,他都是对李晏和皇后非常尊重,丝毫没有他是功臣,所以他要跋扈一点的举动,非常守礼的一个臣子。
李重九等杨泽出去了,便道:“父皇,母后,你们看杨泽是多么的可恶,故意装出一副忠臣的样子……”
可李晏和皇后却没有理他,皇后两眼含泪地道:“皇上,臣妾刚才听你说朕了,这个称呼,都有十几年没有听见了,臣妾还以为这辈子都听不到了呢!”话刚说完,眼泪就掉了下来。
李晏则抱住老妻的肩膀,道:“皇后,这些年可苦了你了,一晃这么多年,直如梦一场,直如梦一场啊!”他举起袖子,给皇后擦拭眼泪。
老两口开始忆苦思甜了,这时候是夫妻之间最温馨的时刻,最容不得别人打扰,就算是亲生儿子也不行,而亲生儿子一般在这种时刻,也会离得远点,给父母留出空间,不好打扰父母的呀!
可李重九从小就缺少了管教,成年之后又是在自己的庄园里,更是没有教他人情世故,他竟然道:“父皇母后,你们这是怎么了,儿臣在和你们说正事呢,那杨泽是个阳奉阴违,两面三刀之人,儿臣看穿了他的真实面目,说给父皇母后你们听,你们怎么不听啊!”
李晏和老妻都是双眼有泪,正在月朦胧鸟朦胧之时,被李重九这么一打断,两人都是心中不快,在没见着李重九这个儿子时,两人都想得慌,想儿子想得晚上睡觉都睡不着,可现如今见了,却觉得儿子有点傻气,还有点骄躁,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
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尤其是把李重九和菜菜一比,那就真的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了。
皇后还好,就算觉得儿子在处事方面不尽人意,可她还是道:“重九你误会了,杨泽可不是阳奉阴违之人,如果他真的象你说的那样,那你父皇和我岂能从镇西回来,又怎么能重登皇位呢?你呀,对他误会太深了。说也奇怪,他也没怎么着你啊,你干嘛要这么诋毁他,这可不好!”
李晏却斥责道:“你这孩子说话太不知轻重深浅,杨泽是什么样的人,朕自知道,不用你来说,以后说他不是的话,不可再讲,否则朕再不轻饶,而且你以后还要和他多亲多近。再不可起了误会。”
皇后却嗔怪道:“再不轻饶,难不成你还要打儿子一顿么,你敢打他,我就打你!”
李晏无可奈何,只好道:“说说而已,我怎舍得。不过,重九以后再不可说杨泽的坏话了,咱们自家人听听也就罢了,可要让别人听去,那可是祸事了!”
皇后连连点头。对李重九说道:“杨泽为人不错,可他手下的那些人却是一个比一个的生性,直如畜生一般,他们要是听了你讲杨泽的坏话,指不定给你下什么绊子呢,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李晏也道:“不错,镇西的那些强盗看着就够牲口的了,这次又看到了不少渤海来的生番。估计那些人会更粗野吧!”
说着,老两口一起摇头,都对杨泽的手下大大的不以为然。
这要是换了别人当皇帝和皇后,那断然是不会说出这种话的。比如说独孤女皇,才不会去防着谁呢,会认为别人粗野,她就没办法应付了。为什么要防着粗野的人呢,干脆杀了不就得了,她是皇帝。她想让谁三更死,谁就活不到天明!
可是李晏和皇后就不一样了,他们在镇西生活了小半辈子,对于镇西强盗们早就知道的不能再知道了,而且他们对镇西的强盗毫无办法,从来都是毫无办法,现在又见到了比镇西强盗更加凶悍的渤海生番,那就是没办法上面再加没办法了。
无论是李晏还是皇后,他们都没有想过要除掉镇西兵和渤海勇士,他们就是靠这些人重返皇位的,不可能过河拆桥,至少现在不能,几年之内也不能,所以他们自然就怕李重九被暗算了,当然暗算也只是指被飞块砖头什么的,他们也没往杀人方面想,镇西兵和渤海兵再怎么着,也不会害了李重九的,在杨泽没有指使的前提下。
可李重九听着却吓了一跳,闭嘴不敢吱声了,他对李晏和皇后说的意思理解错误,以为杨泽可能会指使手下杀了他,而李晏和皇后谁都不敢管,也管不了,自己的生命随时都处在危险之中。
这也不能怪他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