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赝医 >

第296章

赝医-第296章

小说: 赝医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泽按过画册一看。有好几本,但都不是太厚,有他破案子的,有他带领镇西百姓建设家园的,印得相当不错,不但有图,还配有简短的文字,类似他前世小时候看的小人书。

他一边翻看,一边笑道:“好,多印些。印上个几千册,拿到京城送人,让京城百姓也都知道,菜菜小公主是我大方第一女才子!”

菜菜很是欢喜,道:“上京是要带我一起去的吧,咱们什么时候走?”

杨泽道:“再过两天吧,得做好准备才成,其实再过两天走,都是很仓促的。但没办法,鸠摩多罗这事不能耽误太久,否则就利用不上了。”

菜菜眨了眨眼睛,不太明白。又问道:“既然要急着走,那为什么还有等两天,早走两天和晚走两天,不是一样么。反正才两天而已?”

这事还得和她解释清楚,杨泽道:“从路程上来算,那个我让回去的突觉百夫长。就是那个叫恰仑的人,应该回到突觉了,但要想拿着突觉可汗的赎金再返回来,时间是不够的,我们得赶在他回来之前,离开镇西,这样既能让突觉人不要太担心,不用怕我是害了鸠摩多罗,免得大动干戈,又能让他们从后面赶上来,带着赎金和我们一同进京,而那些赎金就当是突觉可汗送给女皇的礼物了,要去见女皇,总得有块敲门砖吧!”

菜菜哦了声,还是有点不懂:“你不是不带突觉兵一起走么,怕他们半路上起妖娥子,那带着赎金来的突觉兵追上咱们,你就不怕他们起妖娥子了?”

杨泽微微一笑,道:“这你就是不了解人心了,突觉可汗得到消息后,就算是急着赎回鸠摩多罗,可也不可能立即就凑出大笔赎金的,所以他派的人一定带的是贵重的珠宝,人也不会很多,其目地只是想稳住我,大家先谈谈赎金的数目,讨价还价一番,拖延住时间,他们再想办法把鸠摩多罗弄回去。”

“这个,就是你说过的那种心理战吧?”菜菜眼睛一亮,她现在也知道了不少的新名词,都是听杨泽说的。

杨泽点了点头:“先把对方的心理研究透,这样后面办起事来对我们就有利得多。这就叫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菜菜倒也没再多问,跑回去收拾自己的行李了,其实她也没啥行李,对她来讲,最重要的就是新印出来的书了,打算多带些进京送人,好好显摆一下,她这个小公主可是很有文采的,不比别人差啊!

又过了两天,进京事宜准备得差不多了,大车装好,杨泽点齐了四百新兵,这些人他是都要带走的,之后去见李晏,进行一下告别。

李晏和王妃自然是好生嘱咐一番,他们是真心希望杨泽能够成功,把他们给弄回长安去,尤其是王妃,很是郑重地向杨泽立下承诺,要是杨泽能帮助他们重返长安,那么她必有厚报,不管杨泽认为的厚报是什么,她都一定再加九倍,就等于是十倍报之。

杨泽又去见了公羊留,不能把求州刺史总是软禁在镇西,对公羊留又进行了一通威胁利诱,这才放公羊留回了求州。

镇西这边,他还是留下郝威峰和严诚厚,一文一武,算是替他守住地盘,另外还得保护好李晏和王妃,这是很重要的事。

忙乎了小半天,这才把事情都料理好。杨泽带上鸠摩多罗和菜菜,以及三个徒弟和四百镇西兵,拉着数十辆大车,离开了镇西,向京城方向走去。

为了防止麻烦,杨泽一路避开州县,从不进城,如遇到了大的镇子,他也是不进去驻扎的,毕竟他带着突觉国师呢,这事虽然是保不住密的,但暂时能多保一阵子,也是好的。

行进了十余天,这天到了房州地界,遇到一条小河,远远地看去,却发现小河的两岸,竟然站着上百名百姓,都手里拿着锄头扁担等物,看这些百姓的样子,竟然象是要打群架!

在乡村里,这有可能是宗族或是村子之间的械斗,是很严重的事情,只是不知为什么会发生!

第三百零六章因为牛

杨泽叫过一名镇西兵,道:“你去前面问问,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么多人聚在一起,是要群殴么?”

那名镇西兵答应一声,立即纵马过去,他跑得飞快,边跑边叫,那些围在河边的百姓听了,便没敢动手,老百姓自己组织人群殴没关系,可要是有了官府界入,他们就不敢动手了,毕竟这个时代,老百姓是很怕当官的。

河东岸,聚集着五六十人,都是精壮的汉子,领头的一人是个四十岁左右的汉子,满脸的络腮胡子,看上去很威猛,穿着小褂子,赤着双臂。

一个年轻人问这大汉,道:“陈老大,怎么会突然来这么多的官兵,县里不是说不管咱们这事儿么?”

那被叫做陈老大的大汉皱眉头想了想,没想出啥所以然来,他放下手中的锄头,道:“看样子不象是县里的人,他们拉着那么多辆大车,似乎是过路的官兵,只是不知从哪里来的。”

“过路的官兵?那他们管咱们这闲事儿干嘛?”周围的汉子们很是纳闷,象村子和村子之间的事,一般都由当地宗族宿老管理,只要不出人命,官府是不会插手的,本地官府都是如此,何况是外地过路的,更加不应该多管闲事。

而河的西岸,那边的汉子们也是惊讶,不知从哪里跑了来一大队的官兵,看样子还想管他们的闲事。

那镇西兵奔到近前,喝道:“谁是领头的,过来说话!”

陈老大连忙小跑着过来,到了马前,毛手毛脚地冲着镇西兵行了个礼,有点儿慌张地道:“小人是陈家村的里正,名叫陈阿大,见过兵爷!”

镇西兵嗯了声。用手中马鞭一指他们,又一指河对岸,道:“你们这么多人聚集在这里干什么,还拿着家伙,是不是想群殴?为什么要打架?”

陈阿大不敢隐瞒,答道:“回兵爷的话,我们陈家村和对面的赵家村有了纠纷,去县里打官司,可县里说不管我们这事儿,让我们自己解决。我们和赵家村的人讲理讲不通,大家便聚在这里,打算接着讲理,并没有打架!”

说到这里,陈阿大向远处的军队看了眼,见军队并没有停留,还在继续赶路,他便以为这队官兵只是来问问,只要含糊过去。并不会管他们的闲事的。

那镇西兵听了解释,并不再问,调转马头,奔回了大队。向杨泽禀报了此事。

杨泽听了,微微一皱眉头,心想:“纠纷?是不是因为河水的关系啊,这么多人拿着家伙聚集在一起。动起手来,就算不出人命,也得打残废几个。这是何必,只是不知本地的县令为什么不管这事儿。”

杨泽一挥手,道:“让那个陈阿大过来,由本官来问问怎么回事。”

镇西兵答应一声,再次返回了岸边,对着陈阿大道:“你,跟我过来,我家大人有话要问你。”

陈阿大很是害怕,可又不敢不过去,把手里的锄头交给同村的人,他自己则跟在镇西兵的马后,跑着到了杨泽的跟前。

杨泽看着这名叫陈阿大的里正,见这人相貌忠厚,不象是个奸滑之人,问道:“你叫陈阿大,是陈家村的里正?”这年代的里正就相当于村长,要是村子大些,一般一个村子就会有一个里正。

看样子,陈阿大是不总见官,见到杨泽后,虽然搞不清杨泽是个多大的官,但既然带着这么多的士兵,那就一定不会是小官,他忙跪下,道:“草民陈阿大,见过大老爷,草民确是陈家村的里正,有官府发的凭证,不过……不过,没带在身上,要是大老爷要看,小的这就回家去取。”

杨泽笑了笑,道:“凭证倒是不必看,估计你也不会撒谎的。你说你们是要讲理,可这么多人聚在一起讲理,人多嘴杂,怕是讲不清楚。本官问一下,你们有什么纠纷啊,竟要如此?”

陈阿大一愣,犹豫了一下,这才道:“是因为牛的事,草民村里有个寡妇,想要改嫁,嫁也就嫁了,她家没男人,地也种不好,生活没着落,村里的人也同情她,并没拦着,可她要嫁就嫁呗,却要带走夫家的牛,她还上面是有公婆的,下面还有个小儿子,有老有小,要是没了牛,那日子可不就更难过了,所以草民们不让她带走牛,她就闹起来了。”

他的话,说得不是太清楚,颇有些笨嘴笨舌的,没把关键之处讲清楚。

杨泽道:“是不是那个寡妇要改嫁,改嫁的在赵家村啊,你们为了自家村民着想,不想给牛,可赵家村的人却非要牛不可,是不是这样啊?”

陈阿大明显脑子不是特别好使,竟然咦了声,道:“大老爷怎么知道的,你也听说这事儿了?”

杨泽身边的人一起都笑了,就连鸠摩多罗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还用听说过么,陈家村和赵家村都围在一起要打架了,那寡妇要嫁的人不是赵家村的,还能是哪个村的?

杨泽又道:“没听说过,但想也能想得到。牛确实是好东西,耕田用的啊,不过既然是夫家的东西,那妇人就不应该带走,要不然让她的公婆和儿子怎么活呢?”

陈阿大忙道:“是啊,可不就是这么回事。本来一开始草民们是不答应的,可二十二家的婆娘寻死觅活的,说要是她不带头牛过去,那她会让人瞧不起,她又是个寡妇,要是改嫁过去,哪能有好日子过,还闹着要上吊,她的公婆只好答应,就让她把牛牵走了,现在老两口的生活,全靠我们一村子的人照顾,又老又小的,我们不照顾着,总不能让他们饿死。”

付丙荣笑道:“二十二?他的爹娘倒是能生……嗯,应该是全族排下来的,堂兄堂弟们一排大小,他排到了二十二,不过以此为名,倒也省事。就象你叫阿大一样!”

陈阿大连忙嗯嗯两声,道:“乡下人不会起名,按着大小叫,省事,还不会叫错,草民这辈是按年纪大小起名的,下一辈是按出生时的重量起名的,草民儿子叫陈七斤。”

鸠摩多罗在旁听着,他不理会陈家村的人怎么起名,却关心寡妇改嫁的事。忽地笑道:“原来你们中原人也有这种事发生,妇人要改嫁,还非得带着先夫家里的东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