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花醉-第4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有恭也是纳闷,章亿都没什么反应,怎地东方瑾如此凝重?不过看东方大官人这种神情,也能断定一点,那就是方启梁一定不简单。放下筷子,为东方瑾满上一杯酒,还没张嘴呢。大官人也不客气,端起酒杯跐溜一下喝了进去,砸吧砸吧嘴。才颇为感叹道,“殿下,早些年追随郭大头领的时候,属下就曾听说过丹水镇方大公子之名,指说方大公子弱冠之年便已才学动淮西,又师从范纯仁。得范纯仁晚年教导,端的是文武全才。当时章相曾想以方克林为文华殿大学士。只是后来发生了许多事,方克林也就没了动静。后来淮西兵祸乱丹水,听说方大公子遭贼人屠戮,一家妻儿老小尽送性命,郭大头领还曾唏嘘不已,叹未能早些时日将方大公子请到龙门。未曾想,哎,今日竟又听到方克林的消息。”
听着东方瑾所言,赵有恭和章亿也不由得陷入了沉思之中。范纯仁,字尧夫,乃一代名臣范仲淹次子,范仲淹是何人自不用赘述,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便已让后世千年子孙惊醒,而他的次子范纯仁也深的其父真传,其从政一起为官之道也恪守范仲淹的教诲。后哲宗年复新法,章惇当政,范纯仁遭贬谪。世人大多认为范纯仁非新党之人,不求变革,实则有很大的误解。范纯仁是纯粹的反对新法么?实则不然,这一点从他被贬谪永州就可以看出来,章惇是何人,那可是大宋少有的官场枭雄,打击政敌不留余地,当年元佑党人哪个不是被贬到边关小城,默默而终,唯独范纯仁待遇好。
范纯仁遵从其父范仲淹的官场操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人做官讲究一个平和,他反对那种为新法而罔顾百姓生活的做法,因为当年章惇的变法实在太锋芒毕露了,有很多地方与后世张居正的变法有着相同的问题,那就是太过锐意进取了,忽略了许多民利。从这一点上来说,范纯仁不是不支持新法,而是不支持章惇太过锐利的做法,因此,他才遭贬,又贬的不严重,这一点上和苏轼被贬又有很大的不同。
范纯仁一身才学,无需多说,连章惇都自愧不如,他的弟子又能差到哪里去?章惇人称一代铁血奸雄,但眼光一向毒辣,他既然有心提拔范纯仁的弟子,那说明那个人一定有值得看中的地方。
赵有恭看了一眼章亿,想了想,轻声道,“章先生,明日你去见见方启梁,若真如他人所言,乃当世大才,那本王也不介意当回伯乐。”
赵有恭不会亲自去见方启梁的,那些倒屐相迎的事,肯定不能干的。方启梁和章亿还不一样,章亿才华如何,早已证明,但方启梁呢?更何况方启梁还身从匪人,他赵某人要亲自相见,倒显得自己有点出格了,让章亿去见方启梁,再合适不过了,既显得对方启梁的重视,又不自降身份。
章亿点点头,表示同意道,“殿下,若方启梁真有才华,当如何安排?”
“不管李伯纪能不能来关中,先让方启梁去凤翔府当个副手吧,若做好了,再放任他处,若是做不好。咱们也无需冒太大风险!”
赵有恭如此说,就已经许出了一个凤翔府通判之位,方启梁不管有无真才实学,能上来就得到凤翔府通判之位,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了。想必他也没什么不满足的了吧?
次日,章亿去沙苑镇见了方启梁,当离开镇子的时候,章亿脸上浮现出灿烂的笑容,而方启梁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如果放在以前,方启梁绝不会弃朝廷入关中的。可这些年待在丹水镇,尤其是经历着淮西乱匪之后,他算彻底看清了这个朝廷,当下朝廷庸碌者占据朝堂,这样的朝廷永远不可能为民搏利的。方启梁深受范纯仁影响。而范纯仁又深的其父范仲淹真传。别人做官最鄙视谈利,而他们做官却最讲究一个利字。官商要利益,朝廷要利益,同样民也要利益,三方利益有一方得不到满足就会出现乱子,所以前朝范仲淹变法和王安石以及章惇的变法大有不同,范仲淹讲究臣民共利,而王安石和章惇则更多地关注到了商人之利。如今方启梁选择关中。选择赵有恭,也是看准了赵有恭行事不拘一格,也许这位秦王殿下掌权大宋。会给大宋子民带来足够多的好处。
章亿回到长安后,便赵有恭计议一番,没多久二人合力之下,写了一封书信,快马送到了东京汴梁。
十月的汴梁多了几分枯黄,参天的树叶落在水中。随着河水荡漾远方,此时一个女子赤着双足踩着浅浅的清水。河水冰凉,她却踩的不亦乐乎。鹅卵石光滑无比。河水如镜,映着一张没绝人寰的容颜。这女子便是当朝最美的皇室牡丹花赵福金,如今帝姬已是十八岁,正如朝阳绚烂多姿,不管她愿不愿意,总是要嫁人的。嫁了人,也许再不能像这样尽情的在水中踩着鹅卵石了。
记得第一次如此玩,还是和凌哥儿一起,想来,能不过形象的带着她玩耍的,也只有那位凌哥儿了吧。
御书房里,众臣都在,不过这次比之以往多了一个人,他就是新任都知监管事杨莲。内廷十二监,首当司礼监,因为司礼监掌有阅奏批红之权,所以被称之为非大太监不能占的位子,相比司礼监和尚膳监,都知监可就无足轻重了许多。不过这也是杨戬的聪明之处,都知监负责官家起居,出宫清道,看似干杂活的,无利可图,可也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那就是能时常见到官家。做为宫里的大总管,杨戬深知官家的性子,只要能入了官家的眼,以后想要升官发财,还不是有的是机会,入都知监,李彦等人还不防着,多好。
此次御书房议事,便是为了茂德帝姬赵福金的婚事,众人计议一番,最后有了一个合适人选,此人便是殿前司都指挥使金世龙,金世龙拱卫大内多年,卖相又是不俗,点他做茂德帝姬的夫婿,算是不错的选择了。
婚事计议完毕,就轮到了关中之事,事实上赵佶也有点搞不清赵有恭葫芦里卖的啥药的,已经提出让章亿当京兆府府尹了,偏偏凤翔府的事让朝廷给推举一个。难道秦王殿下转性了?怎么可能?
“诸位,对这事怎么看的?这凤翔府府尹是派还是不派?”赵佶这话问得挺蠢的,堂堂朝廷,难道还怕了赵有恭不成?要是赵有恭已经亲自提出让朝廷委派人手了,朝廷却不敢派,那传出去还不让人笑掉大牙?
赵佶问了一句蠢话,不过众臣没人敢说出来,倒是杨戬躬身细声道,“官家,这事啊还得派!”
杨戬此话一出,赵佶就忍不住翻了个白眼,“你说得轻巧,那该派谁去?莫要忘了张伯英的教训,派了去,再让那家伙一刀砍了?”
赵佶的担心也不无道理,不过杨戬早有准备,他接口道,“官家,咱们派个能力强,又无足轻重的人去,不就成了?”
听着杨戬的话,莫说赵佶了,就连蔡京等人也露出了几分轻笑。这杨老太监是不是老糊涂了,能力强的,有无足轻重,朝廷有这样的奇葩人物么?倒是宫梻,已经眉头跳动,看着杨戬的脸,拱手言道,“杨总管说的可是梁溪先生李伯纪?”
李伯纪?一听到这个人名,赵佶手抚额头,暗道一声蠢,怎么把这个人忘了呢?李伯纪虽然是一块茅坑里的臭石头,不为人喜,但能力真的没话说,而且对朝廷又是忠心耿耿,让他去凤翔府再合适不过了,而且,赵佶对李伯纪一向没什么留恋,这块臭石头要真被砍了,也不会心疼。
宫梻总觉得让李伯纪去凤翔府有点不妥,可哪里不妥一时间又想不起来,他正待说些什么,奈何赵官家嘴巴快,已经笑着摆手道,“杨戬啊,一会儿下道旨意,让李伯纪去凤翔府知任吧。”
听赵佶如此说了,宫梻只能苦笑着叹了口气,官家已经把话说出口了,难道他还要官家把说出来的话吞回去不成?(未完待续)
正文 第474章 人才涌动
第474章人才涌动
十月初七,赋闲在家钓鱼河边的李纲得到了朝廷的御旨,让李老先生做梦也没想到的是朝廷竟然让他继续为官了,还一下知任凤翔府。李老先生表示很高兴,不过一些老朋友以及家人们却争相劝告,总之那关中之地乃是龙潭虎穴,是秦王殿下的老窝,别说凤翔府府尹了,那就是给个两路宣抚使都不能当的,去关中,摆明了是送命嘛。朝廷就是找不到人选,让李老先生去关中当替死鬼呢。
亲朋好友正想劝告,奈何李老先生不听,脖子一梗,吼了一句话,“吾等博览群书,受圣人教诲,当尽忠报国,死而后已,岂可因前方凶险,而避身不前?”
李老先生怒声一吼,颇有种当年范仲淹岳阳楼上饮酒高歌的风采。尽忠报国,死而后已,靠,迂腐,真是太迂腐了,许多老友被气得摔门而去,更有甚者,气得直跺脚,就知道报效国家,人家朝廷稀罕你么?
总之,李老先生是大宋朝少有的名臣,自打接到赴任书后,他让仆人们套了马车,领着一大家子慢悠悠的去关中上任了。
十月二十一,历经半个月的长途跋涉,梁溪先生李伯纪终于从邵武老家赶到了黄沙遍地的关中,函谷关前,牛皋和高宠又是敲锣又是打鼓的,生怕别人不知道似的。李纲对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很不感冒,还说了些噎人的话,牛皋和高宠浑当没听见,反正来的时候殿下就吩咐过了。不管李伯纪说多难听的话,都当笑话听了,只要大家摆着笑脸就成。
李伯纪是什么人,那就是茅坑里的臭石头,当年艮岳园里当着官家的面大骂完颜宗望。甚至连赵佶的面子都不给,他赵有恭又算个屁?别的人入关中,那肯定得去长安秦王府拜会一下的,毕竟在秦王治下混饭吃,不去拜会下,怎么成?李纲就不是常人。这位老先生让仆人赶着马车从长安城南边走过,一点进长安的意思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