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大明帝师 >

第487章

大明帝师-第487章

小说: 大明帝师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崔府离永定街不远,所以江夏带着崔瓜瓜没走多久就到了崔府门口。

一直战战兢兢没有说话的崔瓜瓜,此刻看到崔府门口的护卫立刻大声叫道:“来人啊,救命!”

崔府的护卫一看自家少爷竟然被人挟持在手,立刻呼唤着帮手,然后跑出来把江夏与朱载江团团围了起来。

江夏沉声道:“瞎眼了吗?皇上在此,尔等还不下跪?”

“嗯?”一众护卫一听立刻愣神了。

江夏回头看了朱载江一眼,朱载江无奈的从怀中取出他的金龙令牌,懒洋洋地说道:“不仅朕在,朕的太傅,当朝辅国大人也在。”

说完,朱载江指了指江夏。

众人一看见朱载江手中的金龙令牌,吓得立刻跪在了地上。再一听朱载江说出江夏的身份,众护卫脸都白了。

众人齐声高喊道:“参见皇上,参见辅国大人。”

江夏放开手中已经被吓得有些脱力的崔瓜瓜的耳朵,转而一把拎着崔瓜瓜的衣服领子。

江夏问:“怎么样?你们家老爷有没有在家?”

“在,老爷在里面。”一名护卫战战兢兢地回答。

“带路。”江夏道。

“是!”那护卫一点儿没敢犹豫,站起身来就走到前面带路去了。

跟在江夏身后的朱载江摆了摆手,对众人道:“都平身吧。”

“谢皇上。”护卫们这才站起身来,然后各自站在一边低着头这,不敢直视朱载江龙颜。

江夏拉着崔瓜瓜就进了崔府大门,朱载江也跟着跨过门槛进去。

崔瓜瓜一被江夏拉着走进大门就跪在了地上,他苦兮兮地说道:“江叔,江叔……侄儿错了,侄儿不知道是皇上和您在微服出游,侄儿多有冒犯罪该万死。您可千万别把这事儿告诉我爹啊,否则他非活活打死我不可。”

“呵呵,现在知道错了?晚了。今天我要不好好监督你爹教训教训你,我又怎么对得起你这一声‘江叔’?”

其实崔瓜瓜是见过江夏的,不过那是年纪**岁的时候。之后因为崔瓜瓜实在顽劣,崔政义就把他送到了杭州老家读书。

这举动看上去似乎是崔政义对崔瓜瓜太失望,所以将他“放逐”到杭州去自生自灭。但实际上,这才真正体现出了崔政义对他这独生子的宠溺。

崔瓜瓜若是在京师顽劣,一是会落下纨绔恶名难以洗脱,影响将来的仕途。二是有可能招惹到什么不该招惹的大人物,譬如像今天的江夏。三也是因为崔政义自己京师影响力最大,崔瓜瓜利用崔政义的影响力,能够闹出的乱子远大于在杭州能够闹出的乱子。

将崔瓜瓜送到杭州以后,崔政义甚至还不惜拉下身为当朝二品大臣的面子,亲自写了一封书信求杭州知名大儒夏侯文运收崔瓜瓜为弟子。

有崔政义的面子在,夏侯文运自然不便拒绝。但实际上崔瓜瓜去了杭州以后,只是去见过夏侯文运一面,然后就再也没有见过夏侯文运了。

在杭州呆了几年,崔政义想儿子想的紧,这又在前年派人把他接回了京师。所以从前年起,他就开始每天为他这个宝贝儿子操心。

在崔瓜瓜和江夏说话的时候,站在一旁的朱载江却听见一串琴声。他看了正在和崔瓜瓜说话的江夏一眼,干脆循着那琴声找了过去。

江夏一把拉着崔瓜瓜,跟着那个护卫就去了崔府的中庭正院。

在中庭的正厅,江夏远远地看见了崔政义。

坐在大厅看书的崔政义也看在此时听见响动抬起头来,崔政义一看见自己儿子被一个“陌生人”拉扯着走过来,赶紧放下手中的书籍走出正厅迎上来。

走近了,崔政义这才辨认出简单化过妆的江夏。他微微一愣,看了看江夏以后又看了看崔瓜瓜。忍不住问道:“江大人?江大人您这是?”

江夏一把放开崔瓜瓜,笑着说道:“崔大人,我这次来是为了要告诉你,你可得好好管教一下令公子了。方才……”

江夏把刚才崔瓜瓜如此调戏卖艺女子,如何招惹朱载江,然后又如何准备仗势欺人的事给崔政义原原本本地说了一次。

崔政义一听,老脸顿时红的像变了色的茄子一般。纵使他再宠溺他这个独生子,也不可能受得了把面子丢到江夏和朱载江面前。

这二人,一个是他的顶头上司,一个是他的终极大老板。被二人亲身体验到自己教子无方到这个地步,自己以后面对二人,这老脸还往什么地方搁?

崔政义气的直喘大气,他大声叫道:“来人啊!给我把‘家法’请出来!”

站在远处没敢上前的管家立刻应了一声“是”,然后退下去请崔政义口中的“家法”。

这古代的大户人家家业极大,家中妻妾、子女、丫鬟、家丁、护卫、杂役等等,各种职业的人很多。要管理好这么多人,其困难程度和现在的人管理一个中小型企业相差不多。

因此,但凡大户人家多数都会有自己的家法。

所谓的家风严谨,其实指的就是这家法,也是所谓的“家规”、“规矩”。

古代人家,一旦有人犯了家规,处罚的方式很多样。轻的有抄祖训,跪祠堂。重一点的有关柴房饿肚子,藤抽。

这最严重的惩罚,基本就是藤抽,即用一条藤条狠狠抽打。没被藤抽过的人,永远不明白藤抽的厉害性。

一鞭下去那便是皮开肉绽,几十鞭下去,打得你血肉模糊几个月都不得恢复也是常事。

所以那用来行刑的藤条,即便就是“家法”的代表之物。

崔瓜瓜一听崔政义要动用家法,心里也明白有江夏在旁边,自家老爹肯定不可能轻饶了自己。他也没啥骨气,当即就哭嚷着叫道:“爹,不要啊。爹,孩儿知错了。孩儿发誓,不敢了,再也不敢了。孩儿身子骨弱,受不了家法的啊爹。”

没一会儿,管家就带着两个家丁走了过来。两个家丁一个端着一钵盐水,一个捧着一根藤条。嗯,准确的说应该是一根造型精良的藤条。

管家一如往常执行家法时一样,先用盐水抹过藤条,然后才把藤条递到了崔政义手中。

崔政义接过藤条忍不住看了管家一眼,心中暗自责怪:“谁让你们给藤条上抹盐水了?”

不过抹都已经抹了,崔政义也没办法多说什么。他举起藤条大骂了一句:“你个不肖子!”

然后便对着崔瓜瓜挥了藤条过去。

不过他这一挥,却被江夏握住了手。江夏笑着摇了摇头道:“算了,舍不得打就不要做样子。”

崔政义老脸更是红的发紫,尴尬地说道:“我……我这……”半天说不出一句整话来。

江夏想了想后说道:“算了,马上讲武堂第四期要招生了,把他放到讲武堂里面去,好好管教一下怎么样?”

“放在讲武堂?”崔政义一听,顿时又惊又喜。

讲武堂发展到今天,早已经成为大明最重要的武将培养中心。要想进入讲武堂,事先经历的重重关卡不知道有多少。整个朝堂除了江夏,没有任何人可以走后门进讲武堂。

崔政义早就想找江夏商议开个方便之门把崔瓜瓜送进去的事了,没想到江夏自己却先提了出来。

想睡瞌睡就遇到枕头,还有比这更好的事儿吗?

崔政义忙不迭地点头答应下来:“好,好好好。多谢大人,多谢大人……”

说完,崔政义踹了崔瓜瓜一脚道:“还愣着干什么?快谢谢大人。”

崔瓜瓜委屈地看着江夏,然后冲着崔政义道:“爹,我不想去那……”

话还没说完,一个护卫突然急急忙忙地跑过来。

“不好了,老爷。不好了……”

崔政义和江夏齐齐看过去,江夏转身看了一圈这才反应过来:“咦?载江呢?”

崔政义一听,大惊:“皇上也来了吗?”

跑过来的那个护卫这才叫道:“老爷,不好了。皇……皇上!皇上和小姐在后花园里面打起来了,小姐还煽了皇上一耳光……”

“什么?”崔政义有些想要昏倒过去的**。

第五三零章太傅,她咬我……

阳光明媚,琴声飘扬。

走过青石板铺就而成的幽静小道,闻着花园此处伴着微风一起入鼻的花草香。循琴音而去,忽见一亭。

亭东是一片碧池,池水中有假山矗立,和风一过,波光粼粼。亭前是一个璧人,盘膝坐在一架古琴后面,十指跳动,轻拨琴弦。

琴声悦耳,引人入胜。

如此情形,难道接下来的剧情不应该是一偏偏佳公子,拍手称赞而出,口中赞道:“琴妙,音妙,人更妙。听小姐抚琴一曲,令人三月不知肉味。”之类的话吗?

可实际上,朱载江走到这里来了以后,冒头说出的第一句话却是:“错了!音错了!”

弹琴的姑娘,和站在姑娘旁的侍婢全都惊讶地看向朱载江。朱载江摆了摆手,大大咧咧地说道:“别停,继续弹。”

那弹琴的姑娘一脸莫名其妙神情地看了看朱载江,然后当真继续弹了起来。

哪知道朱载江这个时候又出声了:“等等,回到上一段重新弹过,上一段那里有个音错了。先改回来,然后再继续弹。”

“喂,你谁啊。我家小姐在这里练琴,轮得到你来指指点点吗?”站在那弹琴身旁的侍婢指着朱载江斥道。

朱载江没有理会她,反而直勾勾地盯着那弹琴的女子道:“这首《文王操》很难,你能弹成这个样子已经算是不易了。不过艺无止境,你若是想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话,我觉得你还是重复多练习几遍刚刚错音的地方为好。”

在这崔府,能够被称为小姐的,很明显此人就是崔紫薇。

在京师,崔紫薇可是有一定名头的。当然,这主要还得感谢她那喜欢自吹自擂的老爹崔政义。

从崔紫薇七岁开始学琴,崔政义就一直在朝中他那个级别的圈子宣传自家女儿的各种优秀。

大致的几个高峰期应该是,七学开始会弹一整首《凤舞九天》时。九岁仿着顾恺之的画,画了一幅《洛神赋图》时。以及十一岁写了几首咏物诗,崔政义还专程拿到朝中,在早朝散后交给一众大臣欣赏。

如今崔紫薇已经十六岁,一手琴艺不知道受过几多夸赞。如今被朱载江这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