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铁血遂明 >

第47章

铁血遂明-第47章

小说: 铁血遂明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据王承恩掌管的内务府记录上写有,这一天,崇祯皇帝怒而摔碎劈砍的各种器物价值达二十万之巨。
  温体仁立刻被罢官免职,抓入诏狱,家产抄没,全家进牢。崇祯皇帝亲自下旨,罢了锦衣卫指挥使,抄家,送入镇抚司严加审讯。
  祖大寿被下旨申斥,吴襄吴三桂被免职。其他温体仁一党被连累者不计其数,全都进了大牢。
  周延儒在家乡听到此消息,居然高兴的连干了一坛子酒,当晚醉倒后悄然离世。这时崇祯已经准备再次起用他,闻知消息后只能另选他人。
  就这样,李开国在茫然不知的情况下,先后干掉了前任和现任内阁首辅大臣。历史的进程开始改变,历史上温体仁直到崇祯十年才被司礼太监曹化淳给干掉,原本在他下台后重新启用的周延儒也醉酒而死。


第五十八章 科考
  半个月后,成基命被崇祯起复为礼部尚书任内阁首辅大臣,此时崇祯早就对袁崇焕一案感到后悔,却又不能宣之于口,此时温体仁下狱,他以前的老账全被人翻了出来,一切迹象表明当年袁崇焕是被温体仁所陷害,乃是一冤案。
  但错了也就错了,此事牵扯甚大,若是为袁案平反,只怕还有一批大臣会下狱,这让刚刚将温案一系大臣逮捕的崇祯甚感为难,最后只能打掉牙齿和血吞进肚中,皇帝认了。
  成基命此时已经是重病缠身,他本不欲再进京为官,唯恐日后不能死在家乡,奈何崇祯皇帝派王承恩亲自传旨,成基命知道不可推辞,只能挣着病躯入阁。
  此时的京中纷乱,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朝野之间都忽略了灵山卫李国这个逆贼,大臣们不提,新任首辅不提,就连崇祯皇帝似乎都将这个逆贼给忘记了。
  直到二个月后,李开国主持了灵山卫第一届的科举考试。这次科举考试简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其影响之深远,令人难以想象。
  其实考试的形式非常简单,比如李开国要任命一知县,他不考四书五经,也不考诗词歌赋,而是根据县官的职责来考,而且只考四样,一、行政;二、教育;三、农桑;四、税收。
  其考官也是非常特别,考官共有二批人,第一批行政和教育,由各府县被俘虏的学正、教授、训导、教谕等共十三人任考官,每人一票,六人认为满意及以下为不合格,七人至八人认为满意为合格,九人至十人为优等,十一人至十二为优秀,十三人为满优。
  第二批农桑和税收,由所任之地的百姓自推十三人任考官,其判定标准与上相同。
  唯有所考的内容不同,行政所考的多是公文处理、刑案、民案、治安等,要言之有物,令人信服;
  教育所考为如何劝学、优学等;而农桑则考的是对农事是否精通,如何增加粮食产量等;税收则是考其算术,如何征税,抗税如何处理,收税时怎样做到公平公正等。
  总而言之所考的俱是实务,如果这四样有一样通不过,那他就决不可能成为知县。
  李开国不会让一个只知道四书五经的读书呆子来做一县知县。考试方法一公布,前来灵山卫想投机的读书人登时群情涌动,他们本以为和朝廷的科举考试一样,考的是四书五经,谁能料到居然考的是实务,而且还让一群不识字的百姓来做考官,这让一大批的读书人十分的失望。
  明朝的读书人甚为彪悍,他们连皇上都敢骂,还不敢骂一个小小的都指挥使,当下便有人在大庭广众之下大放厥词,言道李国是古往今来第一奸贼,居然擅改祖制,实乃小人所生云云……。其言词之恶毒,直追妓院龟公骂词,旁边还有一大群同样恶毒的读书人相和。
  李开国会吃这一套?明朝历代皇帝忍了,乃是怕得罪了读书人,动摇了国本。李开国怕什么?他什么也不怕,当下便出动士兵,将在场读书人一体拿下,凡是出言不逊者,一旁凑趣相和者,尽数剥得一丝不挂,架在十字木车上游街示众,为了极尽羞辱,怕有人咬舌自尽,还用烂布塞入口中。
  所有游街之读书人,每日游街一次,其余时间便放在堡门口,任人观看,就是屎尿俱下,也不会解下,而是任其当众大小解。无数的百姓都不俱其臭,跑来观看读书人是怎么样屙屎拉尿的。
  不过凡是看过的都大失所望,觉得甚是恶心,读书人和他们一样,屎尿也是臭的,和百姓们没什么不同。
  还有好事者,居然当场开赌,赌某人什么时候忍不住,会当众便溺。被李开国得知后,将参赌之人全数拿下,也剥得一丝不挂,和那些读书人同刑。
  明朝的读书人不怕杀头,如果被皇帝亲自下旨杀头,只怕会欢欣鼓舞而死,以搏得青史留名。但他们却害怕有失名节,李开国这一手太狠了,直接将那些读书人的名声和屎尿相连,就是史书上记载了他们,也只会记着某年某月某日,其被裸身……,别说他抬不起头,子孙后代都会被他连累。
  李开国也不杀他们,只是示众了十天,便把他们放了,二十三个读书人一个被释放后疯了,十三个当场撞墙身亡,九个狂奔而去,想必这一生再也不敢回家乡了,也不敢再用原名活在人世,这十天的遭遇,将会是他们一辈子的阴影。
  李开国的这一手,直接让来到灵山卫的读书人走了大半,其他原本想来灵山卫的读书人也犹豫不决,不敢前来。但毕竟还留了一半,这些都是真正有抱负的读书人,他们中有多人通过了李开国所设的考试,被其充实到各个方面。
  因人才缺少而阻碍发展的阻力暂时消失,灵山卫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
  奇怪的是,不论李开国在灵山卫搞出什么名堂,京城里的大臣和皇帝们就像是聋子、瞎子一样,根本是不闻不问。
  其实明眼人都知道,朝廷根本就没有把李开国当作一回事,拿他和流民军比起来,李开国连一癣疥之疾都算不上。另外一点,李开国根本就没有公开的、正式的说反明,而且处处以明官自居,这成了朝廷的一块遮羞布,在暂时没有兵力对其进行围剿的情况下,索性装作没有这事。
  崇祯正在全身心的投入到对高迎祥、张献忠、罗汝才、李自成的围剿中,擢陈奇瑜为总督陕西、山西、河南、湖广、四川军务,进驰均州,调集诸将围攻各路流民军。
  一时间朝廷花钱如流水一般,整得朝庭上下焦头烂额,那里还顾得上在穷乡僻壤,地近海边的灵山卫。李开国那里知道这些,他就算是知道了也不太在意,而是一步步按照自己的算盘打。
  他大刀阔斧的将灵山卫、高密、胶州府的行政全都打乱重建,准备扩军至二万人。并日夜不停的研制改进生产火器。因为灵山卫地近海边,他又想法子去找了一批会造船的工匠来。但造船费时甚长,他等不及,便四处放风出去,要买些船来。
  就在大家都以为山东就会这样安定下去的时候,李开国突然带兵出了灵山卫,他要干什么?他要去收保护费,一个月已经到期了,他连一两银子的保护费都没有收到,再没进项,灵山卫只怕就要揭不开锅了。


第五十九章 极品知县
  这一个月的农忙,让各州县的官员们有意无意的遗忘李开国曾发出的勒索通知。甚至有的知县已经准备好了,却就是不交给灵山卫,大家都在等着看情况。
  李开国带着一万辎重兵和无数的马车,加上三千火枪兵二十门佛朗机铳,浩浩荡荡的往诸城而去。
  谁让李开国对诸城这名字最熟,而且离灵山卫又近呢。他的大军一出了蛇峡涧,无数的密探便一哄而散,大家各显神通,有快马传信的,有用鼓声传信的,有用飞鸽的,全都是同一个消息,李开国带兵出灵山卫了。
  山东所有的州县在一日后全都得到了消息,就连离灵山卫最远的丘县知县都吓得将饭碗打翻了。然后第二日,便有另一条消息传来,说诸城得知李开国带兵向他们开来,立刻便将准备好的五十万两白银还有可以抵折另外五十万两的铁矿、粮食、火药等送上。
  李开国欣然笑纳,让其自行押解至灵山卫,那里郝喜早就等着接收呢,一百间新盖的大仓库全都是空荡荡,就等着物资到来。
  既然诸城这么识趣,李开国也不好再去祸害一下,当下便去往安丘。去安丘的时候要路过诸城,吓得诸城城门紧闭,唯恐李开国收了钱却照旧祸害他们。
  可是李开国的信誉非常好,他带大军路过诸城的时候不但不骚扰地方民众,还顺手打掉了为祸多年的山匪。因为那群山匪实在是不开眼,居然敢抢他堂堂灵山卫都指挥使的大军,实在是脑袋坏掉了。
  安丘知县可是个狠角色,朝里的左都御史那是他亲叔,平日里张嘴闭嘴都是不断提及他的后台,弄得就连知府也不愿意惹他。
  此时他接到李开国率军正在往安丘开来,居然丝毫不怕,当众叫嚣道:“我叔叔是左都御史,他一个小小的都指挥使也敢得罪我?要是惹得我不高兴,让我叔在朝上奏他一本,保他抄家灭族。”说完他一甩衣袖,继续去后院调教昨日才买来的小娘。
  他可以这么二百五,手下的属官和城防官可不干了,他们熟知安丘知县的性情,知道谁的意见也听不进去,干脆,我们先逃了吧。
  于是安丘知县在县衙后院沉浸在调教的乐趣中之时,大半以上的士绅地主和县衙其他的官员,拖家带口的逃离了安丘。
  等到第二日天明的时候,安丘街道上静悄悄的,没有逃走的老百姓们也都躲在家里,谁都知道,灵山卫那个妖魔一般的人来了,听说书先生们说,他身高八丈,獠牙血口,满身的黑毛,一顿饭就要吃一个人,妈妈哎,这样的人谁敢看啊。
  李开国率领大军是在正午时到达的,他本以为安丘会象诸城那样识趣,乖乖奉上银子,你好我好大家好。
  可没想一路上根本就没见到安丘派人来,斥侯的情报是,安丘的官员和士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