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遂明-第1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李开国占据了济南府,但没有一个人认为,就凭着他那两万五千兵马敢出城袭击船队。而且大运河并不经过济南,而是从德州、临清、聊城而过。
崇祯还下旨,令在德州驻留的一万辽东铁骑从德州护送船队出山东省。待得到了江浙地面,由在诸城的四万五千明军接送护驾返回南京,这样的安排,足以策万全。
这些安排都没有大张旗鼓,就是懿安皇后出京,明廷也封锁了消息,不许外传。可惜的是,所谓封锁消息简直就是个笑话。凤驾尚未出宫,天下已经知闻。这个消息以一日数百里的速度传递。
李开国得知这个消息,只比京城百姓们早知道一日,他知道的时候,船队刚刚从通州起航。
在京的探子搞来兵部的详细安排,看到辽东铁骑和诸城的明军都被征用了,仿佛山东一省就丢给李开国,朝廷不管了。李开国摇了摇头,明廷决不会让济南府长期落在他手中,一定会派大军平叛。
只是现在朝廷的大部军力都放在围剿进入汉南地区的流寇,一时对他有心无力而已。而且李开国从未公开叛明,时时还以大明官员自居,这就给了明廷一块遮羞布,不到万不得已,明廷是不会将正在围剿流寇的大军转而来打李开国。
懿安皇后出宫去南京,李开国是很生气的,德王上的奏折早就已经放到崇祯皇帝的案头了,却迟迟没有批下来,明摆着是要拖延,但李开国却不能让明廷拖下去。他本想引诱一万辽东铁骑和诸城那四万五千明军来攻济南,将其歼灭在济南城下,逼崇祯下旨同意。
不料崇祯皇帝居然将两支人马调去保护懿安皇后,而不是派来送死让他立威,摆明了不让李开国玩了。
李开国大怒,立刻召集诸将,商讨劫持懿安皇后之事。诸将听了李开国所说的战斗目的,没有人很惊奇,大人总是做一些看起来不可能之事,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按大人意思去战斗就行。所以诸将立刻大声附和,人人赞同。
而以管明为首的文官们则提出了要师出有名。李开国嘿嘿一笑,说道:“本抚要娶郡主,请她来喝喜酒这个理由行不行?”
诸将和文官们一起大笑,都道:“正是,请皇后来喝喜酒。”既然决定了,那就得讨论一下要在那里动手,应出多少兵力,需要对付多少明军。
现在初步探明的,需要对付的是一万辽东铁骑,一万三千御林军。亲兵拿来地图,李开国和诸将看着山东境内的京杭大运河路线图,离济南府最近的直线距离也有二百七十里路。
第二千户看着山东地区的京杭运河图道:“路线太远了,即使是最近的聊城,步兵行军的话也要立刻启程才行。从通州到聊城船行甚快,最多十天,就能到达聊城。”
第四千户摇头道:“不对,陆上还有一万明军,他们不可能日夜兼程,最少得要二十日。”
第六千户道:“咱们不要瞎猜,还是等斥侯回报再作决定。现在当务之急,是济南府只有二万五千兵马。咱们要去请皇后,最少也得出动二万,城中只留有五千兵,如若明军突然派兵来袭,能挡得住吗?”
第二千户笑道:“不用两万,只用一万兵既可,大人,末将愿带领一万兵马,将皇后请回来。”
第五千户嘿嘿一笑,说道:“别吹了,就一万兵,对付一万辽东铁骑还行,那一万三千御林军你以为是草人?站着看你请皇后?”
众将你一言我一语的,从开始讨论到逐渐争吵起来,到最后脸红脖子粗,个个大声吼叫,拉胳膊瞪眼睛,就似要打起来一样。
文官们则立在一旁,个个在看笑话一般指指点点。李开国也不发一言,由得诸将们吵。倒不是诸将在他面前不守尊卑,而是李开国一直都要求他们这样做。有争论才能争出法子来。如果一个个一言不发,那大伙什么都不要做了,各回各家吧。
吵到后来,慢慢的法子就出来了。灵山卫军现在确实兵力不足,而且明军还有一万铁骑,如果派步军前往请皇后,只怕会被辽东铁骑一口口吃掉。所以,灵山卫军必须要派骑兵前往。
而灵山卫军所谓的骑兵,就是会骑马的兵,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骑兵。济南府的马匹根本不够,这样一来,就必须从灵山卫调集骑兵前来。去请人的兵不能少,最少也得一万五千人,否则一旦有什么意外,比如明军的援军等,明军兵力突然变化,皇后凤驾忽然改变等,无法及时反应。
还有,动手的地点不能选在德州至聊城之间,灵山卫军可以想得到在离济南府最近的地点动手,明军就想不到吗?到时在最近点的聊城,明军一定会绷紧了弦,时刻防备着灵山卫军。
所以,要在明军绷紧了弦之后,松懈的时候动手。地点最好就在过了聊城后,明军的第一个休息点。之所以不等辽东铁骑返回后动手,是因为到时有五万多明军护驾,比一万铁骑更加难对付,而且到时明廷可以直接调南直隶的明军死死咬住灵山卫军不放。
李开国十分满意诸将讨论出实际可行的法子,见诸将又开始争谁带兵,立时喝道:“都给本抚闭嘴。”
诸将吃得一吓,立时便如同老鼠见到猫一般,不敢再言语一声。文官们也肃手而立,听李开国吩咐。
李开国喝道:“既然已经讨论出法子,那就先说第一项,调动骑兵。现在济南府中只有二千战马,显然不够。本官下令,灵山卫立刻调集一万战马前来,限冯国用三日内送到济南府。”一旁书记立刻记下,写成命令,送给李开国用印,然后即刻发出。
李开国用印完毕,喝道:“第二道命令,急召第一千户队前来济南,待战马到后,一齐出发。”书记再次奉上写好的命令,李开国用印发出。
李开国看着诸将一脸的懊恼,知道他们在想,争来争去,却被第一千户抢了先,于是微微笑道:“第一千户队只有五千骑兵,还差一万人,本抚还得挑两个千户队,你们谁去啊?”
诸将一听,皆都大喜,争着道:“我去,大人,我去。”李开国心下甚喜,诸将争抢,总比诸将畏惧要好的多。
当下说道:“你们都想去,可只能有两位千户队可以去。这样吧,本抚现在也不确定谁去,一切都看你们写的此战方略是否合本抚之意。本官命令,凡想参战者,两日后交一份方略给本抚,本抚依此择将前往。”
诸将一听要写方略决定,立时便愁眉苦脸起来,他们大多都是识字不多,只是能看懂命令而已,要写方略可真是要了他们的命了。但李开国的命令没有人敢违抗,只能应是,退到一边。
李开国对管着粮草的辅兵书记说道:“准备一万五千骑兵十五日的干粮草料和三十万发弹药,三日内准备好,有没有困难。”
书记立时道:“没有问题。只是大人,现在市面上粮食开始涨价,如果在市面上买,要多用三成的银钱,下官得请大人批一些银子。”
李开国眯了眯眼睛,说道:“怎么,粮食涨价了?”
辅兵书记回道:“是的,大人。现在市面上所有粮食、米面、油盐酱茶布匹,全都涨了三成。”
李开国怒道:“什么时候涨的,怎么没人来报本抚?”
管明连忙上前回道:“大人,这涨价是从昨日开始涨的,下官因事务太忙,昨日没有留心。直到今日见到粮铺排起长队买粮,才知道市面开始涨价了,本想等一会再汇报大人的。”
李开国‘哼’了一声,说道:“那你可曾派人将涨价的铺面抄没,抓捕其全家审明斩首?”
管明摇头道:“没有。下官正要为此请示大人,现在全济南府九成以上的铺面都在涨价,没有涨价的不超过一成,大人您看,是不是要慎重一下,召集士绅商人们申斥一下也就是了。”
李开国大怒,喝道:“管明,你是不是昏了头?本抚告示上写的清清楚楚,凡有敢涨价扰乱市面稳定者,全家处斩,你敢违抗本府的命令?”
管明吓得立刻跪倒在地,急道:“大人,下官不敢违抗您的命令,只是如果将九成以上的士绅和商人都杀了,那市面不是更加乱了吗?下官怕到时吃亏的是全城百姓,所以一时没有动手,并不是故意违抗您的命令。”
李开国‘哼’了一声,说道:“糊涂,你只管抓人审明杀人就是,其他的本抚自有办法。”
管明低着头应了是,然后道:“大人,需要抓的人太多了,还需要大人派兵丁帮忙。”
李开国摆了摆手,说道:“那就让第五千户队帮你抓人吧。本抚事先说明,抄家之时不许牵连无辜之人,只许抓其直系亲属。而且每一家人处斩之前,必须公开审明,凡有喊冤者,只要有十名百姓为其涨价之明证,便可定案,你可清楚了?”
管明道:“是,大人,下官明白了。”
李开国挥了挥手,散堂而去。诸将和书记们互相看了一眼,都对自家大人如此处事心服口服。令出必行这四个字说的容易,做起来可就难了。
就如要抓捕九成以上的铺面东家全家,那是好抓的吗?能在济南府里开铺面的,那一个不是士绅豪商,手里掌握着大笔银钱与势力?
换了不是李开国,任是谁也不敢冒着得罪所有士绅的危险而这样做,管明就是如此。但被李开国训斥之后,他也麻了胆子,知道如果不按李开国说的做,只怕他全家就要先死了。
出了巡抚衙门,管明立刻派人将所有涨价的铺面东家信息摸清楚,两个时辰后,汇报上来的涨价的铺面一共一百四十七个店铺,涉及到的士绅商人一共五十三家。
其中曹、刘、李、赵、王、孔济南府六大家,只有王、孔两家的店铺没有涨价,其他四家涉及涨价的多达八十三个店铺。
管明叹了口气,把名单放到第五千户的手上,说道:“千户大人,就按名单上的抄家抓人吧。别忘记大人说的话,不要牵连无辜,不要骚扰百姓,否则后果你是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