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遂明-第1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卫初平瞪着眼睛望着满屋子的军官,叫道:“你们围着我这也没用,有什么事情,你们去问大人去。”
各千户队的千户们一齐陪笑道:“卫先生,俺们都是大老粗,您看,俺们连先生都能惹生气喽,要是真的去见大人,大人还不把俺们都杀了。”
卫初平气得直喘粗气,叫道:“你们不敢问,难道我就敢问?大人的脾气,你们又不是不知道。谷县令的下场,你们都清楚吧,敢算计大人,谁也没有好果子吃,我也不例外。出去,全都出去,反正我是不敢去问,要不你们去求求冯大人,他的资格老,或许能在大人那里得到什么消息。”
谷县令就是灵山卫县令,他试探李开国的第三天,李开国就找个由头,撤了他的县令之职,提升他为从六品,任他一个新职务,公厕官,要他在半年之内,在李开国所控境内,每五百人之住所,必须建一公厕。
公厕建成后,必须派专人打扫,务必每日一清,凡有懈怠者,以渎职论。这一手相当之狠,谷县令一夜之间便多了一个新外号,夜香县令。文人都重名,李开国这一手太狠了,一下就把谷县令近四十年的名望败坏的干干净净。
自从知道此任命,谷县令当时就病倒了,卧床不起,上折子辞官。但李开国不同意,他当着很多人的面明确说道:“这个公厕官,非他不可,他现在不是病了吗?没关系,只要不死,什么时候病好什么时候上任,这个公厕官,本官给他保留一辈子。”
所以这个时候卫初平提出谷县令的下场,军官们都是心有余悸,过后大家也都知道谷县令之所为,虽是假托公心,实为逼迫,能够在李开国手下不死,实是万幸,不过现在比死还难受万分,这个大家可真不敢再蹈覆辙。
至于去找冯国用,那更是没用,冯国用自从上次一事,至今都是谨言慎行,不结党,不越权,虽然表面上还是受到李开国的信任,其实已经大不如前。因此灵山卫各官也无可奈何,无法可想,只有平静下来。
这让很多有心之人看不懂,一是看不懂灵山卫,二是看不懂朝廷。而且事情随着日期越来越近,就越是诡异。
马英轻轻的敲敲门,直到听道:“进来。”两个字,这才躬着身体进入书房。书房里,李开国正在写着什么。马英进来他也没有抬头,只是淡淡的道:“有消息了吗?”
马英摇了摇头,说道:“大人,属下没用,居然一点消息都没有。”李开国放下笔,嘿嘿一笑,说道:“朝廷里看来还是有能人的。”说着挥挥手,说道:“河北河南江浙那边你只派少部份人注意一下即可,接下来,重点放到辽东入关的路线,要注意骑兵的动态。”
马英一惊,说道:“大人,朝廷不会真的抽调辽东骑兵前来吧,难道宁远的鞑子们……。”他话说到这里,立时意识到失言了。
李开国淡淡的一笑,说道:“没错,鞑子正忙着内斗呢,这个消息,只有你和我,崇祯皇帝和内阁们知道。朱大典本官不知道是谁给他这么大胆,不过幕后这个人,当真是个劲敌啊。”
说着他走到山东地图前,指着山东笑道:“你说,咱们只有五万的战兵,能不能吃得下山东全省?”马英那里敢答这种话,只能低头不语。李开国也不怪罪他,挥手让他退下。
自从朱大典出了这个将全省之兵集于济南府的昏招,李开国就觉察出不对劲来。接下来的明廷的反应更是让他感觉到危险,隐隐感觉有一个人正在幕后算计他。这个人毫无疑问,是朝廷的人,而且能够被多疑的崇祯皇帝信任,又能在幕后指使明军以一省之地诱杀他,这人是谁?
一开始,他怀疑是正在围剿流寇的五省总督陈奇瑜出的阴招。但马英送来的各路情报让他否定了这一点。光是高迎祥、张献忠、罗汝才、李自成等部入了汉南,就引动七省之兵云集围攻,陈奇瑜就是有三头六臂也难以再顾及山东。那还有谁能出这个主意?
李开国是绝不会相信朱大典没有依仗,就敢用出这么明目张胆的诱敌之计。这个计策虽然表面上看只要是识破了就没有什么危险,可是李开国感觉并非如此,他甚至觉得算计他的并不是一伙人,有可能是两伙人。
这是异能隐隐约约的在提示他,但却又不完全。李开国只知道,如果不小心应对,此次便有莫大的危险,至于危险来自何处,那就得看马英的本事了。李开国拿定了一个主意,不搞清楚,他绝不会出兵。
一个月前,毕懋康的家里就出了一次事情,这件事情其实不大,就是招小偷了。经过毕家人查点过后,也没有发现丢了什么,因此也就没有报官。
但五天后,毕家的家眷忽然发现,她们一直照顾着的那名女子失踪了,其实也不能叫失踪,那名女子留下了字条,说是大恩不言谢,日后定然有重报,她伤势已好,回家去了。
一开始的时候,还有不少将领整天的来打听这名被李开国撞昏迷女子的情况,但经过两个月的时间,这名女子也没有醒过来,渐渐的就没有人来了。而且李开国也一直没有问到这名女子的情况,于是毕家家眷也就一直照顾着,毕竟也是一条人命,希望那一天这女子能醒来。
失踪的这件事情后来报给毕懋康,毕懋康此时正一心扑在对于火炮的改造上,那里顾得上这事,随口说道:“走就走了罢。”
这件事情就这样压下了,居然没有一个人想起来报给李开国知道。或许是他们潜意识里希望这名美丽不似人间的女子能够安然活着,一报给李开国,只怕这女子的性命就没了。于是,没有人知道这名女子去那里了,也没有人追查。
李开国的书房门开了,远在五里外的一只千里镜忽然垂下,不再观看。随即千里镜被主人收好,主人只是轻轻一迈步,便跳下山上的枯树。
这里是一座小山,离灵山卫有五里的路程,从这里观看指挥使府,虽然能看得见,但人是看不清楚的。好在李开国的服饰特殊,勉强能认得出是谁。
知道李开国出了书房,千里镜的主人立刻用最快的速度赶往指挥使府,半个时辰之后,一名杂役出现在书房外,手里拿着清扫工具清理地面脏污。趁着院中没人,光天化日之下,就潜进了指挥使府的书房。
一进书房,这名杂役根本没有动任何东西,就盯着李开国的那副地图观看。过了良久,好似将地图完全记下来后,才小心的去动书房里的纸张,然后一一小心放回原位,这名杂役才偷偷离去。他这一来一去,指挥使府中居然没有一个人发现他。
但非常奇怪的是,原本李开国决定不搞清楚其中缘由决不出兵的,可在十五日限期一过,朱大典没有来应讯,李开国立刻召集第二、三、四、五、六共五个千户队,于第十六日从灵山卫出发,一应粮草供应,由辅兵十万押送,同时出发的,还有第一炮营,炮营共有红衣大炮三十门,千斤佛郎机炮一百门,其余小炮一百余门,随大队出发。
三月初一清晨,前锋第二千户队五千人骑兵先行进军。一千斥候已经在一个时辰前先行出动,其前出距离李开国要求是百里之内。再一个时辰后,三、四、五共一万五千人中军和第一炮营、二万辅兵押解第一批粮草进军,再一个时辰后,后军第六千户队和三万辅兵押送第二批粮草一同出发。
整个山东都震动了,事先没有任何灵山卫调动军马和粮草的消息,但只用一天时间,二万五千兵马和粮草便可备好出行。这简直超乎人的想象,这样的动员能力,前无古人。
不要以为兵马说调动就调动,粮草说起运就起运,如果没有事先精心周密的准备,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先不说二万五千兵马的兵器,衣甲,就是将这些兵马集中一处,也不是三五天能完成的。还有粮草,二万五千人一天吃得粮食就是一大笔开销,再加上大军行军,消耗倍增,只是运粮辅兵的消耗就足以让很多将领心痛若死。
可是灵山卫军说起运就起运,粮食再多也能如此。你得准备车马,准备人工搬运,准备行军路线和供给点……。千头万绪的事情,一天就搞定?
很多人都不相信这一点,一定是灵山卫军暗地里偷偷的准备,直到出发之时,才亮出来。事实真是如此吗?
一个黑衣女子蒙着面纱,仍站在小山的枯树枝上,用千里镜望着指挥使府。这个时候,天色马上就要黑了,最后出发的第六千户队和粮草也已经前行四十里扎营。原本应该一直监视大军行进的她却还在灵山卫没动。
这原因很简单,因为李开国还在指挥使府没动。没错,李开国并没有随军出发,而是还留在灵山卫,这让黑衣女子心中有了不好的感觉。她一切谋划成功的基础就在李开国离开灵山卫。
只要李开国还留在灵山卫,就算灵山卫只有一千兵,她也不敢通知大军动手。就在她心中焦急的时候,忽然千里镜前人影一闪,李开国出了房门,就算天黑已经暗下来,就算她离都指挥使府有五里之远,黑衣女子还是立刻挪开千里镜,她不敢直视李开国,既使是远距离用千里镜观察。
对于李开国她是真的怕,就像上次一样,她不知道李开国是怎么发现她的,按说她的伪装天下应该再没人可以识破,可偏偏就被李开国识破了。直到现在她也不知道李开国是怎么识破的,所以她怕,怕用目光观察也会让李开国发现,这一个月来的谋划全都会落空。
眼角的余光瞄着李开国的身影,看着他的影子没入卧房中。黑衣女子不但没有松口气,反而更加焦急。
黑衣女子恨恨的道:“该死的李国,他为什么还留在灵山卫?难道他真的发现什么了?”按照以往的经验,只要李开国进了卧房,基本上不到天明就不会出房间。所以黑衣女子再待了一会,便离开小山,没入已经黑下来的夜色中。
她不知道,此时李开国的卧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