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鉴宝生财 >

第347章

鉴宝生财-第347章

小说: 鉴宝生财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啊。”
    曾毅这才留意到他们为了什么物件争斗,居然是了一件青铜器件。
    这件器具盘高206厘米,口径546厘米,盘底直径414厘米,重21312公斤,盘附耳,盘腹有夔纹饰,高圈足上饰兽面纹。内底铸有铭19行、357字。
    曾毅瞅着这物件,眉头一蹙的,因为他从八门宝鉴已经得知这东西叫什么了。
    散氏盘,又称夨人盘,西周晚期青铜器,因铭有“散氏”字样而得名。清乾隆初年出土于陕西凤翔今宝鸡市凤翔县。
    盘高206厘米,口径546厘米。圆形,浅腹,双附耳,高圈足。腹饰夔纹,圈足饰兽面纹。内底铸有铭19行、357字。记述地是夨人付给散氏田地之事,是研究西周土地制度的重要史料。
    散氏盘于乾隆叶出土至嘉庆十五年一直在民间收藏,先在扬州江翰林家收藏多年,后转手谁家则不详。老古玩界却传说着,阮元收藏过,并复制铸造出两件。民国十三年以前,大古董商都说过,遇上散氏盘要格外小心,仔细签定。
    散国约位于陕西宝鸡凤翔一带,西北方与夨国为邻。由铭内的人物推知,此盘的铸作年代约在西周厉王时期。
    1810年冬,嘉庆皇帝颙琰50岁的生日,阿林保将散氏盘敬献给皇上做寿礼。皇上给了他两江总督去当。
    因而在老古玩界有“阮元定名散氏盘,阿林保献宝祝寿荣升”的口头传说故事。嘉庆皇帝不像乾隆皇帝那样酷爱古玩字画和美玉。
    散氏盘入贡内府,历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六朝,久藏禁。因时间太久,六朝皇帝谁也不去鉴赏,以致无人知晓它收藏在什么地方。咸丰十年火烧圆明园后,传出散氏盘在圆明园被烧毁了。
    于是,从内务府官员口传到琉璃厂古董商的耳朵里就成了:“散氏盘真的没啦,只有仿铸的那件了。”
    1924年的一天,故宫院长马衡清查故宫物品时发现了一个尘封已久的木箱,箱装的便是散氏盘。
    民国十三年,溥仪出宫前,内务府核查养心殿陈设,发现散氏盘藏在库房。溥仪出宫后,散氏盘由故宫博物院收藏。
    八门宝鉴对此物的来历,后被谁人收藏都有着详细记载,本不该有接下来的事情。
    但是曾毅被八门宝鉴最后一句记载给震惊了。
    为避日祸,国宝南下,为人篡改制假,藏于博物馆疑似赝品。
    这给曾毅的震撼绝对是够厉害的,难不成真有人拿了赝品糊弄当时的国家政要,真品流落民间了
    抱着谨慎的态度,曾毅开启慧眼进行查看这散氏盘,惊愕的发现,当真是如此,这玩当年当真是被人掉包了。
    “我靠。”曾毅忍不住爆了句粗口,他这一出声,众人的注意力顿时全部转移到他身上了。
    陈光华一见曾毅,开心的不得了,喊道:“曾老弟,你来了啊,快来帮我。”
    钱雪峰扭头看向曾毅,面露惊疑之色,好像对曾毅觉得有些面熟,一时间没想起这人是万可妮找的托儿。
    不过他对于陈光华的伙伴一样是充满了敌意,哼气道:“找个瘪三来能有什么作为,这散氏盘我是志在必得。”
    “你要是喜欢,大可拿去,对于这种仿品我们不屑一顾。”曾毅直接来了这么一句,在场的人都是一怔的,随即老板就叫道:“这位先生,你胡说什么,我这怎么是仿品,我这是真品好不。”
    “是吗”曾毅冷眼看向老板,质问道:“你去过台北博物馆没,那里面可是摆着一尊和这一模一样的东西,你觉得是你的真,还是博物馆的真”
    “这”老板一时间词穷了,他就是一商贩,能和国家叫板才怪呢。
    曾毅继续冷笑道:“造假也造的有些本事塞,拿这种丢人的东西充门面,是想叫我朋友以后在朋友圈内丢人现眼,被人瞧不起吗”
    这么一说,陈光华也当是假的了,冲着老板喝道:“好啊,要不是我兄弟来,我今儿就被你当冤大头了,你好,真是太好了。”
    老板被说的脸色难看无比,偏偏一句话都不能说,他知道自己理亏,怎么辩解都没用。
    钱雪峰这会儿更是怒的站起来,一甩袖走了骂道:“晦气。”
    “别走啊,买噻,买下这个东西不丢人的,真的,我不骗你,钱大公子。”曾毅高声喊道,气的钱雪峰是走的更加快了。
    人走了,曾毅冲陈光华道:“老陈,咱们要不要把这个赝品砸了”
   

第533章 争抢散氏盘(下)
    第533章争抢散氏盘下
    “要砸。 ”陈光华也没多想,立马就回道:“不砸老子咽不下这口恶气。”
    “别砸,别砸,求求你们别砸了小店。”老板一把抓起自己的宝贝求饶起来。
    曾毅双手抱胸,冷冷问道:“怎么你还想拿着它骗人不成”
    “我”老板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想了想,最后求饶道:“二位,这东西虽说是赝品,但好歹是民国仿品,还是值点钱的。”
    陈光华叫道:“就算是民国品,那也是赝品,老子今天砸定了,不砸这口恶气难出。”
    “别,求求你别。”老板继续求饶。
    曾毅说道:“我们买下来砸如何不会叫你亏本的。”
    “这样啊”老板一愣的,忽的觉得曾毅人挺好的。
    “老板,开个价吧。”曾毅问道。
    陈光华问道:“老弟,你买它干什么,直接砸了再说。”
    曾毅劝阻道:“咱们是礼貌人,要砸也得买下来砸,总不能现在就砸,回头被警察抓进去吧,我可不想在警局里蹲一蹲。”
    “说的有理。”陈光华想想也是,忙冲老板喝道:“开个价吧,老子今天是砸定这玩意了。”
    “这个,那个,你真要买”老板哆嗦的问道,他现在已经信了曾毅的话,认定这东西是赝品了,但是呢,还想要个好价钱。
    曾毅见老板这模样,一早猜到他的想法了,冷笑道:“老板,想开高价捞点本是吧,也成,你开吧,不过回头我可不保证没人来你店铺内骚扰,要知道,我们这位老陈脾气不好,你也瞧见了,敢和钱家少爷叫板的人可不少见啊。”
    老板被曾毅的一番话吓的额头直冒冷汗,眼睛直扫陈光华,陈光华毫不客气的冲他一瞪眼,顿时吓的他脖子一缩,忙喊道:“一万块,一万块我卖了。”
    “好,结账。”
    东西顺利拿下来,陈光华举起就要砸,曾毅见忙喊道:“别急别急,等我回头把这上面的铭抄写一遍再砸。”
    “你抄写这个干什么”陈光华不懂的问道。
    曾毅笑道:“研究化历史呗,走啰,老板,谢谢你的成全啊。”
    说完曾毅就拉着陈光华跑了,老板瞅着门外,一头雾水,直到后来他才听闻了江湖传闻,得知自己被曾毅狠狠刷了一番,是气的不轻。
    再说曾毅拉着陈光华跑了,陈光华见曾毅把个东西恨不得塞入怀里揣好,立马就觉察出了事情不对劲,追问道:“你到底搞什么啊”
    “我没搞什么,只不过做了回骗子,把个真品骗来了。”曾毅开心的拍拍这件古董,开心的笑不合拢。
    “我的天哪,你不是吧。”陈光华傻眼了,惊讶的嘴巴都成o形了。
    曾毅嘿嘿干笑道:“我也没想到这家店铺这么大胆,国家明禁止出售的古董居然也敢卖。”
    陈光华砸吧一下嘴巴,终于是回过神来,惊愕的追问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曾毅解释道:“事情是这样的,这东西是清朝时期出土的,因为战乱在收入博物馆的时候被不法商贩造了假,如今在博物馆的是赝品,这才是真品。”
    “不是吧”陈光华彻底被惊住了:“你没看错吧。”
    曾毅点头道:“别惊讶了,我的眼力还是有的,这个回头你拿回燕京去捐给国家,保证国家赞一个。”
    “不要吧,如果是真品,我干嘛不自己留着的好。”陈光华嘟囔道。
    曾毅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道:“你留着干什么,这东西就是个物价值多,实用性,观赏性低的玩意,你还想拿着他到处吹嘘啊,我告诉你,你只要敢拿出来显摆,国家不立马找你麻烦才怪,要知道这可是一级物,是能随便收藏的吗国家不告你非法买卖就不错了。”
    被曾毅这么一训斥,陈光华感慨道:“这么说我买了他等于是买了个烫手山芋。”
    啪
    曾毅掐了个响指笑道:“当然啦,你以为物都好随便买卖的吗,好了,回酒店吧,这东西可见不得光,得好好藏着。”
    “好嘞。”
    二人回了酒店,曾毅把散氏盘先借来研究了一番。
    散氏盘铭的最大审美特征在于一个“拙”字,拙朴、拙实、拙厚、拙劲,线条的厚实与短锋形态,表现出一种斑驳陆离、浑然天成的美。散氏盘铭的字形构架并非是固定不变、呆板生硬的。它的活气跃然纸上,但却自然浑成。特别是在经过铸冶、捶拓之后,许多长短线条之间,不再呈现对称、均匀、排比的规则,却展现出种种不规则的趣味来。
    圆笔钝笔交叉使用,但圆而不弱,钝而不滞,是散氏盘铭在技巧上的着重点。在体势上,字型结构避让有趣而不失于轻佻,多变但又不忸怩造作,珠玑罗列,锦绣横陈,在极粗质见出极精到,这是散氏盘铭的魅力所在。
    散氏盘铭用笔粗放豪犷,但并不粗野,而是凝重含蓄,朴茂豪迈。其线质是能将稚拙与老辣、恣肆与稳健、粗犷与内蕴极为完美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它既不同于早期以时有肥厚用笔及点团来华饰其形,呈现出线与块面的结合,也不同于其后的晚周金刻意整饬,而是于不规整之见其错落摇曳之趣,给人以欹正相生、自由活泼的艺术美感。可以说散氏盘既凝重遒美,又不失潇洒畅达。
    不过很快曾毅就看的厌烦了,他可不是什么专家,最多就是个物贩子,对于这上面的字研究什么的,曾毅实在是提不起兴趣来,最后把东西还给了陈光华。
    陈光华这厮不知道怎么想的,居然搂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