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啸大汉-第3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字大旗下,那面相儒雅,一副儒将模样的中年由衷赞叹道:“陛下算计着实精道,一直勒令我们按兵不动,不许强攻玉门,只说静待时机,必有变化。果不其然,不过数月,便不费一枪一弹,全军入关。”
“甘”大旗下,一脸大胡子的将军嘿了一声,傲然道:“便是强攻也没什么,那土筑的破城墙,又能扛得住我几炮?”
公孙将军笑道:“知道你这个炮将的厉害了。不过,你的炮口也不忙对付新军,而要对准更始军。陛下多次强调,这个先后顺序可不能乱了。”
甘将军鹰视狼顾,恶狠狠盯住道旁衣袴破旧的新军:“更始军也好,新军也罢,早晚都要收拾掉……”
最前头的张帅扭头,冷然道:“子达,助新平叛,这是陛下定下的战略,不可或忘。”
甘将军忙点头:“这个我省得……”
张帅举目遥望,雄关如铁,苍山如铅,雪峰起烟,洪流奔涌,用力呼出一口白气:“这就是父皇念念不忘、魂牵梦萦的中原国土么?好!我来了,就不会再走!”
……
“陛下,请神容易送神难……这汉国,终究有个‘汉’字啊!”当新汉军入关时,数千里外地长安未央宫后前殿,中常侍王参不无忧虑进言。王参是内臣,虽近天子,但秩禄略低,朝堂之上,军国大事没有他置喙的余地,只能私下进言。
王莽身披厚裘,立于殿台,负手凭栏,微喟:“若事尚有可为,我又何至于开门揖盗?”
王参瞠目:“陛下也知是开门揖盗?那为何……”
王莽灰眉一挑,淡笑道:“汝既知开门揖盗,岂不知‘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之理?”
王参低头想了一会,抬头道:“就怕汉国势大难制——这可是降伏西域,连匈奴人也舍我大新,改臣服于其国的存在啊。”
王莽笑容依旧淡淡:“所以,我只准许汉军入关二万人马,那怕多出一头橐驼,也要给我逐出关去。二万人,不多不少,既可抗贼军,又为我十万大军所压制,反不了天。”
王参想想,确实如此,二万汉军再善战,终究也是客军,到时多奉承几句,多加犒赏,引他们往前线一摆,斗个两败俱伤,便可坐收渔利。遂叹口气:“只可惜西域之地……”
王莽面无表情:“关中基业,关外随他去。”
新朝与汉国结盟的代价,就是承认汉国对西域的统治。也就是说,一出玉门关,就是汉国领土。虽然新朝君臣心里老大不痛快,但面对既成事实,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并给对方送上合法证明。没法子,此时新朝连司隶三辅都已是岌岌可危,哪里还顾得上数千里外的地儿?顺水推舟吧。
不得不说,王莽算盘打得哗哗响,可惜此公权术一流,政治二流,军事三流,既不知已(新军十万士气不振,战力堪忧),也不知彼。他不知道,他放进关来的二万人马,是一支何等恐怖的军队。
王莽一心想用最后的十万兵力牵制汉国盟军,可悲催的是,又有人搞事情。
时析县(今河南西峡县)人邓晔、于匡于南乡举兵,说服析县县令,并获其兵,声势大振。邓晔自称辅汉左将军,于匡自称辅汉右将军。二人四出略地。先攻取析县和丹水,作为根据地,又进攻武关都尉朱萌,朱萌兵败投降邓晔。邓晔乘胜挺进三辅,与大夫宋纲激战,三战三捷,将宋纲杀死,攻陷京城长安附近的湖县,长安震动。
王莽震惊之下,急忙任命九将军讨伐,俱以“虎”为号,称为“九虎”,率领北军精锐士兵五万人向东开进,讨伐邓晔、于匡。
因昆阳之战主将严尤、陈茂战败后脱逃反叛自立的前车之鉴,王莽将九虎的妻子儿女留在皇宫里作为人质。这时宫中储存六十多万斤的黄金,其钱币、绢帛、珠宝等财物虽多,但王莽拿出犒赏只有每卒四千钱。士兵颇为怨愤,战斗意志堪忧。
九虎将军低达华阴回溪,扼守险要,北起黄河南岸,南到崤山。邓晔命于匡带领几千弓箭手佯装正面挑战,自己亲率两万多人,从阌乡县向南进到枣街,击败了其中的一部,再向北绕到九虎之背突袭,六虎将军战败逃走。其中两位虎将军史熊和王况回到朝廷接受死刑处分,其他四位虎将军逃亡在外,不知去向(看来人质这招在性命交关之际不管用)。还有三位虎将军郭钦、陈翚、成重收集散兵,保卫渭口京师仓。
邓晔军大胜,遂开武关迎更始军,更始军丞相司直李松率三千余人至湖县,与邓晔、于匡共攻京师仓,未下。李松、邓晔以为,京师小小仓尚未可下,何况长安城?当须更始帝大兵到。于是引军至华阴,治攻城器具,等待时机。
颇有战术头脑的邓晔深知扰敌疲敌、以逸击劳之理。当下以弘农掾王宪为校尉,将数百人北渡渭水,入左冯翊界,降城略地。李松遣偏将军韩臣等径西至新丰,与新朝波水将军窦融交战,窦融军被击溃。
韩臣等人追赶败逃的敌兵,直到长门宫。王宪部队向北到达频阳县,所向披糜。世家大族栎阳县的申砀、下邽县的王大都率领部众跟随王宪。三辅的属县斄县的严春、茂陵县的董喜、蓝田县的王孟、槐里县的汝臣、盩厔县的王扶、阳陵县的严本、杜陵县的屠门少之类,自拥其部,自立将军。
如果翻开地图,可以清楚看到,除了长安一座坚城及周边诸陵,外围几乎所有新朝领土尽数换了颜色。
众叛亲离,四面楚歌,莫此为甚。
长安落日,残阳如血。
风渐急,建章宫神明台上的王莽白如银,灰眉渐雪,手持玉琮灵壁,诚心正意祈天。
身后传来急促脚步声,王莽回怒视,看谁敢在他祈天之时打扰。待看清来人时,他却怒不起来,来人是他的次子——太子王临。
“父皇,大喜!”王临激动得嘴唇抖。
“喜从何来?”王莽心道莫不是神明显灵了,看来是诚心感动上天了。
“西极汉军,来矣!”
~~~~~~~~~~~~~~~~~~~~~
(ps:开门揖盗这个成语此时还没出现,看官不必太较真哈。)
完美破防盗章节,请用搜索引擎搜索关键词,各种任你观看
第四百二十八章 【天下谁属】
地皇五年(公元24年)春三月,两支大军齐集结于长安城下,一场决定天下谁属的国运之战,一触即发。
新汉军v更始军。
事实上,按正常的历史走向,是没有地皇五年的。是新汉军的出现,改变了历史,挽救了新莽。
当长安陷入反叛狂潮时,一支曾撬动了历史的大军——隗嚣军出现在天水郡。正是这支号称十万大军的出现,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隗嚣举兵后,首先攻占雍州,击杀雍州牧陈庆。接下来准备进攻安定。安定大尹王向,是王莽堂弟平阿侯王谭的儿子。隗嚣写信给王向,以天命晓谕之,劝其归降。如果王向只是个普通臣子,或许真降了,但做为王氏宗族重要人物,其宗族向心力远远超过君臣向心力,因此王向始终不从。
隗嚣见劝诱无效,当即挥师进击。如果一切如常发展,王向会被俘虏并斩首。然而正当高平(安定郡治)岌岌可危之时,数千骑兵突然从隗嚣军的侧后部(西面)杀出。
这支骑军装备之精良、马阵冲击之迅猛、战法之古怪、作战之凶悍,前所未见。只一击,隗嚣所谓十万大军就被分割冲垮,全军崩溃。
此一战,隗嚣联盟军中三十一将,被阵斩、俘虏十六将。其中包括了他的兄长隗义、发起人之一扬广,还有隗嚣军所谓的“国师”方望。
隗嚣本人都被衔尾追杀百余里,若不是熟悉地形,钻山入谷得以摆脱追兵,保不准要成为阶下囚。此役隗嚣军损失惨重,辎重尽失,最后收拢的人马不足二万。
此役对关中大林立的诸叛军造成强烈冲击,许多原本摇旗鼓噪的叛军首领开始偃旗息鼓,摇摆观望。
正月,由王向亲自引领的三千新汉骑军出现在左冯翊。更始军弘农掾王宪率二万诸县合军试图阻击,但这支临时组建的联合军一开战就被上千弓骑兵狂风暴雨般的箭矢风暴击垮。随后是一千枪骑兵出击,如巨镰刈草。短短半个时辰,曾令左冯翊变色,长安惊悚的更始军王宪部全灭。王宪跳泾水仅以身。
是役,新汉强骑及骑将公孙扬槊之名,威震三辅,并迅速向天下扩散。
正是新汉军先遣骑军的及时出现,令行将崩盘的新莽政权得已苟延残喘,倘非如此,早半年王莽的人头就被传首天下了。
此时司隶长安敌我兵力对比为:新汉军三千精骑、新军三万、更始军五万。而那些不靠谱的立场暧昧的观望诸军约三四万则不计在内。
历史上这支由邓晔、李松领导的更始军势如破竹杀入长安,不是他们有多牛,而是新军太渣——这支新军的构成就知道,除了两三千期门、羽林精锐尚堪一战之外,余者的成份都是囚徒“莽遣使者分赦城中诸狱囚徒,皆授兵”。然而囚徒为兵的作战结果则是“更始将军史谌将度渭桥,皆散走”。
这不是比谁更强,而是比谁更渣。
因此当真正的强兵出现,即使兵力相差悬殊,邓晔、李松也明智地选择按兵不动,等待更始大军前来合战。
三月初,更始大军终于抵达武关。与此同时,新汉军主力步兵一万三千人也开进长安。月末,攻掠洛阳的更始军王匡部(新市兵),也开始向长安移动。由于王匡攻占重镇洛阳,大量收编原新莽军,加之投奔者众,其兵力达十一万之巨,对长安的威胁尤甚。
更始军方面将领:左路军:武信侯、破虏将军行大司马事持节刘秀、右大司马赵萌(更始帝刘玄外舅)、辅汉左将军邓晔、丞相司直李松、西屏将军申屠建、偏将军史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