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放啸大汉 >

第154章

放啸大汉-第154章

小说: 放啸大汉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放铺好蒲席,直起腰,拍拍手,笑道:班公真是爱女心切,对沅君看护如此着紧。

    班沅君回白了他一眼,少女风情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端阳之会,那位石公子落水,阿翁很是不安,让我少出门。

    张放讶道:这不关你事吧?石荣是太猴急,自己没站稳,怪不得谁啊。

    苹儿掩口哧哧直笑:对啊,是他自个太猴急,怨不得谁。家主那天训斥酗子的时候,公子在就好了

    多嘴!

    苹儿吐吐舌头,笑着跑开一旁,没想到张放却招手叫她回来,道:那石荣昨日找到我,打听你的情况你怎么说?

    苹儿小脸一下胀红,羞愤道:什么怎么说?端阳那****都听那挟公子们说了,这个石荣五毒俱全,有八房姬妾,更以烟花之地为家,哪个好女儿愿跟他?我我

    张放竖掌止住,频频点头:我明白了,改日见到他,我会让他打消这主意,不会让他纠缠苹儿。

    班沅君有些担心:他可是中书令之子

    张放淡淡一笑:石显很阴不错,但他更在意名声。如果石荣给脸不要,那我会找石显,直接断了石大公子的念想。放心吧,这事我来处理,能相信我不?

    苹儿用力点头,笑容又回到脸上。

    卡嗒!

    苹儿一直关注的匣子终于打开,然后,杏眼越睁越大,里面不是她认为的贵重礼物,而是——一叠纸。

    张放从亭口却两个早已准备好的架子,再从匣子里抽出两张纸,分别夹住——如果是一个来自后世的人,一定可认出,这是画架。

    张放把一个画架放在班沅君面前,然后自己面前也放一个。

    班沅君主婢一直瞪着溜圆的妙目看着,不明其意却兴致盎然。直到张放将一个盒子打开,里面是一格格颜料,班沅君才低呼:啊,这这是要作画么?

    没错,这个叫画架,野外写生作画用的。

    可是用纸作画不行的

    这是我新研的好纸,写文作画都没问题。张放很快磨好墨,用狼毫蘸满,双手奉上,沅君不妨试试。

    班沅君接过狼毫,尽管她不太适应在竖板这样写字,但多年悬腕练笔,虽不适应却并不费力,很快写下两行娟秀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班沅君回望张放,眼睛亮晶:果然不渗墨,虽不如帛,却胜在物廉。

    张放缓步踱来,他近年来一直恶补经学,一眼便看出,这两句出自诗经郑风子衿。这时他看到班沅君将笔递给自己,显然是要他接下句。下句,张放当然记得,在这时代看的经书,他基本过目不忘』过,记忆中另有一个下句更有味道

    张放想了想,微笑接笔。

    班沅君嘴含浅笑,心里默念着下句——纵我不往,子宁不嗣。但在下一刻,她与苹儿两双妙目瞬间睁大。

    张放一挥而就,放下狼毫,向班沅君一揖:惭愧,我这字单独看还行,与沅君之书摆在一起,当真是相形见拙了。

    张放并不是谦虚,他的字确实不如班沅君,但在此刻,班沅君眼里看到的已经不是字,而是文。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班沅君轻轻吟着,脸似火烧,心弦剧颤。

    苹儿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偷偷笑了。

    张放后面补这下句,并非诗经原句,但在后世的知名度,却远远大于原句。这是出自曹操的短歌行,就是那个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短歌行,因为知名度高,几乎句句经典,故而张放记得很熟操原意无关风月,但后世多喜以风月附之。

    张放将这句用于此处,正巧对应上他与班沅君别后三年重逢之情。而且,很大胆

    班沅君脸红红地将诗句嚷,卷起,塞入衣袖。这位妹子是个才女女文青),最能打动她的,自然就是诗歌,张放无心之举,意外成荫。

    诗之后便是作画了。张放用手指劝法,为班沅君选取了渭水夕照。在班沅君专注绘画时,张放悄悄回到画架前,取出一盒笔墨

    落日余晖,照在两位少女的身上,将她们曼妙的身躯勾勒出一轮光晕。纱衣轻薄,隐隐透光,那青涩的娇躯,别有一种朦胧之美。

    此刻,这朦胧之美,便流于张放笔下,成于画纸之上。

    班沅君擅画山水,而张放只会素描,这还是当初医学生那会,为练习解剖而学的。

    班沅君画得很不顺,不仅是因为不适应画板,更要紧的是,她眼角余光感受到那不时扫来的灼灼目光班沅君咬异唇,低声对苹儿说了一句。

    苹儿点点头,转身去冰鉴蠕饮,趁着张放专注于班沅君身上时,悄悄绕到侧后,探头一看,没想到却对上了张放明亮双目。

    苹儿吓一跳,张放大方地做了个请看的手势:山水可入画,佳人亦如是。

    感谢凤萌菜猪凛夕1suy天上飞飞飞,谢谢大伙的月票!)

 第二百零六章 【关 雎】

    感谢凤萌菜猪兄o爱你一生泪水已轮回紫电青霜简熙,谢谢大伙支持)

    班沅君拿着画板,反复看着,眼睛闪闪,充满好奇。    她从效画,擅山水,也擅人物,但从没见过用明暗法来绘画人物的。汉代绘人物,多以白描为主,人物趋平面,立体感不强。最重要的是,受黄老及儒学影响,古时绘画追求神似而非形似。所以大多数情况下,画家笔下的人物与临脑象的相似度,其差别等同于真人与身份证照之比。

    张放采用素描法,但用的却不是碳笔或铅笔,而是大小不同的几支毛笔,画出来的效果,近似于钢笔画,却又比钢笔画柔和。浓淡相宜,明暗对比,俨然一副黑白肖像。

    画中的班沅君,身体端正,执笔泼墨,神情专注。身后立着苹儿,少女的目光迷朦,不知是看画外山水,还是画中山水

    张君这种技法甚为奇特,不知师从何人?班沅君虽觉这画风与自幼所学相左,但确有独特之处,她很好奇,会是什么人教他这样画法。

    自个摸索的,无师自通。今日玩得开心,即兴之作而已。张放并无自得,看到班沅君又将画卷起来,打算收藏,提醒道,你们自己看看就好,别乱拿给别人看。

    班沅君认真道:我当然不会给别人看。这可是她的肖像,岂会轻易显露于人前?

    张放这样说并非不自信,实际上他知道这样的画法并不合潮流。古人绘画,重意不重形,追求神似而非形似。张放这种西洋素描法,在古代文人眼里,那是匠人之技,匠气十足,登不得大雅之堂。

    张放回长安已经一年多了,恶补了很多古代知识,更成为了朝堂站班一员,他对这个时代上层的思维,有所了解。所以他不会认为自己从后世带来的东西,就一定会引起这时代人们的惊叹拜服。椅子如此,绘画亦如此,千万别想多了。

    班沅君也受这种观念影响,不过,在这幅画里,她看到的,不是什么匠气匠技,而是难言的逼真传神,这给她一种很新奇的感觉。更何况,这是他亲手绘制,别有意义,弥足珍贵。

    画得倦了,来,尝碗冰镇绿豆汤。张放打开冰鉴,白气涌出,揭开厚布巾,露出一个羞罐,用勺子盛了三碗绿豆汤,分别递给班沅君与苹儿。

    所谓冰鉴就是古代冰箱,春秋时期就有了,通常是青铜所制,隔以木框,包以厚布,置冰于其间,能较长时间敝食物新鲜且有冰爽感。当然,能用得起冰鉴,并有地窑藏冰的,自然不会是普通人家。

    苹儿接过一饮,身心透爽,眼睛弯成月牙。

    班沅君谢过,刚饮一口,目光为匣子里一物所吸引。

    张放顺着她的目光看去,笑了笑,取出来一递:这是送给你的。

    班沅君放下汤碗,接过了——一本书。

    没错,这是大汉第一本线装书,虽然只有薄碑数页,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这是张放昨夜用裁好的纸张装订成的线装本。线装书并无技术难度,只要见过,很容易就能制做出来。之后再亲手摘抄了十几篇诗经,做为送给班沅君的礼物。

    果然,这种新奇独特的书本,引得班沅君欣喜不已。

    张君总有奇思妙想。班沅君笑吟吟翻开书本,扉页跳入目帘便是诗经第一诗。

    关关雎鸠

    班沅君脸蛋腾地红了,便如此刻即将沉下的夕阳

    山顶三人,风情无边,山下也有三人,却安静沉默。

    青琰初六渠良。他们三人,是今次扈从。

    今日轮到初六护卫,而渠良则是驭手,至于青琰,则是张放特意安排。主要是考虑如果班沅君主婢有什么特殊需要,比如贴身护卫啥的,青琰便可派上用场。

    青琰还是老样子,一身男装打扮,腰围具带,插着十二口飞刀,神色清冷□六的弓箭囊俱放在脚下,弓没有上弦。渠良本就脚跛,在东庚烽燧之战时又落下一身伤,更在西极之地受了寒气,身体大不如前,脚已经半废,走路都得拄拐了,基本上已丧失了护卫职能。

    不一会,山上传来脚步声,三人神情一振,正要站起,一个雄健的身影出现。三人互望一眼,又坐了下去。

    渠良问道:食材送上去了?

    那人点头:送去了,绪母吩咐不用帮忙,在山下守着就好。

    这位也是熟人,班沅君的驭手兼护卫——昆奴。

    昆奴说完后,想了想,还是忍不住问道:你们这位君侯,当真能他做了个煮食的动作。

    渠良笑了起来,与青琰互望一眼,道:公子之能,绝对乎你的想像,你的绪母与她的侍女有口福了。

    昆奴直曳,正想说什么,蓦然抬头朝院门处望了一眼,侧耳倾听。少倾,对三人道:我去看看。

    初六也提着弓箭囊站起来。渠良失笑道:这天都快黑了,难不成还会有张王两位公子跳墙进来登山赏景?

    初六轻吁口气:难说,上回我看那王公子一脸不甘心的样子

    青琰冷冷道:若是我,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