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629-第1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听萧亦皱着眉头继续说:“有些事情是时候和你们说了,我欲扭转乾坤使治下百姓有好日子过,,就需要惩污吏、办豪强,这些话我只能同你们讲,这几日见你每每酒后胡言乱语,本官看着很忧心。”
石刚明白后立即半跪在地,说道:“萧哥志向远大,俺老石不懂什么别的,今后不会再多喝让大哥忧心!”
萧亦扶起石刚,笑着道:“这才是我的好兄弟,去将郑大人叫来,这堡内的各种事宜是越早了解越好。”
石刚点点头,看着萧亦担忧的说道:“大哥要保重身子,嫂子看到了会心疼的。”见到萧亦笑着点点头,石刚这才走下去。
过了一小会,门外的那个婢女低声说:“大人,令吏郑大人到了。”
“快请进来。”萧亦对于这个郑中的第一印象不多,但堡内的诸多事宜还是问他最为稳妥。
郑中身穿一副棕色居家长袍,进门恭敬的对萧亦行了一礼,萧亦微笑着点头询问道:“郑大人,堡内文册可带到?”
郑中点头,问道:“大人是要听下官讲说还是要看文册?”
萧亦哦了一声,颇感兴趣的问道:“讲说如何,文册又当如何?”
郑中轻笑了一声,道:“无大区别,只是下官平日闲暇时喜欢看账册,这时日久了就都记的差不多了。”
“那便有劳郑大人说与本官,文册也放到一旁本官稍后会看。”
郑中看了一眼萧亦,挥手示意身后仆人将基本厚厚的文册账目放到萧亦桌上,随后张口道:“依文册统计,堡内官兵共有三百四十二人,马骡一百三十六匹,军户三百七十余户,口一千多,另有八十余匠户。”
“弓七十余副,箭三千九百九十六支,盔甲一百二十三顶副…”
郑中一边说着,萧亦翻开账册细细的核对起来,越看越惊讶,这郑中所言居然大体不差,当下不等郑中说完便打断他。
颇有兴趣的问道:“郑大人居然将账册牢记如此,可嘉可贺。”
郑中连忙一弯身,说道:“不敢言嘉,实是分内之事罢了,下官继续讲来?”
萧亦一摆手,说道:“不必,你去寻副千户陈大人,你二人召集堡内各军官吏员,明日我要巡视堡内。”
郑中心中诧异了一下,却丝毫不动,点点头恭敬的退了下去。
萧亦这才细细的看起来账册,盔甲有一百二十余顶副,虎衣虎帽布衣布帽等各有几十顶件,又有腰刀、藤牌各一百余。
此外火器方面也不容乐观,铜炮只有三个,铜铁佛郎机只四副,虎尾炮竟然只有一个,三眼铳十二杆,鸟铳十五杆。
储备火药两百二十余斤,熟铁一千九百三十斤,生铁一千六百零七斤,备铅一百二十九斤,生铁子五百零一粒。
萧亦越看越是皱眉,这桃花堡的储备物资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少,作为一个建堡百余年的所治,桃花堡怎么会只有这么点东西?
这还是明面账册上所记,以萧亦所知的大明吏员来看,实际数量是一定要比这还要少的。
萧亦翻开另外几本,这些是下属各堡的屯田耕牛情况,只能用更加糟糕来形容。
细细的翻看,几乎是从万历十几年开始,各堡的人丁、屯田、耕牛等便开始直线滑落,直到现在就算是所治也没有多少储备物资了。
整个桃花堡境内屯田数量仅有九千亩,其中永安堡和长宁镇两地今年新开荒地就有四千余亩且仍在不断扩大,这就是说其余各堡屯田居然才有五千余亩?
军户稀少,这整个千户所境内军户居然都不到七百户,这还是书面较好的情况,谁知道各堡真实情况又是怎样?
萧亦不禁沉吟,怎么会如此败落?
当夜,萧亦锁眉沉思了一夜,不断的来回翻看账册,一边看一边叹气,这桃花堡如此这也便代表着其他各千户所应该大体相差不多。
这种败落颓废让他震惊,事情太多萧亦想先理出个头绪来。
郑中府中,回到卧房的郑中看向千户官厅的方向,他是将堡内所有的情况都交给这个新任的防守官了。
就是不知道这位在永安堡和长宁镇颇有些传奇色彩的萧亦能否改变这些,他也很是好奇。
……
第二日一早,陈浩和郑中如实召集了堡内所有将官和吏员,他们陪同萧亦巡视了堡内,桃花堡布局和长宁镇大体相同,在军营、马铺、粮仓、草料场、等地巡视了一圈后,萧亦早晨起来一脸的兴致勃勃早已消失不见。
取而代之的是紧锁的眉头,萧亦大手一挥:“我们去工坊。”
一行人簇拥着萧亦又进了工坊,进入工坊迎面见到的便是那些正在懒洋洋打造的工匠。
永安堡的工房此时应该是热火朝天叮叮咚咚的声响不停,然而这里稀稀落落的响声,工匠们甚至还有些人在谈笑,哪里有个工坊的样子?!
这与永安堡和长宁镇的工坊完全不能比,萧亦一把推开一个懒洋洋的工匠,拿起其刚刚打制完成的一柄腰刀,萧亦对着这柄腰刀左看右看,忽然持着这刀疾行几步走出工坊。
众人都是面面相抵,陈浩也紧忙着跟了出去,只见萧亦持着刀就对着外面的一块石头砍去。
众人只听砰的一声,再惊讶的看过去,石头只是有了几个缝隙,但那新打制完成的腰刀却是四分五裂。
萧亦再也忍不住,勃然大怒,冲进工坊怒道:“你们的匠头呢,叫他来见本官!”
萧亦突如其来的发怒将工坊的匠户和随行的诸人都吓了一跳,陈浩赶紧找来匠头,只见这个匠头年约五十有余,哆哆嗦嗦的来到这里,紧张的道:“大,大人…”
萧亦不耐烦的打断匠头的话,抽出戚家刀指着匠头的喉咙,喝道:“你给本官听好了,再让本官见到有任何一把质量不过关的器械,自己看着办。”
匠头早就吓的肝胆俱裂,被萧亦的戚家刀指着,他能从萧亦的眼神中看到彻骨的寒意,他知道萧亦是认真的,连忙跪下急急的道:“大人饶命,再也不敢了,再也不敢了!”
萧亦不想再管这些匠户,他已经决定要从永安堡和长宁镇调匠户来桃花堡,这里的匠户懒散惯了,不堪大用!
萧亦出了工坊后大步走上城墙,他眉头紧锁,沉声道:“陈大人,明日召集堡内官兵,本官要检阅兵士!”
第一百六十五章:调动
第二日清晨,桃花堡的校场不再与长宁镇一样在堡内,而是在堡城以北两里处,占地一顷余。 。。
这处校场兴建于洪武年间,永乐年间重修,又于嘉靖年间再修,两百多年来一直都是桃花堡方圆各处官兵的操练集会之地,相传永乐靖难时大军还在此休养过几日光景。
然岁月沧桑,这里已经很久未曾有官兵集结过了,又由于与堡城有段距离,负责修缮的工人早已逃的一干二净,如今这里早已是破败不堪,到处都是破败、萧条之色。
这时校场上已经站满了桃花堡的官兵,一大早天气还没有很热,微凉的阵风轻拂着官兵们的脸颊、衣襟。
此时这些官兵泾渭分明的分成两股,萧亦在台上所见,左侧便都是那些原本的本地官兵。
他们多是披着破烂的衣袄,手中参差不齐的拿着长枪、腰刀等,队列也是里倒歪斜,在萧亦这里看就和一团乱麻没什么区别。
打头的是六个管队官,他们都是身着一身皮甲,要么手中一副腰刀,要么手中一杆长枪,手拿一杆鸟铳方面大耳的那人便是葛三了,而那周宝泰持着一杆腰刀倒也看不出什么特别。
这六个管队官身后各有十几人到二十人不等的一队人,这些人相比后面那些官兵又是提升了一个档次,多是有着一身甲胄,器械也相较齐全些,这些应该就是他们的家丁了。
这些家丁眼中都有着一抹难以掩饰的高傲,仿佛自己在人前就是高人一等,也是良莠不齐的站在那。
在萧亦看来,无论是家丁还是普通官兵,都是一些杂兵,家丁虽然身手装备好些,但是不成规模缺乏约束,到头来只能是一帮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废物。
但大明此时的悲哀之处就在于,官兵的主力几乎就是这些家丁,那些穷困潦倒的军户,无论是本身素质,还是从训练装备上都难以和这些家丁相比。
各将官只顾自己家丁,对于那些军户虽是多多益善,但是却从来不训练和管束。
右侧便是萧亦带来的整一哨的永安军将士,和这些官兵一比起来简直就是天差地别,人人昂首挺胸直视前方,头戴亮闪闪的帽儿盔,最前面则是一身精铁甲的石刚。
萧亦看着目不斜视的石刚暗暗点头,看来石刚还是将自己的话听了进去,这两日态度明显转变了过来。
石刚的右侧便是骑着马的王大勇,话说王大勇的马还是从蒙古人那里夺得的快马。
王大勇身后则是一人一马的夜不收小队几十人,他们骑在马上和那些站着的军士一样,只是紧握手中弯刀拉紧缰绳。
萧亦今日身上穿着的是关外那次斩杀的巴牙喇兵的精甲,这副精甲虽然已经有了些许年头,但是光彩依旧,依旧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再加上萧亦乃是新任防守官视察兵马,这也让台下的官兵们议论纷纷。
看着台子下的那些官兵,萧亦深知这些人是不能用来打仗的,也怪不得那次刘一鸣小五台山仅仅和鞑子一接触便溃败,这些人别说打鞑子了,就是农民军都打不赢。
萧亦脑中忽的一闪,或许自己可以翻翻旧账。
他依旧是眉头紧锁,沉声问道:“陈大人,操备官军人数可是齐全?”
大明九变卫所三分城守,七分屯种,负责城守的便成为操备官军。而各堡屯田税粮先要交到各卫所来,卫所一部分上缴,一部分就用来养活这些操备官军和军官。
陈浩正在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