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忽悠-第1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呃……”李处能也是这么认为的。这个问题不但大,还深,还复杂。不回答还好,回答之后,更多的问题就会接踵而至,终于被难住……
“任何王朝,财富都是一直向着富家聚集。而财富的主要形式就是土地。土地不断的兼并,终于土崩瓦解。”阿布卡赫赫果然接了过去。
李处能居然暗暗地松了一口气。马上却又是心底一悸——真的要土崩瓦解了吗?
“这个问题能解决吗?”沃淩果然没让李处能失望。弟子们也齐齐地看向了师父。甚至周边的黑娃娃们。
李处能也看向了阿布卡赫赫,心底不无期待。等人回答问题,果然比搜肠刮肚好太多。
“上古时代且不论。两汉分三国,魏后东西晋,南北朝归隋,唐宋元……”于艮紧急闭嘴。嘴一敞,差点说了胡话。好在“元”字含糊,并未引发李处能的疑问。
“说的是朝代之始终,终在土地上。土地兼并,民不聊生,便有人揭竿而起。数十年战乱之后,人口大量减少,土地就相对多了。新的朝代重新分配土地,人口繁衍,然后土地兼并,再次陷入循环。”于艮言简意赅地讲述了历史的结论。
李处能沉吟半晌。阿布卡赫赫的说法,确实是新鲜,原来一切都可以归于土地和人口的矛盾。可是,好像并未解答了沃淩提出的问题?沃淩问得轻巧,却是历史之问。从无先贤能够解决,朝代循环不爽。
那么,阿布卡赫赫呢?
沃淩再次追问之后,阿布卡赫赫果然有了高论,“办法是有的,那就是发展技术,让土地更多产出,让农业在国民经济的比重降低,让土地在社会财富占比甚少,让吃饭变成一个很小的、很容易解决的问题。”
阿布卡赫赫所言,或者有道理的吧?李处能无法理解——吃饭的问题,能变成一个小问题吗……
夕阳西下,队伍在桓州城外的僻静处扎营。
桓州与正州相类,弟子们此时已经开阔了眼界,觉得不逛也罢。沃淩也没要求进城,或者是觉得属下黑娃娃已经够多了?当家难的。
两名卫士和两名商队伙计进城,这次顺利地买回了干粮。另外还买了两辆大车,以及拉车的两头大青骡子。这是原配的组合,价高者得。
沃淩特意嘱咐伙计,捎了一把剪刀回来。晚饭后令黑娃娃们排排队,不由分说地亲自操刀剪发。虽然不甚整齐,却也和师弟们的发型大差不差了。
黑娃娃们出身于渤海故地,实是汉俗,讲究“身体发肤”的。不过黑娃娃都是无父无母的流浪儿,没人告诉他们“受之父母”,剪了也就剪了,难道还敢反抗吗?或者说,头发能吃吗?
沃淩还贡献出了自家的脚盆,令箩筐带人烧水洗头。因为剪发时发现了好多恶心的虱子。点点的头上甚至有白色的虮子,所以沃淩格外费了些力气,几乎给点点剪了个光头。
脸盆其实也有带。不过黑娃娃们用脚盆也是可以的……
小箩筐倒是知道“佛法僧”,难道这就此草草地“祝发”了吗?
也好,没“祝发”时吃不饱。“祝发”之后,反而有肉吃了。今天可是吃了一整天的饱饭啊!午饭时倒是不如早饭吃得多,晚饭时又少于午饭,实在是吃不下了。貌似这支队伍,可以一直吃饱的?
更过分的是,新买的马车上还带了五顶帐篷,以及大片的毛毡。小箩筐有生以来,第一次住进了帐篷。摸着滑溜溜却刺手的寸头,躺在毛毡上辗转反侧……
早饭后,两眼通红的小箩筐找到了沃淩,吞吞吐吐地问道,“大师姐,今天可不可以走快一点?”
大师姐是谁人都可以叫的吗?沃淩倒也没嫌小箩筐僭越,“嗯?几个意思?”()
第一百零六章 杨靖宇与金日成在花脖山联手
果然仍有饥民乘夜骚扰,数量还是好几十个。这回卫士们连审问都懒得了,直接朝屁股上狠踹几脚,赶跑了事。
昨晚,一个小队放到远处为暗桩,另一个小队在帐篷中睡觉。五名弟子散在营地周围值夜,跃跃欲试的弟子们压根就没见着饥民,直接被暗桩踹跑了。
早饭时,暗桩撤回,向阿布卡赫赫汇报了情况。阿布卡赫赫勉励了几句,就让轮值的卫士和弟子饭后钻进马车休息。
于艮也有点不太确定了,不会是神经过敏吧?要不要让饥民得点手呢?
昨日一路,并无饥民跟随,也未察觉更多窥测。虽然一个小队分撒到了前后两三里外。
于艮已经把沿途州县当成了自家后院,当然容不得盗匪横行。却也没有工夫跟这三瓜俩枣的歹人纠缠,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啊!追进大山剿匪?那才是有毛病。
说到底,此时的盗匪应该还只是个火苗子。但今明两年的气候,适合盗匪坐大,很有可能星火燎原。于艮需要未雨绸缪,提前布局。其实这也不过是临时起意,此前并未想过的。
“师父,师父!”沃淩大呼小叫地跑来,声音极其亢奋。
于艮似笑非笑地转头,是不是该给沃淩教点淑女礼仪了?
李处能显然也是这么认为的。十一岁的小女娘,可以学一学《女四书》了,至少也要尊师重教,不要老是一连串的问题……
“师父,沃淩有大事汇报!”沃淩压低了声音。却也只是自己感觉压低了而已,增加神秘感,强调重要性——沃淩真的有大事哎!师父这是啥表情嘛!
“好,师父听听沃淩的大事!”于艮严肃地正襟危坐,至少没弹人家脑壳。
沃淩却是一屁股坐在了师父的腿上。这是谈大事的姿态吗?不过没等李处能调整出大事姿态来,就见沃淩朝后面大喊了一声,“小箩筐,过来!”
“阿布卡赫赫饶命!”那个黑瘦娃娃心惊胆寒地趔趄而至,“噗通”一声跪在了地上,只管“梆梆”地磕头。
于艮和李处能对视了一眼——还真的有大事?
花脖山位于宽甸满族自治县东北部,地处本溪、桓仁、宽甸三县交界,属于长白山系龙岗支脉花脖山山脉的核心,是鸭绿江水系和太子河水系的分水岭。平均海拔800米,最高峰花脖山海拔1336米,辽宁以此为“屋脊”。
东北抗联,曾以花脖山为根据地,辗转游击四载,点燃了东北抗战的烽火。杨靖宇与金日成曾经在花脖山联手抗日。这至少说明,花脖山地形复杂,适合于游击战争……
而此时的花脖山,当然也是三不管地带。
本溪此时尚无建制,地属辽阳府,是辽阳府的边界。桓仁即桓州,是渌州辖域的边界。宽甸为开远县,隶属于开州,是开州的边界。
简单说来,在三地之交,有座深山叫花脖山。花脖山上有一伙强人,已经做了一个口袋。按照正常的行进速度,今天中午时分,队伍将会在口袋里歇脚……沃淩不是白给的啊!
“强人有多少人马?”李处能问道。
小箩筐迷茫地摇头。
“强人的首领叫什么?”李处能继续问道。
小箩筐惊恐地摇头。
“你怎样与强人联络?”李处能的耐心挺足的。
小箩筐拼命地摇头。
一问三不知啊,合着这小子只知道个花脖山?
不过,沃淩的能耐还是蛮大的,知道大事不敢忽悠,早已进行了预审。
一年前,两个强人逮着小箩筐,不由分说地狠揍了一通。然后郑重地宣布,小箩筐荣幸地当选为花脖山义师的眼线。派下来的任务很简单,跟踪了解过往行商的虚实。
当眼线还是有好处的。好几个欺负过小箩筐的小乞丐被人收拾了,不死不活地扔在大街上。吓得小箩筐再不敢汇报谁还欺负过他。小箩筐害怕,别人更害怕。小箩筐再也没有挨过欺负,甚至还经营出了不小的势力,麾下又五六个小乞丐增加到了二十多个——小乞丐中的战斗丐!
不过,小箩筐只知道花脖山在正州的联络点,有事就往那里通报消息。这次通报之后,强人让小箩筐沿路跟踪,设法混入队伍,里应外合……
沃淩汇报了预审结果,小箩筐也随时有所补充。于艮和李处能都听明白了,却还是有点莫名其妙——就这二十多个黑娃娃,恐怕都不够一个卫士杀的,还里应外合?
“你答应过我,要一直照顾小不……点点,每天都要吃饱!”小箩筐梗着脖子,两眼通红地逼视着沃淩,这是托孤的意思?
“我保证,有我吃的,就有点点吃的,每天都吃饱!”沃淩庄严宣誓,毫不含糊——吃饱很难的吗?
“只杀我一个,其他人都放走!”小箩筐的条件还挺多,要求也严格。
“愿意留下的,都可以吃饱。不愿留下的,都可以走!”沃淩还是毫不含糊地答应。这么点小事,大师姐还是可以做主的。
小箩筐终于信了沃淩,毅然决然地咬了咬牙,从贴身口袋里掏出一个拳头大小的油纸包。沃淩很鄙视地接了过去,居然还有这东西?刚才还不往外拿……
油纸包里是白色的粉末,也掺着一些略显黄色的晶体微粒。味道嘛,一股冲鼻子的汗臭味。
于艮未知所以。李处能接过去看了看,也摇了摇头。江湖事,接触得不多啊!
“这可是蒙汗药!很厉害的!”小箩筐的声音都有些变形了。怎么这两位爷一点都不重视呢?
“蒙汗药?”阿布卡赫赫终于给了反应。不过,这反应有点出乎小箩筐的意料——笑了?
于艮确实是笑了。这就是大名鼎鼎的蒙汗药?智取生辰纲时白胜搁在酒里的?艾玛,可算是见到真的了!李处能也是个没见识的,还走遍了大辽各地州府呢……
“这些可以放翻上百人的,到花脖山后,我就会放在肉汤里的!”小箩筐倒是急眼了。跪得姿势就不标准,好像要上前抢回蒙汗药似的。挨了沃淩一记冷眼,又乖乖地跪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