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行三国-第3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人太谦虚了,我家主公多次赞叹大人的内政才能,若不是又大人在冀州,又机会有冀州的这一派繁荣。”郭嘉继续拍马屁说道:“若是仅就这内政而言,州牧大人的才能足可排进天下前五啊。”
“哈哈哈,好,好,说的好,老夫最欣慰的也就是这点了,自我在冀州上任以来,我就立志要让冀州百姓过上吃饱穿暖的生活,还好现在有点效果,不然啊,我这张老脸都不知道该往哪搁了。”韩馥捋了捋胡须笑道。
郭嘉拍马屁的功夫确实了得,至少现在韩馥被拍的很舒服。眼看时机差不多,郭嘉这才准备说出重点。
“州牧大人乃是大才,可天下像州牧大人这样的大才不多啊,大人能掌管冀州自然是冀州百姓之福,但是,我大汉可不仅仅只有一个冀州啊,唉。”郭嘉叹道:“冀州在州牧大人的治理下确实是生机勃勃,可是大人可知道我大汉还有不少百姓都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啊。
且不说前些年幽州,并州那边如何,现今,青州连年大旱,百姓食不果腹,流离失所。兖州也是战火不断,当地百姓十不存一啊。荆襄之地本是鱼米之乡,奈何刘表也只是个守成之人,现今荆襄也快要遭受战争之罪。
至于雍州,西凉等地,唉,不说也罢,有董卓这魔头在,当地百姓能过上什么生活,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啊。我大汉大好河山,都被这些人糟蹋的不成样子。
现今称得上乐土的,除了冀州和北疆之外,恐怕也就剩下蜀地了,天府之国暂时还能远离战火,可谁又能保证将来这等天府之国不会遭到战火的破坏。唉,可惜啊,若是我大汉能多有点像大人这样的大才的话,天下百姓也不会如此受苦啊。”
这一番说出来,众人也都有所感触,韩馥脸上的喜悦之情也都没了,郭嘉确实是在夸他,可郭嘉说的也是实情,现今的大汉,确实被破坏的太严重,大汉百姓,多半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唉,想我韩馥为官多年,终究也只是有现在这点政绩,奈何我能力有限,恨不能救天下百姓于危急之中啊,唉。臣愧对陛下,愧对天下百姓啊。”韩馥接连叹气道:“可怜我大汉百姓,可怜我大汉百姓啊。”
连韩馥都这样感叹了,其他人自然好不到哪去,那些世家大族的家主虽然心里对这件事情不感兴趣,但表面文章却还是要做的,韩馥在感叹,他们也都跟着叹气。
良久,郭嘉见时机成熟,他连忙向韩馥建议道:“州牧大人有救国救民之志,小人实在是佩服,现今我大汉百姓正在受苦受难,我等身居高位,哪怕是粉身碎骨,也该为我大汉百姓撑起一片天空。
陛下曾多次向我家主公提及大人的治世之能,奈何大人仅仅身居冀州一地,只能救得了冀州百姓,若是大人能身居朝堂,我想,天下百姓,从此有福矣。”
“哦?你的意思是?”韩馥似乎听出了什么弦外之音。
“州牧大人,实不相瞒,陛下多次想调大人回朝廷处理政务,大人现今在冀州,也就只能看到冀州的情况,若是大人在朝廷上的话,那天下百姓的困难就有希望得以解决。
只是之前由于多种原因,陛下对这件事也就是只能想想而已,再加上当时冀州还没有现在这么繁荣,陛下也不忍心让冀州百姓就此失去安定生活。
可现在不一样了,在大人的治理下,冀州已经是富足安定,冀州百姓能吃饱穿暖。现今就到了大人回归朝堂的时候了,天下百姓正等着大人去拯救。
我这次来,其实也是带了陛下的旨意来的,若是大人能不辞辛苦回归朝堂的话,我大汉百姓,当真是又有了希望啊,大人,请以天下苍生为重啊。”
郭嘉这话一说出来,众人都傻眼了,谁也没有想到郭嘉竟然来这么一出,这一招可真谓是绝了,韩馥本不是冀州本地人,他来这,也就是当了个冀州牧而已,准确的说,他去哪当官都可以,反正他在冀州没有根基没有拖累。
而且,像韩馥这种人,最看重的莫过于名望,在外做官确实是自由,但这哪里比得上在朝为官来的威风。跟随在天子身边才是他们这种臣子所追求的。
不得不说,郭嘉这一招确实很有吸引力,至少,韩馥现在有了点心动的意思。
“不知陛下可曾说过我该身居何职啊?”韩馥试探性的问道。
“以大人的才能,以大人的政绩,大人自当居三公之位,任司空之职。这可是陛下亲口说的,小人可不敢乱说,不过,小人也觉得司空之位非大人莫属,放眼天下,有谁能比大人更合适。”郭嘉连忙回道。
“哦?此话当真?”
“小人岂敢胡言,这可是陛下的金口玉言,我家主公可作证,小人也是当时跟在我家主公身边的时候听陛下如此说过,再者,据小人所知,放眼天下,除去皇亲刘表大人和刘焉大人之外,还有谁能与大人争夺此位。
大人明鉴,小人可不是胡言乱语啊,呵呵,这冀州的繁荣,就是大人入朝为司空的最好证明,我想,天下百姓也都希望大人能够早日拯救他们吧。”
郭嘉说的在情在理,韩馥现在确实是心动了。关键还是这三公之位的吸引力太大了,这可是韩馥一生的追求啊,三公之位,何其荣耀。
此时,韩馥可真想把郭嘉拉到后堂去好好说说,可是,沉浸在喜悦中的韩馥没有注意到旁人的脸色,比如郭图,此刻的脸色可谓是难看了,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第390章 :邺城谈判1
郭嘉这番话已经把韩馥捧上天了,韩馥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三公之为,荣登朝堂,陪伴与天子之侧,俯瞰众生,拯救万民与水火之中,这注定是要名留青史。。
如果郭嘉说的是真的话,韩馥觉得自己就快要抵达自己人生的最高点了。他希望这是真的,在冀州干的再怎么出色,韩馥也还是受到了冀州本地世家大族势力的排挤,他自己的家族又不在这边,本地的势力又不可能容许他在这里扎地生根,故而,对于韩馥来说,他最好还是能找到个能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根据地。
有关于这些,韩馥以前也想过,但是当初他之所以来冀州,就是因为董卓把持朝廷。表面上,韩馥是风风光光的被派到冀州来做官,实际上,韩馥只不过是政治牺牲品。
他的真正作用,乃是缓和董卓势力与关东诸侯之间的矛盾,可是,这矛盾也就是只能缓解一下而已,不论是董卓还是关东诸侯,他们都明白,矛盾终究会有爆发的一天。
讨伐董卓之战就是最好的证明,董卓的以退为进之策已经不奏效,关东诸侯也不会愿意董卓做大。因此,被董卓扶上位的韩馥现在就很尴尬,若不是他在内政方面很有建树,再加上他确确实实为冀州本地百姓做了很多好事,实事。不然的话,恐怕他早就下位了。
韩馥也明白自己的尴尬处境,他也在想办法让自己解脱,可以他的身份,想解决这个麻烦会很难,不管怎么做,他都会得罪一方,而且,没有哪一方是他得罪得起的。
在袁绍的使者接触他的时候,韩馥其实也动了心思,表面上,韩馥一直是感激袁家的提携之恩,实际上,韩馥也是在为自己找出路,当初公孙续那边没能及时解除韩馥,袁绍这边就成了韩馥的希望。
这也是历史上韩馥为什么会好端端的将大好冀州转交给袁绍的原因所在,不是韩馥蠢,也不是他不够霸气。关键是他看清楚了形势,如果他继续霸占着冀州牧的位置的话,恐怕没多久他就会莫名其妙的死掉,甚至连他的家人都不能幸免。
自古权力之争就是如此,哪里会有那么多人情可讲,韩馥又怎么会不清楚袁绍其实也是个白眼狼,自己就算是变卖家产的支持他,最终恐怕也不一定会得到袁绍的感激。
可是,韩馥不得不这么做,他必须讨好袁绍,只有这样,他才有可能会有后路走,至少袁绍这人顾及名声,哪怕他不念旧情,但至少为了名声,袁绍应该做不出蠢事。
能做到冀州牧这个位置的人又怎么可能会是傻子,没有点脑子跟心机,韩馥又怎么可能会活到现在,大智若愚,恐怕也莫过如此了,韩馥的无奈就在于从一开始他就别无选择。
当初董卓把他送到冀州,这就让他远离了自己的家族,远离了自己的地盘,这又何尝不是变相的消弱了韩馥的实力,韩馥没有跟冀州本地势力相互争斗已经是不错了。
不过,现在北疆使者出现了,韩馥又多了个选择,相比较于把冀州交给袁绍,或许让皇帝陛下来决定冀州的归属会更好。虽然天下已经混乱不堪,但是这个天下,名义上还是刘家的,韩馥可不想背负骂名啊。
旁边郭图等人已经看出韩馥心动了,这十个危险信号,尤其是对郭图而言,这是相当危险的。他之前所有的努力就是为了给韩馥营造压力氛围,让韩馥自己主动把冀州交给自己的新主子。
很明显,这件事情郭图做的很成功,当然,这事情也不是郭图一个人完成的,可关键就是韩馥之前确实已经打算迎袁绍入主冀州了,偏偏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北疆使者横插一脚,这让郭图心中暗恨啊。
如果放任事情发展下去的话,郭图觉得韩馥真有可能会答应郭嘉,而且,貌似韩馥确确实实是没有理由拒绝啊,因为郭嘉打出的名义是皇帝要召他会朝廷,君命难为,韩馥必须遵从。
“主公,此事太过重要,涉及我冀州的兴衰,更关乎我冀州所有百姓的性命,若是这样草率定夺的话,恐怕会给冀州百姓带来灭顶之灾。”郭图终于站起来说道:“臣认为,此事可推迟商议,现今还是谈谈跟北疆的生意比较好,毕竟我冀州已经支付了太多的粮草,可到现在,大将军那边还没有按照约定交付牛羊。”
“这,此事确实关系重大。”韩馥眼中透露出一丝不快,不过,他还是赞同的说道:“现在商议确实有点仓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