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圣传说之岳武穆篇-第1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到此处,陶俊内心一阵狂跳,转身跟贾进和耳语了几句,然后大声喝道:“既然如此,便莫要怪我陶俊无情了,小的们,给我一起上,杀死一个赏黄金五两,砍中一刀赏白银一两。”
“不是猛龙不过江!”。这三名大汉以区区三人,就胆敢前来闯寨,手中必有绝活;陶俊自己虽然身手了得,但来到卧龙岗多年,都是欺负一下过往客商,或是到远处的村庄讨生活,很久没有遇上真好汉了,功夫也有些生疏,自然不能和他们讲江湖规矩,玩什么一对一。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陶俊出了大价钱,再加上对方人少,卧龙岗的两百骑兵奋勇争先,向着岳飞等三人掩杀过来。
岳飞三人虚晃几枪,掉转马头便走,还边走边喊道:“你们不识抬举,等我回到桃花谷,搬大军来踏平你卧龙岗,杀你个鸡犬不留。”
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陶俊和贾进和想不追都不行了。
真要让这几条大汉走掉了,岂不是放虎归山?恐怕以后卧龙岗永无宁日了。
无论如何,这次一定要把眼前这三条大汉给拿下。
岳飞兄弟三人在前面逃跑,而陶俊领着卧龙岗两百骑兵在后面狂追,不知不觉之间,已经追出了几里路,一前一后,跑入了马投涧内。
一阵尖锐的哨子声骤然响起,前面岳飞等三人,突然调转马头,回过身来,身边也不知从那里走出了几十骑兵,披挂整齐,全是制式盔甲,威风凛凛;手中搭起弓箭,冷冷对着卧龙岗的骑兵,就好像盯着一群猎物。
陶俊大吃一惊,喝令卧龙岗众人调转马头欲走,岂料后面同样闪出一队骑兵,同样是装备齐全,弯弓搭箭,瞄准自己。
队伍为首也是三条大汉,单凭外表就不是善与之辈。
卧龙岗的骑兵看看前后两批人马的阵势和披挂,再低头瞧瞧自己身上破旧的皮甲,相差甚远,就像叫花子遇上了有钱人,羞愧得低下头颅,扔掉手中的武器,乖乖下马,伏地而降。
对于自己亲兵马队的投降,陶俊一点都不感觉意外。
这些亲兵都是本地的农民,让他们打打太平拳,欺负一下手无寸铁的老百姓,吓唬吓唬过往的途人,他们显得无比神勇。
假如真让他们去前线拼命,或是遇上官兵民团乃至乡练,只要人数不是相差太远,否则必定溃败,甚至投降。
所以相州的土匪,很少发生火拼的事件,假如有什么纠纷,就比人头,人数多的一帮就占优。
这也是当年为什么各个山头都向桃花谷金刀王善缴纳月例孝敬钱的理由。
或者可以说,这也是一种秩序,一种减少土匪相互间流血火拼的秩序。
“玩了一辈子鹰,最后被鹰啄瞎了眼睛。”
陶俊与贾进和两人长叹一声,随着众人翻身下马,假装也要投降,眼看两边的弓箭手收弓回箭,忽然弯下身来,各自抄起一把长枪,飞插在山壁上,然后全身劲力鼓荡,先是一脚踏在马背上,然后腾身到山壁的长枪中借力,三爬两拨,眼看就要跃上崖壁了。
少林轻身术:飞燕穿帘
就凭这一手轻功身法,陶贾两人到了兵营,最起码也是个指挥使。
“噔噔噔”几下弓弦声响起,陶俊与贾进和两人中箭,跌落谷底,生死未明。
岳飞的这一手七星连珠箭,也是周侗当年的成名技艺之一,又岂是陶俊与贾进和所能躲闪的了。
《宋史…岳飞传》飞遣百人伏山下,自领数十骑逼贼垒。贼出战,飞阳北,贼来追之,伏兵起,先所遣卒擒俊及进和以归。
第一百八十六章:前度刘郎今又来
擒拿下陶俊与贾进和两名大贼,岳飞与众兄弟把其他喽啰赶散,只留下马匹,然后转回到卧龙岗山寨。
这些喽啰,大都是本地的农户,即便送到官府,也是打顿杀威棒便要遣散,还不如就地放了,给桃花谷和岳家村添加些名声。
卧龙岗山寨的大门早已敞开,施全周青梁兴等人把寨中的诸人赶散,正在清点财物,如今岳飞等大队人马赶来,正好帮得上手。
前天陶俊招回来的那三十多名壮汉,其实就是施全他们一伙;虎入羊群,其结果不喻自明。
卧龙岗虽然不是大寨,毕竟是经营了多年,而且还有被陶俊从江南方腊处拿走的经费;清点完毕,竟然有五千多两的黄金,还有其他各种奇珍异宝,以及大量的粮草。
如今岳家村与桃花谷的人数越来越多,这笔财富,来得正是时候。
在卧龙岗山寨上还有一个意外的发现,那就是金兵元帅完颜兀术给陶俊的一封信,上面写明:假如金兵到来,卧龙岗山寨要出兵协助,金国会根据卧龙岗的兵力来赐封官衔给陶俊与贾进和两人。
怪不得那那陶俊要急于招兵买马。
岳飞与牛皋汤和三人押送陶俊贾进和去相州官衙销案。
知府汪伯彦之前请岳飞出山,可是许下了一百两黄金的赏钱;如今匪首就擒,自然要来领取赏金。
蚊子虽小也是肉。更何况是百两黄金。
时逢乱世。武夫变得越来越受尊重。更何况是拥有一支强大武装队伍的岳飞。
相州知府汪伯彦非常客气地接待了岳飞,还自动把赏金提高。
对于岳飞上呈的那封金国给陶俊的迷信,汪伯彦只能循例上递。
事关国防外交,而且金国势大,小小的一个相州知府也无能为力。
知府衙门内,汪伯彦与岳飞相谈正欢,忽然有师爷走进来,脸带惊慌。低声禀报道:“知府大人,京师有快马传书到,说是金兵入寇,正在往东京汴梁城逼近,让我们马上安排兵马,随时候命,准备入京勤王救架。”
“乓”的一声响起,汪伯彦受惊,一时失手,把茶杯掉落在地下。
太可怕了。不是说已经讲和了吗,怎么金国那些野蛮人又回来了?
汪伯彦之所以能当上这个相州知府。是因为去年的这个时候,他的前任到京师勤王救驾身陨,才轮到他来补这个空缺;如今又要入京勤王,你让汪伯彦如何不担惊受怕。
幸运的是,汪伯彦只担心了半天,汴京又发下了第二份公函,还是宰相唐恪和耿南仲所联合签署,上面写道:朝廷与金国正拟和议,各路勤王兵马暂停进京。
汪伯彦悬挂了半天的心终于放了下来。不能带人这么玩的!这个相州知府可是花费了许多银子才顶的缺,要是人财两失那就忒冤了。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形势的发展,与之前种师道所预料的几乎一模一样。
一入冬,天气变寒,金国立刻兵分两路,入寇宋朝:东路军,完颜兀术从真定(今河北正定)出发,渡过黄河,先攻下临河县(今河南濬县东北临河村南)大名府(今河北大名县)德清军(今河南清丰)开德府(今河南濮阳);然后经由怀州(今河南沁阳)到达汴京城下。
西路军,从太原出发,先攻威胜军(今山西沁县)隆德府(今山西长治),渡盟津(今河南孟津),后克西京(今河南洛阳)永安军(今河南偃师东)郑州(今河南省会);最后京泽州(今山西晋城市)抵达汴梁城下。
有了郭京这个超级无间道兼神奇外挂,宋朝几乎所有的军队调动和各州郡的防务,都在金国的掌握之中,巨细无遗。金国东西两路兵马势如破竹,一帆风顺,不费吹灰之力,便在开封府汇合。
金兵来势之凶猛,推进之迅速,宋朝整个文官主导的行政制度根本不能适应,乃至于当金兵围城之后,还有很多城池陷落的消息没有来得及逐层上报到京师,让皇帝知道这个世界发生了什么事情。
围城的这一天,是公元一一二六年十二月十七日;按宋朝的历法,和靖康元年十月十五日;这一天,离冬至还有三天,但冰冷肃杀之气已经弥漫在整个开封府汴梁城中,渗入到每个人的身体中,寒冽刺骨。
金兵这次卷土重来,形势与去年第一次攻打汴梁城时已经大为不同。
从小的范围分析:第一次围城战时,只有完颜兀术的东路军到达开封府城下,兵力有限,攻城的活动限于西北两隅,有时蔓延到东北角,南面诸门则始终未受攻击,还能与外界联系。
第二次围城时,是完颜兀术和完颜粘罕的东西两路大军一起合攻,四面包围,开封府陷于彻底的孤立之中,变成孤城一座。
从大的范围观察:第一次围城战时,完颜兀术的东路军孤军深入,汴梁城周边的州府依然在宋朝的管辖之中,随时对金兵发出骚扰;而完颜粘罕的西路军还被阻隔在太原城外,金兵的形势并不妙。
第二次围城时,完颜兀术和完颜粘罕稳扎稳打,已经分别把沿途的各个州府给攻占下来,后援基地稳固,粮草充足,形势一片大好。
从人数上看:第一次围城战时,汴梁城外,只有完颜兀术的六万兵马,而且攻城器械严重不足,要攻城只能用性命来硬填。
而汴梁城内,原来的禁军加上西北陆续开来的勤王军,总数达到二三十万人,而且领兵的有种师道种师中姚古等一众中老名将,可谓星光熠熠;最重要的是,汴梁城当时是李纲主政,李纲被任命为亲征行营使和御营京域四壁守御使,取得主持战守的大权。
而第二次围城战时,完颜兀术和完颜粘罕东西两路大军合计,共有十五万人马,兵精粮足,攻城器械齐备。
而汴梁城内,就只剩下原先的几万胜捷军。之前勤王的二十万西北军,一部分参加太原解围战而遭到损失,一部分在黄河南岸溃散,剩下的最大一部分被唐恪耿南仲以朝廷经费为由所遣散。
至于其他各地的勤王马军,早已受到唐恪耿南仲的命令而裹足不前。
《宋史》卷三五二有传:金兵入汴,攻至,各路勤王军集结前来参战,主和议,割三镇,而恪下令不得妄动,于是勤王军不战而散,“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可怜可叹!
这诗句原本是贺铸用来悼念他的妻子,如今用来形容东京汴梁城当前的形势和力量对比,却另有一番感触。
ps:谢谢zhuxyhh01大大大大大淡若神风大大大寒尖大大的打赏和支持。
第一百八十七章:张叔夜
尽出花钿与四邻,云鬟剪落厌残春;
暂惊风烛难留世,便是莲花不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