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钞帝国-第5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目前这款坦克暂定名t90,战斗全重48吨,单位功率8。2千瓦每吨,最大速度15公里每小时,正面装甲厚度30毫米,侧面装甲25毫米。安装一门37毫米30倍径滑膛主炮,炮弹初速约为610米每秒左右,发射穿甲弹能在500米外穿透40毫米哈维斯装甲,或者45毫米厚的威克斯钢装甲……”
张小六顿时乐得蹦高了!
尼玛有了这坦克,还有什么阵地突破不了的?
中华帝国陆军从此吊打欧美各国陆军小盆友,这绝壁不是夸张!
陆军高级军官们纷纷欢呼起来,海军同僚们则叹口气,一脸羡慕表情。
谁都能看得出来,有了这种不怕枪弹攻击的坦克,可以直接突破敌军修筑的堑壕阵地,杀的敌人片甲不留,血流成河。
若是在战争关键时刻,也就是陆军地面大决战时突然投入战场,很有可能直接决定战争的胜败。
众人纷纷看向李卫国,眼神狂热,情不自禁的深深鞠躬或者敬礼。
这是发自内心的敬佩!
“陛下,t90坦克什么时候大规模生产装备给陆军部队?”
张话都有些哆嗦了。
李卫国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显然还在生气,不过对张小六还是喜欢多一些(此处木有基情),于是说道:“看情况吧!兴许只生产一百辆,兴许一辆也不造!”
张小六急忙道:“陛下,这坦克简直就是攻城拔寨的利器,有了这东西,我们陆军直接征服欧洲和美洲,乃至全世界都没问题啊!应该多多生产才是!”
李卫国冷哼一声,道:“你懂什么?你看到的只是这坦克的表象,实际上这坦克很多技术条件还没有过关,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坦克。你只看到这坦克跑出15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却不知道它只能跑半小时!”
额……
张小六等人顿时迷乱了。
这是神马情况?只能跑半小时的坦克?
李卫国也是苦笑,虽然他脑海里有的是现代先进坦克的外形设计,但目前的技术还无法实现。眼下的t90坦克严格意义上说,就是一个包装了装甲的铁壳子,动力系统虽然也解决了,但履带还不过关,没有六分仪平衡系统,没有坦克轮悬挂系统,虽然安装了火炮,但不能在行进中开火,只能停下来慢慢瞄准目标,这很容易让人给干掉。
目前在李卫国看来,这t90坦克,顶多可以用来突破敌人的堑壕阵地和铁丝,实战性还不够。
“没关系,可以等吗!又不是立刻爆发战争了,我们还有时间研究,相信能够解决问题!”
张小六安慰自己道,有点失望。
一旁的林继云顿时忍不住坏笑道:“刚才说什么来着,乐极生悲啊!”
砰!
林继云的脑袋顿时又挨了一巴掌,双眼直冒金星!
第433章 空军的野望,带你一起飞
无边无际的蒙古草原,长河落日,大幕孤烟。
在这人迹罕至的地方,有一座世界上最神秘的军事基地,名为皇家警备区,从不对外公开。
这里面的人许进不许出,就连军部高层也不知道这座军事基地里到底是干什么的。
一周前,李卫国带着陆海空三军大臣进入这座基地,给他们展示了陆军杀手锏武器之一,90主战坦克。
虽然90主战坦克还在测试当中,但基本上已经具备战斗力,在李卫国的英明指导下,中华帝国科学院的相关专家和工程师们不用走弯路,直接按照真正的坦克结构和外形来进行设计和研制。
要知道,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坦克是在一战中后期,由英国人最先发明。但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坦克,顶多是安装了火炮的移动房车,各种坦克内部结构非常落后,实战效果太差,纯粹就是吓唬敌人,震慑敌人心理的战略武器。
而李卫国直接将坦克的主体构想和战术目的告诉给专家们,使得他们在研制坦克时,有了明确的目标,那就是攻坚武器,大规模杀伤步兵武器。
目的明确了,坦克研制起来就容易多了,再加上划时代的坦克设计理念,使得坦克的研制少走了很多弯路,避开了很多误区。
虽然履带系统,悬挂系统,陀螺仪稳定系统,火控系统等还存在一些技术上的难题,但只要研发方向正确,早晚会研制出来的。
陆军部的官员们乐得蹦高,他们很清楚一旦90主战坦克服役,绝对吊打欧美小朋友们。
试想想,上万辆90主战坦克组成的钢铁洪流,直接横扫欧美大陆,那是多么伟大的壮举啊!
陆军高兴了,这一次他们对将来跟协约国集团进行陆地上的决战,对胜利更加有信心了。
海军大臣林继云和空军大臣庄久侠等只能羡慕和眼馋,很期待海军和空军也有大杀器,杀手锏装备。
“不用羡慕,空军也有份!”
李卫国微笑着说道,表情让人感觉好神秘。
庄久侠顿时乐了,张小六则是吃惊,本以为只是陆军独美,却没想到空军还有份。
莫非还有海军的份?
张小六瞟了林继云一眼,虽然海陆军争权夺势的风气被李卫国刹住了,但不能阻止他们争强好胜,相互攀比的心。
林继云眼前顿时一亮,急忙问道:“陛下,我们海军”
李卫国顿时一瞪眼,林继云的声音赶紧戛然而止,表情顿时闷得蜜了。
很快,李卫国一行人抵达一处空旷的广场。
这里是专门进行飞机试飞的机场,对于其他人而言,同样是新事物,不用李卫国提醒,华蘅芳便给众人一一解释。
飞机?
众人再次听到了新名词,不过有了之前对坦克的经验,这一次众人都没有太过惊讶,只是专心的听华蘅芳讲解。
这飞机项目的立项时间不是很长,就在中华帝国开始研制飞艇的时候,李卫国由飞艇想到了飞机,当即下令从帝国科学院调集专家和工程师,开始飞机研制工作。
只不过飞机的研制远比坦克苦难的多,这倒是李卫国没有想到的事情。
原本李卫国以为研制飞机相对应该非常简单,毕竟21世纪的中华农民都能自己研究造出来。
可那是基于成熟的飞机结构理论和完善的飞机零部件生产工艺,说是自己造出来,实际上只能算是自己买零件,然后组装起来罢了。
可是,放在19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别说飞机零部件了,就连飞机结构理论都没有,空气动力学科也没有,都需要李卫国来设立,并找相关科学家进行推演运算。
跟坦克比起来,坦克的履带式底盘,装甲防护,火炮系统和发动机等,这都是陆地上的理论,专家们看一眼李卫国画的草图,在听李卫国讲解一番原理,迅速就弄懂了。
但飞机就不行了,专家们可以根据李卫国画的草图和原理,短时间内造出一架飞机来。
可问题是,飞行员怎么办?坦克驾驶员可以轻松搞定,没有什么危险,但飞机驾驶员就难了,飞机起飞速度、飞行高度、降落速度,以及在天空中方向感问题,每一个因素都足以造出飞行员死亡。
这个年代的人,虽然梦想着变成鸟人飞起来,但真正让他们飞上天空,哪怕只飞几十米高时,他们都会吓尿的。
所以,研制飞机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李卫国每每想到这件事,就不得不佩服莱特兄弟,为什么莱特兄弟第一次试飞飞机,只飞了十几米高几百米远,却震惊了全世界。以前李卫国总瞧不起莱特兄弟,认为发动机技术成熟,只要做出个飞机架子来,任何人都能够把飞机飞起来。
直到李卫国开始主持飞机研制工作和试飞工作后,他才真正明白这当中难度。
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李卫国的大力支持下,如今飞机整体上已经成型了,而且能够飞起来了。
当然,这个飞起来还比较原始,只是飞机可以离地五六米距离而已,飞一两百米就会着地一次,然后滑行后再飞起来,如此反复进行。
并不是说新研制的飞机不能飞的更高,只是为了飞行员安全着想,每一次飞行,对飞行员而言,都是训练,都是积累经验,从最开始像汽车一样在机场跑道上来回移动,然后离地一两米高度进行适应,等到完全适应这个高度了,飞行员积累足够的经验,可以安全起飞、滑行和降落后,再逐步提高飞行高度和飞行距离。
这看起来好笨,实际上对于这个年代的人来说,已经相当不错了。
李卫国带着众人在远处观摩飞机来回绕圈飞行,尽管飞机只飞了五六米高度,但依然令随行所有人震惊了,比之前看坦克时更加震惊。
毕竟那是在飞啊!
人类无数年的梦想!
怎能不震惊!
“飞机,指的就是这个能飞行的机器吧!”
众人似乎自行脑补了飞机的定义,李卫国微微一笑,没有解释,就这么理解好了。
“这是我们研制的第四架原型飞机,也是第一架能够飞起来的飞机,我们取飞字的拼音首字母,将其编号为4。”
4型飞机,采用的是最早期的双翼结构。
李卫国也想用单翼飞机结构,可惜理念太超前了,技术跟不上,工程师们的思维和知识储备也跟不上。在试验几次后,发现升力不够,只能用翼展面积更大,提供更大升力的双翼翅膀结构了。
固定式起落架,安装了最简单的升降舵和水平舵,用一台80汽油发动机,80马力,双叶螺旋桨,刚好能把200公斤重的飞机拉离开地面。
其实中华帝国目前的发动机技术非常发达,能够提供更高马力的发动机,但最终没有采纳,因为发动机功率太大,飞机速度太快,对于新手飞行员来说太危险了,连续发生几次事故后,专家们决定重头开始慢慢来,一点点增加发动机功率,让飞行员由慢到快一点点积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