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伪钞帝国 >

第510章

伪钞帝国-第510章

小说: 伪钞帝国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克利夫兰等重要的民主派领导人,因为跟中华帝国的代表谈判,当格兰特发动大清洗时,中华帝国情报人员提前得到消息,保护克利夫兰等人抵达中华帝国驻美大使馆,避免了被格兰特的人抓走。

    但其他民主派人士就没有那么好运了。

    短短三天时间,上万民主派人士被捕,但并未交给法院审判,而是由美利坚军队的军事法庭直接审批,大部分都以叛国罪论处,执行死刑。

    克利夫兰等民主派领袖气得吐血,大骂格兰特丧心病狂。

    直到这件事情发生,其他民主派的主要人物才清醒过来,意识到军权的重要性。

    之前他们还对克利夫兰的策略有抵触心理,此刻面对共和派的大清洗是多么的无力,都是没有军权的后果。

    共和派的大清洗一直在进行,越来越多的民主派人士被捕杀害。

    一开始,局面还在格兰特的控制之下,只抓捕民主派人士,不累及家人和周围人。

    但这个世界就是人吃人的世界,很多执法者跟当地势力勾结,借助清剿民主派的东风,一并帮他们清理掉敌对势力。

    于是,很多跟民主派不相干的人员和势力遭到清洗。他们当中有人得罪了别人,遭到报复,有人则是因为太富裕了,怀璧其罪。

    一个月后,事态严重失控,大量无辜的美利坚人遭到清洗,亲人遇害,家产被掠夺,整个社会一片白色恐怖。

    民主派在克利夫兰的领导下,转入地下工作,保存实力,同时越发加强了跟中华帝国的合作。

    中华帝国的目的是希望在中美战争关键时刻,民主派能够制造内乱,从而帮助中华帝国打败美利坚联盟国。而克利夫兰等民主派也认为凭他们自己的力量,根本打不过格兰特政权和共和派,必须依赖中华帝国。只有中华帝国跟美利坚联盟国开战,牵制住格兰特政府的兵力时,民主派才能有机会重新站起来。

    于是,双方不谋而合,展开更深入的谈判。

    不过,克利夫兰要求中华帝国承诺,将来打败美利坚联盟国,不可以入侵美利坚领土。

    对此,中华帝国方面的代表张佩纶明确答复,只要克利夫兰推翻格兰特政府,那么中华帝国立即停止战争,不会入侵美利坚领土。

    就这样,双方展开了合作。

    中华帝国开始向克利夫兰提供武器装备,而克利夫兰则跟其他民主派人士筹集资金,组建属于民主派自己的军队。中华帝国还特别提供了军事顾问,帮助训练民主派军队。

    由于民主派普遍赢得美利坚的民心,因此筹款和组建军队的工作非常顺利。

    很快,在中华帝国的罗德岛租界区和基韦斯特租界区内,民主派军队秘密成立,规模约两万人。

    由于前来投军的民主派支持者高达上百万人,大部分都受到********,但人太多容易泄密,所以在中华帝国的劝说下,克利夫兰最终只挑选了五万人,按照中华帝国的军制,组成两个步兵师团,暂时交给中华帝国的军官负责训练。

    李卫国并不支持克利夫兰的民主派军队立即发动战争,除了不是格兰特的共和军对手之外,这也是中华帝国安排在美利坚的一个非常好的棋子,必须在关键时刻启用才能收到奇效。

 第422章 协约国VS同盟国

    美利坚的动荡不安,引爆了全世界又一轮新的舆论口水战。

    大英帝国已经彻底不要节操了,力挺格兰特军政府,把政变说成了维护正义,把白色恐怖行动美化成肃清叛乱,把格兰特包装成拯救美利坚人民的天使。

    由于大英帝国帝国在欧洲的独特政治关系,大部分欧洲国家的舆论都跟大英帝国保持一致,唯有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跟中华帝国保持配合,抨击美利坚政变,跟大英帝国为首的西方媒体隔空对战。

    很多时候,人言可畏,三人成虎的故事发人深省。

    假如一个人听到周围的人都在说他的邻居偷了他老婆,那么这个人会怎么办?当然是找他的邻居拼命了。他的邻居说是误会,也免不了挨顿揍,如果他的邻居也一样强势,那么两个人就会拼命,打到不可收拾为止。

    同样,对于国际社会而言,每个国家都会被舆论绑架。不论是自己国内的舆论,还是国际舆论,不管报道的是真是假,一旦形成国民普遍认同感,就很难改变了。

    中英两国长期的战争和对立式舆论战,对两国人民而言,早已经形成敌对意识了。中华人一提起敌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大英帝国。同样,英人也会第一时间把中华帝国当做敌人。

    如今,随着中英两国在美利坚问题上大打舆论战,四处拉帮结派,一个上的敌对阵营迅速形成。

    以中华帝国为首的,包括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以及中华帝国的十五个番邦加盟王国。

    以大英帝国为首的,包括美利坚联盟国、日本帝国、沙俄帝国、法兰西帝国、荷兰共和国,以及加拿大、印度等英联邦成员国。

    两大阵营的大规模舆论战,加速了两大阵营整体上的敌对态势。

    半年后,格兰特成功的控制住了美利坚局势,彻底将民主派赶出了政坛,共和派独裁。

    经历了半年的社会动荡,美利坚经济遭到沉重打击,经济损失数亿新美元,大量民主派掌握的资源被掠夺或者强占。

    其中损失最为惨重的便是摩根家族,因为在美利坚有一句话,共和派是洛克菲勒家族的,民主派是摩根家族的。

    不过,摩根家族势力庞大,虽然遭到洛克菲勒家族的沉重打击,但大部分财富在中华帝国的帮助下,迅速转移至中华帝国在美利坚的租界,罗德岛和基韦斯特。

    与此同时,还有数百家民主派控制的公司,把员工和资金也都转移到了中华租界区内,暂时避免了遭到格兰特军队的抢掠。

    但中美关系紧张,罗德岛和基韦斯特也不是长久之地,于是在克利夫兰和摩根家族的带领下,大量民主派的资产迅速转移至中华帝国,在中华帝国投资设厂,为民主派的军队提供资金。

    无形中,中华帝国在4月至12月年底这段时间内,境外投资数额猛增了二十五亿新美元,绝大部分都来自美利坚商人的直接投资,折合人民币高达2。5亿。

    来自户部司商务部的报告令中华帝国的大臣们乐得合不拢嘴,尤其是张佩纶,大赞中华帝国皇帝李卫国的英明决定,及时跟美利坚民主派合作,从而令这笔巨款投资到了中华帝国。

    2。5亿人民币的巨额投资,而且都是直接投资,短时间内直接受益的就是中华帝国国民,至少提供两万个工作岗位,瞬间解决了中华帝国建元3988届大学生毕业的就业情况,令就业率达到百分之百,甚至还出现了缺人情况,往届大学毕业生,甚至高中、中学毕业生都解决了工作问题,不用中华帝国官府再另行安排工作了。

    李卫国在乾清宫特别接见了克利夫兰和摩根一行人,当即宣布中华帝国将为克利夫兰等美利坚政治人物提供政治庇护,为摩根等美利坚受迫害人员提供中华帝国移民免签绿卡,摩根等美利坚受迫害商人享受跟中华帝国国民同等待遇。

    此举令克利夫兰等美利坚民主派人士十分感激,尤其是摩根等受迫害的美利坚国民,得到中华帝国免签绿卡,意味着只要在中华帝国生活五年,期间遵纪守法不犯法,投资超过一万人民币就可以申请加入中华帝国国籍了。

    在这个年代,在这个时空下,中华帝国的空前繁荣,给全世界人民的印象是有钱,生活条件好,加上军事力量空前强大,不用担心战争威胁,社会治安稳定,给国民提供一种强大的人身安全保障,还有政治稳定,舆论自由等等,既符合东方人生活价值观,又满足西方人的生活价值观,于是成为全世界人民都向往的人间圣地。

    无数外国有钱人,都争先恐后的到中华帝国投资,从而获得中华帝国的绿卡,五年后就可以正式加入中华帝国国籍,享受高人一等的国内生活和国际待遇,无不以成为一名中华帝国公民而感到骄傲。

    中华帝国就像一块大磁铁一样,将欧美各国的有钱人和人才吸引过来,又如滚雪球般不断壮大。

    对于中华帝国给克利夫兰等美利坚民主派人士提供政治庇护一事,格兰特相当的愤怒,召见中华帝国驻美大使提出抗议,并通过美利坚驻华大使向中华帝国提出严正交涉,要求中华帝国取消给克利夫兰等民主派人士提供政治庇护。

    对此,中华帝国显然不会理会,反而要求格兰特下台,恢复美利坚民主制度。

    格兰特顿时怒了,准备采取措施对中华帝国进行报复行动。

    没多久,格兰特政府宣布中华人为美利坚不受欢迎人群,暂停了给中华帝国公民赴美利坚的商务签证和旅行签证。同时在罗德岛附近设置了封锁线,阻止美利坚国民进入罗德岛。

    对此,中华帝国向格兰特提出严正抗议,不过交涉未果,格兰特态度强硬。

    玩硬的,李卫国更是不惧,当即采取反制措施,下令对美利坚实施更加严厉的全面经济制裁。

    法兰西帝国一直是东西方世界的搬运工,从中华帝国进口物资,然后转卖给英美日等国,谋取暴利。

    以前,中华帝国默许法兰西这么做,因为要延缓法兰西加入英美日集团的时间。

    这是因为,德意志帝国面对的军事压力太大了,根据李卫国和俾斯麦达成的协议,应俾斯麦的请求,德意志帝国的军事力量建设还没有完成,希望中华帝国加强牵制法兰西帝国,给德意志帝国足够的发展时间。

    毕竟德意志帝国统一时间不过二十年,历史上德意志帝国真正强大起来是在1910年以后至1914一战期间。正因为德意志强大的可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