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伪钞帝国 >

第22章

伪钞帝国-第22章

小说: 伪钞帝国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着李卫国又花费大约两万两银子购买了位于正街中心的鼓楼对面的几家商铺和民宅,大约占地十亩左右,由董事会成员从美国租界内雇佣来一支美国建筑工程队,将这些商铺和民房扒掉重盖。

    当然,这笔钱是李卫国自己掏腰,毕竟他占了银行25%的股份,又当上了银行行长,若是一分钱不掏,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至于亚洲投资银行总部的建设风格,董事会成员们也是激烈争论,最后达成一致,建造一座中西结合的八层大楼,外观是哥特式尖顶风格,内部为了迎合华人客户的喜好而改为中式装修风格。

    放眼整个大清帝国,也没有一座八层高的大楼房,而李卫国成功说服了所有董事会成员,理由是亚洲投资银行要让所有大清国民知道就需要做广告,而建造大清帝国第一高楼是再好不过的广告了,而董事会成员们都觉得有道理,所以就同意了。

    就在亚洲投资银行大楼大兴土木的时候,李卫国也接到了家书,京城吏部的任命公文已经下达到了江宁。

    “陆建英的动作好快!”

    李卫国叹口气,该来的还是来了,他本打算等包令从香港回来后让他帮忙向清政府施压,更换他为上海县令,如今看来陆建英怕是迫不及待的要让李卫国尽快到崇明县上任了。

    “少爷,崇明县去不得啊!”杨管家负责打探崇明县的情况,知道哪里的一切,担心李卫国落入陆建英的圈套。

    “没事,我们小心一些就好!”李卫国淡然道,若是不去上任,陆建英肯定会大做文章对付自己。

    当初李卫国走这步棋时就已经计划好了,最终目的就是拿到上海县令,他步步为营,一环扣着一环,朝着霸占上海的最终目的前进,如今即将成功,他不可能放弃。

    返回江宁李家,拜过父母,李卫国提出全家去上海定居,但李严铭拒绝,依旧是老调重弹,舍不得家乡的一草一木。

    按理说这时候的洪秀全已经起兵造反了,为何到现在江宁还未得到任何消息?

    李卫国不解,他需要一个令他父亲无法拒绝的理由,而这个理由就是太平军就要打过来了。可偏偏到现在太平军都没有消息,这令他心中有种强烈的不安。

    家人,这一世的家人决不能出任何事,留在江宁太危险了,太平军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

    “派人去广西永安附近打听一下,我要随时知道那边的乱党的动向!”

    “另外,再从府里选一些强壮的家丁,跟我去崇明赴任。”

    “选出一百人来,如果府中不够,就去招募一些回来,记住要挑忠厚老实身体强壮的,宁缺毋滥。”

    “喏,老奴这就去办。”杨管家领命,下去安排。

    回到自己房中,李卫国打开公函盒,里面有一张崇明县令任命书,还有一个专属官印。

    “九品十八级,从现在开始,老子算是正八经儿的高干了!”

    李卫国大笑,尽管此去崇明县充满了阴谋和危险,但他不惧,保持一种乐观阳光的态度,对自己所要奋斗的事业充满信心。

    就在李卫国偷着乐的时候,南方的永安正上演着一场残酷的大战,中国近代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武装变乱正式拉开了序幕。

    事实上,早在咸丰元年一月,洪秀全就已经在广西金田发动了变乱,建号太平天国。只是规模甚小,当地清政府官员隐瞒实情,谎称匪乱。直到九月份太平军攻陷了永安重镇后,才引起清廷重视,派两广大军围剿。

    当初李卫国和天地会烈火堂堂主苏三郎结拜兄弟后,曾交给苏三郎一批英式火器和弹药。一个月后苏三郎率领的天地会成员在英国商船的帮助下抵达广西,期间苏三郎等天地会成员接受了英国军官的帮助和训练,掌握了这批火器的使用方法,等他们跟洪秀全汇合后,顿时引起了洪秀全的高度重视,在随后的进攻永安的战斗中,苏三郎指挥的天地会火枪队轻松攻破城池,被洪秀全直接封为烈火候,任命为军帅,地位和权利仅次于翼王石达开。

    不过,这些消息都被清军严格封锁了,所以远在江宁的李卫国迟迟得不到消息,直到杨管家派去打探消息的人回来,李卫国才知道那边情况。

    “已经到永安了吗,看起来我得抓紧时间做准备了。”李卫国眉头紧锁,他对太平天国的态度一直很客观,只是一群不得志的野心家煽动无知的劳苦大众造反并从中谋取私利的一场大规模叛乱。其结果是令大半个中国陷入长达十四年的战火当中,双方相互血腥屠杀,太平军屠杀清军,所到之处旗人和大户人家尽皆被屠戮,清军反扑报复,屠杀太平军,每占一城一地都会大规模屠城,宁可错杀三千也不放过一人。最终造成的结果便是从太平天国爆发前夕全国人口为4。3亿,太平天国失败后,人口只剩下2。3亿人,这还不算人口自然增长率。这一场大浩劫使中国损失了2亿人,其中8200万人直接死于战争,这是何等的残酷!

    李卫国痛恨这种战争,因为它造成太多的无辜老百姓丧生,重创了中国的经济实力,整个战争导致中国直接经济损失高达二十亿两白银,相当于整个清末对外赔款总和的两倍,令中国的gdp总量从世界第一的43%直接降到6%,国力荡然无存,无力建设国防,是导致第二次**战争的失败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当然,这场战争也有很多受益者,汉族武装摆脱旗人的控制,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等汉族豪强崛起,改变了大清帝国一直以来是旗人天下的格局,尤其是长江以南,旗人被太平军杀绝,从此是汉人的天下,为将来汉人革命运动推翻满清打下了基础。

    这是唯一可圈可点的地方,李卫国不可否认,这也是他如今要走的路,但他不同于曾、李等人,因为他是不会给满清当奴才的。

    三日后,李卫国动身前往崇明县,随行只有张小六和一百名新招募的护卫,杨管家留下照看李卫国的父母,至于如何劝说他们离开江宁,只能另想对策了。好在一年后太平军才会攻陷江宁,所以时间上还来得及。

    唯一令李卫国遗憾的是,到现在为止依然没有傅善祥的消息,不过他并不放弃,依然派出大量人手出去寻找。

    李卫国一行人全部骑马,很快便抵达上海。

    亚洲投资银行大厦动工兴建,速度很快,但董事会的洋商们还是等不及,于是李卫国提议先在附近租赁商铺作为临时办公场所,美其名曰:“挂牌试营业”。

    由于老百姓对亚洲投资银行还不了解,所以李卫国建议进行大规模宣传,让人们明白亚洲投资银行是最好的钱庄,最值得信赖的钱庄,最惠民的钱庄。

    人们接受并信任亚洲投资银行需要时间,因此李卫国也不着急,他找到约翰,跟他购买了一百支长火枪,以及配套的三个基数的弹药,用来武装他的护卫队。

    李卫国在上海县故意磨蹭了几天,对他的护卫们进行简单的训练,令他们学会使用火枪并有了一定的战斗力之后才动身过江前往崇明县上任。

 第0020章 巧破阴谋

    崇明县,位于长江入海口,全县地势平坦,由崇明、长兴、横沙三岛组成,其中崇明岛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冲积岛,也是中国第三大岛,面积一千四百多平方公里,治所崇明,下辖五镇,人口二十余万。

    李卫国一行人乘江船抵达崇明县城南门港码头,入眼处皆是一片狼藉,大量衣衫褴褛的难民云集,他们刚刚遭受了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长江洪灾,失去了家园。

    “是新上任的县太爷李卫国李大人来了!”人群中突然有人喝道,顿时群情激奋,犹如炸了锅一般将李卫国一行人团团围住。

    这是神马情况?

    李卫国惊讶时,身边的张小六已经护在他身边,一百名护卫迅速持枪警戒,阻断人群继续靠近,建立了一条隔离带。

    “退后!”一名护卫队长爆喝,明晃晃的刺刀指向来人。

    不料那人突然跪倒在地,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喊道:“求青天大老爷救救我们这些落难小民吧。”

    “求青天大老爷救救我们吧!”

    ……

    那些人几乎异口同声,齐刷刷的跪了一大片。

    在场的青天大老爷显然只有一位,那就是新任崇明知县李卫国了。

    可李卫国却一脸疑问,他第一次来崇明,身穿便服,这些人又是如何认出他来的?

    一定有人暗中指使,八成不是好事,恐遭算计。

    李卫国瞬间意识到了这一点,不过他面不改色,从容道:“诸位乡亲们,本官就是新任崇明知县李卫国,不知这青天白日之下,你们为何要喊救命?”

    李卫国一问,众人顿时七嘴八舌,乱哄哄一片,不过大致的情况他却听明白了。

    一切缘由都指向了这次洪灾,崇明县每年都会耗费大量银两修筑加固长江大堤,但问题是历任县令只重点加固达官显贵和富户们的居所以及他们的良田附近的堤坝,平民区附近的堤坝年久失修,这次洪灾特别大,官府为了泄洪减轻富户区的危险故意不加固贫民区附近的堤坝,导致那里的堤坝最先决口,原本就清贫的贫民居所和田地尽数被毁,导致他们无家可归,缺衣少食。

    如今这些难民围住李卫国,就是希望他能够开仓放粮赈济灾民。

    “各位乡亲们放心,开仓放粮赈济灾民本就是官府的责任,本官回到县衙便立即着手去办。”

    不管如何,李卫国都先答应下来,毕竟这是他应该做的事情。但他隐隐觉得事情肯定不会那么简单,直觉告诉他前面似乎有陷阱等着他。

    难民们得到保证后便主动让开一条道,不过却不曾离去,而是在后面跟着李卫国一行人进城,前往县衙。

    对此李卫国没想太多,反正到了县衙便直接让县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