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钞帝国-第1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
李卫国顿时怒道:“这些该死的间谍,若是被他们掌握了要塞情报,对我们就太不利了!”
随后,李卫国在李翔的陪同下,来到要塞监狱,只见里面关押着五个人,只有一个英国人,其他都是汉人。
“这是怎么回事?”
李翔解释道:“洋人很狡猾,他们一般不会亲自出动,往往给当地老百姓一些钱,指使这些当地老百姓偷偷进入要塞防区内踩地形、探听情报。正因为都是当地老百姓,我们有时候很难区分是否是间谍,所以只能等他们进入防区内再动手抓人。”
李卫国叹口气,这些无知的老百姓真是让人头痛。
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贫穷落后的清帝国治下,老百姓一没有爱国观念,二因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干这种间谍勾当。即便是现代,照样有很多人向境外间谍机构提供情报,哪怕一个情报才给几十块钱都愿意。
这就是现实,李卫国想了很多,他最了解战争前夕的间谍活动危害性是多么巨大,所以他不得不立即采取行动。
“把这几个间谍全部进行游街示众,不用太远,就在要塞周围的几个村镇走一圈就行,务必让所有老百姓都知道这些人是刺探军情,犯了死罪,然后全部斩首示众。”
李翔顿时明白道:“大人这是要杀鸡儆猴!”
李卫国冷哼一声,道:“不仅是杀鸡儆猴,地方实行保甲连坐制度以及好几年了,但还有人敢以身试法。这些老百姓跟他们讲道理似乎不起作用,那就要让他们害怕。”
李卫国脸色一寒,对一名亲兵道:“传我命令,通知宝山县衙门和警察厅,立即查实这些给洋人充当间谍的当地人户籍,严格执行保甲连坐制度,要让他们知道有些事情时不能做不能碰的!”
李翔也是浑身一颤,仿佛第一次认识李卫国一般,心中莫名的升起一股颤栗,是对上位者的敬畏。
如果以前只感觉李卫国是一名仁慈的地方父母官,那么此刻在李翔的心中,面前的李卫国分明已经显露出王者的雷霆手段了。
第0175章 左宗棠气吐血
》,!
一次吴淞口要塞之行,让李卫国意识到了谍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由中华神盾局牵头,两江各地方衙门警察厅,以及当地驻军联合展开了大规模的扫谍行动。
在李卫国的治下,早就开始实行保甲连坐制度了,具体1o户为甲,1o甲为保,1o保以上为乡镇。一旦有人违法,则全家举报,否则受罪,一户犯法,另外九户举报,否则治罪。
严酷的保甲制度只有在特定时期得大于失,李卫国初到上海,地位不稳定,实行保甲连坐制度是最有效的巩固统治的手段,抓捕了大批太平军细作,确保了两江的社会稳定。
但李卫国在两江实行全面改革开放政策,他鼓励欧美各国商人在两江地界上投资设厂,大规模拓展中外贸易的同时,也成了欧美间谍们的集中场所。
如今英法远征舰队已经绕过了非洲好望角,通过印度洋,正在英属澳大利亚休整,不出三个月时间,英法远征舰队就会抵达上海。
战争将在三个月内爆,在这个时候,也正是欧美各国间谍活动最为频繁的时候,必需扼杀他们,否则他们窃取的情报有可能影响整个战争大局。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古今内外,因为一个间谍一个情报而改写战争结局的例子不胜枚举。正因为知道间谍的可怕之处,李卫国才会高度重视,更是狠心,严厉整饬。
扫谍行动的指导文件被下到各部门,各地衙门配合行动,将一批危害国家的人员游街示众,而后处斩,告知所有人引以为戒。
这一次行动比以往都要严格,一些老百姓还想蒙混过关,不过很快他们现无孔不入的中华神盾局特工们找到了证据,一批隐瞒不报的老百姓遭到了连坐。惊醒了所有踩线的人们。
“大家踊跃举报间谍啦!”
“凡举报间谍的人,一经核实却为间谍,举报者赏1oo元人民币!”
“凡知情不报者,一经查实。等同间谍罪,死刑论处!”
一边是高额的抓间谍报酬,一边是恐怖的惩罚,老百姓们终于明白利害了,有情报的纷纷向衙门和警察厅举报。没有情报的也开始留意自己周围,但凡给洋人做事时都流了心眼,防止被利用。
自一年前英法租界被李卫国收回,原本英法租界内数万洋人都被关进了集中营,虽然最后他们都被释放,或被遣返出境,但他们无疑是战争的牺牲品,损失惨重。当中不乏有仇恨李卫国的洋人,他们很快被各国列强组织起来,成为他们在华的间谍。
上海租界已经不存在。原来的英租界和法租界全部被李卫国收回,洋人不再享受领事裁判权待遇,他们触犯了李卫国制定的两江法令一样要被治罪。
这些洋人间谍们在华的活动很快都暴露了,因为他们长相太特别了,不论做什么都很快被当地老百姓现,一个个被举报出来。
短短一个月时间,过八百名洋人被捕入狱,其中大部分都直接或者间接为欧美列强服务,被以间谍罪起诉判刑,情节严重者直接被枪决。
这些被判刑入狱或者处决的洋人当中。有不少是俄国人,他们向俄国驻华公使求助,很快引起了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俄国公使照会李卫国,要求李卫国立即无条件释放这些俄国人。
此时因为俄国还没有对华宣战。也没有直接采取军事行动,在上海更加没有俄国租界,所以并没有跟沪军生直接冲突。
俄国公使还以清俄条约中的领事裁判权来威胁李卫国,不过李卫国根本不买账,直接对俄国公使表明了态度,从今往后在他李卫国的治下。任何列强国家都不可能有特权。
俄国公使几次三番的抗议,最后李卫国干脆不理对方,这令俄国非常愤怒,他们公然叫嚣着要报复。
李卫国不惧,就算没有这一出,俄国人也会趁着第二次鸦片战争趁火打劫的。
不过烦恼并没有结束,清政府惧怕俄国人,再接到俄国的恐吓后,咸丰下旨训斥李卫国,罚俸一年,要求李卫国释放俄国人。
但李卫国此刻根本不把咸丰放在眼里了,任咸丰如何咆哮,李卫国都装作听不见,下令继续扫谍行动,只要抓住俄国人间谍就处决,坚决不惯着他们毛病。
扫谍行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永远不会停止。
正当在华外国人处于白色恐怖的时候,李卫国终于等到了他的第二春天迎娶沈紫嫣进门的日子。
雀上枝头,大喜的日子里冲淡了沪军集团上下所有人对即将到来的这场战争的紧张。
鞭炮齐鸣,礼乐齐奏,李卫国身穿新郎喜服,戴着大红花,骑着高头大马来到沈府,将新娘子沈紫嫣接上花轿,然后返回豫园。
豫园内,来自两江各界人士纷纷前来恭贺,足有上万人,光沪军集团内部就占了七千多人。
好在李卫国的府邸豫园面积足够大,房子足够多,这才容纳下这么多客人。
人声鼎沸,客人们三人一小伙,五人一大群,纷纷被豫园内的美丽景色所吸引。
李卫国今天也比较大方,除了内宅不允许客人靠近之外,其他豫园各处景致全面开放,供客人们赏玩。
李卫国的这个决定倒是让侍卫长庄久侠忙得不可开交,因为豫园太大了,又来了上万客人,加上伺候筵席的服务人员数千人,这么多人集中在豫园里,安保工作压力山大。
不过庄久侠非常聪明,他一方面申请了中华神盾局特工们仔细甄别来客身份,并且派人隐藏在客人群中进行监视,另一方面跟军令部申请了调兵权限,调来一个旅的军队,加上他手中的一个加强警卫团,合起来六千多士兵,将豫园团团保卫起来,三步一岗五步一哨,令任何想要捣乱的人都得小心掂量掂量了。
但这个世界上从来不缺乏挑事之人。眼红李卫国身家地位的人大把存在,只不过他们当中大多数都实力平平,不敢打李卫国的主意而已。
不过这部分人当中,不包括一个人。他叫左宗棠,今天特地赶来上海,参加李卫国的婚礼。
当然,左宗棠手里是没有请柬的,李卫国也根本不会邀请他前来。
可左宗棠还是来了。他带了十几个随从过江来到上海,想要参加李卫国的婚礼,结果被挡在了豫园门外,不让他进去。
“大胆,你竟敢拦我?你可知道我是谁?”
“我特么管你是谁,再不滚蛋老子就毙了你!”
园门外,守门的沪军官兵们同左宗棠一行人对峙了起来。
显然左宗棠只有十几个随从,随身佩刀和火铳,而对方却有上百名沪军战士,一个个荷枪实弹。威风凛凛的站在那里,毫不畏惧。
左宗棠还是头一次碰上这种情况,要知道如今的他已经官居正四品,手下管理五万淮军,那可是堂堂一方实力派大员,在地方呼风唤雨,到了朝堂上人人争先恐后的巴结,哪个敢不卖他面子。
然而今天左宗棠开眼了,区区一个沪军看门的军官就敢骂他,拿着转轮手枪指着他的脑袋。一点都不给给他面子。
“本官念你职位低微不和你一般计较,你去通报李卫国,告诉他我左宗棠来了!”
“我管你是左宗棠还是右宗棠,没有请柬就不能进!赶紧滚蛋。哥还忙着呢!”
那沪军军官根本不理左宗棠那张扭曲的脸,继续招待其他持请柬前来的客人,仔细盘问,核对身份,不让一个奸细混进去。
左宗棠怒道:“混账,我刚才明明给了你一张介绍信。那可是湖广总督曾国藩和安徽巡抚李鸿章两位大人委托我前来送贺礼的!”
那沪军军官冷哼一声,道:“原来是曾国藩和李鸿章的贺礼,行了我知道了,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