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862-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横着往东一划,直入石咀沟——
“只要你干掉长毛的侦察兵,他们就肯定知道这一块地盘有不对。你就立刻带人往东走石咀沟,一路上把痕迹留大留多一点。要让追来的长毛大部队发现!
就是要虚张声势,几十人做出所有人的样子,引着长毛往一边去。
长毛都去了东边,西边才有了咱们的活动余地。”
刘暹突然觉得天时地利都在自己这一边了,剩下的就看人和了,看陈镗的成色到底能不能担当大任。
计划很顺利的实施着,陈镗带着几十人一路东去,两支太平军追兵紧急火燎的追赶。
刘暹带引着歇息完毕的五百人穿山越岭向凤县县城赶去。
是的,他现在扣除了陈镗带去的几十人,扣除了大山深处留守老营的百名战力后,手下能动用的力量依旧有五百人。
因为他入凤县以来的几次胜仗,因为他手里那吸引人的空白告身,凤县东部山区村寨的诸多族老乡老,固然不会将全部本钱下到他身上,却也或多或少会送上几个子弟兵加入刘暹的队伍。
几天时间里,刘暹手下人马就多出了二三百。还个个年轻力壮,刀叉弓枪多有涉猎。
第四十八章斩首
ps:求收藏,求支持!第一周上推荐,成绩好坏尤为重要。不然,**就要裤衩挂杆,裸奔了!
“嘿,咱们这位刘守备,可真是神了啊!”
地上跪着两名太平军俘虏,一旁还有一具尸体,陈镗打圈绕走着,目光如是看到了绝顶稀奇的东西一样,让那两个把生死置之度外的太平军战士都心中一阵发憷。
“的确是神了!料事如神!”
徐明义、陈邦达等几个陈镗的铁杆兄弟点头附和着。他们不是在做假,而真的是实话实说,对刘暹服气的很。
昨个雨还在下,刘暹把陈镗找过去吩咐了片刻,陈镗就领着他们几十个弟兄冒着雨赶来了红崖峡。一路上雨水冰冷冻得人瑟瑟发抖,地面也又湿又滑,可是遭了大罪的。
而刘暹派他们来红崖峡的想法,也不难猜。什么话刘暹都给陈镗说透了,要是他们一伙儿还不能理解,那他们的脑子跟智商就是干不成刀客这一行的了。
干刀客,半匪半民,是一个讲究分寸的技术活。稍微过线一点就给官府留下找茬的把柄了。所以脑子不好使的,带头大哥的位置是坐不稳的。
陈镗一伙人通透的理解了刘暹的设想,这个主意要说好不好呢,人人叫好。以一支偏师引诱走太平军的追兵,主力趁机插进西跃,事情要干的漂亮了,凤县的局面都能搬回来。
可不管是陈镗,还是他手下的兄弟,想不透彻的一点都在于:刘暹他怎么就能肯定两股太平军的追兵,撒出来的侦查都能笼罩到红崖峡?
两三天山里打转的时间,所有情报陈镗都是跟刘暹相通的,连陈镗这个坐地虎现在都理不清头绪,拿不准两支太平军追兵的具体位置了,刘暹这个外乡人怎么就能肯定呢?
刘暹的这个设计最难最有技术含量的地方就在这里,行动的时候,陈镗也好,徐明义、陈邦达等也好,内心都充满了质疑!
现在,两个太平军生俘,一具眼下的尸体,一具崖底的尸体,已经证实了刘暹的正确。所有的质疑烟消云散,留在陈镗等人心里的就只剩下滔滔不绝的佩服。
“人才啊!不出世的大才。这就是名将,妥妥将来的名将。
你们说,要是汉中没这场乱,刘暹不还跟哥哥我一样要当一辈子的刀客?”
“见个芝麻粒大的官儿都要满脸赔笑。这一身的大才不是给浪费了么?”
“乱世出英雄,英雄造时势!”
陈镗彻底收起了内心对刘暹的轻视和眼红。他看着手拿一捏空白告身的刘暹,内心深处对告身的炙热根本不能同他对刘暹的眼红相比。
七品的把总又如何?不还是拿在人手上甩来甩去么?
与其做那把总,何不去想做那只手的主人?
他也自视甚高,自以为自己的本事不比刘暹小,现在的位置仅仅是因为没赶到机遇。换做自己是刘暹,绝对比刘暹做的更好,官更大!
明白的说,那就是刘暹没有打掉陈镗的傲气。他仅仅是用一捏空白告身砸翻了陈镗而已。并没让陈镗心服口服!
而现在呢?“有奔头。咱们兄弟跟着一个名将,有奔头!”
“大哥说的对。区区一个汉中藏不下刘暹这头猛虎,四川、甘陕,还有中原、江南,大好用武之地,刘守备日后就是刘总兵,刘军门!
咱们兄弟跟着,也能名响天下!”
“跟着狼吃肉,跟着狗吃屎。刘暹不仅是狼,更会是虎!”
一群人情绪激昂,说出的话听得跪地的两名太平军战俘如看傻子一样看着这群人。“痴心妄想,白日里做梦。我家王爷肯定会把你们统统抓住,尤其是那个刘贼,千刀万剐,碎尸万段——”
硬气的太平军,面对大为恼怒的陈镗劈下的钢刀,面色始终分毫不变,更没发出半点求饶和惨叫。真的是将生死置之度外了。
看着地上新多出的两具尸体,怒气发泄后的陈镗脸上露出一抹敬重,“好汉子。陈某人不会让你们暴骨山野——”
“明义。”
“有。”
“你带人把下面的那具长毛尸体也带来,弟兄们刨四个坑,入土为安,咱把他们埋了。”
“比绿营那帮杂碎硬气多了。都是好汉子,该埋!”徐明义点头离去,招呼一个人跟他一起下去。
其他的人也都没多话。江湖绿林,最佩服的就是视死如归的硬汉,眼前的太平军战士,配得上。对于陈镗这些还没有脱离江湖习气的一群人来说,刨个坑也干的心甘情愿。
三支队伍化作了四支队伍,其中一小两大,照着刘暹设计的路线,义无反顾的向着东方扎去。
刘暹领着五百人来到了萧台寺东南十里的烟通沟,全军隐蔽起来后几乎每个人都一屁股坐到地上,站不起身来。
为了躲避马融和布置在外的多处太平军哨点、卡防,刘暹领队足足绕行了四五十里的山路,多走了近乎一天。他自己的腿酸的都像根煮熟的软面条了。
萧台寺就在凤县城池西南,有两里地的距离,乃为豆积山山顶处。其山下是马融和将帐的所在地。
位于太平军整体营垒群的偏后位置。
如果有人从凤县城池内向萧台寺进攻,那必须经历多个太平军营盘的阻截。可要是从背后冲击萧台寺,那就容易多了。
刘暹的所谋说到这里,怕很多人就已经看出来了。不错,那就是斩首行动。他想直捣虎穴,直冲马融和指挥部,搏一把,看能否将这个太平军西征军团的五首脑之一斩首了。
豆积山位于嘉陵江岸畔,系砾石沉积而成,形若豆类垒积,故名豆积山,与天水麦积山互为姊妹山。豆积山山顶海拔三百四十丈,山东边有猴儿石,山腰有支锅石、张果老洞,山顶有萧台寺等,为凤县最著名的一大胜景。萧台寺位于豆积山顶,庙内有铁钟一口,寺僧每天清晨击钟敬佛,钟声悠扬,覆盖整个县城,旅人皆以钟声为启程行路的讯号。“萧寺晨钟”为凤县八景之一。
自然地,萧台寺也为县城周边区域内的制高点。站在豆积山山腰,都不需要上萧台寺,就可以将整个凤县城池尽收眼底,城内的一切布置均瞒不过太平军耳目。
而愚蠢的凤县守军在听闻太平军杀到的消息后,竟全部龟缩在了县城城池,拱手将豆积山这个制高点让于他手。
刘暹要斩首马融和,还必须在夜间,否则断瞒不过太平军的耳目。
第四十九章萧寺晨钟(求收藏)
“走水了,走水了,快救火啊……”
……
睡梦中马融和被一阵嘈杂声惊醒,人猛的从床上坐起,“外面是怎么回事?”
他先是以为受到了城内清军的夜袭,但侧耳听听并非如此。
“丞相,黄家台的寨子着火了!”帐外亲军熟悉的声音响起。
马融和警惕不消反涨,城固西大营的那一把火令整个西征军团心有余悸。“是何原因?可与黄家台联系?是否是清妖所为?”
“没听到厮杀声。尚未与黄家台联系,末将立刻派人去。”
“嗯。小心戒备!”
马融和睡意全消,做吩咐后,慢慢披衣起床。掀开帐帘向黄家台看去,人声鼎沸,火光映红,但并没厮杀迹象,难道这只是一场意外?
今夜刮得一场好风,虽没有当初刘暹借的那一场东风强劲,但吹一吹火势还是手到擒来的。很快马融和大帐与黄家台就取得了联系,很快黄家台的火势就无法抑制的旺盛起来。
只靠驻守黄家台的那个军,两千人不到的队伍,五百个青壮不足,要跑到两里多地外的嘉陵江担水来救火,那是不可能把火扑灭的。
马融和一边大骂军帅废物,一边严令县城一线各营垒拔高注意力,防备城内清军突袭,然后调拨余下各营寨人力组织救火。
一点人为的迹象都没有,也没清妖伺机杀来,马融和看来这场火兴许真就是一个意外。他如此应对着,只把警惕的注意力放在凤县县城,警惕着城内清军的趁火打劫。
而至于外头的刘暹,有两支太平军追捕着,马融和真没去把刘暹想进来。就算这场大火不是意外是人为,他也只认为是城内的清军所为。彭春等两支太平军,兵力有两千余人,在有熟悉地理的本地刀客领引,要是还被刘暹给跳了出来,那刘暹的能耐就真不在他的想象当中了。
马融和过去十多年的征战,不是没被清军优势兵力围追堵截过,他知道那种滋味的苦处,更明白要摆脱追兵的困难。
【太平军军制早期是旅师军等等不假,但后期已经转变为队营编制模式。大抵队分前、后、左、右、中,有大队、小队之别,互不统属。当有大前队,大后队、大左队、大右队、大中队、前队、后队、左队、右队、中队,共10队,按例均冠以“英府”“英殿”或“忠府”“忠殿”二字不一。队之下分前、后、左、右、中5营。
汉、风在这里继续以旅、师、军建制太平军,主要是为了方便。一些明白内中细节的朋友还望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