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862-第2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这个时代不跟历史一样,醇亲王跟下面地方的大佬们联系很少。因为他性格保守,排斥西学和洋务。而地方的实权督抚,手中枪杆子真正硬朗的,近乎七成出自湘淮楚军,个个都是洋务派。在刘暹对外包打天下的情况下,他们几乎不会有麻烦醇亲王的机会,干毛要捧醇亲王的大腿?
那李鸿章不就直接保住慈禧的大腿了么。
所以醇亲王在军中的人脉只限定在神机营等在京八旗武力,更别说军事上满人还有一个真正能打仗的多隆阿分他的势头。
在原时空的光绪毫无‘头角峥嵘’的情况下,醇亲王绝对要落奕?一个层次。
今天慈禧招来老六、老七两个叔王,要商量的事儿,就是如何安排即将得胜回国的刘暹。首先爵位上,刘暹的爵位已经是一等靖毅候,三十多岁的年纪,难道要封他靖毅公?
二是官位上,一个广西提督,一个噱头一样的南洋提督,实在不配他的功劳。刘暹再刺头,再出身粗俗,提巡抚乃至总督也是免不了的了。但是朝廷虽大,哪里又有空地安置一个巡抚提督呢?
并且从本心讲,他们三人都不愿意将刘暹安排到眼皮底下。那河南、直隶、山东、山西、陕西这些要害之地,根本不在考虑范围。而且山东、直隶一定程度上还是淮军的地盘,陕西、山西及河南一部,又是多军的地盘。放不下一个刘暹的。
北方几省去了,再看中部和南方。两江【湘淮】、两湖【湘淮】、四川【湘淮】、云贵【湘淮】、闽浙【楚】,赫然都是湘淮楚三军的地盘。北京要不想看到自己的军队闹出不可收拾的大乱子,他们是绝不敢把刘暹往这些地盘里放的。
盘算来盘算去,刘暹能待的地方就只有两广。可是广东这膏腴之地,朝廷又是决不能放手的。广西似乎也就成了唯一的选择!
这个‘唯一的选择’,连刘暹自己推敲的时候,都觉得这会把广西巡抚的帽子戴到头上,绝不会再存在什么问题了。但他绝对是小瞧了恭亲王的猜忌之心。
“六哥的意思是把台湾设省,丢给他?但这会不会……让功臣寒心。引来朝野的议论啊?”
跟鬼子六比起来,醇亲王是厚道人。来宫里的时候,他是知道要商议的是什么事儿的。脑子里想的只是如何再往广西安插几个忠心办事的奴才,如何再让刘暹的秦军‘开枝散叶’。断没想到六哥会这么‘毒’!
台湾算什么省?地不过府界,人不到百万。一台湾,还不如一廉州。
“寒心?”奕?冷冷一笑。“雷霆雨露皆是君恩。朝廷赏的,他敢有怨怒?”
“六爷。话不能这么说。咱大清现在靠的就是刘暹这样的汉臣匡扶朝纲,真不能寒了底下人心。”慈禧对刘暹的猜忌远没有恭亲王重。在她眼里,湘淮楚集团实力远比刘暹强大,真要忌讳,也该忌讳湘淮楚。
她对于刘暹的态度,一直是拨应着去顶湘淮楚军。而从情况的发展来看,刘暹跟湘淮集团,交情还真不怎么样。就算淮军跟秦军有不小的往来合作,刘暹与淮军的第一大将刘铭传更是关系交好,也没能缓和下根本的对立。
今天她之所以叫醇亲王来,就是为了用醇亲王顶一顶恭亲王。她对奕?的建议不以为然。可奕?坚持不退让,慈禧因为儿子去年亲政,手中权柄大受威胁,也不敢不愿因之与奕?起纠葛。
醇亲王果然表现出了自己的作用。慈禧可不会让这股劲儿再落下去了。
“太后、七弟,刘暹不同于左李,不同于刘长佑、刘铭传,他是真的桀骜难服,绝非因为出身低俗。
从新疆折回,短短四年,他开铁厂、开兵场、私建海军、私圈越南之地,筑城设港,又上书言铁路之事,更不经中枢允许,自行在钦州、广西间铺架电报。不消其头角峥嵘,安能为当今皇帝所用?
今上已经亲政,终究会有个亲政的样儿的。太后、七弟,不闻昔日李世民临终贬李绩之事?唐太宗尚能用此权术,我大清今日如何做不得?”
奕?也不是真觉出了刘暹的反意。他只是从刘暹的肆意而行的所作所为上面感受到了一股危险,而偏偏的刘暹本人又是一个百战常胜的名将。
武臣,不管是历史上还是近代的中国史上,总是要比文臣更容易受上位者的忌讳的。
慈禧、醇亲王瞬间沉默了。也不知道是奕?口中的‘唐太宗故技’影响了他【她】们俩个,还是那段四年之内的丰功伟绩吓住了他们两个,瞬间里都沉默了。
第三百三十一章民族觉醒与天朝上国梦
九月十三日,台湾噶玛兰厅【今宜兰】。
台湾号兵舰缓慢地驶入了宜兰港口,卸下了一个中队的秦军士兵和二百多名劳工,以及三四百吨的水泥、钢筋等货物。整个港口人声鼎沸,抬眼望去就是成百上千的人,谁都想不到三个月前的这里还是一片荒芜。
这台湾号兵舰就是之前小日本的大阪号,现在归了秦军后勤部所有。虽然区区120mm火炮,比之真正的军舰来说差的太多。但是对于一些宵小,或是说对于宜兰的湾湾土著,还是很有威慑力的。
二百多名劳工在港内的平地上,很快分成了三组,然后由人带领着各去各的地儿。这些劳力是秦军开发宜兰的最大保障,有修路的,有建房的,有垦地的,等等不一。
他们的安全保障自然由秦军战士负责,甚至在宜兰港区里,还能看到不少矮小却精悍,带着太刀的日本武士。这些人的身份是雇佣兵!
刘暹没得到自己梦寐以求的广西巡抚,却被发配到了台湾。但好在北京城没把他逼急了,广西提督的顶戴依旧属于秦军,由周军担着。
刘暹不可能不到台湾上任,对于朝廷的旨意,他选择了遵守。如果不是他几乎立刻的聘请外国公司铺设,台湾到海南、台湾到钦州,以及海南到鸿基的海底电缆的话,刘暹就是一个功高薄赏的典型了。
他那一番红果果的抓权行动,让朝野上下为他喊‘冤’的声音,立刻降低了八个调。
刘暹做到了台湾巡抚。台湾比原时空历史上立省要早了十年。同样,刘暹也需要面临刘铭传所面临的同样的问题——番区土著。
刘铭传在后世的台湾声望很高。很多人都知道刘铭传台湾抗法的故事。知道是刘铭传在台湾开启了湾湾的近代发展史,他在台湾铺设了台湾第一条铁路。他在台湾架设了台湾第一条电报线。但很少人知道,刘铭传在台湾除了跟法国人干了一仗之外,还跟台湾的生番自始至终都在紧密纠缠着。
湾湾土著和大陆移民之间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前者的数量最多的时候有多少不见史料,后者的人数却是所有人都晓得的不断增加增强。大陆移民多了,自然需要有耕地,很自然的就跟湾湾土著产生的争夺。土著居民在这些地方或是被消灭,或是被赶跑,或是被降服【熟番】。那些心不甘情不愿来到台湾的清朝官员们,从未制定出一项令人满意的“山区政策”。移民和生番之间的冲突历久不衰。刘铭传部跟生番之间打的就很激烈。数以百计的铭军士兵和多位铭军干将染病而死于瘴疠地区。刘铭传在台湾任职期间合计对“生番”打了四十次仗,因为地形的过复杂,铭军纵然拥有机关枪和野战炮,他的部队仍吃了几次大败仗,例如1889年在宜兰附近便损失了二百七十多名官兵,包括他自己的侄儿在内。
刘暹可以用日本人的法子来对付湾湾土著,但再好的法子人也是要有损伤的。刘暹就想到了一个法子,他从日本招募来士兵,用日本人对付台东那些深山密林中猫着的生番。
宜兰就是日本挺身队第一大队的驻地。有三百多日本人。大部分是穷的叮当响的武士,小部分是贪图雇佣兵高收入的日本平民。不过整个挺身队也才一千人不到,面对刚刚痛揍了日本一顿的秦军,很多日本武士表现得还是很有节操的。
港口区很不小。总面积不下一个县城。秦军在当地烧制砖头、开凿石块,再有钢筋水泥,建筑进度很快。特别是最靠近港区的这几条街。衣食住行全都有。那些日本人得了钱财,不少人的反应都是存钱。存在秦军开办的军方储蓄所里,但总有些人去大手大脚的选择了挥霍。
而事实上这批选择了挥霍。特别是呼朋唤友的去挥霍的人,从来都是秦军军情处的重点监视对象。刘暹用脚趾头想,也能想象的出来,挺身队中肯定有日本政府的人。他还指望着从挺身队中培养出一批将来进日本的带路党的,间谍、密探什么的,全部是要坚决铲除的害虫。
在开拓宜兰的时候,秦军还收拢了不少熟番,总人数超过千人。其中强壮的男人被指派参与建设,而老幼妇孺们,就按照家庭为单位,纷纷带着他们搬来的家什默默入住港区中建设起来的一套套简易房中。他们的将来是很不确定的,或是留在宜兰本地,或是被秦军迁往别的地方,反正被同化是他们唯一的结果你。
无论男女,这些宜兰的熟番们都被宜兰港区那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给震惊了。而且对于归化的熟番,秦军并不凶残,也没打算为难他们,除了必须听从指挥从事体力劳动外,安全和个人财产都会得到保证,食物供应也会很及时。
入夜了,港区点起了一堆堆大火,不少劳工夜间还在赶工当中。而一边的军营里,刚刚到达宜兰的那个中队的秦军士兵,正乱哄哄地挤在洗浴房里搓着澡。
“咱们这回真是点背,鸿基、海南、琉球,这那个地方不比台湾好?台南、彰化、淡水、嘉义,哪个地方又不比噶玛兰厅强?老子的奖金揣兜里都俩多月了,刚出伤病营的大门,街都来不及逛一逛,就给一脚踢到了这见鬼地方。”
当兵之前,进城逛街从来只能解眼馋的李满江,现在却在为有钱没地方花而怨声载道。秦军攻日之战,由上到下可都是发了一笔大财的。
七八百万两银子现银在手,刘暹拨出了四分之一来奖励此战的秦军将士。那受奖最高的将领能拿上万两银子,最少的辎重兵也能拿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