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穿越1862 >

第166章

穿越1862-第166章

小说: 穿越1862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顶‘教化百姓’的大高帽子,由柳州知府孙寿祺亲手给刘暹戴上。

同时。一种叫蜂窝煤的煤球。和一种叫煤炉的物件开始出现在柳州。

这两种物价技术价值几近于无,但是流传很快。短短一个来月时间,柳州府治及各县城就都流行开来。

刘暹倒是用手中的权力在中间吹了吹风,可主要原因还是老百姓们觉得适合。

对比烧柴火,对比每月买柴的钱,煤炉和蜂窝煤明显划算的多。

在钢铁厂建立之前,刘暹也是成功的为鸿基煤找到了一个财路。不过质量优秀的鸿基煤更大的市场还是在广东。比如佛山,炼铁制铁业。明清五百年扬名。虽然现在洋人打进来了,佛山炼铁制铁逐渐走入衰落。但是瘦死骆驼比马大,佛山对煤炭的需求量还是妥妥的两广名列前茅。而且广东陶瓷的生产,广州城自身的需要,还有香港、粤海关那些欧美列强的火轮船,都需要煤。

偏偏广东的煤矿小且产煤品质低,鸿基煤这种品质高达能与威尔士白煤一较高下的无烟煤,骤然出现在广东市场上,那引起的轰动完全是爆炸式的。英国人的目光第一个就瞅到了越南。只是在那之前,他们需要先过法国这一关。越南是法国的自留地。

运送鸿基煤到广州的是广东水师五镇之一——琼州镇仅剩不多的战船。以载重二千五百石的大米艇为主,同安梭船、大横洋梭为辅。一次运载鸿基煤上千吨重量至广州。自二月开始运煤以来,已经往来五次,无一不是被疯狂抢购。

只是‘彪悍’的广东水师虽然已经收了琼州镇的孝敬,但是对鸿基煤的好似乎充耳不闻。六艘火轮炮艇所用的煤炭依旧是购置广东本地。里面有什么道道,就不需多言了。

刘暹已经联系英国人,准备购置火轮货船。同时放出消息准备为鸿基港招股。

是的,鸿基港,而不是鸿基煤矿。但这绝对也能招来不少财主和有眼光的人。

鸿基煤在广东市场的火爆直接给矿务局在广州的招募劳工做了宣传。之前还对矿务局的招募抱着迟疑态度的劳力们,现在是蜂拥而投。也让鸿基煤矿从二月份的四千人不到,直接增长到三月份结束时的七千余人。但这还不够,鸿基煤矿至少还能消化掉五千人。

两广总督也好,广州将军也好,对于琼州镇的不务正业都不发一词。而广东水路提督翟国彦,虽然在水师中做提督已经小两年了,但他先前的根基全在南澳镇,对琼州镇根本不加关注。加之齐大林入主琼州的时候是带了整整一个营的秦军将士上任的,本身就在琼州镇内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现在鸿基煤的运输开始,他又让琼州镇剩余的千把官兵看到了赚钱的希望,翟国彦就是想在他面前摆一摆自己的提督威风,都也摆不成了。

翟国彦是湖南人,跟刘松山一样,出身限定着他们就不会对秦军有好印象。

……

四月份,又一批军火被迈胜洋行从美国带到了广州,随船的还有一批枪炮修理器械,和一批炼糖厂设备。这是刘暹在正月里突然增加的一个项目,本来这一批交易是只有军火和枪炮修理设备的。

别怪刘暹无知,也别说刘暹不注意生活。他是真的直到今年过年才发现,国内白糖是那么的紧缺,大部分的糖寮生产的只是黄糖和红糖。国内白糖产量极少数,广州市场上充斥着尽是东南亚运入的白糖。

这让刘暹悲叹的同时,也产生了置办近代炼糖厂的想法。而且随着他得至新疆的大批珍宝首饰被变卖出去,并且所得钱财超出了之前预计的数目不少,刘暹手中握着大把闲钱。炼糖厂所办一个就办一个,总共器械也不过才五万鹰洋不到。

“啪啪啪……”鞭炮炸响一样密集的枪声响亮在试验场上。但发出这个响动的却不是一个中队的士兵,而只是一挺10管加特林机枪。而它只需要四个人!

“怎么样?我的提督大人。这可是一项能改变战争模式的创新式发明。世界上第一款连射武器。有了它,就是成千上万的敌人向你冲锋,也只是在自己送死。”贝尔。福克斯笑的跟见了小鸡的狐狸一样。

刘暹不答话,也不扭头看自己身旁那些被吓傻了的军官和卫兵。一直等到这挺10管加特林机枪打完了一千发子弹之后,才淡淡的向贝尔说了一句:“一个**年前就被发明出来的东西?”

“呃?!”

贝尔的奸笑戛然而止,人就像被猛下攥住了喉咙的鸭子,再也嘎嘎不出来了。整个人表情是那么的怪异。

“我的朋友,不要把我当做什么都不知道的土鳖。在这个大清国,你可以用你的谎话去蒙骗别的官员,但你骗不了我!”

刘暹眼睛直直的看着贝尔,直到贝尔生硬的露出一个笑为止。

摆了摆手,刘暹招呼贝尔跟上。“这十挺机枪我买下了,一挺三百两银子,别想望着五百两。不然我会让人在三百米外放一排靶子,实验一下它们的准头。”

贝尔已经张起的嘴巴猛的合上。作为经手人,他可是清楚加特林机枪的缺陷在那里的。

这种军事上的早产儿【军事思想根本没有发展到使用机枪的地步】,加特林机枪自身也存在着不少毛病,比如火药燃气泄露,以及更严重的0。58英寸口径铜质弹壳边缘发火式弹药。加特林机枪必须克服如何使独立的弹膛与枪膛同轴这一难题。他使用了锥形枪膛,枪管后部直径更大,使得弹丸进入枪管更加容易。但在解决装填问题的同时,又产生了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由于枪膛直径过大,弹头在飞行过程中翻滚。

一个射出子弹的弹头是翻滚着的武器,远程的精确度就可想而知了。虽然经过改进后的加特林机枪射速达到了每分钟500发,这在眼下时代可是个惊人的数字。

“贝尔,让我们谈一笔新的生意。这里不需要我们继续呆在这。我想你的老板会给你发红包的,如果这门生意谈成了。”

沮丧、尴尬的表情迅速从脸上抹去,贝尔。福克斯的身心由衷的散发出高兴。新的生意,是的,迈胜洋行需要新的生意。因为秦军的军火生意他们就要做到尽头了。迈胜需要开辟新的项目!

“火轮船,我需要一批火轮船。”离开试验场的马车上,刘暹对贝尔道出了自己新的要求。英国人的要价太高了,自己需要引入美国人上场。

两狗相争,自己手中的骨头才更有价值。

第二百三十三章名臣凋零,工业奠基

曾国藩死了。在同治十年的六月,在天津教案结束不到一年之后,在他从直隶总督的位置上离职转任两江总督八个月之后。同治九年八月,两江总督马新贻被平民张汶祥刺杀,朝廷命正焦头烂额,被朝野上下痛骂不休的曾国藩再任两江总督,前往南京审理该案。

可能是真的‘外惭清议,内疚神明’吧,年纪刚刚六十出头,身体一向很好的曾国藩,午后在南京西花圃散步时,突发脚麻,曾纪泽扶掖回书房,端坐三刻后就猝然逝世。天下震惊!

就是刘暹,虽然因为诸多事端对曾国藩已经早不如刚穿越时崇敬了,骤然听到他离世的消息,也是遗憾伤感。

北京辍朝三日,追赠太傅,谥文正,祀京师昭忠、贤良祠。

只是这在刘暹看来尽是白搭,人死了,还是这种猝死,曾国藩从身负天下之重望,一遭沦为朝野幽幽骂名,内中情由是让人思之而悲叹。

听到消息后,第二日张守炎就带队前往湖南吊孝。一代名臣凋落。

地球离了谁一样会转。曾国藩的猝死虽然在中国引起了轩然大波,但是波浪过后,谁家的日子一样要继续的往下过。

秦军的买卖近两个月发展的越来越好了。纺织厂出产的布匹依靠相对便宜的价格,和还算及格的质量,已经在岭南打开了市场。而火柴、肥皂这些东西,更是冲出了两广。向着湖南、江西攻城掠地。炼糖厂出产的白糖也绝对是抢手货,再加上鸿基煤矿,每个月北京方面对秦军的军饷虽然依旧给的不多。但是刘暹扩充到了小两万人的秦军,从来不缺钱花。

在全国范围内,秦军都是中国各山头中第一支后膛枪械,装备率过半的部队。还有那强大的骑兵部队。刘暹从新疆带回来的好马,除了因关系,不得不半卖半送的给河南递过去了一千匹骏马,然后又以每匹五十两的价格。卖了刘铭传两千匹,剩下的可是全在刘暹手心里握着呢。秦军的骑兵部队虽然只是三千来人,但是守备团和随军南下的一个步兵营。加上炮兵营、军部的全部骑乘化,那威力可是让人震撼的,更让许许多多苦于骑兵而不得的部队将官们心疼的直接骂娘。

同时,就在曾国藩刚刚入土为安的时候。《中日通商章程》在天津签订了。

这是刘暹听都没有听过的一个条约。本来也不会引起他的关注。满清杂七杂八的条约签订的也太多。刘暹才没心思一一理会呢。只是因为《通商章程》中的第一款规定,中国对日本开放此前已经对西方列强开放的上海、镇江、宁波、九江、汉口、天津、牛庄、芝罘、广州、汕头、琼州、福州、厦门、台湾、淡水等15个沿海沿江口岸;日本对中国开放此前已经对西方列强开放的横滨、箱馆、大阪、神户、新漹、夷港、长崎、筑地等8个沿海口岸。别的规定全不说,只日本能够直达琼州,琼州能够直达日本,就为秦军走私日本铜料带来了一定方便。这才让刘暹留了一份心在上面。

中国从日本进口铜料可不是一年两年的事,而是几百年的历史了。

秦军现在的后膛枪炮都需要铜壳子弹,铜料是秦军必不可少的战略物资。而中国的铜产地,有清以来。都是云南为主的。可现在云贵有石达开啊,湘淮军再是占优势。也不是一两年就能将石达开料理的。再说,就算今年、明年石达开就败亡了,云南就平定了,铜矿的开采和冶炼也是能今年、明年就恢复的吗?

战乱对民生的破坏最大。石达开在云南盘踞多年,一度都攻占过大半个云南,中间太平军不知道‘解放’过多少仇大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