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大唐-第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十四章 廷对下
第三十四章廷对下
“下官没有问隋的感受,问的是魏侍中和魏侍中夫人的。”君子可欺欺之以方,魏征的人品是很坚挺的,所以长孙澹不怕他的报复。
“这,是好的。”魏征有些迟疑,但总归是没有揣着明白装糊涂。
“好了,不扯这些了,致远你这什么意思直说就是了。”房玄龄发话了,对于朝堂上出现一些比较大的纷争的时候,勇敢的站出来和稀泥是他当左相的职责之一。
此时房玄龄的称呼也是有玄机的,称呼长孙澹的字,就是以长辈对晚辈的说话方式,意思就是说放魏征一马,没必要搞得僵持起来。
“是这样的,隋建运河是为了满足隋炀帝的一己之私,尽管大运河到现在已经是我大唐的经济命脉,可是他的出发点错了。”长孙澹侃侃而谈,这可是我的长项河必杀技——事后诸葛亮,而且我是站在千千万万个事后诸葛亮肩膀上的,要是连这都搞不定你的话,我也就可以弄根面条吊死算了。
而且这番话也没有扩大打击的范围,只是就事论事而已,毕竟这李二陛下可是杨广的女婿,点到为止就好了,说多了说不一定就是泪了。
“而这敕勒川的水利却是从一开始就是造福一方的,如果我们能做好长期的准备,他的副作用可以降到很小的。”长孙澹继续说。
“苏将军就此事也在三年前写信给我,这里的困难可比你说的还要大些。”李靖还是那副平淡的样子。
“确实是这样的,我也就此事和苏将军探讨过,不过我认为难度和收益相比还是巨大的。”长孙澹说到。
“哦,看来你是胸有成竹,不妨继续说说。”李二此时的兴致被完全的调动了起来。
“这天下水利就得说郑国渠和都江堰。赳赳老秦在当时很困难的情况下完成了郑国渠,虽然对于当时的国力有一定的损耗,可是很快秦国就因此一而统一天下;同样,这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使得水患严重的成都成为了天府之国。”长孙澹开始明目张胆的偷换概念了。
“由此可知,这兴修水利乃是一件长期的工作,收益是长期的,同样维护和建造也是长期的,万不可有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整个甘露殿里回荡这越来越激荡的声音。
房玄龄悄悄的抹去了长孙澹喷在脸上的唾沫星子,仿佛没事人一般。
“致远这个想法很不错,这样就将国力和民力的损耗降低到一个可承受的范围,同时还干了大事情。”房玄龄说到。
“房相折煞下官了,这只是我的初步设想,我打算将这屯田和敕勒川水利一事制定一个初步的计划,大致需要多少人工、多少物料都做一个计划,到时候只需要照章办事就可以了,这样也可以将对民力的损伤控制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内。”长孙澹偷偷的打量了一下李二陛下,本来有些笑意盈盈的脸上一见长孙澹的目光立马成了僵尸脸。
“这个计划倒是不错,你先做,如果效果好的话,以后各项大型工程都要提前订立计划。”房玄龄说到,这工部侍郎的脸却是更黑了。
“如果你的屯田计划是在这内地的话,我无话可说,可是你确定你了解朔方的情况吗?”半路里杀出个程咬金,哦,不是,是李药师。
“敢问李尚书对此还有什么疑问?”长孙澹对于李靖的诘问也是早有准备的,出发前特意和苏定方了解了一下这李靖的行事方式。
“朔方人口几何?”李靖问到。
“实不足万数。”
“这些人丁如何兴修水利,如何屯田?”
“人口有两个来源,其一迁中原以填边塞……”
“此法不妥,易激起民变,万万不可。”魏征打断了长孙澹的话。
“财帛动人心,对于不能继承家业的庶子等,每人永业田二百亩如何?或者三年免其田赋,三年内开垦多少尽归其有。”长孙澹对答如流。
“其二呢?”这次发话的是李二陛下,一副玩味的表情。
“移异族之民,五年上缴其收获之半数,五年后与中原之民等同。”这句话说得斩钉截铁,掷地有声。
都说游牧民族是剽悍的、自由的,这是因为他们为了对付大自然的赫赫天威而不得不如此,生在草原上,你的命就不是自己的。这不是他们的意愿,如果能够将他们汉化,这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法子。
“看来这致远也不是什么迂腐之辈啊,这是朕准了。”李二不禁大笑起来,这西北之地可算是安稳一些了。
“启禀陛下,待微臣询问一事后,在做此决定,否则先请陛下撤了微臣,以免这旨意没有兵部的大印。”此时皇帝的权柄还没有清朝中后期设置军机处那样大权独揽,即便皇帝下了旨,可是被封驳后却和废纸也差不了多少。
“你说。”李二意识到了孟浪之处,同时狠狠的剜了长孙澹一眼。
这里的意味很明显:小子,你要是不能说服这李靖,让朕丢了面子,你看我不扒了你的皮。
长孙澹只好假装没有看见,面对李靖说到:“李尚书请讲。”
“苏烈有公文对这屯田一事,这是三年前的事情了,也是老夫的一块心病,如果致远能解决的话,老夫请大家望江楼大吃一顿。”李靖先不说具体的事情,这也算是给皇帝一个台阶,这和魏征也就有了对比。
“请讲,如果不行的话,小子也冒昧的请各位在望江楼大吃一顿。”长孙澹倒是不怕,这楼都是我开的,还能吃穷我啊。
“是这样的,苏烈当时说这敕勒川被黄河所围绕,如何将这水送往高处?水车不行,当地没有竹子的。”李靖微眯着眼,说到。
“这事苏将军也和我提起过,用木头因为承重的原因,是不能长时间工作的。”
“可有解决办法?”听到长孙澹这么说,李靖不禁轻轻的出了一口气。
“自然是有的!”长孙澹说到。
第三十五章 工业的关节
第三十五章工业的关节
长孙澹很是爽快的回答了李靖的问题,因为他发现唐代已经有很多东西完全超出了他的意料。
很多人一想到产业革命就会想到蒸汽机、电动机、核反应堆等等大部件,可是却不知轴承和齿轮在其中扮演的不起眼的重要角色。
如果说计算机是现代工业的大脑,石油是血液,钢铁是鸡肉的话,那么轴承和齿轮就是现代工业的关节。
一想到轴承和齿轮的问题,长孙澹的脑海中就又会浮现出一个身影,那还是在晋阳的时候的事情了。
对于泡妞或者被妞泡来说,逛街基本上是必修内容,古今中外皆然。
只不过这时间和地点的不同,逛街的内容有些不一样罢了。
但在怎么不一样,逛街的必备就是吃。
所以当王姑娘一手拿着糖葫芦,一手啃着油煎包的时候,一双眼睛弯成了月牙。
出了这小吃一条街,附近就是一条专门打铁的巷子。
此时的牙行制度已经和后世的协会差不多了,而且一般牙行的回首作为第一家店铺出现,这既是荣誉,也是压力。
不知怎么想的,这王姑娘居然对着些叮叮当当的响声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而且是每一家店都会进去逛一下。这可算是坑惨了长孙澹和张忠。
这是一间打制兵器的铺子。
“大叔,这个是什么?”看着有些奇特的兵刃,一副好奇宝宝的样子。
“这是枪。”一个伙计走上前来介绍到。
“枪不是很长吗?我读过书的。”王姑娘嘟起了了小嘴,虽然我读书少,可是你也不能这样骗我不是。
“这还没有装上木柄,所以只有这么长。”伙计见问问题的是个漂亮的不像话的小姑娘,耐心的解释着,只是眼角不时的瞥向长孙澹,里边鄙视的意味不言而喻。
这长孙澹算是真正的躺枪了。
王姑娘在几家店里东摸摸,西瞅瞅,将凡是能够碰的东西摸了个遍,这估摸着都快一个时辰了,三人才堪堪走了这条巷子的一半,长孙澹连哭的心都有了。
也许老天爷实在是不忍心看长孙澹这样,总算是给了点福利。
在一家偏僻的小店里,店里的东西基本上都有一层薄薄的灰尘,一位有些潦倒的老头坐在椅子上,半眯着眼睛看着衣着光鲜的三人走进了店里。
老头只是睁开眼睛打量了一下,没有出声,更没有起身,只是摇了摇头。
“老人家,我看别人家的店铺里一副热火朝天的模样,不是打制兵刃,就是铸造农具,你这里怎么这么冷清啊?”王姑娘随手拿起了一个怪模怪样的东西,翻过来翻过去的一瞧,然后放下。
迎接她的是沉默。
“我说老人家,这有客人上门了,你不做生意的吗?”王姑娘有拿起一件不知道什么用途的东西,喋喋不休的问到。
“东西就在那里,有看上的就说,有什么需要特制的也可以说。”老头终于开口了,可语气依然不善。
“你这个是什么?怎么这么多的小齿?”王姑娘手上拿着一个方孔外带很多齿的泛着黄色光芒的小东西,看上去颇为的沉重。
长孙澹心头一震,这个东西他太熟悉了,原以为以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水平是无论如何也见不到这些玩意的,谁知道居然在晋阳的一个破落的小作坊里出现了齿轮的痕迹。
齿轮是近代和现代工业必不可少的重要零件,其主要功用就是调节扭矩和转速,有了齿轮。才能将动力机械所产生的动力以各种人类所需要的方式传导出来。
“这是您做的?”长孙澹的语气中已经带上了敬语。
“哦,你对这个感兴趣?你知道他的功用?”老人的眼中泛起了一道精光。
“略知一二,不想今日在此遇见。”王姑娘看着长孙澹,好像又发现了什么。
“说来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