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科技大唐 >

第86章

科技大唐-第86章

小说: 科技大唐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被之。”温彦博出声到,这种事情不涉及什么根本,也就无所谓原则。

  房玄龄一言不发,耳观鼻、鼻观心。

  “臣附议。”李孝恭说到。

  韦挺没有出声,这去年他已经为类似的事情进谏了一次,这一次皇帝的心意很是坚决,这点眼力还是有的,只是这附议的话作为御史大夫实在是不能说啊,也就学子房相一言不发。

  “这事是否需要再议一议?”王珪说到。

  “不必了,皇室嫁女有什么好议的。”李孝恭说到,他的女儿马上也要出嫁了,有皇帝再前面撑着,这场面也就好弄的更加排场些。

  长安城里流言四起。魏征进谏。

  “见过陛下。”魏征向皇帝一揖,就坐在了内侍搬来的凳子上,这也是最近才有的新式家具。

  “魏爱卿可有要事?”

  “听闻陛下嫁长乐公主打算以永嘉长公主的双倍礼数?”魏征问到。

  “爱卿从何而得?”李二陛下为了防止魏征进谏特意将魏征排除,谁知这魏征居然自己找上门来了。

  “市井坊间净皆闻之。”

  “果有其事?”李二觉得这次的问题有些棘手了。

  “过去汉明帝想要分封皇子采邑,说:‘我的儿子怎么能和先帝的儿子相比呢?’均令分给楚王、淮阳王封地的一半。如今公主的陪送,比长公主多一倍,岂不是与汉明帝的意思相差太远吗?”这永嘉乃是长乐的姑姑,李二的亲姐姐。

  “此事朕已知晓,你先退下吧。”李二陛下头又疼了。

  “陛下请三思。”魏征不为所动。

  “朕知道了,照你的意思办就可以了,这样总可以了吧。”李二陛下也有些无奈。

  “微臣告退。”魏征这才起身准备出宫。

第三十三章廷对上

  第三十三章廷对上

  发错了,这是自动更新的十一点第四更,我的承诺兑现了。欢迎大家用更热烈的订阅砸死我吧!

  长孙澹并没有将王珪的话带给长孙无忌。

  大多数时候,当我们身处一些特定的场合或者位置的时候,基本上是不会因为别人可能正确的意见而改弦易张的。

  所以,这才有了那么多的事后诸葛亮;所以才有了那些无法挽回和弥补的遗憾。

  长孙澹的感叹并没能持续多久,长孙冲的婚事就到了。

  其实长孙澹在长孙冲大婚这天也就是被长孙嘉庆多灌了几壶酒而已,别的事情自然是轮不到他来做的,甚至连给主位的人敬酒的资格都是没有的。

  长孙澹甚至因为昨晚醉的一塌糊涂而耽搁了第二天的早锻炼。

  坐在桌前正准备就着咸菜喝小米粥的长孙澹却接到了圣旨。

  不是那种正儿八经的圣旨,而是内侍捎的口信,一般皇帝的口信我们把它叫做圣谕。

  长孙澹这次算是二进宫了,而且两次都是关于这屯田的事宜。

  不过场面还是略有不同的,这第一次是李二陛下单独面谈,这次可是一对多了。

  出席此次会议的除了长孙澹和李二陛下而外还包括房玄龄、新晋侍中魏征,以及兵部尚书、参掌朝事李靖。

  本来这长孙澹的顶头上司的顶头上司工部尚书段纶也应该参加的,可是这段尚书依然告了病假,这就有工部侍郎暂代了,注定这种场面这位侍郎大人就是个打酱油的。

  “拜见陛下。”长孙澹先行礼,这个场面不是叙旧的地方,是以没有喝几位老熟人打招呼。

  “免礼。你先前说是要在西北屯田,这也算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可是为什么又半路回来了?”李二这是先替长孙澹把话头挑了出来,要是让一个和他不对付的人把这事挑出来,这也许就会让长孙澹为难了。

  “启禀陛下,各位大人。这臣在这朔方敕勒川附近走了一个大圈,发现了很多我们以前从来没有想过的事情。”

  “哦,这倒是新奇,快快说来。”房玄龄说到。作为大唐的大管家,这边防特别是北边的边防也让房玄龄伤透了脑筋。

  “这朔方一地屯田早已有之,秦时置朔方郡,汉时九原郡,其主要目的都是屯田,之后由于战乱才逐渐废止。”长孙澹顿了顿。

  “这是载于史册的。”魏征最近在负责编撰,对于这些事情是了如指掌的。

  “是的,这些都在书上能找到,而且两百年前郦道元所著对于这黄河一系也是记录在册的。”长孙澹说到。

  长孙澹对于此时的说话方式感到很是别扭,这不引用几家名言你简直不敢开口说话啊,越是正式的场合越是如此。

  一般情况下,这种状况的形成是因为这样可以将矛盾转移,你一个后生你敢质疑先贤的话?你以为你是谁啊。

  等这些后生们可以有能力改变的时候,他们又不想改变了。

  “说说你的想法。”李二陛下突然来了兴趣。

  “是这样的,这黄河在敕勒川形成了一个水网,敕勒川可以说是不缺水的,但是却只能看着黄河水静静的流淌,却毫无办法。”长孙澹有些惋惜。

  “你是说需要在敕勒川大兴水利?”房玄龄说到。

  “是的,我们先说说这敕勒川的地位。”

  “说他的地位有什么用?”这位新上任不久的工部侍郎长孙澹实在是没有什么印象,不过因为这工部技术官员较多的原因,他还是可以理解这位拍马屁拍到蹄子上的这位。

  “是这样的,如果我们不谈做事情的意义,只是一味埋头苦干的话,等我们完成的时候就会发现与我们最初的设想相距甚远。”没办法,这毕竟是自己的顶头上司,不怕线管,就怕现管。长孙澹这点面子是必须给的。

  “受教了。”这位到也会做人,许是意识到了这里的不妥之处,是以一笔带过。

  “这敕勒川位于长安的正北方一千五百余里,乃是游牧部落进犯我大唐的天然基地,此地如果能作为我大唐的天然驻军之地,则关中乃真正的中原腹地。屯田一成,我大唐的军马亦可不用耗费太大的国力即可常驻此地。”长孙澹说到。

  “想当年,朕初登大宝之时,这颉利就由此进犯我大唐,逼的朕签下这渭水之盟,甚至差一点我大唐都有倾覆的危险,好在这药师率军生擒此獠,得以让我大唐安享了几年的太平日子。”这天下太平之后,李二陛下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回忆当年的那些岁月。

  “全凭陛下居中调度,将士用命,臣不敢贪天之功。”李靖赶忙回答。

  “李尚书是从朔方出发生擒的颉利,可知这敕勒川实乃天赐宝地。”长孙澹继续说到。

  “确实如此。”李靖的言语不多,但每一句话都有所指。

  “那以药师所见,这敕勒川屯田可有必要?”一般这种场合房玄龄问的较多,也许李二陛下有着切肤之痛,是以直接出声问道。

  “不考虑屯田的难度,这屯田一事可以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李靖说到。

  “陛下可曾记得这大运河的事情?”魏征说到。

  看着李二陛下又揉了揉头,这长孙澹就知道这魏征死后被鞭尸纯属自找的。

  “所以陛下,我们这敕勒川屯田兴修水利一事必须要有一个策略,不能乱来。”长孙澹赶忙出来圆场,这万一让魏征这张乌鸦嘴给诅咒了,那不是自己这个屯田郎中就没有什么事情了嘛。

  “这再有策略,大兴水利也是一件损耗国力的事情。”魏征还是黑着一张脸。看来这是被王珪给刺激到了。

  “那我请问魏侍中,您回河北省亲走不走水路?”看来这魏征和自己是杠上了,这就不能退了。

  “水路,怎么了?”魏征有些不明所以。

  “那请问这大运河的开凿对于大人来说是好还是坏?”这辩论术没见过吧,今天就给你上一课。

  “这隋亡于此河。”魏征坚持到。

  作为的编撰,魏征对于大运河的开凿和隋的灭亡之间基本划上了等号。

上架感言

  上架感言

  不知不觉中,本书从4月中旬上传第一章,到现在已经三个月有余了。作为一个兼职码字的新手,能从几千字到接近三十万字,这里边有着很多大家或明了或不明了的事情,也夹杂着太多的感谢和感动。

  作为新手,能够坚持到现在需要感谢的有很多。

  首先是各位读者大大们的支持。我记得很清楚,一个多月前,本书有了一段时间的断更,当时也没有给大家把情况很详细的说明,因为大家是来看小说的,不是来看感动中国的。这期间特别要感谢书友ffdffdf不离不弃的支持和签到,以及其他很多书友的推荐和评论。正是你们的行动给了我行动的动力。

  其次需要感谢的是编辑徐大,这本书能走到现在,徐大也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虽然工作繁忙,不可能面面俱到,但是关键时刻徐大还是很给力的。再次特别说明,前天我就踢了一下上架的事情,昨天徐大在请假前就帮我把一切都弄好了。

  作为写手,坚持到现在也收获了许多的感动。

  我从来都不相信自己可以坚持写完哪怕十万字的内容,而事实证明,我低估了自己,也低估了各位书友所带给我的感动。

  每当卡文时,一想到书友们的支持和推荐,这份焦躁和那份放弃似乎也成为了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此时收获的是点滴的感动。

  我是一个手残党,码字的速度大约从最开始的两小时一千字到现在的一千字一小时,这期间付出的可能超过很多书友的预料,而每当一个新的章节发布成功,看到书友们的推荐票、收藏以及打赏的时候,收获的是满满的感动。

  书友们的评论我很是在乎,有些给本书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此时总有一种被欣赏和赞同的感动。

  说了这么多,书还是要上架了。

  也许会让部分书友放弃,但我想说的说,对于我们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