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科技大唐 >

第47章

科技大唐-第47章

小说: 科技大唐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免礼!”长孙澹现在才发现原来在河东狮吼除了房玄龄的老婆外,这吴江东的老婆居然也是,看来这唐朝的风气确实开放啊。这也是长孙澹第一次见吴江东的老婆,一张白净的脸,不算多么漂亮,可有股说不出的气质在里面。

  “我们在商量事情,你进来做什么?”吴江东立马低了八度。

  “我以为你打算把房子拆了重新盖。”看来这吴王氏也是个厉害角色啊。

  “这里没你什么事,你先出去。”吴江东脸上的红潮开始发黑了。

  “我先出去了。”吴王氏知道进退的,就这样轻易的退了出去。

  吴王氏这么一出,吴江东是明白她的意思的。只是些玩笑而已,最后肯定是要接手酒楼一事的,只不过和长孙澹争辩两句而已,从汉中到金牛道一段,两人相处的时间虽然不长,可彼此的脾气秉性还是大体了解了的。

  “真香啊!”所以,王铁胆索性坐在一旁,一只手悠闲的品着这金牛道上出产的顶级春茶,对于二人的争辩就当是喝茶时的演出罢了。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长孙澹新开的三家产业居然奇迹般的都开业了。

  茶庄的生意依然火爆、新开的茶楼加上说书的生意也还不错,成了小士绅的好去处,这家具厂由于新家具的原因可谓日进斗金,而酒楼经过两天的免费试吃后一般要提前三天订餐才可以。

  此时的长孙澹可谓是财源广进,这是他计划的第一步,也是坚实的一步。

  正当长孙澹打算要放下自己那暴利的家具厂厂长一职准备上任工部屯田司员外郎的时候,没想到居然被弹劾了……

  

第十一章 弹劾

  第十一章弹劾

  作为太子来说,要做一件事情,很多时候只需要一句话就可以了,甚至连一句话没有,只要一个暗示就可以了。

  一位曾担任太子属官司议郎的御史向通过御史台向中书省上了一道弹劾的折子。

  这被弹劾也不一定是坏事,只要做事就有可能犯错,这犯错就会被拿住把柄,所以你干的事越多,被弹劾的次数也就越多,也就说明起码你是勤勉于事的。

  要是没人弹劾你的话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像孔颖达、李纲这样的清贵职务,没人会和这样的人过不去;第二种就是说明你的人脉好到所有人都不弹劾你的地步。

  这第二种情况出现的话,说明你基本上离死也就不远了,收买人心基本和预谋造反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当这中书省负责分拣奏章的低级官员将这份折子呈上王珪的时候,王珪刚刚批阅完了一天的公文,惬意的品着长孙澹送的茶叶。

  “唔,这小子还藏的有私货啊,以前在他的那家‘盛和轩’里可没有这种茶叶啊。”心里暗自好笑的王珪一翻开奏折,一副见了鬼的表情。

  “这小子这是得罪那位高官了啊这是。”王珪自言自语的说。

  “呵,好家伙,出手的居然是太子,这两人却是怎么杠上了?这得让辅机好好看看啊。”王珪一脸的得意,揣好折子就出了门去了隔壁的公事房。

  “辅机啊,奇闻哦。”王珪一进屋子就对着长孙无忌喊了起来。

  “什么事?能让你叔玠如此兴师动众?”长孙无忌还是那副泰山崩于顶而面不改色的表情,今天恰好尚书右仆射长孙无忌和侍中王珪当值,是以这王珪就过来了。

  “今天倒是有奇事一件啊。”

  “什么奇事?”

  “有人被弹劾了。”

  “你要是闲得没事就把我面前这堆需要处理的公文拿过去处理了,这有人被弹劾还是奇事?一天每个几十封弹劾的奏章,那御史台韦挺的人就该裁撤一些了。”长孙无忌难得的开起了这种淡开水模式的玩笑。

  “这弹劾是没什么,每天弹劾你我的都不少,可是这人还没上任就被弹劾这算的上新闻了吗?”王珪不以为意。

  “哦,那就是以前翻的事呗。”长孙无忌索性和王珪扯了起来,顺便休息。

  “不是,此人之前没当过什么正儿八经的官员。”王珪嘴角有一些笑意。

  “哦,那倒确实是奇事。”

  “呶,这里,你拿去看一下就知道了。”王珪将奏折低了过去。

  “这不合规矩。”长孙无忌却是没有接。

  “你今天可当值哦,遇有紧急事务可有当值人合议的。”

  “这又不是什么紧急事务。”

  “我觉得是,而且我还拿不定主意。”长孙无忌被王珪搞的有些头大,这王珪的惫懒是出了名的。

  接过折子的长孙无忌不是头大而是太大了。

  这份折子是弹劾长孙澹的,弹劾的理由是长孙澹有三条大的罪状和十二条小罪状。

  为什么这么多,在中枢浸淫多年的长孙无忌自是门清,那帮御史连你出门喝个水都能和有伤风化联系起来,这十五条已经算是很少的了。

  主要的罪状有三:第一,在荆州期间勾结武士彟打压地方士绅;第二,以子爵身份操持贱业与民争利;第三,私自酿酒。

  这捕风捉影的三条钱两条说的很大,却是将台面底下的拿到台面上来说而已,倒是不具有多少杀伤力,可这第三条就麻烦了。

  长孙澹一直在打擦边球,这贞观初年由于连续受灾粮食缺乏到长安要把科举的部分考试放到东都洛阳,所以贞观初年朝廷连续几年严令不准民间私自酿酒,到了现在确实还没有将禁令解除。

  虽然此时经过几年的丰收,粮食不在匮乏,可这法律毕竟是法律,没人说也就罢了,一旦有人捅了出来,这就麻烦了。

  尽管长孙澹没有发卖,可是酿了就是酿了,这没有什么可说的。

  这里面的弯弯绕绕长孙无忌自是知道的,这问题也不是多大,罚些铜钱,以后不再酿也就是了,其余的上个表就可以了。

  可是当长孙无忌翻到签名处的时候就愣住了,这人士太子府的人,而且是那种摆在明面上的。

  如果只是太子打算给个教训的话,就会用个和太子联系不紧密的人上折子了,可是这个人在御史台地位虽不高,可是却在自己身上打上了太子的标记,这就表明是太子打算亲自出手对付长孙澹了。

  稍微转了一下,长孙无忌就明白了这里的意思。

  这太子基本不可能和长孙澹发生正面冲突,所以太子这出就是投石问路,顺带拉拢长孙冲,可是这么一出自己夹在中间就难受了。

  “哦,这是弹劾我家六子的,我就不参与了。”此时已经有了避嫌的说法了。

  王珪没能试探出长孙无忌的态度,这也是原本之意,他也不指望能获得什么有用的信息,只是能让长孙无忌头疼一阵子了。

  一直隐忍的长孙无忌回到家里就将长孙冲叫了过来,有些事还是需要说清楚的。

  “父亲,你找我?”长孙冲收起了外面的表情,他知道自己这一切都源自于父亲。

  “过一段时间你去辞了这千牛备身的职务吧。”

  “这是为什么?”长孙冲反问到。

  “这个为父自有安排,过段时间你去宗正寺历练一番。”长孙无忌有些对自己大儿子不满了。

  这长孙冲虽然对政事不太熟捻,可才学倒还有一些,长孙无忌对长孙冲基本还算满意。

  可凡是都有对比,这和开了挂的长孙澹一比,高下立见,本来打算将事情和盘托出的长孙无忌还是决定在等等,这长孙冲不是长孙澹的对手,这点压力问题应该不大的。可是在长孙冲也得敲打敲打了。

  “最近少和太子来往。”将事情猜个八九不离十的长孙无忌再次严令。

  “父亲,我没主动和表弟来往的。”长孙冲叫屈。

  “太子让人弹劾你六弟了。”

  “什么?为什么?”长孙冲心底却是暗喜的。

  “不管是你授意了还是没有授意,这种兄弟阋于墙的把戏少来。”长孙无忌有些恨铁不成钢。

  “是他先寻衅的。”

  “嗯?”长孙无忌没有解释。

  “哦,冲儿知道了,那冲儿先下去了。”长孙冲逃一般的离开了长孙无忌的书房。

  这小子,每当犯错的时候就会自称冲儿,这么多年了还是没变啊,长孙无忌暗自好笑。

  不论什么时候,看见自己的儿子的小儿女态,再坚硬的心都会离开一丝缝隙让阳光撒进去。

  

第十二章 决定辞职

  第十二章决定辞职

  PS:上周末是自动更新的,没能和大家互动。先感谢一下各位的票票以及建议,这些都是对我的激励。大家的推荐票也比较给力,所以今天下午或者晚上有一章加更哦!

  这弹劾长孙澹的折子是没有必要呈揽御前的,对于一个从六品的官员来说,御史上折子已经被高看很多了。

  当然,因为涉及到长孙无忌这位尚书右仆射,这折子还是由几位大佬决定。

  “这纯属胡闹。”御史大夫韦挺怒了,自己的属下弹劾别人居然自己是最后知道的,这脸被打的有些厉害。

  “你这想法可不对啊,还不许别人提意见啊。”这次会议照例由中书侍中王珪主持,王珪代理侍中的日子有些长啊,三年前长孙无忌的舅舅高士廉因为一些小事从中枢到了地方,这侍中一职就由王珪代理,去年高士廉都回了长安这王珪还是代理,不过现在总算转正了。

  “哼。”韦挺决定了,这上书的人不管背后站的谁,都要让他知道这御史台谁说了算。

  “这你们别吵了,我们来谈谈这件事吧。”作为大唐帝国实际上的二号人物,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又被称做左相,能在这个位置上呆二十多年的人在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他的能力和人际关系能力是没得说的。

  “我说这纯属胡闹,一个还没上任的官员就来这么一出,这以后让我们这么做官?”韦挺没有质疑为什么这十五六岁的长孙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