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科技大唐 >

第38章

科技大唐-第38章

小说: 科技大唐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消费,可是他们是绝对不会将大部分钱财积攒起来的。

  有了消费的基础,你还得想办法将这些钱流动起来,过低的物价也是不行的,所以,长孙澹基本上将每月赚到的钱又花了出去,和多数地主不一样,长孙澹并没有买地,而是大规模的购买上好的木材,流水不腐,只有当钱流动起来,带来的效益才会更好。

  再次,这张少康家里运来的腌菜收益可是不少,加上赈灾款项中拨付出来用于购买水泥的钱,这长孙澹账面上就有了两万贯的结余。

  当然他现在真正能用的钱是远没有这么多的,其一就是各地的工钱需要结算,他不想开一个恶劣的口子,其二就是购买木料的钱却是没有和各个小头目结算的。

  今天就是结算这些的时候,所以一大早长孙澹就让几个管事一早就拿了账本过来。

  望江楼的外面却是早已挤满了人,长孙澹早命人将大排档里安放了几个大炭盆子。

  此时望江楼二楼却也是人声鼎沸,都是些准备结了工钱好回家给底下工人们发钱的大小管事们。

  长孙澹早就命人准备好了各式各样的工钱,有“开元通宝”(不是唐玄宗专用,武德四年开始使用得),有粮食,当然必不可少的就是腌菜。

  长孙澹这是打算尽最大的可能攫取利润了,都到了不择手段臭不要脸的地步了,问题是当你臭不要脸的水平能让百姓高高兴兴的回家却也是一种本事。

  在大小武不可思议的用看傻子的眼光中,这些傻子们居然将一船的腌菜全部拿完了,然后高高兴兴的回了家。

  所以,不论什么时候我们需要做的先是搞清楚自己目前的情况,而不是凭着想象和勇气一往无前的横冲直撞。

  

第十八章 过年

  第十八章过年

  长孙澹发了大财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武元庆的耳朵里。

  原本在武士彟的高压下,跟着长孙澹混了一个月时光的武元庆有些搞不明白这长孙澹到底是什么来路,一些很复杂的事情,让他三下五除二就给解决了,而有些很简单的事情长孙澹干的却又拖拖拉拉。

  所以,这武大公子自然而然的就溜号了,他实在是受不了那份罪啊!

  还是打猎好些,每日里就跟着那些个纨绔钻深山老林。

  前一段时间,这王珪在的时候,各位纨绔可是被各家管的严严实实的,谁也不愿意往枪口上去撞,尽管这江陵县令陆新鸿的事情看着王珪基本没什么动作,可是通过各方面传回来的情况看,这姓陆的后边的日子也不太好混了。

  王珪在江陵呆了差不多一个月,就乘船从长江由水路去了江南视察那里的情况去了。

  所以被憋了一个月的纨绔们待王珪一走就没了管束,加之这时节也到了秋天,正是狩猎的好时机。

  乘此机会武元庆迅速的和他们混到了一起。

  这里不仅有自身的因素,也有武士彟的默许。

  不管什么时候,****是不可能混的好的,前一段时间武士彟先是观察这些地方官吏的状况,后来又来了这王珪。

  武士彟是打算通过武元庆组织的纨绔,大致的摸清这里的状况,该拉拢的拉拢,该分化的分化,该打压的估计马上要连自己在哪都不知道了。

  是以这一段日子以来,武家的两个小丫头就跟着长孙澹混了,武士彟居然对此没有任何阻拦的意思,这就让长孙澹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不过,这样也好,这武家只要不造反,以李二千古一帝的气概和对功臣的态度来说,富贵几年问题还是不大的,而且这荆州对长孙澹来说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

  这件事情交由武元庆来照拂无疑是最恰当的。

  作为穿越者之一,虽然长孙澹对目前的状况越来越满意,可毕竟还是要干些什么吧,这老天爷将自己扒拉个精光的丢到了这唐朝,不干点什么实在是说不过去。

  但是,这历史的发展毕竟是有着自己的规律的,长孙澹这只头脑强壮的蟑螂要想推动历史的车轮驶上另一条道路却是不那么容易的,就招小弟来说,自己的进度都已经严重滞后了,这别人混了五六年,什么良将美女早收了一大推了,可是自己了,就一个吴江东而已,就连这独臂王铁胆也只能算个打长工的,至于这美女,就两个小美女,还是下不去嘴的那种。唉!

  叹气完毕,牢骚完毕,可这事情还是要干的。

  长孙澹将一干大大小小的工人们打发回家,自己也准备过年了。

  唐代时分,这年还不叫春节,春节是民国以后的叫法。

  这年根底下,再穷的人都会弄上些肉回去,让一大家子人打个牙祭。

  穿梭在熙熙攘攘的江陵城中,长孙澹有些时空错乱的感觉,除了着装不一样外,这过年的习俗却是有很多依稀可见的影子映在了他的记忆中。对国人来说,这年就是一个信仰,一个回家的信仰,这不管有多远,都是需要回家看看的。

  这是一种传承,更是一种力量,与无声无息中流淌在每一个国人的心中,不论我们走多远,我们的根一直都在。

  长孙澹一早就买了些江陵的特产给长安的各房姨娘和便宜老爹以及赵博士送了过去,这些都是应有之义,当然王珪的那份也是不能少的。

  这江陵城的特产香菇和木耳是很不错,神农架里出产的原生态无污染黑色食品,怎么看怎么都是妥妥的地摊货。可是就这点东西却卖出了天价,卖东西的商人还一脸你捡了便宜的表情。这山珍海味大抵如是。

  自己的年货还是要准备的,不过这些都不需要自己考虑。

  武元庆老早就从国公府里支应了四个婢女过来负责长孙澹的一应起居,也让长孙澹好好的享受了一把腐朽的生活,要是再漂亮一点就好了,长孙澹碎碎念着。

  “你说什么?”武小丫大姑娘发毛了,再抗争了几次后,这称呼就由小丫头改为小丫大姑娘了。

  “没说什么啊,你一定是幻听了!”长孙澹当然不会把真实的想法说出来。

  “哼,看来我给你挑的这几个婢女你不是很满意啊,这样也可以,我把我哥身边的那几个给你选过来,怎么样啊?”原来这根在这里啊,果然夫子说的没错啊: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啊!长孙澹心里一阵哀鸣。

  这武元庆虽然是国公府的大公子,也以十三四岁的年纪经常出没于某些地方,可这家里的婢女却是武士彟亲自拍板定的几个五大三粗的大婶级别的,此时的大户基本都是这样的,长孙冲的婢女也差不多是这个样子的。

  想的有些走神,武小丫大姑娘以为是自己说的话有些不中听了,惹的长孙澹生气了,扯了扯长孙澹的袖子,指了指前面的小摊,一个卖头饰的货郎离着担子,周围挤满了大大小小的姑娘……

  得益于这不间断的锻炼身体,逛了大半天的长孙澹倒也没觉得有什么问题,就是腿酸了些,胳臂上被小丫头挂满了各种各样的小饰品。

  就这样两人回了家……

  当然是小丫头的家——应国公府。

  雪不知道什么时候停了,刚铺上不久的水泥路面都没有被打湿,人群还是那样的摩肩接踵,长孙澹却是有些感伤了,过年的时候是团聚的时候,不能团聚的人们就会有各种情绪涌上心头。

  虽然没有后世满大街的鞭炮声和礼花声,但是人们总是会想到办法的,江陵城地处南方,到处不缺竹子,将竹子扔进篝火里,不一会儿,受热膨胀的空气就将竹节撑爆了,此起彼伏的“嘭”“啪”声和后世的鞭炮倒也差不了多少,这就是鞭炮为什么又叫爆竹的原因了。

  这个年武元庆极力的邀请长孙澹去国公府过,可这打小就被灌输了“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狗窝”思想的长孙澹婉拒了。

  

第十九章 造船

  第十九章造船

  这个年没有长孙澹想象当中的凄凉,人还是蛮多的。

  这是因为长孙澹将那些没能回家的工匠们都聚在了一起,这些人是他派人从洪州、饶州等地请来的造船工匠。

  他们一直在负责将长孙澹收集的木材处理好,那么问题来了,长孙澹要那么多的木材干什么呢?

  造船。这就是答案。

  古时的造船远比后世要麻烦的多,首先这材料一关就不好弄。

  这砍伐下来的原木先去皮,然后在水中浸泡数月,才可以做成木料进而造船……

  光处理木料这就需要数年的功夫,好在这江陵城虽然不是什么造船重地,却也有个小的造船厂,虽然洪水把设备什么的冲的七零八落的,可是人还在啊。

  至于造船的用意是什么,当然是出海了。

  海洋的意义其实对于国人来说是很少有人能够理解的。英国和日本是地地道道的海洋国家,中国的海洋面积和海岸线都是长于这两个国家的,但中国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大陆国家。

  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大陆国家必须要通过第三国才能和不直接接壤的国家产生联系,而理论上来说,只要有哪怕一公里的海岸线都可以和任何一个有海岸线的国家产生联系。

  这些对于目前的长孙澹来说还是有些早的,他造船的主要目的有两个:其一是种子,土豆红薯以及玉米的种子;第二就是橡胶。

  种子有些远,目前大唐的粮食还是够的,二十年内能够拿回来就可以了;可是这橡胶干系甚大。

  这些都是长孙澹的想法,可这些现在却不能直接说。

  唐朝时期规定的假期是七天,可毕竟这只是规定不是。

  都督府的衙门和江陵县衙基本上是过了二月二才开始正常办公,这二月二也是个比较重要的日子。

  在长孙澹的碎碎念中,武元庆却是终于找上门来了。

  武元庆本不想来的,这长孙澹人士不错,可也太能折腾了,自己的前途自己知道,能把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