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科技大唐 >

第139章

科技大唐-第139章

小说: 科技大唐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海洋型的邻国就完全不是这样的。理论上只要你的国家拥有出海口,你就可以直接到达任意的一个也拥有出海口的国家而不用经过第三国。同时在茫茫大海上,你的身份也就不是那么的确定了,十六十七十八世纪泛滥的海盗多数都是由各列强的海军所组成的。一切都是凭实力说话。

  这就是大6型思维和海洋型思维的嘴明显的不同之处。

  所以,尽快的让中华民族的视线从西方和北方转移一部分到海洋上来,这也是长孙澹最急切需要做的事情。

  但是这展海洋事业远比想象中困难的多,先是这落后的航海技术,以及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还有就是传统思潮的阻碍,这些无形的障碍远远大于有型的困难。

  但是在困难也要开始了,长孙澹目前也只能做到这一步了。

  大船有了,水手有了,护卫有了,这基本上就已经够了,这和哥伦布、麦哲伦相比起来条件要好的多的多了,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

  其实,这里面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利益。古话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如果长孙澹不能够短时期通过航海找到一些迅致富的路子的话,那么这大航海要想展起来就会困难重重。任何事情,一旦诱之以利,而且有着足够的利益的话,什么都不会是困难了。

  而这条路长孙澹却是早已谋划了很多年,甚至在贞观四年,长孙澹用游学的名义过秦岭的时候就已经想到了。8



第八章 补给基地的问题

  第八章补给基地的问题

  离了赤壁,船只一路往东而去,到了长江入海口的时候,此时的崇明岛已经有些模样了,可是这却不在长孙澹的盘算当中,一个沙洲出了骗两个人而外实在是干不了什么。

  黄帝号没有停留就直接出了海。

  武元庆一早就在舟山建立了可供大型船队补给的后勤基地。此时远洋航行的后勤补给相对来说是比较简单的,需要考虑的就是水和食物而已。

  说起来简单,但作为这一切实际上的操作者,武元庆是深知里面的不易。

  “这就是你说的大型补给基地?”长孙澹皱着眉看着这不停上下船的教父,用疑惑的目光看着武元庆。

  “对啊,你看这一切是这样的井井有条,布置的也是规规整整。”武元庆看着这一排排整齐排列的库房,有些疑惑的说到。

  长孙澹有些无语,看着这所谓的大型基地有些哭笑不得,所谓的大型补给基地占地不过数亩外加一口不大的水塘,而且这房屋的布置虽然还算是规整,但是屋子与屋子之间的间距有些过小,一旦失火根本来不及施救,而且这屋顶居然是茅草。

  “就这个样子还好?”对于武元庆自己给自己打九十分,而实际得分只有五分的基地来说,长孙澹实在是没有力气吐槽了。

  “你看这规模能给补给多少?”长孙澹问到。

  “这我知道,这基地储藏了可供一千人食用一月的粮食。”这点武元庆还是清楚的。

  “好,那我问你,你这要把粮食运到船上需要多长时间?”长孙澹继续问到。

  “估计一个时辰就可以了吧。”武元庆有些不确定的说到。

  长孙澹有些气急而笑,说到:“就这?一个时辰?光是这只能供一条船补给的码头进出一条船的时间就差不多得半个时辰了吧。”

  武元庆这才有些意识到原来在长孙澹的心目中,这目前补给基地的规模还是过小了。于是试探着问道:“你是说这目前的规模有些小了?”

  “岂止是小,而是太小了。”其实就实际情况来说,这武元庆选择舟山作为补给基地是很理想的,就目前来说长江口附近的海岸还是会逐年的变化,而舟山的却不会变,这也就减少了淤泥的清楚工作,同时这舟山也是有着良好的港口基础。

  “那如果再大一些的话,意思这钱的问题,二来就是这样会不会有些浪费啊?”武元庆有些迟疑了,他倒不是不相信长孙澹的话,之前长孙澹对他说过的,到现在为止没有一句是存在大的问题的,就连他自己带着一票人上了这舟山岛,才知道这里却是是一处建立补给基地的好地方。

  “钱不是问题,这里在不远的将来也将逐渐的成为一处重要的物质集散中心的。”等到这次出海,南洋的贵重物品源源不断的输入中原的时候,这里绝对会是一处重要的物质集散中心的,长孙澹有这个信心。

  “你说的是真的?”武元庆还是有些怀疑。

  “这个你就不管了,你这次就把上次负责这个港口的人弄过来,比照这岳州的港口规模在扩大一下,至少要有两条大型码头,能够同时为四艘黄帝号这样的海船补给。”长孙澹说到。

  听到长孙澹说的规模,武元庆又有些迟疑了,说道:“真的需要这么大吗?”

  “你这次听我的就是了。”长孙澹没有再说其它的。

  下了船,长孙澹和武元庆就上了岸,只是大略的转了一下,长孙澹就发现了不少的小问题,这些问题也许都不是什么要紧的事情,但堆积起来却也是要命的。

  “这码头上的仓库也是有问题的。比如说你这库房是统一的,并没有归类,但这样肯定是不行的。”其实对于这座目前世界上第一座也是唯一的一座以补给为主要任务的港口来说,武元庆已经做的很好了,但是长孙澹毕竟有着千余年的经验,有些事情大略一瞧就能看出很多的问题来。

  武元庆有些头大了,问到:“这库房还要分类吗?”

  长孙澹说道:“那你为什么你不把粮食和活鱼放在一个屋里?”

  这么一说武元庆也就明白了过来,这不同的物质,需要的贮存条件是不一样的,自然也就不能建立在一处了。

  “另外,这里也没有武器的储备和船只的基本维修及维护保养,这些都是一座补给基地所必须的。”长孙澹继续说到。

  在武元庆的意识里,这一座补给站真的是很简单的,一个码头让船靠上去,然后弄些物质就可以了,谁知道这里面居然还有这么多的学问。

  可是这还不算完事,指出了这么多不足之处的长孙澹居然还有继续的意思。

  武元庆这下立马就怂了,说道:“大哥,那我这补给基地就真的一无是处了?”

  “那倒也不是这样的。”长孙澹顿了一下,继续说到:“这补给站目前有这样的规模也还可以了,这我刚刚说的基本上都是后期的设想和计划,你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对这个补给站做到这样子已经真的不错了。”

  看着武元庆有些欲哭无泪的样子,不太忍心的长孙澹又毫不犹豫的补上了一刀:“真的不错了,我是说真的。”

  “那你不早说。”武元庆已经快要哭了。

  “现在说也不晚嘛!关键是我要是说早了的话,我怕你会骄傲的。”长孙澹用天真的样子对着武元庆说到。

  其实,对于此时的远洋航行来说,固定的补给点是很重要的,这不仅仅是物质输送和补给的问题,还涉及到对于周边地区的控制以及水手们的心理因素。所以一上来,长孙澹就对这座注定是样板的补给基地提出了过高的要求。

  在长孙澹的心目中,不管怎么样,只要能将这样的基地遍布整个地球,再加上保留一支高效而又强大的舰队,那么这大唐就会将触手伸向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

第九章 舰队的模样

  第九章舰队的模样

  长孙澹实在是没有想到,作为一个历史上恶名昭著的公子哥,武元庆能够做到这一步,也许武元庆缺乏的既不是聪明才智,也不是才能,而是一个合适的平台。

  长孙澹给了武元庆这样一个平台,武元庆做的也很是不错,而且基本上也不用靠着几位同父异母的妹妹去为了武家最后的荣光而豁出脸去了。

  也许这样武柔就始终是武柔,而不会是那个李二陛下赐名为媚娘、后来自己又改名为武曌的一代女皇了。或许历史就是这样仅仅靠着这莫名其妙的一扇翅膀,他就会面目全非,这谁能说的准了。

  在舟山短暂的停留了一段时间后,黄帝号继续孤零零的踏上了征程。尽管这一路上有着不小的风浪,即使再大的船只,以目前的技术都不能有多么的平坦,所以这一路还是较为颠簸的。

  不过经过了这么长一段时间的适应后,虽然还是有些不适应,但也仅仅只是难受而已,而不会像刚刚上船那会吐的昏天暗地的了。

  就这样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航行了几天,泉州已经遥遥在望了。

  虽然此时已经傍晚,这海上的风景以及晚霞让这里的风景美不胜收,可是每天都是这样的风景,是个人也会腻味了,所以两女刚刚看见这海天一色的美景的时候兴奋的不得了,可是现在已经是麻木了,一直躲在这舱房里打麻将来着。

  只是现在有些特殊,这萧芷晴这几天麻将打的算是腻味了,基本上不再参战了,现在正静静的躺在长孙澹的怀里欣赏这壮观的景色。

  蹬蹬蹬……

  很有节奏的声音,这是靴子甲板的声音。

  听见这个声音,现在还有些害羞的萧女侠自然是挣扎要起来,可是被长孙澹给摁住了,问题是萧女侠岂是长孙澹能摁住的,最终的结果就是武元庆到来的时候正好看见长孙澹躺在地上一直不停的叫唤着。

  萧女侠回头一望,看见长孙澹的样子本来打算回来的,可是这演技不够是硬伤啊,本来还有些担心的女侠这会彻底的放心了,红着脸一溜烟的就不见了踪影。

  “致远啊,没有看出来,你这还有这么一个爱好啊!”这看到对方出糗自己再不上去补上一脚,这实在不是合格损友的风格,更何况这武元庆是打算在奔往优秀的路上大踏步的前进着。

  “有话就说,没事就赶紧滚,没看我这正和自家媳妇忙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