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小驸马-第1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轲比龙神情凝重,道:“此言极是,我一直不敢答应出兵,便是担心这个缘故。若是众人不能同心协力,即使兵力再多,也会被姜述各个击破。到了那时,我族就要面临生死大祸。”
胡薄道:“暂且答应长安便是,若是诸路兵马皆动,形势对我方有利,我等再行出兵。若是形势不对,我族就按兵不动。待彼等交战之时,我族中勇士在南方边境集中,相机行事。”
轲比龙、步度根皆点头表示认同,大体方案便定了下来。轲比龙再请崔琰入帐,道:“若是真如先生所言,只要诸路兵马皆动,我族同意出兵。粮草得由朝廷供应。”
崔琰苦笑道:“朝廷财政拮据,无法提供贵族大军粮草。临行时丞相嘱咐,战胜姜述之后,贵族可取三分之一战利品。”
轲比龙大笑道:“丞相真是好算计,既想让我等出力,又一毛不拔,就凭一个空口承诺,我族可不会出兵。”
崔琰沉默一会,道:“陛下曾言,若贵族起兵,战后割原南匈奴和乌恒两族领地给贵族。”
三王互视一眼,相互点了点头,轲比龙笑道:“既然如此,正逢步度根、胡薄在此,我等就在今日盟约。”
崔琰随即回去准备。三王聊了数句,有左右来报,道:“丁零王使者求见。”
丁零族居住在鲜卑领地以北的广大领域,占地极广,人数却不多,合族人口不足三十万。丁零族虽然人少,但是族人凶猛异常,个体战斗力极强,鲜卑轻易也不愿招惹他们。丁零王儿禅与轲比龙年纪相仿,年轻时曾与轲比龙相伴游历洛阳长安等地,两人多年来一直保持联络。
丁零使者进帐,先奉上书信,轲比龙阅完,笑谓两王道:“这次长安真是动了真格,丁零王也被说服出兵。”
姜述夺下豫州以后,让庞统改任豫州刺史,乐进兼任豫州兵曹,起用田豫为青州兵曹,任命尚未大婚的周瑜担任兖州刺史。朝中众臣虽然多是姜述心腹,但是周瑜的任命仍然引起许多异议,最后皇室王侯也派代表入宫,向两后提出姜述任人唯亲之事。两后召姜述入宫,谈起此事,姜述道:“所谓举贤不避亲,周瑜虽然年轻,但其才足可以出任此职,一年后若再有人提出异议,我甘愿领失察之罪。”次日,姜述当着合朝文武,再次叙述此语,这才压住了这次舆论风波。
地盘渐大,军队数量渐多,许多军队属于临时建制,与地方兵曹职责不清。姜述朝堂之上提议:每州驻军编制五万,最高首长是州兵曹,由丞相府直管。边境根据形势,另行驻军,驻军将领由大将军府直管。确定各军军名,军下设营,中军营编制两万,骑兵营编制五千,马步营编制六千,步兵营编制八千。
公文一经下达,职责顿时清晰。司隶校尉由贾诩兼任,编制五万马步军,由羽林中郎姜丁为副将,兼领中军两万兵马,下辖董衡、袁虎、朱灵、路招、马休五营,每营六千马步军。青州兵曹田豫,编制五万兵马,中军两万兵马,下辖何兵、徐和、司马俱、姜刚、孙礼五营,每营六千马步军。冀州兵曹张牛角,编制五万兵马,中军两万兵马,下辖成宜、扶却、马玩、李堪、张嶷五营,每营六千马步军。幽州兵曹张合,编制五万兵马,中军两万骑兵,下辖公孙续、孙轻、皇甫伸、姜泸、曹豹五营,每营六千马步军。并州兵曹魏延,编制五万兵马,中军两万骑兵,下辖王政、蒋石、曲胜、夏侯兰、华飞五营,每营六千马步军。凉州兵曹张飞,编制五万兵马,中军两万骑兵,下辖王欣、徐质、马铁、成宜、马玩五营,每营六千马步军。兖州兵曹起用降将李通,以冀州兵马为将校,收编南阳降兵,编制五万马步军,中军两万兵马,下辖吴敦、孙康、孙观、公孙范、姜封五营,每营六千兵马。豫州兵曹乐进,编制五万兵马,中军两万马步军,下辖冯南、姜安、淳于安、安掀、邢道荣五营,每营六千马步军。丞相府管辖兵马,共计四十万。
大将军府直辖兵马:南军五万马步兵驻守洛阳,主将由程立兼任,副将姜乙兼任中军将,部下两万骑兵,部将徐荣、华雄、乔宣、樊稠、姜仁,每营六千马步军。北军五万马步兵驻守洛阳,主将由郭嘉兼任,副将王越兼任中军将,部下两万骑兵,部将张济、阎行、臧霸、吴懿、朱恒,每营六千马步军。虎卫军主将典韦,副将文丑,编制五千特种兵,负责内宫护卫。亲卫军主将许褚,副将颜良,编制五千特种兵,护卫大将军及文武重臣。刀锋军主将高顺,编制七千特种兵,中军二千人,廖化、裴元绍、赵弘、韩忠、何仪为部将,每营一千人。铁骑军主将吕布驻司隶,编制五万骑兵,中军两万兵马,部将报罕、贺齐、曹性、宋宪、魏续、侯成,每营五千骑兵。没羽军主将黄忠驻司隶,编制五万马步兵,中军两万兵马,部将杨奉、韩暹、曲演、吴霸、契合,每营六千兵马。护北胡军徐晃驻守幽州,骑兵五万,中军两万骑兵,部将铁塔、会也齐、张绣、商曜、韩当、丘力居,每营五千骑兵。护鲜卑军张辽驻守并州,骑兵五万,中军两万骑兵,部将皇甫健、尹礼、张兰、葛乐欠、马岱、雷述,每营五千骑兵。护西域军孙坚驻守凉州,骑兵五万,中军两万骑兵,部将程普、宋建、刘雄、韦康、尹奉、纪册,每营五千骑兵。调虎贲中郎将张燕赴豫州驻扎,收编豫州降兵,部下皆为马步军,兵力增至五万,称中原军,中军两万兵马,部将姜丙、姜辰、糜芳、公孙越、齐周,每营六千兵马。追风军赵云部骑兵五万,中军两万骑兵,部将祖茂、宋建、摩利、孙羌、严刚、田锋,每营六千兵马。征虏军关羽驻守兖州,马步军五万,中军两万兵马,部将周仓、龚都、刘辟、邓茂、董袭,每营六千马步军。安西将军官亥部驻守司隶,定编马步军五万,称平寇军,中军二万兵马,部将公孙度、淳于琼、吕旷、杨柞、卢比,每营六千马步军。水军太史慈部驻守青州,编制五万,中军二万水军,副将甘宁统领四营一万二千水军,部将应力、付纪、蒋钦、周泰、敬江各自统领三千水军,姜阳部下船厂三千守军。又编重骑兵六营,每营一万编制,以何苗为总统领,不设中军,六营将领分别为一营主将公孙瓒、副将田畴,二营主将姜福、副将高览,三营主将程远志、副将庞德,四营主将马超、副将潘凤,五营主将孙策、副将黄盖,六营主将鞠义、副将张百阳。共计六十七万七千兵马。
张燕原为黄巾中路军副将,后来又任关羽副将,南征北战立下不少战功,提拔张燕为冀州兵曹,众人皆无异议。李通的任命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但是前有周瑜这种特例,提拔李通也没有生出多大波折。
李通此人智勇双全,的确是独挡一面的大才,姜述提拔此人不仅借助历史的记忆先知先觉,而是认真考察以后做出的决定。实际上任命李通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借此可以安抚豫州、南阳降兵,迅速平稳豫州局势。
南阳是天下第一大郡,从行政区划上属于荆州,一郡人口比凉州人口还高,又正处于兵家必争之地,姜述在用人上十分谨慎,任命刘晔为南阳太守,关羽兼管南阳军事,坐镇南阳。
有袁遗、杨大将配合,又从青冀两州调来大批官员,豫州、南阳迅速安定下来。关羽、李通等收编降兵完毕,在换装的同时,紧锣密鼓地操练士兵,磨合兵将。
诸侯异动的消息不断汇总,情报司和神鸟机构陆续接到密报,姜述已经嗅到了危险的信号,当鲜卑、羌族与长安盟约的情报传来之后,姜述认为长安联合诸侯和异族,将发动一场规模浩大的战争。
洛阳朝廷外松内紧,开始紧张行动起来,青、冀、并、凉、幽、司隶六州民兵开始集结训练,民兵司支取大批兵甲武器,紧急发到各郡县。五大巨商开始大批购买粮草诸物,储备战略物资。
第一卷姜述篇第231章速下兖徐1
长安朝廷尚未协调好出兵时间,洛阳兵马突然出动,张燕统领一万精骑夜袭山阳郡治所昌邑,杀死太守于泽,守兵三千余皆降。继而,冀州步兵一万兵分四路,十余日接连夺下巨野、金乡、东缗、防东、方与、高平、湖陆、南平阳、瑕丘等十县。同时,李通统领两万兵马攻打泰山郡,十余日连下任城、亢父、樊县、无盐、寿张、须昌、富城、章县、东于陆、宁阳。田豫统领两万青州兵马,连下卢县、茌平、蛇丘、刚县、成县。三路大军从三个方面直扑泰山郡治所奉高。
泰山虽是大郡,但合郡兵马只有万余,属县失陷又损失三千余兵马,奉高附近兵力不足六千。刘岱此时慌里慌张,大有世界末日来临的模样,但是四周皆是姜述部下,距离最近的盟友陶谦还隔着鲁郡一地。真正到了战必不胜,守不能守,逃无可逃的窘态。
刘岱正妻张氏美且贤,劝道:“目前举地而降,还有献土之功,后半生可保富贵。若是继续反抗,待到城破之时,只会家破人亡。”
刘岱道:“前期与长安联盟,一直与姜述敌对,其如何能饶过我?”
张氏笑道:“齐侯胸怀天下,又要收天下人之心,岂能为往事加罪?夫君请急决断,否则悔之晚矣。”
话音未落,左右急报:“敌军连下博县、梁甫、巨平、茌县、嬴县、牟县、莱芜、盖县,目前只余南武阳、费国、南城三县尚在抵抗。”
刘岱长叹一口气,道:“准备笔墨,我写降书。”
刘岱投降,兖州全境恢复。未等交接官员赶到,张燕接到军令,当夜开拔,兵马直指彭城。东莱水军此时全军出动,三万水军主力抵达东海、广陵,准备偷袭下邳。
再说徐州刺史陶谦,名为掌管一州,实则地盘只有彭城、下邳、东莞三郡,听说姜述起兵攻打刘岱,正在坐卧不宁,意不自安,忽有左右来报,道:“泰山太守应劭求见。”
陶谦急起出门迎之,应劭为陶谦妻弟,两人进屋落座,陶谦急问情况,应劭叹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