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再创大汉 >

第195章

再创大汉-第195章

小说: 再创大汉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必定是帝国丞相冯海琳。两人的争辩,几十年年来从来没有间断过,也没有因为她们儿女之间的关系,而有所退让。清梅虽然没有官职,但仍然拥有一定的影响力,特别是她经常提出改善银本位及利润共享的构想时,朝廷及大汉所有人必定会有一阵子哄动。 
  后世的人,他们知道创立君主共和体制的冯海琳,是多么的伟大。但是,始创人冯海琳却认为,君主共和制度能够在开始时期成功渡过所有艰难,立足於大汉帝国之中,它能够自行发展,自行调节成为完善的机制,令朝廷,民议院及商议院成功团结一起,其中原因,竟然是因为有一位很重要的幕后功臣:宋天香。 
  辩论堂没有约束力,没有任何律法上的地位,它只是给朝廷及两所议院,提供一个争辩的场所而已。辩论堂主席的位置日后大汉辩论堂主席的位置,他们只需按本子办事就可以了,对国家没有什么影响。 
  但是在最初辩论堂成立时,天香作为控制他们争辩的角色,却是十分重要。天香成功令他们熟习这种制度,令他们喜欢这个方法来统治国家,也令他们知道互相合作,互相团结的重要性。 
  表面上辩论堂没有什么地位,不过它是朝廷,民议院及商议院彼此接触最多的地方。三方面发生的磨擦,口角,不满,统统都是在这个地方爆发出来。如果没有天香的亲善来控制所有人的情绪,〈http://bbs。yunxiaoge/index。asp 云霄阁〉后果可能很严重。 
  就连海琳本身,也未必能够在对方口头攻击中控制情绪。事实上,昔日清梅及海琳两人在商联会及民论会的骂战,通常都是在一发不可收拾的情形下,由天香调停两人的。换上另外一个人当辩论堂主席,清梅和海琳也未必理会,而继续进行她们的骂战。其他人见到皇后及丞相不守规则,自然更混乱了。 
  没有天香当上辩论堂主席,本身立场不同的议员们,很可能失去对彼此的尊重。他们会无止境及失去控制的和对方对骂,令朝廷,商议院,民议院三方面加深敌视及对立,失去了海琳让三方面团结一起统治国家的原意。 
  天香从不涉足政治,她没有任何背景,也不会偏袒任何人。换另外一个角度看,天香是皇帝,商议院及民议院三者发生冲突中,最有力的调停人。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天香能够成功的调和帝国三位重要人物:浪思,清梅,海琳。全个王朝中,只有天香一个,才能令这三人冷静处事,控制他们过激的情绪,避免造成偏见。 
  在辩论堂中,朝廷,商议院,民议院能够成功的慢慢各自融合彼此角色,没有在起步中因为各自立场,互相对骂而对立及针对,全是因为大家信服及尊重坐在主席位上的天香皇后。 
  天香手中的大鎚,将所有没有意义,加深彼此矛盾的对骂一一制止。天香控制的的秩序,令三方面慢慢和彼此建立信任。后世的议院及朝廷没有彼此对立,而且互相尊重,在国家有危难之际能够团结一起,大家做好本身角色,天香这位幕后功臣,她充当最初的辩论堂主席,实在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天香不单止在这方面,成为长浪王朝的幕后功臣,很多方面她也默默的影响着大汉所有人的。浪思的五名儿女,全部都是天香凑着大的,五人虽然各散东西,聚小离多,但兄弟姊妹感情非常好,令浪思没有什么后顾之忧,全力向西域及南洋各国开拓。承继皇位的林海逸,他的善良仁厚,或多或少受到天香的影响。 
  大汉最受欢迎的话剧及歌剧,虽然是由林海风所创作,但天香多年来细心保存的纪录,是林海风成功的一个原因。邺城能够成为文化艺术荟萃地,天香绝对是幕后功臣。金花蝶舞会能够在大汉立足,并令全国所有人享受到欢乐,天香也有参与它的创立。北海学院的成立,是天香当年撒娇而得来的,甚至现在的议院,它们的原身只是知识学院中的辩称大会,也是在天香支持下产生的。 
  表面上天香并没有对浪思统一天下,及长浪王朝的稳定作出任何贡献。不过这些影响深远的事件,特别是君主共宪政能够成功立足於大汉之中,宋天香这位被历史遗忘的幕后功臣,对它们确实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而长浪王朝还有很多其他的幕后功臣,一直以来默默耕云的程林,令长浪军物资分配的浪费减到最低,也和海琳一样向浪思提出不少忠言。教授商业知识,前任北海学院院长的邱老先生,令长浪王朝商人充斥,商业发达的一个幕后功臣。现在北海学院院长严沁,将北海学院带向制造,生产,发明的方向,也为大汉默默作出他们的贡献。 


    第一百五十六章:纵横四海 

  邱家商会在各地,赚钱最多的是生产工场,其次是各种货物的销售。清梅计算过,以邱家商会目前所赚的钱,扣除每年债权付出的利息,在十年后卖光家产卖光也远不能够还债的。 
  不知是否善有善报(清梅暗中也作了不少善事的),还是清梅对统一大汉有不可磨灭的功劳,老天爷没有舍弃邱家商会。在清梅循序渐进的作生意时,她的妹妹邱清菊,却为清梅带来了一个发大财的机会。 
  宋天心用了大半年时间,在南洋各地探访了几个小国,然后回到大汉。邱清菊很早就生下一子,取名宋子扬。现在天下太平,她为了想多点陪伴丈夫及儿子,便辞去了军官的位置,和宋天心及儿子一起到南洋各国。 
  清梅在邱清菊到南洋前,便叫妹妹多带一些人。像当年到东洋岛国一样,那些人负责撰写他们的所见所闻,并将各地见到的东西,都买一些回来,看看有没有发财的机会。身为邱家的一份子,邱清菊并没有什么意见。 
  在南洋找到一些小国,并没有在大汉引起什么哄动。按回来的人说,那些人的生活十分穷困,又没有什么金银珠宝,甚至只是用贝壳或铜等作货币,没有引起大汉商人的注意。 
  不过在邱清菊带回来的东西中,清梅发现有种东西,非常有潜力赚大钱的,那就是香料。从妹妹拿回来,那些叫做丁香,肉桂,豆寇的东西,令食物制作的非常美味。食是人之基本,好吃的东西再贵也会有人来买的。 
  於是,清梅便着邱家商会,乘船到南洋各国,大肆购买这些香料。水军已经制作好海图,到南洋各地不是一个问题。与此同时,清梅又和舞会的厨师,合作发展用香料制作的新菜式。果然,香料作出来的食物,加上舞会厨师精心研制下,一道道美味异常的新菜式,在邺城皇宫流行起来。 
  在到南洋採购香料的船回来后,清梅便在大汉各地,推广这些新菜式。邱家商会在各地都设有饭馆,同时特地聘请舞会的厨师,暂时到各地去,为这些由香料做出来的东西作宣传。 
  刹时间,大汉的人民哄动起来,吃到美味的东西,是每一个人都想的事。虽然价钱较贵,但还是老百姓负担得起的,大家都争相到邱家商会的饭馆,品嚐这种新的菜式。甚至因为人客太多,很多时要预约几天才有机会嚐试。吃过的人,无不怀念这些新菜式。 
  “喂,这种菜叫什么名堂,怎会这么好吃?” 
  “又有新的菜式来了?好吧,就和上次的一起送上来好吗?” 
  “这是什么东西?嗯,据我吃了那么多年,应该就是这东西令这道菜这么好吃。” 
  “店家,这种菜怎样做出来的?”“这个嘛,你就要问问我们的厨子了。” 
  商人很有头脑的,看到邱家商会突然而来的新菜式,无不四处打听如何去制作。当然,去问那只吸血魔鬼自然没可能了,他们只好向舞会的人埋手。最后舞会的厨师向他们说。“皇后娘娘不知从那儿弄来这些香料。”於是,香料这个名词在大汉流传开去了。 
  按舞会的厨师说,要做出这些新菜式绝对不困难,一般人也可以自行下厨。不过,最重要的材料,也就是香料,就没有多少人知道从那儿来的。清梅见时机成熟,便向人全国直接出售香料。因为香料弄出来的东西,好吃又令人感到新鲜,很多客栈及饭馆便抢购着这些香料。由於香料在南洋各地十分便宜,运回来大汉出售,算上运输成本,竟然有十倍的利润。 
  然而,清梅却不能大肆贩售,最主要的原因不是运输上的问题,而是南洋各地生产力实在太落后了。邱家商会在其中一个小国中,买尽所有香料,也只能装上四艘货船。同时间,南洋小国见香料有人大幅购买,也顺势提高价钱,当然,他们提价再高,也不能和大汉的售价相提并论的。 
  於是,清梅便向南洋各国提供农耕知识,农耕用的铁制工具,甚至用大汉的丝绸,茶叶及酒,来和他们作交易,要他们大量种植,并订下十年买卖协议。南洋国家的十分适合种植香料,加上又对大汉各项产品十分喜爱,大量的农民便为邱家商会,种植这些在他们看来不太值钱的丁香,肉桂,豆寇等东西。 
  这些香料,短时间在大汉便流行起来,在朝鲜,东洋及西域各国,甚至可以卖到更高价钱。事实上,邱家商会贩卖的香料,根本是供不应求。它们实在太好赚了,基本上邱家商会只要一拿出来,一个时辰就被抢购清光了邱家商会不接受订货,很多时突如其来的香料售卖,很多人失去机会。不过为了得到货源,和以一个较低的进货价,那些持有邱家商会战争债权的人,便来和清梅洽商了。 
  对於拥有债权的人,清梅倒是对他们十分慷慨。用战争债权来购买香料,比起正常用钱来买便宜一半之余,清梅更允许他们订货,保证了香料的来源。用债权换来的香料,运到中原各地便立刻赚了几倍,在西域,朝鲜及东洋各地,利润更是超过六倍。清梅用香料赎回债权,付出的成本比债权价值低,她也很乐意让支持邱家商会的人一起发财的。 
  邱家商会自然不会将香料的来源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