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再创大汉 >

第147章

再创大汉-第147章

小说: 再创大汉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浪思不在,又由李杰和上官武的使者接洽。两人算得上是‘老朋友’了,先前上官武对长浪军诸多要求,都是这位使者前来和李杰商讨的。只是,这次前来,双方已经正式开战,不用再勾心斗角了。 
  李杰按浪思的吩咐,并没有对上官武有太苛刻的停战条件,只是想得到扬州的战略要地黑石要塞罢了。这点比起上官武的底线好了不少,那名使者立刻便接受了。对于浪思这么轻易放过刘铭几十万大军,上官武倒有点诧异。事实上,浪思并不想和上官武多作纠缠,才是最主要的原因。 
  不少包围上官武的军队,是徐州调过去的,浪思必须要在李情知道这个事实前,将军队调回去,毕竟,李情现在攻过来徐州,凭徐州现在三十万士兵加十万骑兵,很难抵抗李情的。同时,浪思的注意力,已经放在华北三兄弟的互相讨伐中,准备找个好时机前去捞便宜,若果要和上官武交战,影响到华北的战机,那可偷鸡不着蚀把米了。 
  李情在收到上官武和浪思停战后,只好调回军队返陈留,他这次只是在牵制,并没有计划攻击浪思。浪思夺得黑石要塞,不用再受上官武的威胁之余,还可以从扬州抽调一部份兵力,算得上是双喜临门。 
  林浪思和上官武,终于从貌合神离的关系,变成正式决裂了。 


    第一百二十章 难民热潮 

  华北陷入兵荒马乱之局,张超三名儿子在华北互相讨伐之际,邻近的地方,也受到了波及。 
  为了扩充兵力,张明,张辉,张耀三人,不断的征兵,征税,令华北的人生活苦不堪言。各地的农村,小镇成为三人交锋的战场,到处都弥漫着兵灾,大量无辜的人在战争中被杀或受伤。 
  而在城中的人情况也好不了多少,有钱的人被压迫,那三兄弟甚至为了多挖些钱,向所有大小商人筹款,若有不从,就将不同罪名加诸于他们身上,将他们家产充公。那些商人向他们‘捐钱’后,自然在百姓身上取回。在城中生活的升斗小民,很多失去了原来的工作,不是被拉去当兵,就是被一些大商家剥削克扣工资,反正只要贿赂当权者便可以了。 
  于是,有很多人开始逃离华北,爆发大规模的难民潮。对于难民来说,现在全个大汉最好的去处,就是离他们最近,生活最富庶,社会最稳定的北海。在黄河的对岸上,长安,洛阳,濮阳和北海是较近华北的地方,但长浪军领地平民百姓的安居乐业,是全个大汉出名的。不止是北海,徐州,扬州,江东的老百姓享受到其他地方享受不到的福利,更令这大批难民不自觉的乘船涌到梅香城。 
  有些本来是富有的人,带着大量家财到梅香城,他们算是幸运,有钱在梅香城买到一所房子安顿下来。那些在战乱中失去了一切的人,除了性命外就是一穷二白了。 
  难民潮出现在严寒的冬天,不少地方还下着雪,有不少人冻病,奄奄一息。看到逃难人潮的苦况,在海琳大力要求下,浪思命令将军队用的营帐,交给逃难的人,让他们暂时有个栖息之所,令他们不用露宿街头。浪思更向每名逃难的人给了十五天的粮食,以及生火用的木头,不致于有人冻死饿死。 
  同时,海琳的多次奔波,让民论会发起了大规模捐赠,很多梅香城的老百姓,很愿意捐出粮食和衣物来给予难民们,让他们渡过最艰难的时候,要平均分配物资,海琳有几天都没有回家。 
  适时清梅去了江东,海琳没法子向她求助,邱家商会没有清梅的指示,不能随便发放物资,不过浪思已经派人飞快通告清梅了。为了救济难民们,海琳不惜亲身来到商联会,游说这些平时和她斗咀的商人们,希望他们用低价发放物资。看到海琳祁求的语气,为了难民们声泪俱下,每一个人感到海琳对于老百姓那种衷心的【云霄阁论坛——http://bbs。yunxiaoge/index。asp】爱护,商人们全被海琳的诚意和泪水所打动,并没有在这个时刻大发战争财,主动将日常生活的物资降至成本价卖给官府,协助救济难民,有商人更捐出不少钱财。就算是唯利是图的奸商,他们也不希望有人饿死冻死在眼前的。 
  以爱心澎湃出名的杜慧,自然没有闲着,为了这近一百万名难民,她和彩霞拿出了很多私人财产,同时让杜慧收留的孤儿们,前去照顾那些受伤或生病的人。舞会各地进行了十天的募捐演出和宣传,将十天所赚来的钱全都买来衣服和食物,交到海琳手上,更不时在难民中,以图用欢乐的气氛安抚他们的情绪,减低他们失去家园和亲人的哀痛。 
  虽然从华北来的难民,本身不是北海或长浪军领地的人,他们从来没有对长浪军有任何贡献,但是在这个水深火热的时刻中,长浪军并没有抛弃他们,大汉人民互相扶持的温暖,彼此关怀的爱心,守望相助的精神,在北海可以深刻感受到。甚至在舞会的宣传下,徐州,江东,扬州各地的人,也作出不同程度的捐赠。 
  华北各地受到战乱影响的人,收到北海优待难民的消息,更一蜂窝的涌向梅香城,令长浪军开始吃不消了。 
  梅香城并不很大,原来三百多万的人口已经到了饱和的程度,现在突然多了近百万的难民,令挤迫的情况有点恶化,长浪城也收容不了那么多人。目前难民们的情绪还很稳定,但有些抢劫,打架的情况开始发生了,他们之中一些害群之马影响着北海的治安,而且,目前安置这一大帮的人的方法不是长远之计,北海虽然富庶,但并不能长期养着这些没有工作,没有家园的人。 
  长浪军众人每天都在议事厅发愁,苦思着怎样处理这个问题。海琳也明白这不是办法,越来越多人逃到北海,因为难民都认为长浪军会照顾他们,成为长浪军一个大包袱。但要她拒绝不断逃难来的人,不向他们救济,她实在作不到。幸好,原来有一个人,预先想到这个情况,早就作好准备了。 
  清梅本来在江东四处巡视各地的生产工场,在听到张超病逝,有大量难民涌到北海时,便立刻赶回来了。 
  今天,清梅说想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会在议事厅中宣布。对于这点,一向视老百姓为朋友的海琳,天未光就到议事厅了,难民的事早令她吃不好睡不饱。全个长浪军中,就是海琳最关心这些难民的。 
  “各位,我早在设想到,张超一死,华北将会大乱,他的三名儿子将互相攻伐。”清梅由天香扶持下侃侃而谈。昨晚,浪思天香不断的向她迫供,她也没有说出来。于是浪思和天香联手狠狠的‘教训’了她一顿,令她全身软绵绵,要由天香挽着她才能到议事厅。 
  “其实我们有很多空房子的,就在梅香城的对岸。而且,先前我建立那么多房子,本来就是为吸引华北的人而准备的,想不到不用我去招揽,就有那么多人涌来了。”这时,众人才恍然大悟,当初清梅收购梅香城对面那块空城,并不断的兴建空房子,就是为了现在的情况。先前很多人摸不着头脑,究竟有什么人会去那块没有城墙保护的地方,现在他们都很清楚了。对于那些难民来说,住进属于邱家商会的房屋,总好过现在只能挤进迫狭的营帐里。 
  当然,没有人不知道,这只吸血魔鬼那有如此好相与的,清梅怎会白白让他们住进那些空屋呢? 
  “对于这些难民,我有个建议,邱家商会在梅香城的对岸上,提供食物,房屋。而难民则在那儿为我的工场上作工人。这样一来,他们有地方栖身,也有一份工作,不是很好吗?” 
  所有人都眼前一亮,对于这个想法大加赞赏。比起海琳想办法救济难民,清梅的方便却是长远之计。难民们到了那片空地上,有房屋之余,也解决了工作和生活的问题,确实比目前的情况好得多了。虽然有些人想到,那些人将会成为清梅的廉价劳工,但总比现在什么都没有好。 
  海琳向清梅投以一个感激的眼神,不过有人却看出了不少问题。“夫人,据我所知,梅香城对面,远远没有足够的生产工场,容纳那么多难民。同时,请问夫人打算生产什么呢?我们北海并没有原料,除了海盐外,基本是什都不能生产”对于生产的问题,就是罗平的工作范围了。他在安排好扬州和江东的农地后,就被浪思派到制造战船和武器的地方,以求提高生产力。 
  “这个嘛,虽然有些对不起现在华北的人,但我打算制造武器和防具,卖给张超的三名儿子,先前邱家商会大量买铁和锻铁,就是打算用来制作武器的。同时,大家知道吗?现在我们和上官武正式决裂,再不能从明琪那儿买粮食回来了。张家三兄弟互相攻伐,也不可能卖粮食给我们。所以,我打算用武器作交易,向那三兄弟换来小麦,毛皮等原料,自行在梅香城对面生产起面粉和皮革来。” 
  在农地种出来的小麦,并不能像稻米般立刻食用,多数是磨成面粉。毛皮也要精心的制作,才能成为一件件皮衣,皮帽等皮革制成品。 
  粮食的问题早就萦绕在众人心中,现在北海有不少存粮,可是总有吃完的一天。和上官武决裂后,上官武已经对粮食宣布是军用物资,不能向北海贩卖,北海到西南的商船也不能通航,长浪军再不可以用钱买粮食了。 
  先前和上官武貌合神离的关系,令清梅有所警觉,将邱家在江南的银号,存货,财产,全部转移到江东,连土地也卖光了,并没有多少损失。现在邱家商会也不用靠运货到江南赚钱,各地的生产工场,已经令邱家商会有足够的物资,在战乱时,根本不愁没地方贩卖。 
  包括浪思在内,所有人都用惊讶的眼神望向清梅。原来她早已经想到那么远,连粮食的问题,也一并想好如何解决了。贩卖武器给张家三兄弟,虽然会令华北更多人死伤,可是北海现在连粮食也不能自给自足,加上可以处理好这几十万难民,海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