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君侯-第1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岳云一把将禁卫军军官推了回去,刚才还双手抱臂的他此刻已经把手搭到剑柄之上,只要对方再上来,他就要拔剑了。
气急败坏的禁卫军军官正想命令士兵上去抢回韦淘,不过他奇怪地发现手下们都离他远远的,根本就没有准备动手的意思。愣住的军官往四周看了看,脸色也变了,牧苏军的士兵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开进了军营,将四周都包围了。
虽然大部分牧苏军都押送着战利品回牧苏了,但仍有三千士兵留下来保卫林羽的安全,而禁卫军加起来不过几百人,现场才一百来人,根本不是人家的对手。暴怒的军官也冷静下来,坐视不理看着韦淘死掉回去虽然会受罚,但是要管这事的话没准命就没了,韦淘跟他也不是亲戚,要怎么选一目了然。
“元帅。”一位亲兵将林羽的红尘剑递了过来。
林羽把红尘剑推了回去,哼了一声,不屑道:“这货也配死在红尘剑之下?”
林羽变戏法一样掏出了一根绳子,打了个圈,套在韦淘的脖子上,拖着他就往辕门走去,大家看出来了,林元帅这是要实施绞刑啊。
“林元帅,我是左相侄子,你不能杀我。”
韦淘死死拽着自己脖子上的绳圈,艰难地从牙缝里吐出了几句求饶的话,只是好像没有丝毫的作用。
士兵们看着韦淘被林羽在辕门吊起来,只消一会功夫,之前还死命挣扎的韦淘就不动弹了,只有轻轻地微风推着他一摇一晃。镇北旅的将士们心里是十分解气,同时也为林羽的跋扈而吃惊,这家伙居然连左相的侄子、兵部的军法官都敢杀。
“哎呦喂,林将军,你怎么把为令史给吊死了,你可知道他是左相的侄子?”腿脚不便姗姗来迟的苏安昌一看到吊在辕门的韦淘,心里一凉,看来林羽和韦应之这梁子是结定了。
“人是我杀的,您老怕什么。”说着林羽把眼光瞄向了躲在人群里的荣佖英。
“我什么都没干,我什么都不知道。”荣佖英见林羽不怀好意地看着自己,慌忙为自己辩解。
“林将军,这是御亲王的世子,可是皇族啊。”苏安昌的言下之意就是这家伙你可不能杀。
“我没打算杀他。”林羽走到荣佖英面前,将他从人群里揪出来,“回去告诉韦应之,他侄子是怎么死的,犯了什么罪。”
“这家伙死有余辜,我回去一定如实禀报。”荣佖英赶紧捣蒜一样点着自己的脑袋,生怕惹到林羽。
放开荣佖英,林羽随手指了镇北旅的一位营管。
“你,暂代旅管一职,直到新的旅管上任。”说罢他又转向了苏安昌,“苏大人,朝廷若是对镇北旅还有什么意见,尽管对我提,不要为难这些士兵。”
“唉!”苏安昌又是跺脚又是叹气,不知道说些什么好。
“你们还留在这里做什么?还想带人回京城吗?”林羽最后把脸转向了禁卫军。
“我们这就走,马上走。”
开什么玩笑,力主抓人的韦令史都死了,他们这些禁卫军还管这个干嘛。禁卫军的士兵们一边嚷嚷着,一边忙不迭地跑掉了。
第181章 去留
“陛下,林羽此人桀骜不驯,逾越权限招降敌将,收买人心,擅杀兵部军法官,眼中根本就没有王法、没有朝廷,此人不杀,朝廷的威仪何在?”
韦应之站在朝堂之上,静静听着御史大夫罗征弹劾林羽,心中发出了无声的冷笑,死掉一个不怎么熟的侄子对他来说完全没有感觉,但韦淘是他派出去办事的,无论是什么身份,林羽的做法都让他怒火中烧,如果不采取报复,堂堂相爷的脸往哪搁。
小皇帝荣佖骥非常生气,林羽是他的偶像,还救过他的命,他听到罗征说林羽的坏话,对罗征的印象顿时就不好起来了。
“罗御史,此事随行的禁卫军士兵已经向我汇报过了,林将军所作所为完全符合律法,我们兵部已经和刑部、都察院沟通过了,此事不予追究。”兵部侍郎杨纪宇立马站出来与罗征针锋相对,早朝的气氛一时间变得紧张起来。
其实林羽杀韦淘的时候,已经签署了停战协议,非战时不是牵扯到间谍等国家安全的案件,军队是没有资格插手的,何况林羽也根本就没走司法程序,可被弹劾之处颇多,不过兵部这是表明了要包庇林羽,刑部和都察院也不愿趟这浑水,假装不知道这事。
兵部和御史台开始互相争吵起来,平日里文质彬彬的文官们一个个脸红脖子粗,跟菜市场为一文钱吵架的大妈一样,伸长了脖子,唾沫横飞。
“不立案就能证明林羽是清白的吗?你们这是联合起来包庇他,徇私舞弊。”
看到御史台把自己都扯进去了,一直保持沉默的夏严也站出来开腔了:“死的是我兵部的人,如果真是林羽有错,我们兵部定然会追究他的责任。林将军无罪,使我们三司合议的结果,你们御史台虽然可以乱弹劾文武百官,但平日里也应该多看看刑律,别随便质疑司法官员的专业决定。”
连兵部尚书都站出来了,韦应之再不出来都他这边气势就要弱下去了,六部尚书对他都不太感冒,除了御史台,韦党的高官都集中在军队,这帮大头兵面对唇枪舌剑的场面自觉地选择了沉默。
“林羽三番五次试探朝廷的忍耐程度和界限,此人一定心怀不轨,长此以往,终是养虎为患。陛下,我认为不能让其再掌兵权,应该把此人调入兵部。”
只要林羽还手握兵权,韦应之奈何不了他,必须先将其架空,只要进了兵部,成了一般官员,韦应之有的是办法整他。
“左相。”坐在小皇帝后面垂帘听政的韦太后突然开口了,“林将军屡立奇功,数次扭转了我军的战局,这种人才不用,难道要用你举荐的万麓笙和南文广吗?”
万麓笙和南文广都是韦氏的死党,但他们的战绩实在糟糕,完全不能给韦应之争到面子,兵部已经数次提议撤换南线统帅,韦应之硬着头皮把这些议案都压下去了。
韦太后驳斥韦应之,不仅是因为她要还林羽救驾的情,更重要的是她也对自己这个兄长有些不满了。韦太后大力扶持韦氏一族,是要他们鼎力支持自己的儿子坐稳皇位,而不是让韦氏专权,把持朝政,这个女人并未有改朝换代的打算。
韦应之不曾想会受到自家人的呵斥,突如其来的打击让他一时无言以对,韦后是韦党名义上的精神领袖,连韦后都出言反对,他只能暂时放过林羽,以后再想把办法。
林羽并不知道韦应之在朝堂上针对他发起的攻击被消弭于无形之中,但他知道自己现在和韦应之是撕破了脸皮,不过他相信在战时,朝廷不会轻易动他们这些武将,为了以防万一,他第一时间给袁沐春写了封信寻求帮助。
袁沐春尚未回信,林羽已经能够感觉到韦应之对自己的怒气。北齐入侵时两支义军受到了朝廷的奖赏,并被招安为正式部队,李氏义军取代镇北旅驻扎镇阳关,三才会组织的义军被编入荣卫军,两支义军都去芜存菁,将士兵精简到五千人。
连两支义军都受到了嘉奖,做为击退北齐入侵的大功臣,牧苏军没有受到任何的奖励,别说加官进爵赏银子,连口头上的赞扬都没有,傻子都能从中闻到不寻常的味道。
“俆兄,看来这次是你赢了。”路闻歌一声叹息,徐子玉不但成功策划了奇袭北齐的计划,还亲自随林羽出征,他在牧苏城处理干得再好,也显不出本事来,别说其他人,就是他自己也觉得自己在和徐子玉的较量中败下阵来。
“不过是出奇制胜,比较吸引眼球罢了,路兄在牧苏打理政务,干得也非常漂亮,林将军肯定都看在眼里。”以徐子玉现在对林羽的了解,这位不同寻常的年轻人对搭理政务的能力非常看重,路闻歌的能力未必没有得到林羽的肯定。
“不用安慰我了,俆兄,我是败得心服口服。”路闻歌笑了一下,并没有落寞的感觉,他拿得起放得下,而且虽然是败了,但他并不认为自己的能力就比徐子玉差。
“路兄你且莫急,我们选择主公其实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我们也不是只能被挑,同样也在挑主公。林将军虽然年轻有为,但从这次出征来看,我觉得在他的帐下并不是一个好的归宿。”
看到路闻歌露出了不解的神色,徐子玉将林羽在镇阳关怒杀左相之侄的事情说了一遍。
“不可否认林将军作战勇猛、思维敏捷,但他政治觉悟有些不够,权衡不好利益,轻易就和左相结下了不解之仇。有许多战场上所向披靡的将军都因为处理不好和朝中文官的关系而获罪。林将军锋芒毕露,性格过刚,我不太看好他的前程。”
路闻歌脸色变得有些奇怪,他试探地问道:“你不是打算拒绝林将军的招揽吧?这种机会也是很难得的。”
徐子玉笑了笑,云淡风轻地说道:“不瞒路兄,我受到了一位位高权重的大人招揽,我已经向林将军辞行过了。”
虽然克制得很好,但徐子玉的眉眼之间仍忍不住流露出一种得意的神色。这让路闻歌心里有些不太舒服,徐子玉的言外之意就是他有了更好的去处,像是把风陵旅的主簿之位施舍给自己一样。
“我倒是和你有不同的见解。”徐子玉在笑,路闻歌却不想笑,“我在牧苏这些天来,与牧苏军的将士也有了不少接触,他们对林将军的钦佩和仰慕是发自内心的,他能为了自己的承诺不惜得罪权臣,正证明了他的品性。这种主公绝对不会做出鸟尽弓藏的事情,我倒觉得林将军是不错的选择。”
“他现在不会,以后未必不会。”
面对徐子玉的反驳,路闻歌未在做辩解,而且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的景色坚定说道:“我观林将军为人,取大义而舍小利,做事不拘小节,以家国为重。这些天里我觉得自己之前有些见识浅薄了,只要能发挥自己的才能,位置不重要。即使没有俆兄的离开,我也决定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