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明朝谋生手册 >

第481章

明朝谋生手册-第481章

小说: 明朝谋生手册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他解馋。

可现在,哪怕他把自己灌得死醉,也不会有人过问。

下属们是鉴于他这个大帅的积威,所以不敢劝告,至于王氏……说不定自己在她眼里和死了差不多!可如果那样,还特意从登州跑过来团聚什么!

“大帅,大帅!”

“嗯?”有几分醉意的戚继光不耐烦地抬起眼睛,“难道是董狐狸贼心不死,又要兴军来犯?”

“不是,是大帅从前的亲兵卫长戚良戚百户从南边来,说是要拜见大帅。”门外通禀的亲随顿了一顿,又补充道,“此外来的还有兵部汪侍郎的两个晚辈……”

他正担心主帅之前喝了酒,只怕这时候无法清醒。可不一会儿,就只见大门一下子被人拉开,紧跟着出现的就是面色酡红,脸上却还滴着点点水珠的主帅。意识到戚继光竟是在脸上泼了残茶醒酒,他连忙详细解释道:“人是刚刚抢在城门关闭前进城的,卑职已经把人安置在了总兵府前头花厅……”

“带进来。”戚继光压下翻腾的心情,又沉声重复了一遍,“把人带进来。”

尽管知道戚良当年是戚继光身边最得力的心腹之一,但人既然已经和那些伤残老卒一起退出军中回去养老,已经多年没有回过蓟镇,那个通禀的亲随怎么都没想到,戚继光竟然要直接在书房中见人。他迟疑片刻之后,想到同行的还有兵部侍郎汪道昆的晚辈,兴许是因为戚继光冲着和汪道昆的交情,这才对其子侄格外高看,他自以为理顺了其中关联,立刻答应一声匆匆离去。

而戚继光虚掩了门重新回到座位上,却是又泼了残茶在手,直接往脸上洒了少许,只觉得昏昏沉沉的脑袋复又清醒了不少,他才随手拿绢帕擦了脸,继而负手站在了那幅雕刻着蓟辽地图的木质屏风前。

在那个血雨腥风的战场上,他就算输了也会很快卷土重来,创下更大的功绩,但在某个战场上,他却是一败涂地,早已忘了胜利是什么滋味。

当初让戚良带着那些老卒去歙县安居投奔汪道昆,这也就是汪道昆深知他家中境况,换成别的文官,非得笑话死他不可!所以,当戚良七月时托人辗转捎信过来,道是要亲自来见,他一直心里七上八下,哪怕隆庆六年汪道昆奉旨巡阅到蓟镇的时候私底下告诉过他,那些钱稳稳当当生息,其侄儿常常会亲自指点照管,他却仍是放不下。毕竟,他不指望异日他有个万一,家中分产的时候,妻子会分给另外两个不是养在膝下的庶子多少,只能自己想办法留点私房给他们。

当门口处传来轻响,随即便是先后几个脚步声传来的时候,戚继光便头也不回地说道:“刘允,你去院门外守着,便是天塌下来,也不许任何人进门。”

这样的死命令,刘允作为戚继光这几年来的亲随并不是第一次得到,可从前总是因为军国要务,今天却显然不是这种情况。可他不敢多问,连忙领命退下。等到他一走,一直尽力克制的戚良便快步上前,直接跪在地上重重磕了三个头:“大帅,我回来了。”

对于戚良来说,随了戚继光的姓氏,也就意味着,他新的人生之后的一切,都是戚继光给的,这也让他从根本意义上就把自己定位成了主帅的家臣。此时此刻,他的动作根本没有经过任何思考,而他的话也是自然而然就吐露了出来。

“我在徽州无时不刻都想着回来,可想到大帅身边有精兵强将,我这个瞎了一只眼睛的能够远远地给大帅看住一份家当,就心满意足了,所以一直都忍着没挪窝。可是,上次得到南明先生……就是汪侍郎捎的口信,知道大帅一切都好,我就再也忍不住了。毕竟蓟镇不是东南,老兵油子多,弟兄们也都很挂念大帅,这次要不是被我一个个死死摁着,怕是都忍不住要跟到蓟镇来……”

戚良并不是话痨,甚至汪孚林从前一直觉得,这个老卒常常只笑不语,说出来的话有一句是一句,从不说废话,可今天他却听到年纪很不小的戚良一口气说了很多,其中不少都纯粹是重复了一遍又一遍的唠叨。而最初背对着他们的戚继光早已转身,面上带着难以言喻的专注。因为此时此刻对方的注意力全然不在自己身上,他有足够的时间来观察这位名声在外的蓟镇总兵。

戚继光身材英伟,五官俊逸,当年肯定是个难得的美男子,如今也是个很有气质的帅大叔,和张居正站在一起,恰是能显出大明朝文武顶尖的外貌水平。只不过,这是个文官居于顶峰,武臣奔走于下的年代。也不知道戚继光在给张居正的拜帖上自书门下走狗的时候,心里是个什么滋味。

足足许久,戚继光终于听完了戚良的话,扶了人起身之后,他的注意力就落在了随同戚良来的另外两人身上。目光只在汪孚林身上停留片刻,他就注意到了小北,面色不由得一凝。他当初练兵多得胡宗宪支持,因此比寻常人看到胡宗宪及其幼女的次数更多,尽管女大十八变,小北这会儿又是男装打扮,可他在洞悉了那层女扮男装的伪装之后,忍不住直截了当地问道:“戚良,这位姑娘也是南明兄家中晚辈?”

第五二一章夜话悍妇,悍妇在窗外

戚继光当初曾经在胡宗宪麾下效力多年,戚家军练兵能够成功,能够节节胜利,也少不了胡宗宪的大力支持。毕竟,他每逢战后都是厚赏将士,保举有功,那得是真金白银,再加上大批的官职,才能让那些将士能够服从严苛的军法。要不是胡宗宪在军饷、赏赐、官职各方面都拼命向朝廷争取,他没法兑现对将士的承诺,自然也就没有声震东南的戚家军了。

当然,投桃报李,他也是用一个个胜仗来回报胡宗宪的。再加上他身为武将却很会做人,和胡宗宪私交虽说谈不上一等一的深厚,可行走于门下的次数却很多。就连胡宗宪当初纳得美妾时,他也曾经亲自送去过厚礼。尽管后来胡宗宪罢官乃至于下狱之后,他并没有上书保奏,但这也是没有办法,毕竟那是清算严嵩余党,胡宗宪又确实不算干净,他人还在福建抗倭。

可这些年每次在心里比较谭纶和胡宗宪的时候,他都很明白一点。

论用兵以及为人,两者可谓并驾齐驱。而论品行,胡宗宪当然比不上谭纶。可胡宗宪固然贪而好色,谭纶也不是真的如同海瑞那样耿直到一文不取,身边姬妾也一样众多。最大的不同,就是两人立场不同。胡宗宪是因为趋附严嵩方才得以受到重用,谭纶却是先后受徐阶、高拱和张居正重用,始终屹立不倒,说起来谭纶确实是要明智多了。可党同伐异,古今都是如此,他若不得阁臣重用,还不是和俞大猷一个下场?

戚良犹豫片刻,看了汪孚林和小北一眼,决定还是让人家自己解释,当下就开口说道:“这位是汪侍郎家中侄儿,今科三甲传胪汪孚林汪公子的妻室。”

这么说是汪道昆的侄儿媳妇?

戚继光想想汪道昆和胡宗宪都是徽州人,私交虽不像他和汪道昆那么好,可同是抗倭战线上的,再加上同乡之谊,以及同样的罢官经历,让侄儿娶胡家千金也并不奇怪,可他转瞬之间便回忆起,胡家儿孙固然还有不少,可没听说过胡家还有女儿在!他疑惑地挑了挑眉,随即就听到了汪孚林的回答。

“见过戚大帅。内子是之前担任过歙县令以及徽宁道,如今调任户部员外郎的叶大人之女,不姓胡。”汪孚林见戚继光听到自己那最后三个字注解之后,反而眼神更犀利了一些,他就笑了笑说,“内子闺名小北,此行与我同来蓟州,她是因为仰慕戚大帅威名,于是不畏严寒,特意前来拜见。”

姓叶不姓胡……可同样叫小北!难道是……

“见过戚大帅。”小北目不转睛地盯着戚继光看了好一会儿,这才敛衽行礼道,“我一直遗憾多年不见戚大帅,这次终于能有机会,我就厚颜一同来了。”

戚继光立刻明白了过来。他虽是武将,却不像别人那样粗枝大叶,而是心细如发,当即不再追问。

他抬手示意众人落座,见戚良执意不肯,仍要侍立在侧,他便板着脸说:“你我如今并非从属,你远道从徽州过来,代表了众多军中老卒,若连个座位都没有,传出去岂不是道我不重戚家军老卒?”

见戚良这才为之哑然,老老实实在自己和小北对面的椅子上坐了下来,汪孚林却没有就座,而是解下身上一把佩剑,将其双手捧了起来:“伯父托我捎带来了他一直珍藏的这把佩剑,说是希望我亲眼目睹这合剑的一幕。”

“南明兄竟然把佩剑也让你带来了?想不到此次不过阔别两年,双剑便有重会的机会。”

戚继光不禁为之大喜,随即转身信手取下了壁上悬挂的一把佩剑,按动机簧将其拔出来之后,他见汪孚林也已经拔出了那宝剑,剑尖朝下呈上,他便接了在手,等到那同炉锻制出来的两把宝剑合在一起,他不由得长叹一声道:“至今已经三合宝剑了,我在蓟镇为一边总兵,而南明兄在兵部为少司马,全都正当盛年,正在舒展抱负之时,没有辜负当年分剑时的誓言!”

“另外,伯父还有答戚大帅的诗,令我一并送上。”

汪孚林这次临走之前,翻看了足足厚厚一沓戚继光送给汪道昆的书信诗稿,就只见其中诗词无数,那咂舌就别提了。见此时此刻戚继光脸上再也不见最初相见时那点醉意,反而是兴致高昂,他就直接吟道:“田士投知己,分悬比太阿。星文开瘴海,夜色倒明河。决胜千人废,论功百战多。审奸空眸睨,天意岂磋跑。”

戚继光只觉得傍晚归家时那点郁闷全都烟消云散,整个人精神奕奕,说不出的壮怀激昂,一时就着这首汪道昆的赠诗弹剑高歌。等心中舒畅,回剑归鞘,将汪道昆那把宝剑又还给汪孚林,自己的那把宝剑悬于壁上之后,他重新落座时,已是没有丝毫倦怠之色。

此时是晚饭时分,戚继光自然亲自招待,当听说汪孚林此来,是特意拜会自己,还想去喜峰口看一看,同时一睹军中森严气象,他二话不说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