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 >

第412章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第412章

小说: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么如果统一,这些人都将会变成改革的阻力,到时候张三在想干什么就不能像现在这样了,所以打到这个时候张三觉得该歇歇了。

    尽管有人很亢奋叫嚣着一个师就能统一全国,但是张三还是从这次修新黄河大提的械斗事件中看到了乡村统治力量的薄弱,宗族势力的顽固。

    所以张三决定停下来好好梳理一下,训练更多的军队,培训更多的政治人员,顺便把这些牛鬼蛇神的人物都梳理一下,还有体质内的蛀虫也该清理清理了。

    贪污一直是中国几千来,不能避免的问题,即使张三已经给的工资很高,即使张三对于清廉这一块很重视,但是有些人就是喜欢吃里扒外,有些人就是觉得国家的是国家的,自己的是自己的。

    特别是回到中原,一部分人认祖归宗之后,宗族势力瞬间膨胀。使得一些地方,村霸乡霸现象开始抬头,这些都是张三不能容忍的。


………………………………

第六百四十七章乡村械斗

    发生在黄河边的械斗原本只是一件小事,但是械斗过程中一名淡水大学的学生在处理村民纠纷的时候殉职,因为张三还兼任着淡水大学的校长,这事就被报告到了张三手上。

    张三看后心情非常沉痛,这个时代的一个大学生有多宝贵,张三花费了多大的代价才培养出来,所以张三就命人进行详细查看。

    一查之下情况更让张三愤怒,这次事件是张三修筑黄河新大提的一部分,黄河中下游已经成为地上悬河,所以越是加高,将来不仅工作量变大,而且风险也随之成倍增加。

    经过水力专家的讨论,大家提出一个修新大坝分流的办法,就是在黄河大坝外侧两边隔十里在修筑一条新坝,和下游不同的是,下游只是防止,因为下游是新河,本来河床就不高,而中游则是直接分流,汛期的时候掘开大坝分流河水,这样一来能大大降低黄河的决口可能。

    但是这个计划的工程量太大,报道张三这里,张三也犹豫了三天,最后还是决定修!不能把问题都留给子孙后代,当代人多一点努力那么后世人就多一份福报。

    而且这种方法虽然前期投入巨大,但是后期只要分流妥当,等到枯水期的时候,可以把河水分到两边中间的河床抬高部分也能逐渐挖掉,降低河床高度。

    这个绝对是解决黄河水患的好办法,至于投入的人力无非是多抓一点奴隶,多提供一点粮食而已,这个工程不是一年两年能完成的,张三要求水力部门制定好一个十年规划,还有五十年一百年规划争取一劳永逸的解决黄河水患。

    而论证之后第一步就是把沿黄河十里内的百姓全部迁走,这样被占了农田的农民才能有不至于饿着,而迁出的这些人张三正好用来充实河套地区,哪里有大量的农田,只要把水利设施修缮一下,就会变成塞上江南。

    本来想法是好的,但是这边的百姓和山东那边不一样,那边的百姓在张三指挥梁山军梳理一遍之后,各地的地主都被修理了一遍,而这边地主和宗族势力张三根本没有来得及动。

    张三把百姓迁走,肯定不会把地主也迁走,所以百姓迁往河套,而地主则迁往美洲,为了补偿他们将会补偿他们十倍的土地,张三觉得反正那边地多,他们可以招募印第安人租种嘛。

    大部分地主在面对这样的政策,和治理黄河这个大口号的宣传之下,还都是愿意配合的,何况土地扩大了十倍,承诺都是上等的农田,政府还承诺帮自己寻找异族开垦。

    在胳膊拧不过大腿的传统思想指导下,大部分人都选择了乖乖的去美洲了,但是总是有一部分人,在自己家的一亩三分地当土霸王当贯了,觉得张三就该迁就他们,不仅自己对抗大汉的搬迁政策,而且还鼓动百姓聚众闹事,驱赶殴打大汉的测量人员。

    而这次淡水大学生死亡就是这样一种情况,张三之所以想调查一下,就是想看看,是谁给了这些人这么大的胆子敢对抗他的政策,看看这些人背后有什么依仗。

    一查之下,张三发现这件事竟然还牵扯到自己的另一个学生,这个就是当初张三在东京时创立的义学的事情了,当时创立义学时,是免费对在自己手下工作的那些人的子女开放的,张三在黄河边有一个造纸厂,而造纸厂里有部分黄河北岸的工人。

    他们把孩子送到了学校,后来张三把学校迁往淡水,这些孩子因为张三优惠政策的宣传也跟到了淡水,后来毕业参军一直积累功劳升任团长,而在这次的对辽战役中更是表现卓著,最迟明年扩军的时候就会升任师长,成为真正的将军。

    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他被暂时放假两月回家探亲,之后就要前往京城军官学院进修,进修完成就会被分配到新组建的师担任师长。

    在探亲假的两月,他父母就觉得,这富贵不还乡显摆显摆怎么行,何况自己的儿子现在都是将军了,所以一家人商定干脆回老家看看,让那些曾经看不起自己的人都看看,亮瞎他们的狗眼。

    这位师长虽然只是一个准将,不要说下到地方,就是在军营里也是了不得的大官啊,而且大汉的一个师现在基本上就能威慑一国了,可谓是手握重权,而且是天子门生,前程远大,这样的人下到地方那还是不是争相巴结的对象。

    所以一家人下到州里,州府官员亲自接待,下到县里县官就亲自陪同,到了乡里,乡里的乡官保正,简直像是哈巴狗一样的跪舔。

    而回到自己以前的村子,以前的乡民亲族简直把他们当做活祖宗一样的对待,在这样的环境下,一家人还不是飘飘欲仙,觉得自己现在已然是天下数得着的人物了。

    于是探亲这些天,他爹成了荣誉族长,他自己更是认了一大堆的亲戚,并且带着二十多个投奔的亲族,打算都安排的自己将来的部队里好相互照应。

    这样一来,他们这个家族瞬间就在十里八乡抖了起来,不仅所有势力不敢跟他们说个不字,他们的族长就是到了县衙那也是县令大人的上宾。

    所以当这位了不得的族长大人得知自己将要被迁往什么美洲当时就不乐意了,而且自己的族人迁往河套,自己为什么要迁往美洲?还要分开安置?那自己的家族咋办?自己的族长当着还有啥威风。

    所以这些知道权力滋味的族老们都不干了,第一是不愿迁移,第二就是不愿意分开,只是这宗族势力分开迁移是张三定下的基本策略,就是要防止这些宗族势力到了新地方继续做大。

    这条红线这些人谁也不敢动,但是这个宗族又是上面有人,所以县里就开始一面派人劝说,一面让治黄的人员继续测量,这原本也没有什么。

    但是这些人面对一个年轻的小伙跟自己说着什么大义,什么治黄的意义之类的正在讨价还价,那边村民报告测量的人依旧在干,这些人都不干了,觉得这个小伙子是在忽悠他们。


………………………………

第六百四十八章满足你的愿望

    这些人的处理方式也很简单,拿着镰刀锄头就要把那些测量人员赶走,在冲突中,淡水大学的学生被锄头击中头部丧命!

    对于这件事张三的批复很简单,杀人偿命,至于剩下的凡是参与械斗的村民全部流配荒岛,他们既然这么想在一起那么就满足他们的愿望。

    准将师长就地免职,去往美洲担任补奴队队长,全军通报批评,涉及此事的县长还有其他相关官员全部免职,发配美洲。

    张三的处置还不止如此,并以此为题让各部学习,让各地引以为戒,并且对各地的宗族势力和村霸进行集中清理,全部发配到美洲。

    对全军也进行一次梳理,对于敢给黑恶势力当保护伞的,一律免职清除出军队,对于地方上官员徇私枉法,贪污受贿也集中进行一次梳理。

    张三可不想自己辛辛苦苦打下全国然后国家又变成老样子,所以这一次张三全力搞这个事情,就连情报部门都出动参与其中。

    所以这样一来张三就更没有精力去对外发动战争了,张三一边建设一边整治,一边梳理一边加强控制,打算争取在一到两年的时间里完成对北方的掌控。

    正在张三加强吏治的时候,陕州传来祥瑞,说陕州段出现河清,对于河清这种事情,懂得其中道理的张三自然不会相信是什么祥瑞,但是通过这件事确提醒了张三,恐怕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真的该治治了。

    还有三北防护林是不是自己也要搞一个?这个可是重要的事情,这个时代草原还没有被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所以风沙也只是少数地方的恶事情,但是将来为了让都城不至于被风沙困扰张三决定还是从现在就开始做吧。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张三记得自己曾经看过一个分级筑坝,然后植树造林的办法来对抗水土流失,但是张三觉得更好的办法还是迁出当地的百姓,恢复当地植被,只留下少数适合耕种的地方,还有那些植树造林的人。

    现在那几百万人迁移出来是一个大工程,所以这个只能列入长期规划,好在地方大了之后,张三有的是地方安置,例如河西走廊还是有不少地方适合耕种的。

    后勤部门研究认为,在西部种一亩地就等于在东部种五亩,哪怕是收成少一点,但是只要把适合耕种的土地开垦出来,那么将会极大的缓解后勤压力,张三当然知道那边确实有不少地方还是能种出庄稼的,但是那边更要注意对植被和水土的保护。

    所以那边既要开垦耕地,又要进行大规模的植树造林,这些事情都是长期工程,短时间很难看到效果,但是现在不做以后真的会出现大问题。

    但是这些事情都是需要钱的,绕了一圈还是钱少,没钱就干不成事情,这是没有办法的,现在张三的税收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商业税,还有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