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 >

第395章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第395章

小说: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超过自己这个宗主国。

    正好这次重要将领和重臣都在张三干脆命人把地图和资料都拿出来,让大家先对下一步分封的地方有所了解,省的以后还要逐个介绍。

    当大家看着地图开始了解这些地方之后,张三开始给这些人讲解这些地方的优劣,首先就是处在绝对国防圈边缘的这些国家,这些地方靠近中原,所以自然比其他地方繁华一点。

    但是坏处也不是没有,周围的地方都是齐国领土,你不能侵占,当然张三也没有限制死不让他们扩张,美洲大陆和非洲还是可以任他们驰骋的。

    但是相比于建国就在那些地方的国家,你肯定没有人家有优势不是,所以这里面的取舍还是要大家自己去把握,而且为了使大家不用担心人口问题。

    张三承诺,接下来的统一战争中,难民将会优先在这些地区安置,将至少给每个封地区送去五十万人,建立二十坐五万人的县城。

    这样的县也算是一个中县,二十个县也就相当于两三个州了,所以即使将来分封也不用担心没有子民,而且等分封之后,张三打算开放属国和大汉的人口流通。

    之后谁的国家能吸引更多的人,那就看他们自己的本事了,大家听完都有点意动,毕竟跟人家打工干的再好,也不足自己有一家小店让人满足。

    虽然张三要求军队和外交全力收归中央,但是只要准守宪法,其他法律都可以自己制定,这样的国家的国王权利还是很大的。

    况且张三现在的宪法里面主要讲的是国家的一些基本基准,具体的条文和量刑都是相关法律说明,所以这些相关法律都是自己说的算。

    就算不说立法,几十万人的生死掌握在自己的手里,那也是很让人开心的事情,张三身边的这些重臣可都是跟着张三从最开始的一个小岛,到了今天的。

    所以他们对于拥有自己的领地,按照自己的意志建设,有着浓厚的兴趣,当即张三先把现在掌握在手的这些地方按照大家贡献的多少开始优先选。

    这个可比跑马圈地牛逼多了,而且张三还说了,以后战争至少还会延续五十年,大家只要肯努力人人都有当公爵的机会,到时候人人都可以得到一个大大的公国,所以领地之间并不是挨着的要留出下一步领土扩张的空间。

    至于那些还没有占领的地方,也会在以后的战争中陆续占领,这样的一圈分封下来,一个是安定了人心,使得有人不会生出鸟尽弓藏的想法,另一个也算是对他们这一阶段功劳和下一阶段功劳的奖赏。

    第三也是限制他们往地主上靠拢,因为这些重臣工资高,待遇好、又是手握大权,所以亲族也都围在他们身边,最近张三听到不少人开始四处买地想当地主。

    这样的重臣家住在各地买地,就会破坏张三的土地制度,而且往往以权谋私和仗势欺人都发生在这样的不经意之间,现在有了自己的封地,他们就不会大规模的买地了。

    有哪个钱还不如买点物资去建设自己的封地呢,所以这些家族可能就会一部分转入自己的封地发展,一部分就投资商业赚更多的钱建设自己的国家。

    这样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降低大臣大将谋反的可能性,因为国家领土已经给你了,你还谋反有意思么?不说个个都不会谋反,但是大部分的谋反在看到自己的封国之后都会熄灭下来。

    毕竟领地不好是你自己选的,不好就想办法建设好呗,往大了说这些国家都是汉人国家,即使有一天张三建立的国家被灭,那么汉人依旧在世界各地生根发芽,最终世界还是汉人的。

    就像后世的白人,哪怕那些国家都独立了,但是他们依旧是以白人为主的国家,白人依旧是世界的主流,你走到哪都得用英语交流,人家白人出国签证都是随便飞,各国都是相互免签,你就不行。


………………………………

第六百二十章货币政策

    解决了属国问题之后,下一步还有重要会议,那就是货币改革,这个货币改革主要就是币值改革,兑换率改革,还有银本位制改革等几个方面。

    这几年张三一直希望变货币的铜本位制为银本位制,张三也不知道为什么,他就是觉得银本位制比铜本位制好,所以这几年张三疯狂的采掘各个金银矿,收购金银增加金银储备。

    现在张三又占有了山东,获得了招远这个产金地,加上这几年的储备,改银本位制的条件已经成熟,以前张三的币值一直跟着大宋变更,包括一贯七百七十文都是跟大宋一样。

    那是因为大宋是最发达的经济体,张三只是小国,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在张三已经有能力走自己的路,而大宋经济每况愈下,交子崩溃,铜币贬值,现在东京的炊饼都涨到七文钱一个了,所以大宋的货币体系基本完蛋了。

    新的货币体系,以白银为基准,一两白银等于一千文钱,十两银子等于一两黄金,至于和大宋货币的关系,则是不与大宋钱币直接挂钩,而是与白银挂钩,根据当时大宋钱币和白银的币值变化来兑换大宋钱币。

    这样齐国就彻底摆脱了大宋金融系统崩溃对自己的影响,并且纸币的最小单位是一元,一元相当于一两白银,最大货币单位是一百元。

    至于小面额纸币现在不在发行,第一是大家对于交子的恐慌还没有散去,第二就是张三现在是铜和铜币的输出国,铜钱纸币化对他来说是弊大于利的。

    因为现在琉球属国升级为齐国这种诸侯国,改名字为齐,那么以前的货币上的琉球字样都需要修改,新的货币需要重新设计样板铸造,这些东西都要张三最后拿主意。

    不过改来改去的还是很麻烦,所以张三打算直接铸造汉元和汉币,现在用的名义是汉人的钱币,而下一步张三占领北平之后将会定都哪里然后新建立的国家命名为大汉。

    这样以后的货币就不用再回收重印,张三这次参加会议就是看看新币的模板,最后定下新币的铸造地,然后还有第一批发放的白银和汉元的数量。

    最后经过计算,张三决定第一批往市场投放一亿两白银和一亿元的汉元,先让大家熟悉货币,以后再慢慢增加,其实两亿的数量真的不少了,折合成大宋铜钱,将近价值六亿贯,预计相当于市面上流通货币的百分之一。

    而黄金和金币作为储备资金,一般不对民间开放兑换,以前的张三还担心货币改革会面临被挤兑的风险,但是随着国力的增强,现在张三就丝毫不担心这个问题了。

    现在张三的国库存银超过四亿两,黄金也有一亿多两,完全能够应对任何势力的挤兑,再说也没有那个势力能挤兑,以前因为张三的铜币含铜量高经常会发生被重铸的事情。

    现在铜币和白银挂钩之后,在兑换宋国钱币,就完全避免了币值变动有人投机取巧,而新货币发行之后,将会和旧货币并行,旧货币币值跟新货币相同。

    经济学对于张三和他手下这些人来说,都是一个新的学科,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张三也不敢步子迈得太大,例如张三以前看报纸所,纸币的准备金只需要五分之一就行了。

    就像张三发行一亿元的纸币,只需要两千万两白银的准备金就行了,但是张三并没有这么干,依旧坚持一比一的准备金,至于以后国家繁荣稳定之后,这种办法可以适当考虑。

    新的铸币工厂将会设在山东泰安附近,那边发现了一座中型煤矿,在哪里铸币就不用担心原料问题了,以后其他地区的铸币工厂会陆续关掉,全国保持三到五个大型的铸币中心就行了。

    毕竟铸币权是国家大事,还是放在自己眼皮子地下才能放心一点,参加完铸币会议之后,张三又去参加黄河新堤坝的修筑设计。

    经过水利部的考察,在修补原有堤坝的基础上,水利部建议修筑新堤坝,因为按照张三的要求设计五十年甚至重要河段要达到百年一遇的水平,现在的堤坝根本满足不了需求。

    因为现在的提拔是根据当时黄河的流向紧急修筑,后来就在原有堤坝上加固,这样就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没有考虑到汛期河水的径流加宽,预留河床太窄不够使用。

    所以与其在原有堤坝上继续加高加宽,反而不如扩大河宽,经过计算,只要往后移动一里,那么堤坝的高度就能降低三分之一,节省的土方量能修一座半现有的大坝。

    对于这样的造福子孙的巨大工程,张三当然是希望设计的越充分越好,那么重修一座堤坝的提议出来之后,新的问题又来了,那就是要不要回河。

    既然重修,那有人就提出干脆在原有的山东河道上重修,直接让黄河回河,这样不就把黄河又倒回古道,但是大部分觉得既然北流了,那就应该在北流的黄河上修筑,这样方便防守。

    最后闹到张三那里,张三毫不犹豫的就支持了北流的方案,因为张三知道北方以后是会严重缺水的,黄河后世虽然经常断流,但是水量也有充沛的时候不是,多一点总比少一点好。

    而且张三打算以后的首都就定在北平,那么黄河北流不就等于给那边增加了一条天然水道,对于首都的用水还有运粮什么的都能节省大量的时间和资源。

    这次议题还有就是分段施工,因为运输的限制,现阶段工地上只有二十多万奴隶在修补河提,而下一阶段,将会有二百万奴隶分成十多个工段施工。每个工段又会分成十个营,一营两万奴隶。

    这些奴隶营的位置也需要张三最终点头才能修建,一百个奴隶营还需要一百个营的士兵看守,这可是十万士兵,也需要军方的配合。

    还有就是既然扩大河提,那么河提周围的村庄肯定要迁走,这些迁移涉及十多万人,最终都会被送到美洲去,所以要做好动员工作。


………………………………

第六百二十一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