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 >

第228章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第228章

小说: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成了良好的氛围,张三决定趁着这个时候,搞一个侠士授勋仪式。

    张三按照和学校里的老师共同商定的一百人名单,开始逐个审阅,然后每一个张三都单独聊了一会,确保这些孩子都能做好带头作用。

    终于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张三把全校师生都召集到操场上,开始了光荣的侠士授勋仪式,当一百个孩子被逐一点名喊道台上,张三亲手把侠士徽章挂在他的衣服上的时候,他们一个个都激动的满面通红。

    最后一百人站成一个方阵,开始宣誓:

    孝悌,谦恭,正直,怜悯,英勇,公正,牺牲,荣誉。

    尊师友爱,强敌当前,不畏不惧,果敢仁义,无愧教导,忠耿正直,宁死不屈,保护弱者,无违天理!

    我发誓尊敬老师。

    我发誓帮助我的兄弟。

    我发誓真诚地对待我的朋友。

    我发誓不欺凌弱小。

    我发誓勇敢地对抗强权。

    我发誓抗击一切错误。

    我发誓为正义而战斗。

    我发誓帮助任何向我求助的人。

    我发誓善待所有弱者。

    我发誓将对所爱至死不渝。

    一百个孩子们宣誓之后,张三又号召师生一起背诵了一遍誓词。宣誓侠士团正式成立,这些孩子瞬间就挺直了腰杆,这一百个孩子里面除了在校的之外,还有那些毕业的学生。

    那些孩子中张三特意选择了二十个优秀的,第一批宣誓成为侠士,并且挑选了一批预备侠士,只要表现优秀,就可以转正为正式的侠士。

    这样的入会仪式,每年至少搞两次,张三计划要让学校里一半以上的孩子都获得侠士勋章,甚至只要孩子们做的足够好,哪怕全部都颁发张三也是高兴的。


………………………………

第三百五十五章钦天监带来的消息

    当孩子们都理解了侠士之道,并以此为榜样之后,这间义学仿佛被注入了灵魂一般,孩子们变得互敬互爱,而持强凌弱的事情也跟着消失了。

    虽然有一半的孩子是各个工坊里的,但是在大环境的感染下,也变得乖巧起来,最近学校里的学生不停的在增加,因为张三现在手上各个工坊的人在增加。

    这些人一开始觉得上学没什么用处,但是随着年后过来的那些孩子,能认识一千个字,并且能进行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之后,一些家长开明的家长看到了其中的好处开始把孩子送过来。

    这些孩子张三都是一视同仁,教学的时候也都是一样的教法,那些工坊里的家长送来的孩子,都是八岁以上,有的甚至都到了十岁,所以跟后世五六岁的小孩不一样。

    张三记得自己从学认识数字开始,然后认识钱币,比大小多少,加减乘除,认识钟表然后是应用题,差不多到了二年级才学完。

    这些两年学完的东西,张三现在压缩到一年学完,八九岁的孩子的适应能力还是能接受的。跟不上课的张三会安排到下一个班级里重新学,现在张三几乎每五天就要开一个新班级。

    只是随着教师的增加,老师的想法也变多了,以前张三能靠着自己的威望压制,现在这些外地来的举人似乎对张三教学中插入这么多非圣人之道的东西很是不满。

    以前张三用的是穷人的孩子学习一些基本的谋生本领,将来又不考取功名,这样的理由来搪塞,但是随着孩子的增多,一些优秀的孩子表现出了对古文的惊人理解能力,所以这些老师就往往在自己的课上加入一些私人的东西。

    例如宣扬儒家的好处,宣扬忠君思想等等,张三现在可用的人虽然不多,但是东京大街上找不到活干的举人确满大街都是,反正只要发现有人不按教学大纲授课,一律辞退。

    反正这些人也就能教教语文课了,现在张三学校里有近五千人,一百多个班级,一天八节课,一天两节语文课,这样一个老师就可以带四个班的课,一百多个班只需要三十个语文老师而已。

    至于数学课,张三现在除了一部分是第一批老师学过数学之后担任之外,剩下的都是第一批孩子里面学习的最优秀的来担任,这些孩子一边要学习新的知识,一边还要给孩子上课。

    碰到不懂的就一起讨论研究,学的最快的已经开始学习分数和一元一次方程了,张三一开始只想让这些年龄大一点的孩子学习一点谋生的手段,然后给他们找一条活路。

    没想到半年之后,这些人确成了张三手下得力的干将,很多事情张三也能放心的教给他们,他们也能胜任,所以这些人的安排,张三也放弃了以前那种学完一千个字和加减乘除就不管了的想法。

    现在这些孩子,除了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之外,张三又给他们安排了一天至少两节的学习,而张三每天至少要给一到两个班的还是上一节课。

    这些孩子既然进入了张三的核心产业,张三就要用心笼络,还好这些孩子自从张三把他们接回来之后,一直不曾亏待过他们。

    这些孩子要么是逃难路上新成为的孤儿,要么就是在东京乞讨多时,但是不管怎样,他们受到了世人的白眼,尝尽了人间的所有苦难,现在张三不仅给他们饭吃,更是教会他们知识,做人的道理,更是给予他们以尊重。

    所以这些孩子对张三都是发自内心的尊敬和爱戴,忠诚上更是不用张三担心,张三讲课的时候这些孩子听的也都很认真,他们更希望自己能承担更大的责任,避免在次被抛弃。

    是的,这些孩子都有一种怕被抛弃的情绪,学习的时候,特别认真努力,生怕自己不如别人被再次抛弃,有时一些学不会的孩子都会躲在角落里偷偷的苦。

    尽管张三反复的强调过不会抛弃任何一个人,但是孩子们还是一直拼命,这也是为什么明明需要两年才能学完的课程,这些孩子用半年就能学完的原因。

    经过双儿等人近半年的心里疏导,现在这些孩子也逐渐走出了过去的心理阴影,最起码一开始那种想方设法的藏事物的事情很少发生了。

    一开始这些孩子为了藏食物,真是煞费苦心,张三一开始没有介意,但是后来当一个孩子藏了一布包的炊饼并且放发霉了之后,张三才意识到这是心理疾病。

    张三没有时间处理,只能让双儿进行,双儿她们虽然没有学习过什么心理学,但是她们还是凭借着自己的真诚感动了这些孩子,让这些孩子走出心理阴影。

    张三正在计算着杨泰和石宝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杨泰去江南已经有二十多天,按照行程预计三五天就能回来了,而石宝去西北才七八天,预计回来还要十多天的时间。

    自从张三不再使用超一流高手担任老师之后,石宝就被抽调出来坐镇东京威远镖局,霍老爷子自然不会放过这尊大神,正好碰到开通西北镖路,霍老爷子就安排石宝带队来完成这个重任。

    考虑到西北自古民风彪悍,又是战乱之地,悍匪众多,确实需要一个高手带队,否则不能威慑那些宵小,所以张三也就同意了。

    为什么战乱之地多悍匪?一个是很多土匪都是战败的士兵,还一个原因就是这里的土匪生存环境更加恶劣,面对的围剿官兵也更加强大,大浪淘沙之下,只有真正的悍匪才能生存在这战乱之地。

    张三正在想着下一步的计划,闻焕章摇着扇子回来,看到张三说道:“三郎,我正有事找你。”

    张三笑道:“闻先生快请坐,这些天辛苦你了。”

    闻焕章进来坐下说道:“还有十多天就要收麦,预计粮食至少能保证五成的产量,我去钦天监特意问了一下,今年的蝗灾只是初发,而根据钦天监的记录明年才是真正的蝗灾,而且可能会颗粒无收。”


………………………………

第三百五十六章应对之策

    张三听的一愣一愣的,这要是真的,明年的锅谁来背?张三摇摇头,先不管谁背锅,这灾情不重的话,自己调运过来的粮食岂不是没有用处了?

    闻焕章接着说道:“既然明年灾情更加严重,那么今年是不是先不对付章惇?毕竟一个宰相可不是这么容易对付的。”

    其实闻焕章一直不看好张三对付章惇的行为,人家在怎么失势也是宰相,宰相岂是张三这种七品官可以搬倒的,虽然从天子的态度可以看出他对章惇有些不满,但是官场沉浮这事谁说的准。

    有道是天心难测,说不定看他现在一朝穷途末路,但是转眼又是锦衣荣华,这事谁说的准,所以闻焕章觉得这蝗灾固然可以把帽子扣在他头上让他引咎辞职,但是要是蝗灾不严重的话,效果就不理想了。

    所以闻焕章一核实了这个消息就过来找张三询问对策,虽然这个锅他背定了,但是这个锅压不垮他,那他一翻身张三就完蛋了。

    至于为什么这个锅他背定了,道理很简单,天子新登基,京畿闹蝗灾,这个时代一般这样的事情都会归结为谁谁谁失德之类的,这新皇帝刚登基,这个锅可不能背,那次一等的宰相就逃不掉了。

    张三现在也很纠结,总不能告诉他,历史上记载的章惇就是在赵佶上台不久就倒台了,而且弹劾他的奏章早就如同雪片一般飞入禁中,在就不差他这一刀。

    但是张三必须要补这一刀,而且必须要起到主要作用,因为赵佶因为章惇的话,对他早已恨之入骨,所以谁把他拉下来,谁就能获得赵佶的好感。这么好的刷好感机会错过想在找就不好找了。

    张三想了想,对着外边看了看,然后坐到闻焕章身边说道:“前日我在宫中得到消息,天子登基前,太后问何人可为帝,章惇曾言道‘端王轻佻不可以君天下’。”

    闻焕章听完浑身一震,惊讶的看着张三,张三点点头,闻焕章吓得扇子都忘记扇了,站起来走了几圈说道:“我知道该怎么做了。三郎尽管等我的好消息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