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 >

第135章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第135章

小说: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转了一圈之后,看着大家都在忙着,只有张三自己带着一个女孩在那瞎转,张三难得那么清闲,让侍书去照顾弟弟自己有事再去喊她。

    之所以把她支开,是因为张三打算到两边院子子里的工坊转转,东院的香料作坊转一圈,这边已经开工三个月了,大家也摸索了一套自己的方法,虽然匆忙但是确有条不紊。

    看着仓库里堆放的生产好的香料,张三觉得卖到年后开工应该没有问题的。西院的东西就比较杂了,当初张三觉得前院不够安全,人来人往的太多,所以把一些杂七杂八的生产都安排到西院和后院。

    例如活字印刷、铅活字雕刻工坊、机械研制、凌振的火药实验室等等,张三挨个去看了看,发现除了凌振那边搞得乌烟瘴气之外,其他的都还算整洁有序。

    特别是活字印刷这边因为提前放假,大家早早的把屋子打扫干净,东西整齐归类存放。乐大姐见张三来了还以为有新的任务呢,特别高兴。得知张三只是过来看看,有些失望的问张三可不可以给她们安排点东西印。

    已经是腊月十八了,张三见印刷房的人都在那闲坐着,想想干脆给她们先放假,等年后在开工。工人一听放假也很高兴,不一会就走光了。

    张三想想这活字印刷术印常见书籍并不比雕版印刷来的有效率,例如论语,这种常用书籍,大一点的书商都会备上一份雕版,所以张三想用活字印刷术跟他们竞争,并没有多少优势。

    所以张三只能选择那些出版比较急,印刷量比较小的书籍才能发挥活字印刷的优势来,好在大宋这种书籍还是很容易找的。

    文人都有出版自己作品的梦想,在古代著书立说又是非常有面子的事情,所以古代很多读书人不惜自己出钱印书,所以张三找这些人的书来印那就可以即挣买书的钱,又挣写书的钱。

    想想自己不用买版权,人家还得眼巴巴的求着你印他的书,这是多少书商梦寐以求的事情。所以这充分说明古代作家比起点写手还要苦逼。

    除了这些文学读物,活字印刷另一个重要的用途就是印报纸和期刊之类的了。这种时效性的文字,要求就是快,谁先印出来,谁就能挣钱。

    想想一份新闻稿写好,别的报社只能用雕版一点点的雕刻,错了还得从来,费时、费力、费钱,等东西印出来,已经是半年前的消息了。恐怕事情早已传的人尽皆知,谁还买你的报纸?

    不过成立报社张三还是有顾虑的,报纸作为舆论喉舌,赚钱只是它的次要目的,甚至为了提高销量不挣钱张三也愿意经营一家。

    但是张三也从来没有小看过古人的智慧的,这大宋还是有不少明白人的。自己要是掌握了这么重要的东西,有些人肯定会坐不住的。

    但是这个又不能像镖局一样把水搅浑,因为活字印刷术,张三还没有打算扩散,至少自己现在没有取得书籍市场的统治地位之前不想扩散。

    书籍不仅仅是挣钱,它还有一定的文化引到作用,只是很多事情都是需要取舍,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张三现在一时还拿不定主意。

    张三有特意去看了一下养鸽子的,张三问问他们年后能不能带一批出去,好作为通信使用,刘鸽告诉张三现在新出生的鸽子还太小,还要等上半年时间才行。张三只得安排他先教一个拿得出手的徒弟出来,准备在杭州建立第一个信息站。

    院子里没有什么事情,张三又去外边的煤球坊、木匠坊、铁匠坊和窑厂都转了一圈,现在大家干的都热火朝天,这两天各个工坊的年终奖也陆续发下,所以张三走到哪大家都会说一大堆感谢的话。

    煤球和窑厂那边情绪已经稳定,因为京城那些销售点陆续销量稳定了,前一阵子应为贾家的竞争,很多销售点的利润都大幅下降,但是通过钱进一系列的改革。情况现在都有了好转。

    钱进第一个措施就是增加了销售的的销售种类。第二就是和煤商还有高家就煤和铁达成了协议,降低了进货价格。第三就是通过对煤场进行合理布局,铁模进行了重新铸造,增加了回火工艺,即保证了铁的强度,又减少了铁的用量。

    张三这才知道,原来自己那个铁范铸炮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没有配套的退火工艺,铁范铸造出来的东西,只是白口铁,即脆质地不均匀,强度又不够。

    这些东西这里的铁匠都懂,因为张三一直没有问,也没有人告诉他,其实这个时代的铁模铸造的农具都会退火的。但是当张三问起能不能对那种厚的大件的东西退火,铁匠都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反正现在也不急,张三暂时还有沙模铸造可以凑合着使用,晚上几个女孩在一起聊天,张三等到九点多钟也不见双儿过来找他,只好熄灯睡觉。

    夜里梦到自己成了皇帝,后宫佳丽几千人,张三正在宠幸着三千佳丽,突然身体一阵抖动,醒了过来,换下湿湿黏黏的内裤,张三不禁惆怅的唱起来:“我要这铁棒有何用!……”


………………………………

第二百一十一章 情报工作

    第二天一早,大家继续去京城送冬衣,张三起床时,侍书站在门外等着张三洗漱,洗漱完成,张三坐在自己屋子里发呆,现在一切步入正轨自己确变得可有可无了。

    张三正无聊的不知干什么才好,门外猴子进来探头看张三在坐着,进来说道:“三哥,我查到一些消息。”

    张三点头跟侍书说:“侍书,你先去照顾你弟弟吧,有事我会叫你。”

    看着侍书出去,猴子凑上来说道:“三哥,这个侍书,家里的确实如她所说,家里也没有亲人了。”

    张三这才放心:“恩,这样就好。那个王焕最近有什么消息么?”

    猴子说道:“太白楼的兄弟现在只是在后厨打杂,能得到的消息不多,只是听说那王焕的爹叫王值,娘是羌人,原来在洛阳一个瓦子里跳胡笳舞,后来嫁给王焕他爹,王值就把瓦子里的那个勾栏买下来,交给他娘经营。

    后来有一群路过的军汉醉酒闹事,调戏了王焕他娘,被任提辖官的王值就出手教训了他们一顿,只是这些军汉确是西军一个将门的家奴,后来就被按了个罪名收拾了。”

    张三点头,这事才算对的上,当然里面也有很多有待商磋的地方,但是足够张三分析事情的始末。

    “那个西军的军需官最近有什么动静?还有那个贺怜怜?”

    猴子想想说道:“因为老鸨和王焕约定的日期将近,但是王焕确并没有筹到足够的钱,所以那个高邈最近频繁出入绣春楼,好像最近两天就要赎人。”

    张三点头想想这高邈都快成功了,这王焕没有什么反应么?那也太怂了,这样的人真招到麾下,真的能上阵杀敌么?:“那个王焕就没有什么反应么?”

    猴子想想说道:“最近王焕求他叔父拆借些钱给他,但是他叔父确并没有同意,上次麻七和牛二一闹之后,也没有人敢在借钱给他。现在那王焕整天借酒消愁。”

    张三摇头叹气问道:“难道他就没有想过怎么救人么?”

    “这个不知道,估计是怕无处容身吧,而且那个贺怜怜还是个小脚,就出去也跑不动啊。”

    “小脚?”

    猴子点头说道:“是啊。这贺怜怜是苏州人氏,听说那边的大户人家都爱小脚。”

    张三点头,这贺怜怜的爹是个秀才,估计也是受风俗影响,现在北宋缠小脚还没有流行起来,但是并不代表没有,反正张三觉得既然他来了,那么这种恶习就不会有机会流行起来了。

    想想王焕也挺不容易的,一个有志的官宦子弟,习得一身武艺,正准备报效国家,家里确连遭横祸,不得不远走他乡躲避,这一躲就是二十年。

    好不容易认识了情投意合的贺怜怜,确没有钱赎人,就算想抢,且不说小脚的贺怜怜能不能逃得出东京,就算跑出去又如何?天下之大再难有容身之处。此时天下乱象未显,大宋的统治力还是很强的。

    “你派人密切注意着绣春楼,高邈还有王焕的动向。一有情况就过来告诉我。”

    “好唻,三哥我这就去。”说完猴子就要朝外边走。

    张三摆手道:“等等,我问你,最近钱进接手生意,有没有人有意见?”

    猴子摸摸头:“这个没有,一开始兄弟们有点想不通,但是自从钱进最近几个举措接连推出,大家的生意越来越好,大家也就相信他了。”

    “恩,要是有什么新情况,或者感觉不对的地方,就回来跟我说,知道了么?”

    猴子听完点头:“哎,好的三哥。还有事情么?”

    张三笑道:“你现在怎么这么着急?这快年底了,你把你手下的兄弟列一个名册,按上次我给你写的不同事情等级,完成质量和数量标清,过年了,也给他们发一笔奖金。”

    猴子听完高兴的跳起来说道:“真的?太好了!我这就去告诉他们,他们肯定高兴。三哥还有什么吩咐?”

    “当然还有,你的那些兄弟,一定要多关心,谁家有困难要多帮助,钱不够了就跟我说,他们有什么要求你就跟我说,能满足他们的我会酌情考虑,知道了么?”

    猴子听了张三的话,摸摸头说道:“三哥,要说要求,还真有一个。”

    张三好奇的问道:“哦?你说说。”

    “三哥,我手下那些兄弟,有十多个核心的,知道是替三哥办事,都希望见见三哥。不知道行不行?”

    张三听了笑道:“这有什么难的,这样吧,你把表统计好,明天就把他们都带过来,我给他们发奖金,还有一个,除了这些核心成员,其它人不要让他们知道自己是给谁办事,要像上次我教你的那样,单线联系,知道么?”

    “知道了三哥,那我去忙了?”

    张三摆摆手,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