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贞观帝师 >

第842章

贞观帝师-第842章

小说: 贞观帝师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划分专业之后的那些专业课程,是必须要有的。需要改动的地方也不多。也可以直接来用。

    但是师范学院却要比泾阳书院多出一些其他的教材来,比如说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学论以及教学实践之类的师范课程。

    这也是泾阳书院毕业的学子若是到师范书院,只需要学习一半的时间就行了的原因。因为他们已经在泾阳书院学习完了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只需要再学习完教育学这些师范课程就可以了。

    而不是泾阳书院的学子,就需要进入师范学院之后,将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示范课程都学习完,故而所需的时间就长。

    师范课程的教材编写,这个难不住夏鸿升。后世里大学所学便是师范方向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故而本就包涵了师范课程的学习。毕业之后考教师,考得也是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以及教师规范和教师职业道德等这些师范课程的内容,所以更加熟悉。再加上自己从教多年的经验和心得体会融汇其中。想要编写出教材来,也是不难。

    说起来穿越到大唐已经十年,可夏鸿升对自己的字儿也还是觉得拿不出手。而自家的四位夫人,却都是写得一手好字。于是夏鸿升口述,四女轮番代笔,进度倒也很快。

    一家五口,一男四女在书房当中或记录或笑闹,日子过得倒也舒惬。不知不觉,日子便又过去数月,春去夏至,一身长衣也换做了薄衫。而派出去往各地张贴招生榜文的人,也已经好几拨了。

    “升哥儿,这几个月也没见你动静,大家伙都差点儿忘记还有你这人了。”李泰摇着蒲扇,一边喝着冰豆汤,一边对夏鸿升说道。

    其实他自己也是好几个月没从泾阳书院里面出来,今日才突然到访。

    夏鸿升正整理着一沓刚印好送来的书籍,听见李泰这话,就掂起来几本冲他晃了晃,说道:“我打算暑假里面就开始报名,暑假过后师范学院正式开学。这几个月埋头编纂教材,这几日才总算编好。”

    说罢,又见李泰坐在椅子上面好似散成一团一般,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于是又笑问道:“倒是你,听说已经好长时间没有出过书院。今日突然出来,恐怕是有好事发生?”

    “科研院总算一切都步入正轨,下属铁路研究院招进去的那些学子很不错,蒸汽机改良与应用研究院有我亲自领着,目前这俩是最活跃的,也是目标最明确的。”李泰说道:“我今天来找你的主要目的,是想在科研院下再成立一个下属轮船研究院。”

    泾阳书院科学研究院为分级机构,最上一级自然是科学研究院,往下根据领域分为不同的下设研究院,为二级研究院。二级研究院可根据技术再行细化出三级研究院,比方说蒸汽机改良与应用研究院,就是科研院下设的专门研究蒸汽机领域的二级研究院,而铁路研究院,因为是研究蒸汽机应用在铁路方面,所以又是蒸汽机改良与应用研究院下属的三级研究院。

    夏鸿升一愣,继而兴奋的一下站了起来:“蒸汽机船……恩?”

    李泰面带得意,点了点头:“火车都搞出来了,大原理都是一样的,不过是将在铁轨上的轮子,改成在水里跑的轮子。既然已经做出来了,后续的再改良和研发就交给轮船研究院去做。我们蒸汽机改良与应用研究院,还要继续去改进蒸汽机,开发蒸汽机新的用途。我发现,蒸汽机改动改动,几乎可以用到各行各业里面!”

    “青雀儿,你是好样的。”夏鸿升朝李泰竖起了大拇指来,说道:“大唐第一次工业革命,就要在你的手上开始了。”

    “工业革命?”李泰听见了新名词,有些好奇。

    “不要在意那些细节。”夏鸿升摆了摆手:“你只要知道,你开创了大唐的一个新时代——蒸汽时代!”

    “不过,你是个天纵奇才,你的眼光,总要比旁人,比世界,比这个时代更加领先才行。”夏鸿升又继续说道:“我同意了,你回去之后就成立个轮船研究院,将蒸汽轮船的技术交给轮船研究院,让他们去改良。你也从蒸汽机改良与应用研究院出来,然后再成立两个科研院下设的新二级研究院,一个叫电力研究院,一个叫电磁研究院,由你亲自带着。”

    “电力!”李泰猛得从座椅上弹了起来,激动万分的看着夏鸿升:“升哥儿,当初讲物理的时候,里面对电力只是稍作提及,我私下里面问你,你说是如今做不出发电机,没法多讲。难不成现在……”

    “现在还不能。”夏鸿升摇了摇头:“不过,我可以将原理交给你,至于能不能做出来——青雀,能不能继续引领下一个电力新时代,就看你的本事了。”

    “师尊,快快教我!”李泰两眼放光,如同久未进食的饿汉忽而看见了满桌的山珍海味一般。


………………………………

第1173章蒸汽机船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每年的初夏时节,都是夏鸿升最喜欢的时候。院子里面的蔷薇花其实还未开盛,只是突然想起来有一首关于初夏的诗,也就随口吟咏出来罢了。

    “公子,该走了。”齐勇出声提醒道。

    夏鸿升点了点头,觉得自己最喜欢的时节能与蒸汽机船的问世凑到一起,当真再好不过。

    “走罢!”

    到了前庭,李泰已经在等着他了,穿的是一身周正,神采奕奕。两眼之中满含机敏与睿智,倒还真有那么一副科学家的气质。

    夏鸿升对于自己当初选择李泰作为自己那些从后世带来的知识的传人,感到非常满意。如此聪明的学生,谁会不喜欢?更何况——若是换了旁人,谁能动下嘴就可以要来一艘在当今世上堪称战略级的铁甲船来随便改着玩儿?

    智商够,能力够,具备对科学的狂热爱好和兴趣,如今在自己的长久调教之下,品行也够,又有权利和财富来支持他对科学的投入和研究,更兼地位非凡,可以借助整个帝国的力量来帮助自己进行科研,这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本公子英明啊!

    夏鸿升倍感欣慰。

    二人一路从泾阳到了军机坊。军机坊当中有个船坞,引渠直通渭河,当初第一艘铁甲船就是在此间做成。不过由于场地和河道所限,做出来的铁甲船比眼下服役的要小好几圈。李泰也是要来一艘小些的铁甲船来改的,否则只怕就算是做出来了,也过不去水渠到渭河里。

    至于那第一艘铁甲船,已经在琉球岛上被弄上岸妥善保存,留作纪念了。

    这一艘蒸汽机船,日后,估计也会到那里去。

    不多时,夏鸿升就见到了大唐第一艘蒸汽机船的样貌。

    外面看上去,却似乎同铁甲船的区别不算太大。只是船身站整艘船的比例似乎高了一些。

    “既然都以蒸汽机为动力了,干嘛不将桅杆和桅帆干脆去了。”夏鸿升指着船,说道。

    “省煤。”李泰摇了摇头,说道:“眼下蒸汽机的转化率还有些低,特别费煤。我寻思着,先把这一部分给留住,能配合着一起用,多一份动力总是好的嘛!除了原本的明轮之外,我又在船底加了螺旋桨和水轮,蒸汽一开,也能转。”

    “螺旋桨和水轮的方向能变么?”夏鸿升问道。

    “自然。”李泰点了点头:“我接了传动轴和齿轮到操作舱,人可以在操作舱里面直接操作螺旋桨和水轮的转向,从而推动船只转向。就是太费劲,得几十个人一起转才能转动一个转盘。这么算下来,光是操作舱里面就得五六十人了。水轮得几十个人,船舵也得十数人才行。不过好在不须要在让几百个人在船底一起脚踩传动轴来推动水轮和螺旋桨了,故而其实算下来,人还是少了些的。”

    正说话间,只听见外面有些噪杂声传来,众人刚一回头,却见李世民领着一帮大臣进来了。

    二人过去拜见,李世民笑道:“你们二人倒是来得早——这便是蒸汽机船?看似同铁甲船差不多嘛!”

    “蒸汽机船的改良主要是在动力系统,外观却看着变化不算太大。”夏鸿升说道:“不过这里面,可是要先进得太多太多了。”

    “进去看看!”李世民有一颗探索未知的心,一来就急切想要去看看里面的变化。

    众人上船,下去甲板进入底下。

    只见原本铁甲船下那盛有百号人的地方,如今只有堆积成山的煤。又往里进,过去隔墙,入眼却是一个巨大的蒸汽机,正有人不断往里面填煤。

    “这跟之前那火车倒是很像。”李世民好奇的四处看看,说道。

    “不错,正是一样的原理,只是稍作改动,使之更加适合船上来用。”李泰答道:“主要还是船只本身,为了适应使用蒸汽机,而做出的改动居多。不过都在水下面,却是不好看见。”

    “看是不好看见,不过跑起来就知道了。”夏鸿升接道:“岳父大人,不如让人迅速填煤,烧起蒸汽机,咱们出航试试便知。”

    “好!”李世民答应道。

    人手本就不少,得了命令,更是迅速烧起了蒸汽机。

    随着一声声呜呜的声音响起,众人只觉得船身一震,就感觉船动起来了。

    此时众人已经上到了甲板上面,觉察到船只开动,李孝恭说道:“似乎也并没快多少。”

    夏鸿升与李泰笑而不语。

    蒸汽机刚烧起来的时候,动力还不能达到最大,再加上船身重,速度并不会多快。但却是越烧越快,等到过一会儿,他就不会这么说了。

    船只驶出船坞,沿着水渠往渭河里面开。

    “咦?”李孝恭觉察到了变化,有些吃惊:“船开始加快了。今日本无风,桅帆又没有升起来,竟也能跑到这般。”

    李泰淡淡一笑,很是装比的样子,也不吭声解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