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帝师-第6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乎,大唐税法和大唐商法进展缓慢。
夏鸿升只得又从长安回去了泾阳,白天事情太多,脑中不得凝思,只能晚间在书房里面写到半夜。夏鸿升还找来了幽姬,让她扮作商人,想方设法的钻空子,夏鸿升好有所针对的进行补充。亦或是二人一同讨论。这家里面能跟得上夏鸿升的思路讨论这些事情的,也只有她了。
袁天罡都“使出浑身解数”来看日子了,李世民和长孙皇后自然不会反对。日子越来越近,眼瞅就到跟前。
夏鸿升这心中也更加七上八下的,总是静不下来心思。
事情也愈发多了起来,刚布置完宗祠,又要去请傧相,李业诩心思活络,机敏狡猾,可以活跃气氛,巧言应对;魏书玉谦谦君子,稳重大气,可以撑开门面,镇住场面;至于其他纷纷踊跃报名的房遗爱程处默尉迟宝林等人,都属于牛鬼蛇神的路子,哪儿远哪儿待着去!
李承乾很是得瑟的跑来转了一圈,口中本舅哥儿如何如何,妹夫你咋地咋地的指导了一番,然后心满意足的走了。李恪也得得瑟瑟的跑过来,本舅哥儿如何如何,妹夫你咋样咋样的嚣张了一番,心满意足的也走了。李泰也跑了过来,还想本舅哥儿呢,被夏鸿升拉住就是一顿痛揍。
“他俩是长乐的哥哥,嚣张嚣张,本公子也就认了。你丫当弟弟的,也跟在姐夫面前得瑟?!”夏鸿升拧着李泰的耳朵,冷笑着说道。
“哎哟!师尊!姐夫!”李泰连忙求饶:“小弟这,学生这,这不是开个玩笑么!姐夫快放开小弟罢!”
夏鸿升松开了手:“哼,冲你这声姐夫,算你眼头活!今回且饶你一次。多在书院学习,少老往这儿跑,本公子烦着呢!”
“嘿嘿,这不是身为师尊的亲传弟子,又兼之长乐姐的弟弟,学生是想要来看看需不需要帮忙的!”李泰嘿嘿一笑的那副德行,跟夏鸿升简直无二。
“想凑热闹就直说,跟你那俩哥哥一个样儿!”夏鸿升没好气的冲他瞪了一眼,说道。
“哎,师尊这可是冤枉学生了!”李泰说道:“学生是特意来告诉师尊一个好消息的!”
夏鸿升抬眼看看李泰:“甚子好消息?”
“乐台先生回来了,还带回来了三个老先生。”李泰笑道:“昏时才到书院,颜先生让他们休息一晚,本打算明日再来跟师尊说的。”
“哦?!”夏鸿升眼中一亮,当下心中便是一喜。
这果然是个好消息。
夏鸿升还在泉州的时候,写信给乐台,拜托他以墨家钜子之身份往琼州一去,寻访鬼姓或王姓之人。盖因从鬼千秋口中得知这一脉的兵家及纵横家传人。
同为诸子百家,乐台身为墨家钜子,其率领墨家重新出世,这对于琼州鬼姓之人来说,应当是具有很大的诱惑力的。毕竟,诸子百家的传人,谁不想让自家的学说再争鸣一回?
听李泰说还带回来三个人来,想必就是那鬼姓传人了。
当然,也有可能本是王姓,而后化名鬼姓之人。
那鬼千秋既言其祖上乃鬼谷子之侄孙,鬼谷子姓王名诩,又名王禅,若真是其后,本该为王姓。而其既为鬼姓,定是祖上有因化名而改之。
时间过去何其之久,管他到底该是王姓还是化名鬼姓,只要他真传承有纵横家或是兵家之学问,那便足够了。夏鸿升所图者再其学问,管他个姓甚名谁――管他叫鬼千秋,还是王万代呢,便就是忽然又姓了李,也没甚子干系!
“咋样,师尊,算不算是个好消息?”李泰凑过来对夏鸿升问道。
夏鸿升点了点头:“不错,是个好消息。为师便准你今晚在家里蹭饭了。”
“嘿嘿,多谢师尊!”李泰连忙道谢,然后告退一声,一溜烟往后面跑了。这厮肯定是去报饭去了。
夏鸿升无奈的看看他匆匆报饭的背影,心说你丫要是在这么吃下去,就要跟后世里的本公子一样,在胖子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了啊!
收回来目光,低头正思索着明日该如何巧妙的考验一番乐台所带回来的那几个人的学问,就忽而听见齐勇寻了过来,到了他跟前,说道:“公子,徐大人来了。”
夏鸿升思路又被打断――这已然是这几日的常态――于是摇了摇头,断了思绪,随齐勇快步往前过去。
到了前庭,见徐孝德坐在那里,连忙过去拜见这另一位未来的老丈人:“小侄拜见徐伯伯!”
“无妨,无妨。”徐孝德摆了摆手,起身说道:“老夫只是过来看看,准备的若何了。”
“也差不多了。”夏鸿升说道:“基本上已经完备了。”
徐孝德点了点头,又说道:“老夫得了陛下旨意,身受皇恩,擢升水部郎中,专负水师漕运及督造新式船只之责。”
夏鸿升一愣,水部郎中?还专司水师漕运及督造新船,现如今这可不是一般的职位了。水师漕运,说白了就是专门负责给水师安排运送粮草辎重补给的职能,现如今大唐重视起了水师来,这可是一份深得皇帝信重的人才足以堪当的重任。
而原本的历史上徐孝德不是一直到快要打高句丽的时候才受到重用么?
见夏鸿升一愣,徐孝德还想着是夏鸿升以为他要赴任,于是又说道:“你且放心,陛下已经明言,老夫可以等惠儿入你家门之后再去赴任。皇家嫁女,虽之前从未有过同臣子之女同嫁一夫之举,因无前制可循。然到底尊卑有别,只怕公主出降之后,至少半年之内惠儿不能入门的。想来,老夫或可还能在长安待上半年。”
“等半年?!”夏鸿升大吃一惊:“不是挨着么?”
徐孝德哑然失笑,摇了摇头,道:“天家之女出降于你,惠儿如何能挨着?半年已是少了!”
………………………………
第874章 商家
尽管夏鸿升头一天忙得不可开交,晚上有熬了大半宿,可第二天一早,还是天刚亮就起来洗漱,换了一身干净衣服,带着齐勇去了书院。
等到学子们起来跑步和晨读的时候,夏鸿升就已经等在了被他自己暗中誉为“学术交流中心”的建筑外头了。
又稍过一会儿,乐台便到了。见了夏鸿升在那里站着,颇为吃惊。
“乐先生。”夏鸿升对乐台笑道。
乐台上前也道:“山长来的如此早?呵呵,总算是回来的及时,赶上了山长大婚之喜,先恭祝山长了。”
夏鸿升摆了摆手:“乐先生千里奔波,在下还是得感谢乐先生。”
“这一路的确不好走。遍寻之下才终得以找到。”乐台叹了口气,却又说道:“然乐台自从到了书院之中,方知天下学问,理当共融,该相互促进,择长补短,而非是有你无我。山长那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方是百家学说长存进取之道啊!其人亦有感于此话,才愿随某出来,看看书院究竟若何。”
夏鸿升笑了笑,又问道:“一路结伴归来,依乐先生来看,这几人……”
乐台笑了起来,说道:“还未曾向山长道喜,这一回,若是山长能留下这三人,那咱们书院,却正如虎之添翼了!三人之中最长者为鬼朝宗先生,其身负兵家奇谋,一路上叫乐台大开眼界。另一人曰鬼厚诚,深谙纵横之术。还有一人,却是山长如何也想不到的。”
“哦?”夏鸿升意外 的看着乐台:“却是何人?”
“此人姓计名润泽,乃春秋计氏之后人耳!”乐台笑道:“其为商家之传人。”
夏鸿升顿时瞪大了眼睛,商家?!这……
“诸子百家,商家?!”夏鸿升惊问道。
乐台笑着点了点头:“不错,正是商家之传人。原来其先祖亦避祸于琼州。鬼前辈知晓某之来意,又听某说了书院兼容并包之原则后,便欣然愿随某至于长安亲眼一看。而两家同样避祸琼州,到如今本已成为世交,于是又差人通传,便一同来了。”
哎哟,夏鸿升觉得自己心跳加速了些许,这莫不是老天爷都在帮着本公子?!
诸子百家,其诸子者,乃先秦时期管子、老子、孔子、庄子、墨子、孟子、荀子等学术思想之代表人物,奉为先贤。而百家者,则为不同之学术流派之总称。盖因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数得上名字的一共有一百八十九家,四千三百二十四篇著作,故曰百家。然其后之《隋书经籍志》等书,则记载“诸子百家”者,实有上千家之多。
但是,流传较广、影响较大、最为著名的不过几十家而已。而归纳而言成为正式的学派的,却仅有一十二家。
未成学派,并不代表其学术思想、理念就不好,反而有时候是因为太过超前,又或是同当时主流之价值观不相符合,故而为人所疏远,未能成其流派。
这商家便是其中之一。
商家名不见经传,亦未能形成流派,同自周朝开始的重农抑商的政策原则有分不开的关系。古人对工商的态度有过数度戏剧性的转变。远古的中国人似乎并不轻商。早在殷商时期,人们是乐于和善于经商及从事手工制造业的。
周朝的建国者们在反思商朝灭亡的教训 时认为,殷商之亡就是因为民众热衷工商而荒芜了农业,造成民心浮躁,国基不稳,因此,转而推行鄙视工商的重农政策。在周制中,工商业者的地位变得非常低贱,“百工”常与于奴隶并列。
然而在先秦时期,因为天下纷乱,“礼乐崩坏”的缘故,商业和商人,及至于手工业者,却曾有过一段极短时间的蓬勃时期。
士、农、工、商四个阶层的划分,是出自春秋时期,齐国的国相管仲。他主张把国民分成士、农、工、商四个阶层,按各自专业聚居在固定的地区,是为“四民分业”。这种专业化的商品经济模式,两汉以来都被尊奉为基本形态及指导原则。
“四民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