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武帝之天龙八部 >

第423章

武帝之天龙八部-第423章

小说: 武帝之天龙八部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反倒亲自走下马车,颤抖着声音道:“琼州王免礼,卿一路扶送皇儿回京,哀家在此谢谢诸将士。皇儿不幸殡天,能看到尔等细心守护,想必也会心有安慰的。”

起身的赵孝锡,主动伸手搀扶着这位名义上的伯母,将其缓缓引到保存赵煦遗体的冰棺处。看着躲在里面,面色含笑的儿子,皇太后也忍不住失声痛哭起来。

在这个时候,赵孝锡朝跟在身边的王子殊道:“让皇妃跟公主们,也一起过来吧!皇上在临终之时,最放不下的还是她们。让她们,也看看皇上最后一眼吧!”

听到赵孝锡的吩咐,王子殊来到还在下跪的百官队伍面前,沉声道:“王爷有令,传诸皇妃与公主,前往瞻仰陛下遗容。”

说着话的王子殊,朝那些宫女太监打了个脸色。这些听到消息的皇妃们,也明白这是最后看一眼她们夫君的机会。过了今日,以后她们再无机会得见圣颜了。

看着这些将来,只怕要孤守宫中的后宫嫔妃,开始啼哭着往前面走去。几位尚且年幼的公主,在后妃的怀抱中,同样也是哭闹不止。

这种悲伤漫延的情况,让不少百官也开始流泪。顺带着,跪在后面的百姓们,同样有不少开始流泪。只是这种眼泪,不知道是真心替赵煦而流,还是替他们自己而流。

一朝天子一朝臣,对于百官是真理,对于百姓也同样在理。赵煦虽然亲政时间不久,却也替百姓做了不少实事,让不少百姓感念其功德。

可就是一个,给他们带来些希望的皇帝,最终却英年早逝。这让百姓们很担心,新皇继位后,大宋会变成什么样子。没了皇帝的大宋,又会遇到何种未知的危险。

伴随着皇太后哭灵结束,赵孝锡又亲自扶着她返回凤驾。再次下令,灵柩沿官道直进皇城,将其遗体供奉在宗庙中等待安葬。

除此之外,随行的百官,也将在那里见证。宗庙遗老公开,赵煦出京前供奉在宗庙中的遗诏。以此确定,未来的新皇究竟花落谁家。

可眼下的情形,不少人觉得新皇人选已经明显。跟赵孝锡亲近的官员,自然是欣喜的一群人。而压错宝的官员,开始担心他们的未来了!

第一百四十章宗庙交锋

望着跪在皇城道路两旁的百姓,赵孝锡也清楚。在这个时代,皇帝驾崩是件举国同悲的大事。尤其赵煦刚刚亲政,便不幸遭此横祸,对大宋民心而言也是重创。

可事情已经发生,再怎么悲伤难过,躺在冰棺中的赵煦也不会醒过来。眼下前线战事焦灼,保证大宋的稳定,也是当前最急需做到的事情。

正是考虑到这些,赵孝锡才放下亲自追杀慕容复的仇恨,匆匆领兵返回汴梁。目的只有一个,在国仇家恨上面,他最终还是选择保持大宋的稳定为先。

只有新皇成功继位,天下臣民便有了追随的对象。那样一来,也能保证赵煦英年早逝的影响,以最快的速度平复掉,重新引领大宋走向强盛的轨道上。

一路无言的赵孝锡,与王师约等老臣相见,也没说一句话。直接带领文武百官,将赵煦的灵柩送到宗庙之外。经过一番仪式,亲自抬棺将其安置在宗庙祠堂内。

一切准备妥当,看着翘首期盼的文武百官。赵孝锡平复一下心情,走到百官面前平静的道:“皇上此番英年早逝,实乃我大宋天下臣民之不幸。

然事已至此,再伤心也于事无补。眼前前线战事僵持,国内军心民心不稳,需尽早安排新皇登基。继承皇上未完之遗志,复我大宋之盛世荣耀。

皇上御驾亲征前,已立有遗诏供奉于宗庙之内,由宗庙宗亲日夜看管。现在宗庙长老,祭天地取皇上遗诏,象文武百官宣读。本王多问一句,京中郡王可来齐?”

听到赵孝锡的询问,王师约上前道:“回王爷的话。目前京中诸王爷已至。唯有端王殿下,因感染风寒,暂时不宜前来见礼。还请王爷见谅!”

闻听此话的赵孝锡,显得很冷酷的道:“如果他现在未死,那就是抬,也把他给我抬到这里来。皇上殡天。他不来祭拜成何体统?来人,去请端王前来。”

得到命令的骑军将士,很快便骑马飞奔端王府。将惶惶不可终日的端王赵佶,请到了宗庙之内。看到站在灵柩旁的赵孝锡,这位端王便知一切都完了。

可不甘就此丧命的他,最终还是直扑灵柩前,跪下便嚎哭道:“皇兄,你怎么这么早便去了呢?你这一走,让皇弟我们怎么活啊!有人要谋朝篡位。夺我赵氏江山啊!”

赵佶的这番哭诉,令宗庙之内的大臣也是心中一凌,觉得他们最为担心的事情,最终还是发生了。到这个时候,赵佶还不死心,这不是故意找死吗?

就在所有人以为赵孝锡会生气时,赵孝锡却很平静的道:“端王殿下,此乃皇族宗庙。你如此哭诉。不怕惊扰皇上圣灵吗?这可是大不敬之罪,你懂吗?

你口口声声说有人谋朝篡位。那么当着皇上的圣灵,还有满朝文武百官,以及宗庙各位宗亲。说出那谋朝篡位之人,让我等知道,何人如此大胆。”

看着赵孝锡平静的询问出这些话,赵佶也豁出去一般怒道:“就是你!琼州王。皇兄在位之时,已宣旨,未奉旨,你回京便是死罪。那此番,你回京。可有皇兄圣旨?

另外,你不在琼州好好牧守百姓,却出现在两军交战的战场,到底有何居心。此番皇兄遭人暗算,那谋逆之人慕容复,如本王没说,他乃你在江湖结下的仇家。

现在皇太后也在,各位宗庙宗亲都在,你是不是应该给众人一个交代。甚至本王有理由怀疑,此次皇兄遇害,都是你一手谋划,目的便是篡夺皇兄的江山。”

听着赵佶看似有理的指责,章惇上前道:“端王殿下,你,,,,!”

正准备帮赵孝锡解围的章惇,看到赵孝锡伸手阻止,便将后面的话咽回了肚里。静静的看着赵孝锡会怎么处置,赵佶这些居心叵测却有理的指责。

一如既往脸色平静的赵孝锡,走到赵佶面前平静问道:“端王,按辈分,你应该称我一句堂兄。就算不论辈分,端王也应该称我一声王兄。先前无礼之举,本王暂不追究。

既然端王指责,本王未奉旨,私离封地。那本王想知道,端王是如何知道,本王出现在宋辽战争,是没奉诏的呢?赵大,将皇上圣旨,交与皇太后跟百官看。”

伴随着赵大将一封盖好玉玺的密旨,递交到王师约等大臣手上,又让皇太后也过目一番。众人才知道,此次宋辽之战如此胜利,跟赵孝锡的支持有直接的关系。

众人浏览一圈密旨,看到上面的字迹正是赵煦亲自书写,便知端王这条指责明显站不住脚。那怕赵煦其它几个弟弟,同样清楚他们错估了赵煦跟赵孝锡的兄弟情。

同样亲自看过密旨的赵佶,继续狡辩道:“就算你有皇兄的密旨,那也说明不了什么。朝中谁人不知,你居心叵测,一直打算篡夺皇兄的江山。

如果不是你拥有不臣之心,皇兄又何必将你流放琼州。本王觉得,皇兄此次的死,就是你一手策划的。不然,处于众军保护中的皇兄,为何会遭人毒手呢?”

望着有些胡搅蛮缠的赵佶,赵孝锡突然道:“对于你的指责,本王承认一点,那便是慕容复确实跟本王有仇。此番保护不利,让皇上蒙难,本王确实有不可推辞的责任。”

一听这话,赵佶立刻狂笑道:“你们都听到了吧?他都承认了,皇兄的死,就是他一手造成的。这样的人,怎么配出现在这里呢?按本王,,”

‘闭嘴!’

冷酷吐出两字打断赵佶妄言的赵孝锡,显得很严厉的道:“眼下皇上蒙难,你不思祭奠皇上,却一力在此胡搅蛮缠。你不觉得丢脸,本王都觉得丢脸。

本王送你一句话,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你指责本王的罪行,一切都是凭空猜测,可能拿出半份证据。如果有,本王当场自刎于此。如果没有,那就闭嘴。

此次皇上弥留之际,嘱托本王只需照顾皇太后,还有宫中众位妃嫔,以及尚且年幼的公主们。你们这些亲弟弟,皇上只牵挂申王一人,本王最初还想不明白。

眼下看到你的嘴脸,本王都替有你这样的堂弟而羞愧。想争位,无可厚非。可你的嘴脸,是不是太龌龊不留底限了。连亲哥哥,也能下的了手谋害。

放心,本王不象你,只会空口白牙行诬蔑之举。真以为,花钱聘请一些江湖死士,刺杀掉所有反对你继位之人,便能让你如愿登上皇位吗?本王告诉你,痴心妄想!”

拍手两下,那位蒙面的护龙统领,很快便出现在宗庙之内。看到他出现,赵佶突然显得有些紧张的道:“你们都是一伙的,就是你们合伙篡夺皇兄的江山。”

面对这样的指责,护龙统领很冷酷的道:“端王殿下,前番你来宗庙,想提前查看皇上留下的遗诏,本就有违祖制。本统领遵行皇上遗命阻拦,有何不妥?

你现在可问问,放在宗庙的皇上遗诏,本统领是否靠近过?你不相信本统领,那应该相信宗庙的各位皇室宗亲吧?别把所有人,都想象的跟你一样居心险恶。”

护龙统领的话一落,赵孝锡见众人心存疑问,便开声道:“龙统领,你将你的身份告知在场的文武百官。本王相信,他们知道事情轻重,有些话不敢乱说出去。

还有烦请诸位宗亲,也做个见证。说一下,皇上先前供奉在宗庙的遗诏,是否有人触动过。本王觉得,有些事情还是说明白些更好,省的以后留下后患。”

在这个时候,护龙统领翻出代表身份的隐龙令。将护龙暗卫的来历,跟在场的百官诉说了一遍。听到这是一个,只听众皇帝命令行事,布控天下的密探组织,百官也吓一跳。

而护龙统领说完这番话,宗庙的几位宗亲也出面道:“自皇上将遗诏供奉于宗庙中,我等日以继夜看守。每次必须保证,三人同时在场看护,从未有过丝毫怠惰。

从遗诏供进宗庙,我等也从没看过里面的内容,更没看到任何人触碰过遗诏。如众位不相信我一人之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