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万岁约阿希姆 >

第692章

万岁约阿希姆-第692章

小说: 万岁约阿希姆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办公室召见内阁首相罗尔…麦克林及三军总司令,征询这些重臣的意见。

    从政治立场出发,首相认为爱尔兰国王可以考虑火线接任同盟国舰队司令一职,但前提是他在任何情况下都不登舰指挥战斗,而是在相对安全的陆上司令部运筹帷幄,若这一前提无法得到保证,便应明确地予以拒绝——国王的安危直接关系到爱尔兰的稳定,关系到六百万爱尔兰人的命运,绝对不容有失。

    从军事角度考虑,将领们觉得由爱尔兰国王执掌同盟国舰队的指挥权有好有坏,好处是有利于提高爱尔兰在同盟国阵营的军事地位,而且可以在战斗中优先照顾爱尔兰舰艇,让爱尔兰海军官兵多涨经验少吃亏,坏处是一旦战局不利,不但国王本人的威名受到影响,爱尔兰的利益也容易受到损害。

    既然首相和三军司令的想法跟自己的考虑基本一致,夏树果断道:“经过慎重考虑,我决定谢绝德国皇储殿下的邀请。”

    曾长期担任爱尔兰外交大臣的现任首相罗尔…麦克林立即表态赞同,陆军司令威廉…布兰特上将和空军司令罗伯特…德布洛尼上将略有些意外,但也都觉得这个决定是理智稳重的,唯独海军司令肖恩…珀塞尔上将流露出复杂表情。

    夏树没有向他们透露自己的真实想法,而当首相和上将们离开王宫之时,海军参谋长贝克少将正尊奉国王之命,利用爱尔兰海军的情报和参谋资源梳理分析当前的海战形势。

    当天晚上,夏树来到爱尔兰海军参谋部,以同盟国舰队指挥官的角色与参谋军官们进行兵棋推演,经过三个多小时的交锋,艰难扭转战局,赢得了模拟海战的胜利。

    可是从海军参谋部返回王宫途中,夏树脸上却没有胜利者的喜悦,因为他清楚地知道,贝克和参谋军官们并没有在兵棋推演中竭尽全力,负责技术判定的军官也有意无意地偏袒自己,这才让兵棋推演中的同盟国舰队战胜了强大的美英舰队,而且这场战争式的兵棋推演模拟的时间跨度是两年左右,交战双方补充的舰艇数量假设为一比一,如今美国和德国的工业规模相差不大,可是民主国家、自由市场的效率显然高于独裁国家、官僚经济,且不说美国的地缘利于全力造舰,即便投入同等资源,美国也能够以更快的速度爆出更多的战舰来。

    回想起上一场大战时那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激战场面,夏树不禁仰面感叹:亚速尔之战未能抢得先机,果然遗患无穷啊!

    收到爱尔兰国王婉拒邀请的电报,小威廉当晚便将舍尔、曾克尔、雷德尔三人召到办公室,将这一情况如实相告。

    尽管这意味着自己很可能得到重新披挂上阵的机会,舍尔看起来一点也不兴奋,反倒有些失落和遗憾,而历任德国侦察舰队参谋长、公海舰队参谋长、海军军需总监直至成为帝国海军参谋本部掌门人的埃里希…雷德尔这时并没有再为舍尔说话,他安静地坐在那里,安静地等待最终结果。

    最后一刻,曾克尔上将开口道:“从普鲁士到德意志帝国,海军部最高长官降格担任舰队司令的事情从未发生过,我毫不怀疑舍尔元帅的指挥能力,但从战略高度考虑,此举不甚妥当,所以恳请元帅深思熟虑,慎重决定。”

    “难道阁下可有比在下更适合的人选?”舍尔以同样的反问应对曾克尔的异议。

    曾克尔看了看威廉皇储:“冯…达尔维格上将和冯…罗伊特上将的资历、能力不及舍尔元帅,但有元帅在后方调度节制,或许可以一试。”

    舍尔直言道:“达尔维格遇事犹豫,容易贻误战机,罗伊特太过刚猛而谋略不足,这两位担任分舰队司令尚可,指挥同盟国舰队还不如贝恩克。”

    “明日我将与父皇通电话商讨此事,如若陛下认可,那么……”小威廉向舍尔颌首道,“希望元帅早日能够给我们带来胜利的好消息。”
………………………………

第723章 重整舰队

自从在1914年的凡尔登血战中树立军事威望以来,皇储小威廉逐渐成为了德**事力量的最高指挥官,而到了20年代中后期,他步入中年,随着人生阅历的不断积累,少了些浮躁,多了些稳重,这个国力日盛的军事帝国也进入了政体稳固、民心安定的的成熟期,所以,年至古稀的德皇威廉二世对军政事务的关注和干涉越来越少,小威廉对这个国家的统治只差一个名份而已。在是否任命舍尔出任同盟国舰队司令这个问题上,威廉二世只是粗略询问了几句,便对皇储的意见表示了认同。

    于是,还差一个月就将年满70周岁的莱因哈特…舍尔元帅成了首位以德国海军部最高长官身份同时兼任公海舰队总司令和同盟国舰队司令的将领。在获得任命之后,他没有花费时间回到基尔进行部署,而是直接启程前往法国西北部的布列斯特港。

    1915年法国战败投降时,布列斯特港的造船设施远不如德国汉堡、不莱梅、但泽等以造船业为支柱的港口,但它位处比斯开湾北部,毗邻英吉利海峡西口,面朝浩瀚的大西洋,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而且港阔水深,条件优良。为了使之成为德国海军迈向远海的战略据点,德国政府迫使法国单独签署了一项租借协定,将该港口无条件租借给德国使用,租期99年。紧接着,德国国会又通过了一项总额达到30亿马克的预算,专门用于改造扩建布列斯特港。至1925年扩建工程结束,整座港口变得面目一新,崭新的码头、林立的吊机、巨大的仓库,航道栅栏连同海防要塞、雷达基站、军用机场组成了严密且完备的防御体系,毫不夸张地说,布列斯特业已成为比肩基尔港、威廉港的大型军事基地,而且德国资本在这里所掌控的造船设施占到了80%以上,来自德国的船舶工程师、技师乃至普通造船工人超过了在当地从事造船行业的法国居民,连带随行家属和逐利而至的商贩,生活在布列斯特的德国人越来越多,以至于这座法国港口被人们戏称为“位于法国海岸线上的德**港”。

    当舍尔抵达布列斯特港时,德国海军有两艘德意志级战列舰在这里接受维修——“黑森”号的修理已近结束,它停靠在码头旁,工人们还在为它装配新的防空枪炮,用于海上作战的补给物资也在陆续装船;在海战中遭到重创的“普鲁士”号入坞大修,修理工作预计要持续到10月份。

    除“黑森”号和“普鲁士”号之外,还有3艘参加了亚速尔之战的德国巡洋舰和5艘驱逐舰在这里维修。为确保这些德国战舰的维修进度和质量,当局从德国国内的造船厂征调了一批熟练工人,并大幅度提高了各船厂的警戒等级。合理的工程调度加上当前的原材料较为充裕,这些战舰在在布列斯特维修的效率并不输给国内造船厂,而且省去了往返德国和法国之间好几百公里的航程,避免了途中遇袭或触雷的风险。

    大半个欧洲、大半个非洲乃至近东、中东的相当一部分人力和物力都在为同盟国的军事机器所用,但这无助于在短时间内改变海上的作战形势。返回德国本土接受维修的“德意志”号、“西里西亚”号以及“兴登堡”号预计还需要至少三到四周时间才有可能归队,这意味着前期作战的受损舰艇当中,只有“黑森”号能够尽快重返战场,在此期间,贝恩克率领的同盟国舰队不得不依靠带伤作战的德意志级战列舰“汉诺威”号、马肯森级战列巡洋舰“黑林根”号,后期抵达的“巴伐利亚”号、“巴登”号、“德弗林格”号、“吕佐夫”号,以及原大西洋分舰队所属的三艘老式战巡“塞德利茨”、“毛奇”、“戈本”跟强大的对手周旋。

    留守欧洲的德国舰艇当中,只有参加直布罗陀要塞战役的两艘国王级战列舰即将跟随“黑森”号前去支援亚速尔战场,余下的两艘国王级、两艘凯撒级以及三艘从预备役重新转入现役的赫尔戈兰级战列舰是必须留在欧洲海域遏制对手、稳定局势的战略力量,非到万不得已不能调离,况且以它们的性能和状态,尽数派往亚速尔群岛也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至于意大利和奥匈帝国,两国虽然同意参战,却不约而同地坚持一条底线,那就是他们的舰队只在直布罗陀以东活动,绝不介入大西洋之战。

    对于眼下的糟糕战局,海军高层反复讨论,认为明智的策略是果断放弃亚速尔战线,收拢兵力,依托“欧洲壁垒”进行防御,可德皇和皇储都希望同盟国舰队能够救回受困在弗洛里斯岛的“海因里希亲王”号,从而完成一次体面的撤退。作为一名传统的德**人,舍尔虽知困难重重,依然决定遵从圣意。抵达布列斯特之后,他态度坚决地调动各方力量,试图最大限度地集结战力。

    出于军事保密的需要,德**方对舍尔出任同盟国舰队司令一事秘不外宣,平民百姓对此茫然无知,但在军政高层人士当中,消息还是不胫而走,这很快引起了英国方面的注意。为了打乱同盟国海军的部署,迟滞其增援亚速尔群岛的计划,英国海军对戒备森严的布列斯特港展开了一次大胆的夜袭——三艘搭载150毫米火炮的t型潜艇在入港航道外侧浮起,向12公里外的码头和造船区发射炮弹14发。这些炮弹的威力不足以击沉巡洋舰以上级别的战舰,但它们引发的火灾给德国人带来了不小的麻烦,港口仓库里的数百吨作战物资被烧毁,一艘轻巡洋舰轻微受损,停靠码头的“黑森”号也险些受到殃及,而负责维修“普鲁士”号的船厂有部分造船设施遭到损坏,十余名造船工人不幸丧命。

    布列斯特港遇袭之时,舍尔已带着自己的临时指挥部搬上“黑森”号,并准备在两天后率领增援舰队启程奔赴亚速尔。由于部分作战物资的意外损毁,他这时推迟行程不好,不推迟也不好,导致急火攻心,在一次作战会议上晕了过去。经过医生诊疗,舍尔元帅的身体状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