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万岁约阿希姆 >

第6章

万岁约阿希姆-第6章

小说: 万岁约阿希姆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力基础,这就是世界帝国的光辉……来吧,伙计,好好看看这个场景,但愿若干年之后,我们能够在基尔湾看到同样的盛景!电报员,向司令部发送一级密码电报,内容如下:U…21在斯卡帕弗洛锚地东南方的DK位置望见英国大舰队,初步观察结果是B1,B2×5,B3×6,B4×6,V9×2,V10×4,V12×4,V13×1,VL×18,C×50,G×10,舰队上空可见飞艇和观测气球。”

    唱独角戏般讲完这些,蓄一字上唇胡的潜艇指挥官看不出有如释重负之感,他离开潜望镜位置,眉头轻皱,右手抚鼻,微垂着头思索着什么。

    过了一会儿,接替其进行观察的潜艇军官说:“长官,大战舰的数量没问题,我观察到二等巡洋舰13艘,三等巡洋舰17艘,鱼雷艇驱逐舰49艘,多半是千吨级的新舰,另外,勤务舰艇中有一艘是水上飞机母舰。”

    “哦?”潜艇指挥官闻声而至,他凝目观察,须臾,对电报员说:“给司令部发送一级密码电报:修正前报——发现CLV一艘,型号不明,处于舰队末尾。”

    言罢,他转头对搭档说:“从英国舰队现在的位置和航向来看,左侧战列很可能会从我们的鱼雷射程内经过,若是允许我们自由攻击就好了。只需击沉一艘,我们将立即成为德国海军的英雄人物;两艘,啧啧……”

    这名潜艇军官对此深有同感,怎奈此次任务带有明确禁令,他先是苦笑,然后灵机一动:“何不向司令部请示看看?”

    潜艇指挥官想了想,转身朝电报员看去,见其发报工作尚未结束,遂快步走了过去,拿起收报解译用的纸和笔,在上面飞快地写下一句话,展给电报员看,并且低声道:“加在最后。”

    电报员指尖的密电拍发工作未停,他点头表示领会。

    军官们接下来所能做的就是观察和等待,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心情渐渐增加了焦躁的因素,要知道这艘潜艇之所以能在水中接发电报,完全是因为潜望镜杆上安装了特制的天线,一旦敌舰驶近而有被发现的风险,他们将不得不收起潜望镜,与外界的无线电联络也将因此中断。

    在潜艇军官一次又一次抬手看表的难熬等待中,电报员突然开始用笔在草稿纸上写字,最后的忐忑与期待在一分钟内结束。不等电报员开口,潜艇指挥官一把从他刚刚抬起的手上拿过草稿纸,低头扫了一遍,又字斟句酌地详读一遍,眼中不见喜色,也没有明显的失落感,而是一种意外。

    看了搭档递来的电报,潜艇军官也几乎是相同的反应。

    回到潜望镜位置,潜艇指挥官双手掌着扶柄转动潜望镜的观察角度,视线略过那一艘艘气势磅礴、威武雄壮的钢铁巨舰,在这支庞大舰队的尾部搜寻那并不十分起眼的船影。

    最终进入视线的,是一艘既没有锋利舰艏、修长舰身,也没有武器配备、重装防御的三烟囱船,它前后甲板高而窄,中间甲板低而宽,船体舯部线条饱满,利于装卸运送货物而不是海上飚速。这样的船舶在跨大西洋的商业航线上比比皆是,放在作战舰队的阵容中显得拖沓累赘、格格不入,甲板上装载的浮筒式水上飞机只不过为舰队作战增加了一种不太稳定可靠的侦察手段——唯有真正具有独到慧眼的人知道它巨大的潜在价值。

    击沉它难道比干掉一艘主力战列舰还重要?

    年轻而稳重的潜艇指挥官满腹狐疑。
………………………………

第6章 且待东风至

远在200多海里外的海面上,庞大的德国公海舰队同样以主次分明、秩序井然的航行队列浩荡前行,只有处在队列尾部的“俾斯麦”号及为它护航的两艘大型鱼雷艇属于“不安分”的例外——为了让舰载飞机在133米长、21米宽的飞行甲板上顺利完成起降,“俾斯麦”号只得一次次转向迎风位置。好在换装了全燃油锅炉,又对整个动力系统进行了全面维护,这艘常年奔波于海外殖民地的老舰重新获得了服役时的航速,这才能跟上公海舰队的步伐。

    以130公里每小时的正常飞行速度,胡伯特D型双翼双座侦察机只要四十分钟就能够对舰队前方20海里的扇形水域实施一次警戒搜索,而夏树的要求是只要天气条件允许,同一时间至少要有两架侦察机在舰队附近空域飞行,一架负责前方海面,一架负责侧翼,从而确保德国主力舰队的隐蔽行踪不被英国舰船或中立国船只撞破。

    为了让英国海军以为炮击格里姆斯比只是德国海军表现“存在意义”的一次挑衅行为,夏树主导的舰队作战参谋部提前做足了准备工作:两周前借演习名义派出大批海军步兵,对威廉港沿岸及附近岛屿进行了地毯式的扫荡和严密的驻点警戒;从开战当天开始启用新的通讯密码本,并以大量假电台继续以原有频率和密码规则进行频繁联络。(一次大战的历史上,在1914年8月下旬,俄国海军在芬兰湾击沉了触雷受困的德国轻巡洋舰“马格德堡”号,俄国潜水员在德**舰残骸里意外发现了一份德国海军的密码本和旗语手册,并将其提供给英国,使英国海军部轻而易举地破译了德国海军的无线电密码。凭借这一优势,英国舰队在赫尔戈兰湾海战、多格尔沙洲海战以及日德兰大海战中占尽先机。)

    战争爆发时,德国海军的“冯…德…坦恩”号战列巡洋舰滞留地中海,德国海军在北海最多只能投入5艘战巡,这其中还包括吨位相对较小的“布吕歇尔”号,而英国本土舰队共有6艘战巡,包括两艘所有权归属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所有但由英国海军统一指挥的不倦级战列巡洋舰,其吨位和火力皆强于同时期的德国战巡。如若两支巡洋舰队直接交手,英国人无疑属于强势一方,加上英国战巡舰队指挥官戴维。贝蒂是个极富冒险精神的年轻将领,猛扑上来追打德国战巡舰队几成必然。

    基于这些安排和考虑,夏树让希佩尔指挥巡洋舰队单刀直入侵袭英国海岸,用对手最不能容忍的方式激怒之,引诱贝蒂舰队追来截杀,然后,合整个德国公海舰队之力在北海中部围歼贝蒂舰队!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份份经过双重加密的电报带着各方信息汇聚到德国公海舰队的指挥中心——旗舰“腓特烈大帝”号上。这是德国海军目前火力最凶猛、防御最坚厚、通讯设施最齐备,同时也是单舰造价最高的主力战舰,这些“高高在上”的性能指标给全舰官兵们带来了空前的荣誉感,他们一个个昂首挺胸、精神抖擞,对击败看似强大无比的英国舰队充满勇气和信念。

    “希佩尔舰队已成功打退英国的高速雷击艇群,击沉敌人三十余艇,本方无一人伤亡。”

    读出这份电报内容时,冯。英格诺尔将军语气坦然,毫无惊讶之意,但他未必知道,为了这个绝对会令英国海军高层大失所望的结果,夏树做了多么漫长而周全的铺垫。近些年,英国海军在高速鱼雷艇领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仅直接耗费就足以建造1。5艘两万吨级的无畏舰,或是组建两到三个装备大型飞艇的海上侦察中队。

    英国现役的高速鱼雷艇吨位通常只有5…6吨,而希佩尔舰队吨位最小的巡洋舰也有3500吨,最大的“塞德利茨”号更是两万多吨的庞然大物,赢得这样一场以大打小的战斗似乎没什么值得骄傲的,但自英德进入战争状态以来,这还是双方舰艇的第一次正面交手,胜利的消息很快在舰员中间引起一阵雀跃。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头次参加海战,平日里的严苛训练保证了舰队的作战实力,可对手毕竟是独一无二的英国皇家海军,产生一些紧张情绪在所难免。

    过了没几分钟,通讯官又给冯。英格诺尔送来一份电报,他迅速扫视一遍,无所顾忌地宣读道:“第7潜艇中队的U…44在福斯湾望见英国海军的快速机动部队了,它由3艘无敌级或不倦级(这两级战列巡洋舰吨位和外观都较为接近)、3艘狮级(实际上狮级仅有狮号和大公主号两艘,玛丽女王号应视为狮级改进型)和11艘小型巡洋舰、26艘驱逐舰组成,这支舰队离开福斯湾泊地后,正以大约24节的航速向东南方行驶——贝蒂果然想抄我方炮击舰队的归路。”

    末了,舰队司令官环视众人,拔高音调说道:“伙计们,鱼儿上钩了,这可是一条齿尖劲足的鲨鱼,想要吃到这份美味的鱼翅,我们可得费些力气。”

    军官们一阵善意的哄笑。

    冯。英格诺尔语气一转,抑扬顿挫地说道:“许多人把英国海军视为不容侵犯的骑士,觉得它无比强大、无比高傲,具备其他国家海军所不具备的传统,胜利是它存在的必然意义……跟英国海军比,我们确实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有些方面必须通过时间积累去拉平,而我们也有我们的优势——我们没有称霸海洋三百年的骄傲历史,也没有因此而产生的骄傲自满心理;我们没有让世人封为经典的战例,也不会在那些已经过去的胜利中固步自封。此时此刻,我们是不被外界看好的一方,有些人把我们同英国海军的对抗看作是农民与骑士之间的战斗。尽管这个农民穿着闪闪发亮的铠甲,拿着锋利的长矛,还有自己的拿手招式,但这些都不足以改变农民的本质。好吧,诸位,就让全世界看看带有勤奋、扎实、勇敢精神的日耳曼农民如何挑翻那自命不凡、傲慢自大的不列颠骑士!”

    一个明智的舰队指挥官,关键时刻应懂得如何调整下属们的心态,而一个称职的舰队参谋长则应冷静思考全盘战术,从纷扰复杂的信息里找出关键的破局之机——在夏树看来,此时的英国本土舰队可不是趾高气昂、志在必得的骑士,而是义愤填膺、怒不可遏的复仇者。从德国潜艇部队传回的侦察报告可以看出,英国本土舰队尽管没能动员全部的主力舰艇(有派往海外未及时召回的,有入坞检修改装的,还有临时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