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万岁约阿希姆 >

第570章

万岁约阿希姆-第570章

小说: 万岁约阿希姆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或是取消。爱尔兰的军工产品是以替代品的角色出现在中国政府军手中,它的武器装备生产远不如德国那么全面,好在爱尔兰军队以德系装备为主,枪械火炮的弹药规格均与德国制造匹配,出口中国的胡伯特ii型栓动步枪、t伯莱塔…26型轻机枪以及mk…22型野战炮都能够即到即用。到了1930年夏天,爱尔兰已完全取代德国成为向中国输出军火物资的头号供应商,高峰时期每个月有十多万吨武器装备交货,其中不乏i…27战斗机、mk…27轻型加农炮乃至胡伯特…20轻型坦克这样的技术装备。在1932年春夏的几场重要战役中,i…27已然成为中国空军对付日本九零战机的最强武器,来自爱尔兰的志愿者甚至创下了三天击落四架九零战机的战绩,使得日本朝野震动。如若主要数据完胜英国格罗斯特“长手套”和九零战斗机的i…29加入中国空军,以小博大撬动战争天平也不是没有可能。

    向中国大量出口武器甚至无偿提供援助不仅仅是出于爱尔兰国王的意志,数百年来生活在英国统治阴影下的爱尔兰人非常同情正在遭受外敌侵略的中国人,只是大多数人都带有这样的疑惑:一个幅员面积比对方大得多,人口也比对方多得多的国家,怎会处在被动挨打的地位?

    疑惑归疑惑,响应王室号召,不少爱尔兰军官远赴重洋前往战火纷飞的中国担任军事教官,有些人还以志愿身份直接参战。正因为多了这层关系,爱尔兰军方人士对中国的战局给予了很高的关注度,而爱尔兰发行量最大的《凯尔特报》也在密切跟踪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事。可惜的是,爱尔兰的有限帮助无法改变中日之间的优劣对比,进入1931年以来,日军愈发严密的海上封锁使得至少三分之一的爱尔兰军火在登岸之前就被堵截乃至扣押,随着德国政府立场的转变,香港和青岛这两处口岸也不再安全,陆上运输的损失与日俱增。此外,由于中国政府难以及时支付现款,形势正变得越来越严峻。正因如此,爱尔兰人已经很难在柳和他的同伴们脸上看到过去的质朴笑容,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深的忧虑。空无旁人的机库里,年轻的中国飞行员默默从口袋里掏出一封信,洁白的信纸上写着寥寥六行汉字,字迹不算漂亮,但笔法苍劲有力,内容更让他热血沸腾,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万里长城万万兵,国耻岂待儿孙平;勤学苦练一流技,鹰击长空震敌胆;来日师夷兴中华,提刀跃马入东京。……1941231281679237212+dsguoo+595……》
………………………………

第31章 耳光响亮(下)

驾驶德国海军的阿尔巴罗特h…25型舰载战斗机从戈尔韦海军训练基地起飞时,日本海军中尉杉田弘的心思完全放在这架飞机的操纵性能上,丝毫没有想过自己会在接下来的对抗训练中遇到怎样的“离奇”状况。冰火!中文?有关中国飞行员在爱尔兰进修一事,日本军方早已知晓,还曾借德国人之手向爱尔兰政府施压,试图让爱尔兰人提前遣返这些对日本航空部队威胁甚大的中**人,但爱尔兰方面认定这是军购合同中的合理条款,所以无视日本政府的要求,继续为中国空军培训飞行人员。参加对抗训练的另一架h…25由经验丰富的德国海军飞行员汉森上尉驾驶,他先于杉田起飞,等到杉田的飞机爬升到了两千米高度,冷不丁从后上方俯冲下来,接着猛然拉起机头向上跃升,而后向右横滚一周,以一串行云流水的动作向日本飞行员展示了所谓“欧洲第一舰载战斗机”的强大机动能力。汉森上尉所做的空中动作,绝大多数战斗机都能实现,真正区分战机性能优劣的,是完成这些动作的速率和连贯性,h…25的表现比日本的现役舰载机强不知道多少倍。此次欧洲之行,杉田眼界大开,对德国的航空技术更是顶礼膜拜,他和此行的大部分同僚已经形成共识:h…25正是让日本海军航空兵实力提升一个台阶的理想之选!近距离伴飞的状态下,杉田看到汉森上尉对自己做了个“我上去”的手势。这场对抗训练的主题是进攻与拦截而非搜索与规避,所以进攻方的飞行线路是既定的,防守方的两架战斗机只需要在这条线路上守株待兔即可,赢得对抗胜利的难度在于对方拥有三架战斗机,它们只要死死缠住防守方战机,掩护唯一一架鱼雷机抵达戈尔韦海湾的开阔位置就算过关,所以在出发之前,汉森上尉制定的战术明确而简单:杉田的战斗机在中空进行正面拦截,汉森上尉在高空埋伏,发现对方机群之后,盯准鱼雷机俯冲下来,争取一击ko。汉森是派驻爱尔兰西北部海军基地的德国飞行员,杉田与他是第一次接触,对他的实力没有太多的了解,但对于自己,杉田可没有什么信心。算上在德国的行程,他接触h…25的时间还不到30个小时,真正的飞行甚至还不到10个小时。如若汉森的战术能够奏效,那么无论自己在这场对抗训练中的表现如何,都不至于贬损日本海军航空部队的形象,但反过来看,考察i…30t的意图就无法达成了。思来想去,杉田已然有了自己的想法,驾机升空之前亦向领队的山本少将进行了回报,得到了他的认可,心里这才踏实下来。打完招呼之后,汉森驾驶的h…25昂首爬升,杉田仰着头目送它离开,心里默默估算着h…25在这种天气状况下的爬升速率,以便为日本海军的综合评估提供宝贵的第一手素材。等到它躲进了云层,杉田才将目光重新放回前方,视线中还没有对方战机的踪影——进攻方只确定飞行路线,并不固定飞行高度和战术安排,它们跟防守方战机同时起飞,既可以让三架战斗机在前开路,也可以组成一个护航编队,还可以拆散开来任意组合,而且可以在规定路线上原地兜圈,反正各自的油料足够在演练空域往复多遍。杉田估猜爱尔兰飞行员会采取争夺战场制空权的常见战术,也即利用三架舰载战斗机的数量优势先把防守方给消灭掉,这样就不需要考虑鱼雷机的掩护问题,直接赢下对抗训练,又顺对方之意展示了战机的性能。如果双方战斗都没有任何额外的举动,径直对向飞行只需要四五分钟就能进入彼此的视野,所以杉田没有利用最后的机会摸索熟悉h…25的战术动作,而是保持着精神的高度集中。果不其然,东南方的云层边缘很快出现了非自然界的飞行物,而在这样的天气,爱尔兰海军舰载机的白色涂装较德国人的银灰色涂装要稍占优势,过了好一会儿,杉田才确认视线***现的是两架而不是三架“敌机”。

    两架正面拦截,一架高空埋伏?杉田咬了咬牙,自己以一敌一尚无把握,何况以一敌二。如果汉森还没发现对方鱼雷机就从云层里俯冲下来,就算顺利“击落”对手一架战斗机,也依然在战术上处于“逆势”,除非自己能够挺过开局,而不至于被技艺高超的爱尔兰飞行员秒杀掉,那样的话胜算还可能会大一些。瞧见进攻方这边只有一架战机在云层下方飞行,防守方飞行员同样很容易猜到对手的计划,接下来就看谁能够在直接对话中有更加出色的发挥了。不出意外的,两架爱尔兰舰载战斗机朝孤零零的h…25直扑过来,它们一前一后保持适中距离,这是标准的双机战斗编队,杉田之前看德军训练已经见识过这样的空中战术,揣思着自己破阵的机会只有一次,于是双手紧握操纵杆,拇指扳开射击按钮,两只脚像是在预热启动一样不断轻点踏板,视线焦点集中一处,心跳加快、瞳孔放大,整个身体处于被激发状态……

    非实弹演练的空战对抗,各国的胜负标准不尽相同,德国人的做法是看谁能够追近到五十米以内并让目标在射击瞄准镜中稳定停留,这很难从第三方视角进行客观公正的评定,通常是依靠飞机上安装的照相机来判断成绩,飞机上的射击按钮便是照相机的开关。离两架爱尔兰战机越来越近,杉田已经准备好进行一次极其冒险的“正面冲锋”,这种战术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机毁人亡的恶果,因而在训练中并不常见,杉田赌的就是爱尔兰飞行员不敢跟自己“搏命”。只要前面的长机转向避让,他便立马调整航向,对后面动作相应慢一拍的僚机发动攻击。冷不丁的,杉田意识到前方两架战斗机并非自己想当然的一模一样——在他看来,两架i…29t应该结伴编队,性能更好的i…30t埋伏在高空,然而眼前这两架在整流罩形状和机翼布局上存在一眼就能看出的区别,如此看来,它们竟然是一架i…29t跟一架it的混合编队?杉田的思维或许仅有零点几秒的走神,就在这电光火石之间,对方长机摆动机翼,看着像是要进行转向规避,然而下一幕出现的却是精彩绝伦的画面:白色战机横向翻滚一周半,动作犹如脱线的风筝,完全摆脱了既定轨迹,飘忽的身形迅速移动到了杉田视线的斜上方位置,并且是以倒飞的姿势继续逼近。杉田下意识地后拉操纵杆,以便扬起机头将瞄准器对准目标,然而转瞬之间,那架白色战机猛然下转,以杉田应接不暇的速度冲向地面,然后就这样从他的视野中消失了!杉田大脑一片空白,不知道下一个动作该怎么做,他的视网膜几乎是被动地接收到了移动物体的反馈:对方僚机竟然从斜上方直冲过来,眼看两架飞机就要在空中相撞了,白色战机轻摆机翼,在空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恰到好处地避开了杉田驾驶的h…25。两架战机距离最近的时候,翼尖跟翼尖恐怕只有十几米,但杉田只意识到对方驾驶舱里有个人影,压根连对方长什么样子也没有看清。等到他缓过神来,发现双手依然紧握着操纵杆,双脚却僵直的贴着踏板,整个过程中除了小幅度拉推操纵杆什么也没有做。刚刚是不是已经……一身冷汗的杉田扭头追寻敌方战机的踪迹,却看到银灰色的h…25正跟白色战机缠斗。汉森什么时候下来的?他的俯冲是否斩获战果?现在的战场形势是什么样的?

    杉田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