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约阿希姆-第1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夏树对无线电并不在行,无法给予德国海军情报部门技术上的帮助,而是通过自己的影响给予情报部门下设无线电监测解译团队更多的人员和经费支持。以眼下的状况,即便无法获知英国海军的通讯内容,以其频繁联络的情况来看,指挥英国大舰队的杰利科必然通过贝蒂获得了战场的实时情况,从而制定相应的作战策略。
“夜战充满偶然因素。”夏树对英格诺尔说,“打一场夜战,我们的优势在于飞机、高速鱼雷艇以及主力舰的抗沉性能。”
“是的。”英格诺尔应道,“只要全神贯注,我们完全可以拿下这场胜利。”
夏树接着又问戈德:“现在‘赫尔戈兰’和‘拿骚’距离我们多远?”
戈德上尉低头看了看手上拿着的稿纸:“根据二十分钟前的情况推算,赫尔戈兰现在距离我们海里,拿骚海里。长官,是否需要核实准确数字?”
夏树看了看英格诺尔,转头向戈德吩咐:“去核实一下。”
戈德上尉离开战斗舰桥的时候,资深参谋官霍费尔特上校从绘图室带来了一份作战示意图,军官们就着简易的台板将它铺开,双方舰艇的战位、航向,包括行将进入战场的英国大舰队,都一一标注其中。这里面自然少不了大量的估计、推算,同实际情况或存在一定的差距,但仍能较为直观地反映出双方的交战形势。
“他们的战巡分队已被我们打残,而我们手里还有三艘基本完好的战列巡洋舰可用,主力舰数量是比。”
霍费尔特上校语调一贯的沉稳冷静,但说到比时,他眼神以及面部表情都显现出前所未有的振奋。自从年海军法颁布以来,德国海军的实力突飞猛进,在…年的一段特定时期,德国有艘无畏舰在役,英国海军为艘,这是两国核心主力舰数量最接近的状况,之后英国加快造舰速度,凭借强大的造船工业重新拉开了双方的实力差距。至年开战时,英德两国的主力舰既不是提尔皮茨希望的比或比(也即德国海军主力舰数量为英国海军的%或%),而是“深处危险区”的比(。%)。尽管英国海军防卫着不列颠本土以及帝国广袤的海外殖民领地,但在与法国签署秘密协定后,多数英国主力舰都得以集中到本土海域,仅有三艘战斗力较强的战列巡洋舰部署在地中海。所以,当夏树的出击计划最终付诸执行的时候,随舰队出征的德国海军官兵很清楚自己将要面对实力如何强大的英国本土舰队,他们一面祈祷上天庇佑,一面在心底做着最坏的打算,霍费尔特上校想必也是如此。现在,德国海军依靠成功的部署和出色的发挥赢得关键性的一分,战斗的前景看起来一片光明。
这时候,另一位舰队参谋官穆拉斯少校接话道:“大家应该注意到了,在我方潜艇和飞艇部队基本吻合的侦察报告里,英国大舰队只有艘在‘无畏’号之前建造的旧战列舰。很显然,带的旧战列舰越多,只会越拖慢舰队的航速,而我们拥有艘战斗力不错的旧战列舰,它们足以对抗英国人的艘旧战列舰和艘装甲巡洋舰。”
照此逻辑,德国舰队已是胜券在握,夏树却没有这般乐观。恰恰相反,眼前的形势越是利好,他心里越有种警惕感。既然自己可以用希佩尔舰队当诱饵狠狠涮一把英国佬,英国人为什么不能将计就计,用贝蒂舰队的残存舰艇充当诱饵?若是德国海军最好的六艘无畏舰单独面对英国的整个战列舰群,即便能够脱身,少不了要扒层皮,战局势必朝着有利于英国舰队的方向发展。
“我们暂且停火吧!舰队总司令阁下。”夏树对英格诺尔说道。
“停火?”英格诺尔的眼神中流露出些许意外,而在参谋军官们反应过来之前,他想通了,并转头吩咐道:“传令各舰,暂停射击。”
………………………………
第18章 为夜战揭幕
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在海面上回荡许久的炮声平息了。夜色已至,天空不见月亮,微弱的星光独自抗拒着黑暗的侵袭。波涛起伏的海面上,隐隐若现的火光发自于几艘受损的英国战舰,它们有的已经失去战斗能力,有的因敌舰距离过远而选择沉默,而先前发动鱼雷攻击的德国高速战艇此时已悉数撤走,这个令许多英国舰员倍感沉重的世界终于清静下来。海浪拍打舰身,轮机隆隆轰鸣,哪怕还有德国飞机如苍蝇般萦绕不去,压抑的感觉也减轻很多……
“腓特烈大帝”号战斗舰桥,参谋军官们没有对舰队司令和参谋长联袂做出的决定提出质疑,但他们满脸疑惑,不甘不舍,这种感觉就像是前锋面对空门不射,当事人固然有他的考虑,旁观者却有种说不出的遗憾与憋屈。
夏树没有再说什么,他一边等着戈德的报告,一边思考着接下来的部署,英格诺尔则将双手抱于胸前,低着头在原地来回踱步。忽然,舰桥外面传来一阵夹杂口哨的欢呼声,穆拉斯少校以及舰长卢比奇上校的副官连忙走出舰桥一探究竟,片刻之后,上校的副官率先返回,这位年轻的少尉军官大声报告说:“第一批出击的鱼雷艇部队已返航归来,他们确认击沉三艘英国战舰,重创了两艘主力舰,英国机动舰队已不复存在了。”
卢比奇上校当即高声赞道:“干得漂亮!”
舰队司令和参谋长对此无动于衷,舰队参谋官们也没有胡乱开口,而是以目光表达自己的欣悦之情。
“英国机动舰队已不复存在”,这个说辞确实振奋人心。可是,一名合格的指挥官在任何时候都应该保持客观冷静的头脑,夏树尤其如此。在他看来,贝蒂的英国机动舰队确实遭到了重创,但迄今为止,六艘战巡当中能够确认沉没的仅有“无敌”号和“狮”号,其余四艘虽然无一完好,可它们未必伤及要害,如果损管得力再加上一些好运气,它们当中的一艘或几艘依然有可能参与接下来的战斗,那么两支舰队的主力舰对比就不再是比,而有可能是比、比或者比。此外,从德国飞艇天黑前发回的最后一份侦察报告来看,贝蒂舰队的艘无畏舰均列于三条彼此间隔海里的纵队当中,并且受到七十余艘装甲巡洋舰、轻巡洋舰和驱逐舰的策应掩护,以损失最高航速的代价保证了全员进入战场的态势,反观德国舰队这边,六艘核心主力舰带着十余艘僚舰追赶贝蒂舰队,艘无畏舰及护航舰艇归于第二集群,十五艘前无畏舰以及辅助作战舰艇远远落在后头,希佩尔的三艘战巡携两艘轻巡单独编队航行于西侧海域,兵力完全处于分散状态。
不多会儿,戈德上尉带着通讯联络情况回到舰桥。
“舍尔将军的第二战列舰分队距离我们海里,丰克将军的第三战列舰分队距离我们海里,毛斯将军的辅助舰队距离我们海里。”
听了这些数字,英格诺尔的嘴角微微抽动了一下,各分队之间的距离比预计的还要大一些,但在同敌方主力舰队接触之前,他们还来得及收拢战列。
不知是心理作用还是一种直觉,夏树感到一丝危险气息。要想集中舰只,要么前面的减慢航速等后面的,要么通过机动转向会合一处。大战当前,两种方式各有优劣,夏树思虑片刻,转头对英格诺尔说:“长官,下令各队依次减速吧!争取半个小时集结全部主力舰,一个小时内集结全部战列舰,同时让辅助舰队处于有效的战斗支援位置。”
在大事件方面显得谨小慎微的英格诺尔自然也在为如何抉择而踌躇,有夏树替他拿定主意——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为他分担了责任,他的纠结情绪一扫而空,瞬时拿出了从容大度、镇定自若的统帅风范,以运筹帷幄的气势部署道:“启用战术密码,向各分队发电报:第战列舰分队减速至节,第战列舰分队减速至节,第战列舰分队保持节航速;各侦察分舰队和雷击大队继续对战列舰分队实施机动护航,在此基础上可相应减慢航速;各战术单位务必保持行动一致,领舰收到电报后以灯光信号向僚舰确认作战指令。”
已这些非常明确的航速数字计算,似乎不能够实现达到夏树半个小时集结主力舰、一个小时集结战列舰的意图,英格诺尔停顿了一下,向参谋长吩咐——亦可理解成顺带的解释:“等第战列舰分队靠上来之后,两个战列舰分队合列一个战斗纵队,然后整体减速到节,等待第战列舰分队。”
夏树对此并无异议,而他紧接着给了舰队司令一个提醒的眼神,英格诺尔一眨眼睛,补充命令道:“以战术密码向侦察舰队发报,令希佩尔率所余舰艇选择安全航路向我靠拢。”
一条简简单单的命令,恰到好处地展现出英格诺尔灵活而缜密的思维。
减慢航速的命令很快传达下去并得到准确的执行。“腓特烈大帝”号领衔的艘最新无畏舰需从从劈波斩浪的高航速到慢慢吞吞的低航速,它们不像陆地上的车辆,使用刹车系统做到实时减速。需要大幅度减速的情况下,这些采用锅炉…蒸汽轮机…减速齿轮…螺旋桨动力模式的大型战舰既要调整减速齿轮档位,同时还需要降低功率输出。于是,超过三分之二的锅炉开始释放蒸汽,若在白天,从烟囱里喷出的大量蒸汽将会形成壮观而醒目的景观,而在没有月色的夜晚,这些庞大的柱状蒸汽即便能够被观察到,对方也很难判断它们究竟属于什么状况。而且,由于舰队仍处交战地带,新的战斗随时可能发生,各舰照例让所有的锅炉处于工作状态,以便在必要的时候迅速提高航速。
“腓特烈大帝”号战斗舰桥,军官们默默感受着战舰动力锐减带来的失速感。每个人都应庆幸,这是可控的主动减速而非战斗损失。在航速重新稳定之后,领先于同伴的这六艘德国无畏舰依次“狮”号残骸旁驶过,此时它已完全倾覆,海面上只留着一小部分宛若鲸鱼脊骨的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