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唐朝名侦探 >

第110章

唐朝名侦探-第110章

小说: 唐朝名侦探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李隆基靠着龙椅,神情很是愤怒。

“关于陛下东巡之事,臣觉得不妥,陛下可否取消此次封禅?”崔涣很是恭敬地说道。

“为何?”李隆基摸着胡须,沉声问道。

崔涣从怀里掏出一份奏折,高举过头顶,恭敬地道:“陛下,这是臣日前刚收到的八百里加急奏折,请陛下过目。”

群臣偷偷朝崔涣看去,杨国忠更是惊讶不已。

高力士忙走了过去,将那奏折接了过去,恭恭敬敬的呈给了李隆基。

李隆基展开奏折,他认真的看了看奏折,脸色瞬间被拉了下来。

猛地将奏折往面前龙桌上一拍,李隆基沉吟道:“封禅之事,列为臣工有何意见?”

“陛下,事出蹊跷,臣担心有人欲对陛下不利,臣建议暂缓行程,更改封禅时间。”崔涣恭敬地道。

杨国忠眼珠子咕噜转动了几下,他忙跪拜道:“陛下,臣以为不妥。封禅乃祭天大事,不仅是为了祭祀天地祖宗,更是为了宣告天下,我大唐国力昌盛。何况,此次邀请了乌苏米施可汗共赴泰山,如今乌苏米施已经在前来长安的路上,再有两天就到达长安,倘若此时取消封禅,恐会有损我大唐国威啊!”

“杨大人,陛下的安危才是重中之重,倘若有人布下奸计,妄图行刺陛下,该当如何?”崔涣正色道。

杨国忠古怪的看了崔涣几眼,嘴角露出一丝轻笑:“崔大人,你身为礼部尚书,主管封禅之事,你既察觉有人阴谋不轨,就该扫除阴谋扫除,让陛下可以放心前往泰山封禅。”

“杨大人,我只是礼部尚书,无权调动兵马,反倒是大人,你身为一朝宰相,又兼兵马大元帅之职,清除阴谋,应该是你的责任吧?”崔涣神色冷淡的道。

杨国忠哼了一声,他神色恭敬地道:“我虽身为宰相,但要负责陛下安危,又焉能分身去查找阴谋线索?”

李隆基听了半天,他眉头皱了起来,有些不耐烦的喝道:“都给朕闭嘴!朕年事已高,封禅之事,朕势在必行。崔涣,朕允你便宜行事,命你彻查此事,清除途中一切障碍。”

崔涣眼睛一亮,忙跪了下去,大声拜道:“臣,领旨!”

群臣纷纷侧目,杨国忠看着崔涣的眼神,充满了怨毒的嫉妒。

便宜行事,意思就是说崔涣,可以调动一切能够调动的资源,其权利之大,可以对所有人生杀予夺。

杨国忠入朝为官多年,无论他如何溜须拍马,李隆基也从未给过他便宜行事之权。

崔涣心知责任重大,领命之后,立即退出了朝堂。

退朝之后,李隆基踱步走在御花园之中,一言不发。

“官家,您愁眉不展,可有心事?”身穿锦袍华服的高力士,跟在李隆基身后,问道。

李隆基面色凝重,将一直拿在手中的奏折,交给高力士,道:“你自己看吧。”

高力士恭敬地接过奏折,他仔细的浏览了下奏折上的内容,眉头顿时皱了起来。

“力士,对于此事,你如何看?”李隆基沉声问道。

高力士稍一沉思,道:“陛下,奏折上所说应该不假。建宁王为人正直,且心系朝廷,他既然用八百里加急将奏折送至长安,事情绝不简单。”

“倓儿所说与崔涣不谋而合,但是却与刘通所奏,出入甚大。刘通的奏折上只说,梁修妄图谋反,被他查明情况之后,已经畏罪自杀。你觉得,朕应该相信谁?”李隆基踱着步子问道。

“老奴觉得,建宁王之言较为可信。臣怀疑,建宁王所说的这个‘逆鳞玄武’,恐怕会与黄河石碑有所牵连,这摆明了是要对陛下不利。”高力士沉吟道。

第一百七十八章暗潮涌动

李隆基背着双手,他看着满庭芬芳,长长的叹了口气道:“力士,朕已经老了,这封禅之事,可等不了太久了啊!”

“陛下正值壮年,何来年老一说?陛下若信不过崔涣,老奴愿意替陛下分忧解难。”高力士忙跪在地上说道。

“崔涣直言敢谏,朕甚慰之,不过,他之能力在于治国,对于查案,恐怕力有不逮。”李隆基捋着胡须道。

“陛下放心,有老奴在一日,就绝对会保护陛下安危。老奴这就命人前往洛阳,将所有隐患彻底解决!”高力士眼中闪过一抹杀机,沉声道。

李隆基双手按在栏杆上,满庭芬芳飘摇而下,他忽然咳嗽了起来。

高力士忙站起身,走到李隆基身后轻轻的拍打着他的后背。

“力士……朕是不是真的老了?”李隆基剧烈的咳嗽了一阵子后,突然吐出一口血痰,平静地问道。

高力士强颜欢笑道:“陛下正值壮年,又怎会老?太医不是说了么,您这是操劳过度所致。”

李隆基摆了摆手,道:“朕之身体,朕比谁都清楚。朕坐这皇位也有几十年了,大唐能有如今盛世,朕也算是对得起列祖列宗。力士,你可知朕如今最为挂念的是什么?”

高力士虽心知肚明,但还是作出沉思的表情:“陛下是在担心太子殿下?”

“亨儿有你们这群大臣侍奉,朕并不担心。朕最为牵挂的是爱妃,朕年迈体衰,倘若朕死了,爱妃该如何是好?”李隆基眼中似乎浮现出一道绝色身影,脸上无尽悲伤与不舍。

“陛下,您洪福齐天,怎能轻易言此啊!”高力士泪流满面,他跪在地上,不住的磕头道:“陛下,老奴定会搜遍天下,也要替陛下找到长生不老之药!”

“长生不老?那些只是传说罢了,力士,你之心意朕以明了。朕现在能做的,就是在有生之年,多陪陪爱妃。”李隆基叹息道。

此时,一名宫女低头从前方走廊走了过来,见到李隆基,那宫女忙跪了下去,低头道:“陛下,娘娘在梨园设宴,等待陛下驾临。”

李隆基点了点头,随即命宫女带路,一路往梨园走去。

高力士看着李隆基的背影,暗暗发誓道:“陛下,不管您信与不信,老奴都会替您找到长生不老药。”

高力士离去之后,跟着他身后的一名小太监,悄然无息的走到了一处偏殿。

偏殿之中,杨国忠从布幔后走了出来,那小太监见状,忙跪下行礼。

杨国忠摆了摆手,他起身回话。

小太监四处瞅了一眼,然后凑到杨国忠身边,嘀咕了起来。

听完之后,杨国忠眉头皱道:“你可听清楚,陛下和高力士所说与‘逆鳞玄武’有关?”

小太监重重的点了点头。

杨国忠拿出一袋钱财塞进小太监手中,将其打发之后,整个人陷入了沉思之中。

回到杨府之后,杨国忠来回踱步,过了许久,他才作出决定。

“魑、魅,你二人速将此信送至洛阳,还有,最好借他们之手,除掉崔涣!”杨国忠召集了两名亲信,将亲笔信交给两人后,压低声音说道。

两名穿着黑衣,头戴黑袍,只露出一双眼睛,浑身上下没有一点人气的身影,突然出现在杨国忠身边,接过信件之后,又默然无声的消失。

“崔涣啊崔涣,你屡次三番与我作对,你不离开长安,我还拿你没办法,既然你主动离开长安,那就怪不得我了,哼哼。”杨国忠眯着眼睛,嘿嘿笑了起来。

却说,李沧海从昏迷中醒来,他愕然发现自己正躺在一张软榻上。

稍微一动,就牵动左胸上的伤口,疼的他浑身发抖。

他挣扎着坐了起来,一眼就看到狄晴正趴在圆桌旁,用手撑着脑袋,在不停的打着瞌睡。

李沧海愣了下,他头疼万分,脑子里好像成了一片浆糊,任何事情也想不起来。

“啊!你醒了?”狄晴听到动静,突然清醒了过来,她快步走到床边,搂着他嘤嘤的啜泣了起来。

“沧海,我以为你再也醒不过来了,呜呜……。”狄晴紧紧的搂着他,生怕再一松手,就会见不到他似的。

李沧海心中一暖,他抚摸着狄晴的秀发,柔声道:“我这不活过来了吗?对了,这是什么地方?”

狄晴擦了擦眼泪,道:“这里是正阳县衙,沧海,到底发生什么事了,你怎么会伤成这样?要是这匕首再偏上几寸,可就要刺到你的心脏,究竟是谁下的手?”

李沧海脑子里一片空白,过了片刻,他才回想起自己当时似乎在堵黄河决口,没想到王不全的管家竟然行刺自己,之后他兵行险招,抱着同归于尽的念头,跳入了洪水之中,再后来他开始凿船……。

“晴儿,黄河决口情况如何?”想起事情经过,李沧海忙紧张的问道。

“黄河决口已经堵住了,剩下就是加固堤坝与分流洪水。工部已经派水利官员前来,这些你就不用担心了。”狄晴看着他左胸的伤口,俏脸微寒的道:“你那三脚猫的功夫,就不要和别人拼命了,要不是常风发动百姓四处寻找,你早就被淹死了!”

狄晴语气冰冷,但言语间流露的却是关心,她杏眼微红,刚拭去的泪珠儿又险些落了下来。

李沧海挠了挠头,他咧嘴笑了笑道:“晴儿,你不知道,当时情况紧急,我也只能拼死一搏。否则,洪水冲破堤坝,整个正阳城都会变成泽国。”

“那你可有想过我?你若是死了,我怎么办?”狄晴红着眼睛,粉唇紧咬的道。

李沧海抚摸着她的秀发,认真的道:“晴儿,人生于世,有所不为,有所必为。这,是我的责任。能救满城百姓之命,即便是死,我也值了。”停顿了一下,他忽然在狄晴额头亲吻了一下,沉声道:“何况,你们还在城中,我要救百姓性命,更要救你们的性命。”

狄晴已经是泪痕涟涟,她看着李沧海,啜泣道:“沧海,你还记得在冥宫我说过的话么?你死,我死。你活,我活。今生今世,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会陪着你。”

第一百七十九章疑点再现

李沧海鼻子一酸,紧紧的将狄晴搂在了怀中,这一刻,他觉得自己没有白活。

“狄姑娘,我来替你了!”门外突然传来一个浑厚的声音,张悬命随即推门走了进来。

他看到两人搂在一起,顿时愣了下。

“打扰,打扰。”张悬命眼珠子咕噜一转,立即满脸赔笑的对两人抱拳,说着就要退出门外。

狄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