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抗日之铁血智将 >

第174章

抗日之铁血智将-第174章

小说: 抗日之铁血智将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按照这个编制和规模组建游击队,游击队人数可以直接压缩到两千人,加上地方部队,主力部队,整个涞源就有五千多的抗日武装。”

    “那就这么做!具体怎么划区,政委你和邓主任两个人商量。你们有地方上的工作经验,做这些工作应该轻车熟路!”王平直接做出决定。

    军分区司令部,司令员刚刚看完程晓发过来的电报。

    先是不理解,然后是若有所思,最后是惊喜,顺手把电报放到桌子上就问道:“参谋长,我们一分区所属几个县的县大队有没有成立!还有有游击队,司令部知不知道他们的具体规模!”

    参谋长先是点了点头,然后又摇摇头,最后才回答:“县大队成立了,一共四个县大队,都是营级规模的,两百人到五百人不等。至于区中队,区小队,还有各村的游击队,因为都是地方抗日政府组建的,具体情况军区并不清楚!”

    “那就把清楚的同志叫过来!”司令员直接命令道。

    然后盯着参谋长继续问道:“我没有记错的话,军分区三个主力团平时补充的新兵基本上都是在当地直接招兵,经过一到三个月的新兵训练以后才补充道部队。”

    “是的,司令员!三个主力团都有自己的新兵连,专门训练新兵,补充主力平时的损失!”参谋长肯定道。

    司令员的眉头一皱,继续问道:“那为什么不按照独立团电报中的办法来补充新兵,地方部队的战士都训练过,而且打过仗,有战斗经验,补充主力后马上就能投入战斗,肯定比他们自己训练的新兵要好!”

    熊伯涛苦笑道:“司令员,地方部队的战士几个团长早就盯上了,而且不止一次向分区打报告,想要从县大队抽人直接补充部队。但是,县大队不同意,地方政府也不同意!”

    “县大队是地方政府自己组建的,里面很多指挥员都是地方干部兼任的。如果把老兵和精锐都抽走了,这些部队就会失去战斗力,那县大队就不能承担维护地方治安,消灭小股日伪军和汉奸,保护百姓安全的职责!”

    “胡闹,他们这是搞小山头,不顾全大局!”司令员毫不留情骂道。

    “他们也不想一想,如果主力部队战斗力受到影响,没有主力部队牵制日伪军主力部队,以县大队的实力,能保护好老百姓吗?简直是胡闹,没有大局观!”

    参谋长赶紧提醒道:“司令员你可不要乱说,他们也是按规定办事。他们不是部队,他们有自己的规定!”

    “我也知道独立团这个提议的好处,但想要在整个军分区推广,必须要得到总部和聂司令员的支持!”

    “那就给军区发电报!这件事对我们百利而无一害,必须要推广!”司令员直接决定道。

    然后继续命令道:“一团和二团不是再扩展根据地吗?把这份电报给两个团长转发过去,让两个团战按照电报内容去办!”

    “还有,我想知道,两个团现在发展得怎么样了!”

    “很好!”熊伯涛马上回答。

    “一团已经扩充到四千五百人,二团已经扩充到四千人,防守根据地的三团也扩充到三千五百人!”

    “另外,独立团送上来的武器弹药也到了司令部。”

    “我们从涞源城缴获的武器弹药也陆陆续续送回司令部。这一统计还真不少,除了轻重机枪数量少了点,剩下的步枪足够我们组建五个团。特别是王平送上来的,清一色三八大盖和中正式,整整两千五百条!”

正文 第二百六十八章 自杀事件(第一更!)

    “给我挑一千条三八大盖,一千条中正式出来,每条枪配子弹一百五十发,我要亲自去一趟军区。部队扩编这么大的事情,不能只在电报里汇报,说不定还会惊动总部!”司令员马上做出决定。

    “还有,王平和程晓的这个提议,我也要一起带到军区。这么好的提议,肯定要想办法在整个军区推广!”

    王平和程晓并不知道,他们的提议正通过司令员之手一步一步王上传,最后竟然连总部都给惊动了。

    压缩民兵和地方部队的规模,尽管独立团不少人提出了反对意见,但后勤处长蒋红春却非常高兴。

    部队一下少了这么多脱产的战士和干部,独立团的后勤压力肯定会少很多。

    而地方上的劳动力多了以后,大家就可以多开荒,多种地,秋收打出来的粮食肯定要比平时多。这样的话,独立团能从涞源获得的补给也会多很多,完全是一个有利于独立团的良性循环。

    就在王平认为独立团各种事情慢慢走入正轨,自己也可以长松一口气的时候,邓洪涛来了。

    “团长,出事了!”一走进作战室,邓洪涛就着急说道。

    尽管现在还非常冷,但从邓洪涛额头上的一颗颗汗珠可以判断,他是一路飞奔过来找自己的。

    “什么事?”王平,程晓,还有参谋长曾全同时看向邓洪涛。

    “野战医院一个排长自杀了,还是一个老红军战士!”邓洪涛马上回答。

    政委程晓皱着眉头反问道:“老红军,而且还是排长,他为什么自杀。不出意外,回到部队以后,他至少也是个副连长,表现好的话,当连长都不是问题!”

    邓洪涛摇头回答:“关键是他不能回部队了。战斗的时候,一条腿被鬼子炮弹给炸了,没保住。”

    “得知自己就剩一条腿后,他的情欲就非常不稳定。然后再听说我们准备给她二十块大洋让他离开的消息后,直接想不通,然后就从护士手里抢了一把刀,直接自杀!”

    “野战医院是怎么搞得,一个重伤员都靠不住。多好的战士,长征和日本人都没有杀死他,最后竟然死在了我们自己的野战医院。这要是传出去了,影响多不好。不行,这件事一定要严肃处理。”政委程晓一下就怒了,站在指挥部毫不留情破口大骂道。

    然后就对王平提议道:“团长,我建议记野战医院院长大过一次!”

    王平没有说话,而是皱着眉头对邓洪涛反问道:“邓主任,野战医院有自杀想法的战士和干部肯定不止他一个吧!”

    邓洪涛赶紧点头回答:“是的,团长,好多因为伤残不得不离开部队的战士都有这种想法。为了劝导他们,我专门从政治部抽了五个干部守在野战医院,天天劝导他们!”

    “这不行,不解决根本问题,这种自杀事件还可能再发生!”王平直接摇头回答。

    “还有政委,你就是给野战医院院长再多的处分,甚至换人。如果那些战士咬定了要自杀,他们想拦都拦不住。”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根本原因是,我们对待这些伤残战士和干部的做法太一刀切,不负责任了!”

    “二十块大洋,而且还是少了一条腿的干部,附近又没有家人,让他们离开部队,他们能活下去吗?”

    “就算附近有家人,残疾以后,那也会成为家里的累赘而不想回去。”

    “还有,他们中间好多的干部战士,除了打仗,什么都不会干。就这么让他们回去,凭什么养活自己后半生,我们给他们的二十块大洋吗?”

    “可我们一直以来都是这么做的。而且他们确实不适合呆在部队。”邓洪涛皱着眉头反问道。

    王平想想后回答:“如果当年长征的时候,这么做无可厚非,毕竟我们不可能带着他们一起走。但现在不一样了,我们有根据地,完全可以想办法让他们继续留在部队,发挥余热!”

    “要知道,他们都是老兵,有的还是干部,对我们八路军绝对忠心耿耿。”

    “团长说得对,这些立过功,而且因为打鬼子而伤残的干部战士,我们绝对不能二十块大洋就把他们打发了!”程晓脸色也变得严肃起来,因为他想到了长征时期因为各种原因被留下的老战友。如果不出意外,这些老战友肯定是牺牲了。

    然后继续说道:“伤残也分重和轻,现在各村正在组建游击队,伤残稍微轻一点的战士和干部,虽然不能继续呆在主力部队作战,但各种战术技能他们肯定不会忘记,邓主任,你给我抽一百三十个人出来,我打算把他们派到各村担任游击队队长,甚至到区小队,区中队担任队长都行!”

    王平直接肯定道:“这个办法好,我同意!普通战士可以到规模小一点的村子当游击队队长,继续发挥余热。这样的话,他们就还是我们独立团的一员,独立团继续养活他们。级别低一点的干部到规模大一点的村子。行动不受营长的干部战士,直接进地方部队,这样也可以把主力部队的作风带到地方部队。”

    “还有那些伤残重一点的干部战士呢?比如失去一条腿的,这在野战医院足足有三十多人!”邓洪涛皱着的眉头并没有舒展,追着问道。

    “也好解决!”王平开口回答。

    “只要有拐杖,一条腿照样能走路。”

    “后勤处不是办了养殖场,被服厂吗,让他们近后勤处,把身体完好的战士换下来加入作战部队!”

    “另外,后勤处和邓主任你自己也可以想想办法,比如成立一个修械所,找人教会那些重伤员学会修理武器,保养武器!”

    “另外还能在驻地开荒,种粮食,种菜!”

    “总之一句话,现在我们有了根据地,对那些伤残的战士和干部,绝对不能向以前那样,二十块大洋就把他们赶出部队,那是极度的不负责任。”

    “当然,如果有自己愿意回去的干部战士,我们也不能看着,但补助标准要提高!”

    “这个没有问题!”邓洪涛肯定道!

    “大部分战士干部知道我们的办法后肯定会选择继续留在部队,那我们补助给他们的大洋就留了下来。如果有人自愿回去的,补助标准可以提高到五十块大洋!”

    “只要不出意外,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