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穿越甲午之特种兵之王 >

第380章

穿越甲午之特种兵之王-第380章

小说: 穿越甲午之特种兵之王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年轻人正是后世大名鼎鼎的廖仲恺,小伙子刚刚留学归来,精明能干,是近期刚刚被孙中山发掘出来的重要助手,孙中山打算好好的培养一下他,将来必然是自己手下的干将。
  廖仲恺答道:“逸仙,电报都已经发出去了,现在各省的同志们都在转移,或者是潜匿行踪,如今我们的革命计划必须要进行打的调整,谁也不知道谭峰掌握着我们多少情报,唉,我们的损失……”
  孙中山冷哼一声,说道:“给张坚之发电报,我要他给我一个解释!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他竟然不提前通知我们,致使我们损失惨重,如果他不给我一个明确的答复,哼!”
  廖仲恺苦笑道:“逸仙,这样的事情,放在谁身上,只怕也不愿意说出来,毕竟谭峰可是张坚之手下的嫡系心腹,亲如手足,被这样的心腹背叛,谁也不愿意张扬出来,在也在情理之中。逸仙,现在我们需要做的事情,是借着这个机会,向张坚之索要更多的援助,而且我们建立同盟会的速度必须要加快了,只有我们革命党真正的整合到了一起,我们才有可能对抗广东的袁世凯,不然的话,早晚会被他各个击破,这个家伙的手段太厉害了。”
  孙中山叹口气,答道:“好吧,仲恺,你去给张坚之去电,把我们的损失通报给他,这件事情他于情于理,都是肇始者,应该也会给我们一个好的补偿的。如今光复会的陶成章、华兴会的黄兴,都已经在来香港的路上了,等他们到了之后,我们会针对成立同盟会进行详细的磋商,大家都是革命同志,志向相同,站在一个战壕里是必须的,只是同盟会的布局可是一个棘手的事情……”
  孙中山在发着愁,奉天张毅,如今日子也不好过,这几天好不容易将谭峰闹出来的动静给押了下去,紧接着南方革命党的地下组织就被谭峰给破坏了一个干干净净,一时之间,各方的电报纷至沓来,要求奉天给各革命党派一个说法,虽然受损失的大多是兴中会的人员,但是其他的革命党也受到了池鱼之殃,被折腾的不轻。
  张毅的心情十分的不痛快,烦恼之下,将这些事情一股脑的都甩给了杨度,让他自己看着办理,如今的杨度作为中华******的秘书长,负责******日常的事务,愈发的干练,有他出马,这个革命党应该很快就可以安抚下去。
  但是革命党的事情让杨度处理即可,华夏民国内部的事情可是怎么办?不要忘了谭峰可是吉林的督军、第三集团军的司令,同时还长时间担任武装警察系统的最高长官,对于整个华夏民国的防务,除了张毅与徐怀瑾之外,掌控的最清楚的就是谭峰了,而且每个集团军、包括炮兵、武警等系统,都有着谭峰的众多老部下,这要是被谭峰再给煽动出一点事情了,那麻烦可不是一般的大。
  徐怀瑾将自己的忧虑向着张毅做了汇报,张毅淡淡一笑,说道:“怀瑾,不用那么忧虑,适当的部署还是要做的,但是,老峰不会对着咱们的老弟兄下手的,你看看他在广东将革命党一网打尽,但是对于咱们******的地下组织,一点都没有破坏,老峰还是念着当年的兄弟之情的。”
  徐怀瑾点点头,说道:“教官,你说的我明白,但是军国大事,容不得我们马虎,一些必要的应对是必须要做出的。”
  张毅答道:“吉林是必须要动上一动,传令,正式委任蔡锷为吉林省督军,负责吉林军务,至于第四师的师长跟集团军参谋长,你看看把谁调过去合适一些?”
  徐怀瑾答道:“参谋长让林啸来干吧,第四师的师长,也有他来兼任,这个家伙不能再窝在武备学堂了,咱们老弟兄里面,就他命好,先是在武备学堂受训,紧接着被老爷子看上给弄到了德国进行军事交流,现在好不容易回来了,竟然有多到了武备学堂躲清静,妈的,再让这个小子清闲下去,就胖的没人模样了!”
  张毅点点头,如今他从来没有担心过手底下的军事人才不够用,现在跟随石达开进行军事交流的军官们陆续都回到了奉天,一批被带去了台湾,剩下的一大批都留在武备学堂教课,这个林啸就是军官团中最优秀的人物!“
  张毅接着说道:“怀瑾,传下令去,华夏民国四省所有的军队全部进行换防,同时一定要加强民主革命的教育,培养他们的全面素质,现在军队之中,由于老峰的事情,搞得很不稳定,我们必须要尽快将这件事情给压下去,还有松坡,现在估计他的压力也是最大的,一定要给他减减压,平时多关注他一些。”
  徐怀瑾一笑,说道:“就他们三个,每个都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充满了干劲,只是松坡太过年轻,方才不到二十岁,这样的使用他,只怕有些揠苗助长了啊。”
  张毅心中一动,说道:“那好,我们就把命令改了,传令,由武备学堂总教务长林啸调任第三集团军局长、吉林省督军,蔡锷原职不变,你说得对,松坡太年轻了,过上两年再给他们压担子吧。”


607。第607章 载澜的“妙计”

  转眼间,时间已经进入了冬天。
  北京的局势却没有因为寒冬的到来进入蛰伏,如今的端郡王载漪还在卖力的撺掇着朝臣们上书,废光绪,立新帝。
  这件事情慈禧的本意是支持的,同时,朝中如今以守旧大臣为主,他们都参与了戊戌政变,生怕未来光绪真的掌权,在进行秋后算账,是以也纷纷支持载漪的举动。
  但是,原本是一件并不复杂的内政,结果出人意料的,遭到了西洋列强的一致反对,对于慈禧亲自册封溥儁为大阿哥这件事情根本不予以承认,使得废旧立新之事,一直停留在商议之中,难以真正实施。
  此时的载漪记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实在是再也难以相处什么好的办法来推动慈禧废帝了。
  前些时日,他长着酒劲率领着族内的弟兄们以及手下的家丁院奴,一股脑的冲向了光绪的居所,企图直接行刺光绪,顺势推动溥儁登上大宝。
  如果光绪一死,那接下来,溥儁登基将再也遇不到任何的阻力了,毕竟大清国皇帝离世,必须要册立新君的,这样,列强就没有任何阻拦的理由了吧。
  可惜的是,最终这件事情被闻讯赶来的慈禧给拦了下来,慈禧将领头的载濂、载瀛一顿臭骂,全部给轰了回来,虽然慈禧年纪老迈,但是虎老雄风在,特别是慈禧这头母老虎,更不是这些公公亲贵能够惹得起的。
  几个人带领着一群家丁院奴灰头土脸的又被赶了回来,载漪气得要死,直骂这些人一群废物,什么事情都办不了。
  现在的载漪也没有了什么好办法,列强的巨大压力,没有任何一个朝廷亲贵愿意去直接面对,即便是高高在上的太后老佛爷,至于他载漪,更是不够格,他还没有狂妄到以自己一个人面对洋人的长枪大炮的地步。
  就在载漪发愁的时候,弟弟载澜走上前来,说道:“王兄,如今我们光是这样等着也不是办法啊,现在皇上可是春秋鼎盛,老佛爷已经日暮西山了,老佛爷在能熬也熬不过皇上啊,咱们必须得找出一个更好的法子来才行。”
  载漪阴沉着脸,这个载澜屁点本事都没有,只知道溜须拍马,要不就是在弱小面前耀武扬威,如果不是他是自己的亲弟弟,自己也不愿意用他。
  载漪不耐烦的说道:“载澜,我也知道干等不行,你倒是给我出一个好的主意出来,他妈的,老子现在不是没辙可想吗?”
  载澜脸色一滞,旋即说道:“王兄,难道你忘了现在闹得正欢的义和团了吗?”
  “义和团?”
  载澜眉头一挑,问道:“义和团怎么了?”
  载澜答道:“王兄,如今义和团在直隶、山东各地愈演愈烈,现在两省的义和团拳民聚集的人数已经不下二三十万了,这些人可都是嫉妒的仇外,甚至在一些人的支持下,公开打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或许可以成为我们成事的一大助力!”
  载漪有点诧异的望着载澜,没有想到啊,这个草包弟弟竟然也有开窍的一天,先不说主意怎么样,起码这是真的动了脑筋了。
  载澜看自己的王兄一直在看着自己,自嘲的一笑,说道:“王兄,再怎么说溥儁那也是我的亲侄子,他要是登上了大宝,再差我也得是一个郡王啊,搞得好一点,那就是亲王,还是铁帽子的,这样的机会,我怎么能够放过去,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并啊,你说,这件事情上,咱们弟兄不使,能指望谁卖死力气?”
  载漪哈哈大笑,拍拍载澜的肩膀,说道:“不错,兄弟,能够看清楚这一点,说明你长进了,说得对,打仗亲兄弟啊,咱们一奶同胞,现在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啊,长出息了!”
  载澜笑道:“还不是王兄提拔我吗,没有王兄提拔我,哪里有我的今天?”
  载漪问道:“废话别多说了,你接着说义和团的事情。”
  载澜接着说道:“王兄,听说义和拳的全民,每个人都有一身好本事,能开硬弓、能骑骏马,能碎大石,更有甚者,他们之中不少人都是有神明护佑,施展法术之后,可以刀枪不入,端的是厉害之极,如今这些人已经在直隶、山东一带,组成了不少的总坛、分坛,人数不下二十万,这可是一个及其庞大的势力,如果为我们所用,那我们也就有了自己的力量了,不需要看袁世凯或者张之洞、荣禄之流的眼色!”
  载漪皱皱眉头,答道:“为我们所用,我们怎么使用他们?”
  载澜答道:“王兄,这些人原本都是被西洋的传教士或者买办势力压迫的老百姓,对于西洋势力及其仇恨,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请示老佛爷,将这些人全部招安,然后将他们武装起来,这将会是一个强大的武装力量,我们再利用他们的仇外心理,鼓动他们将西洋人全部赶出中国,现在中国的洋人人数并不多,二十万义和团拳民绝对可以将他们全部赶走,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