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再启人生之再造盛唐 >

第482章

再启人生之再造盛唐-第482章

小说: 再启人生之再造盛唐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唐代,对这个问题也没什么办法。流民问题,从唐中叶开始,就越来越严重。随着租庸调授田制度崩溃,流民也越来越多。玄宗即位初期,不就是有个人,检括天下逃户吗,就地合法化,那也只能解决一时问题。

  所以,李忱提出了失业率,提出了人口普查,要把这个问题摊到桌面上,不能在这样视若无睹,明知道问题存在,却因为根本没有直观认识,而轻轻放过。确实地掌握人口数量,以及就业率,才让当政者对国家有个清楚得认识。不要以为人口多,天下太平就没事了,要是失业率太高,一旦出现什么天灾人祸,马上就是大乱得局面。

  此外,人口普查,还有干系到人口组成,比方说要了解到,人口老化问题,要知道多少适婚年龄青年男女,没有成婚。没有成婚就不会有下一代,那很有可能国家会面临人口断层。

  嗯,你说没有成婚也可以有下一代。是没错啦,那样又是另外一个问题,单亲家庭,单亲家庭毕竟比较不正常,如果单亲家庭众多,就要检讨社会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该如何协助单亲家庭,或者避免这种现象。

  身为一个穿越客,他虽然不太懂得这其中门道。不过看新闻,耳濡目染,多少都懂一些。他把这些可能大唐还未面对,但是未来可能遇上得问题,提出来,一方面是问题需要解决。

  一方面是,给现在这些宰相,还有未来的皇帝以及宰相。提出警惕,还是那句话,不是没有天灾人祸,没有外敌入侵,财政收入还算良好,就是天下太平了。

  当然,现在说这些都太早。不说这些宰相信不信,除了失业率问题,这些宰相比较重视,其他什么适婚年龄未成婚,和高龄化问题,所有人都是听过,就当耳旁风了。

  现在最主要得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普查。你说要普查还不简单吗?当然不简单了。

  

第五百四十七章 重新回忆,要服繇役得日子


  ‘里正,里正,那消息得消息是真的吗?’,包有道面对周遭的乡亲询问,无奈得说,‘你们别当真阿,我根本没听说,都是你们说得。’

  ‘这日子怎么过阿。’,一个年轻人大叫,‘再加税,都活不下去了。’‘怎么我听说是要重新恢复徭役。’,一个年纪稍长得人说道。

  ‘我是听说户税要涨了,我可是听酒铺得博士说得。’‘我怎么听说是田税。’,一个中年大婶说道,‘我说听村里走街串巷得小贩说得,人家走得远,见得多应该没错。’

  乡亲七嘴八舌的讨论,讨论得问题都是,最近听说要重新恢复繇役了,或者说要加税,众说纷纭,每个人的消息来源都不同,听到得也都不一样,甚至明明都是听同一个人说得,内容也不尽相同。

  很快,他们都跑题了,里正包有道大喊道,‘乡亲们不要听信谣言了,朝廷还没公布的事情,大伙不要自己吓自己。’

  他喊了两嗓,可是没效果,又被不死心的乡亲包围,‘有道阿,我可是看着你长大得,你可别骗你婶子,到底有没有要加税阿。’

  ‘是阿,是阿,有道,我们可是穿开裆裤长大得兄弟,现在你当了里正,如果真要加税,你可先告诉我一声。’,包有道无奈了,怎么说都不听,光会听信谣言,‘乡亲们,若是真的要加税,该缴得少不了,你们紧张也没用阿。即使不加税,改加劳役,该做得也要作。’

  ‘莫说这个了,我没收到消息,报纸上也没公布,大家还是先稍安勿燥吧,邮差来了,我先收信,都先别走阿,看是谁家得信,顺便带走了,免得我还要跑一趟。’

  看到乡亲不死心得眼神,包有道无奈,幸好送信得邮差来了,拯救了他,转移了大家得注意力。他急忙去收信,收了信,喊了谁来领,不在场的,就拜托左邻右舍得帮他带回去,包有道总算轻松了。

  最近,坊间都在盛传,说朝廷要加税,加税额度不定,有的说要加户税,所有人税等都要往上升一级,有人说是要加田税,每亩田加收一成,又有人说,朝廷废除得繇役,要恢复了,于是每天都有人跑来找他这里正问。

  问道他喉咙都要起茧子了,每天都要他们说很多遍,朝廷没有要加税,次数多到,他都怀疑,这税赋真的要涨了,只不过,他不能这样乱传,好歹他都是代表了朝廷。

  他是巴蜀人,大中四年入了伍,服役满五年,要退役的时候,刚好碰上朝廷整军,他又多留了一年,前段时间才退役。

  退役以后,朝廷问他,是要回乡当里正呢,还是去边疆,会发田地,五十亩。或者继续去乙等军团服役,还是去当小学得先生。

  同一大队得兄弟,每个人都各奔前途,有人当了小学先生,有人带着一家老小,去边疆垦田。他选择了回乡当里正,当了六年兵,他很自豪得学会了数千字,书、写、算都没问题了,考虑了再三,他当了一个里正。

  当了里正后,他第一个面对得麻烦,就是有谣言说,朝廷要加税。这让他很头大,好在当初退役前,有受过里正得训练,遇上这种事情,要坚定得说是谣言,不能替朝廷乱许诺,不然他还真不知道怎么回答。

  ‘这是谣言,谣言,朝廷还没公布。’,拿起笔,练了会字,包有道冷静了些。当兵的时候,听说曾参杀人的故事,他还觉得好笑,若是他母亲,绝不会就这样信了。

  怎么陆续有三个人跟他她说,她儿子杀人了,作母亲得就信了。你是母亲,这么不相信自己儿子,居然如此亲信,果然是妇道人家。

  现在他碰到了,才知道,若非每天这样说服自己,说不定他都会相信,朝廷要加税,不然也会要恢复繇役。

  其实,他觉得加点税也无妨。本来他风光回乡,当上了里正,不大不小也是个官身,还有很多福利,向他儿女,一定可以进学,有多少免税额度,可以见官不拜。

  可是回到家乡后,才发现,这些年家乡变化真大,每个人收入都多了,朝廷的劝农判官,教会大家很多种植技术,让大家好过很多。乡里面盖起了榨油厂,每年自己种得芝麻、大豆,自用有剩,还卖到临近的大城市。

  还有那罐头厂,漫山遍野跑得肥鸡,吃渣饼长大得肥猪,都进了罐头厂,不然就是被乡亲打了牙祭,肉食,不再是逢年过节难得吃一次了。偶尔还会有戏班,和跟着来得小商贩。戏班带给乡亲娱乐,小商贩出售漂亮厚实得布疋,和咸鱼,收购一些货物。

  在在都让乡亲们日子好过很多。他觉得,朝廷加个税,也没什么,百姓收入增加,都是当今圣人得恩德,圣天子在位,大家日子好过了,听说天子每天都还省吃俭用,加点税有什么。

  不过,加税可以,最好不要加繇役。农闲时分,乡亲们都会去找工作,看是去罐头厂,或者去纺织厂打工,服徭役,太浪费时间了,恐怕大伙宁可出钱,也不要服徭役吧。

  算了,不想这个了,这种事情,等朝廷发下通告,或者等报纸得消息,就知道了,现在想也没用。

  ‘看来都差不多了。’,李忱看着锦衣的报告,‘可以实施人口普查了。’,说罢,把报告往案几上一丢。这都耗了几个月了,真是麻烦,不过就是人口普查,直接接受不就好了吗,害得自己手段尽出。

  加税,和恢复繇役的消息,都是李忱让锦衣传递出去得,几个月得时候,终于传遍大江南北,会这么做,不为别的,就为人口普查了。

  会这么麻烦,是因为,之前保甲法,进行得很不顺利。最初在几个已经改土归流得羁縻州实施,这保甲法很顺利,当地那些党项、回鹘部落,都很能接受这种保甲法,虽然每隔三年,就要被招集一次。

  可是不必出远门,最多就是离家百多里服役,对此,他们表示可以接受。但是,要实施在内地,就不容易了。

  百姓对这个保甲法很是抗拒,虽然同样离家不远,征召间隔甚至更长。男丁成年后,要受训半年,然后每隔四年,要重新入伍,服役两个月。这时间,也和租庸调得每年服徭役十五天也差不多了。

  可是百姓就是很抗拒,所以成果相当不理想。很多人隐匿户口,诈称家中男丁已经病死了,就是不肯应募,这让李忱很烦恼。

  虽然宣传当兵光荣,服役好处很多,可是很多人就是不愿意,这让他很傻眼。此外,试行得人口普查,也让人很抗拒,什么谣言都有,说这个调查,是朝廷加税依据,说朝廷要藉此抽丁的,以后会改户税为丁税,什么传言都有。

  莫名其妙得谣言,都不知道从哪里来的。让人口普查进行不下去了。唯一庆幸的是,人口普查这个动做,只有在很小部份地区试行,没有全面推广开来,没有闹得不可开交。

  他在想,历史上有没有这样全面人口普查得政策在,全面人口普查,还达到效果得。

  想了半天,他就想到了满清。全面废除了人头税,实施摊丁入亩,把这税赋加在田地上面。让中国人不再受限于人头税得问题,让中国人口数,超越满清以前任何时期。

  虽然一部分原因是,各种高产作物得输入,才让中国人口有了一个爆发性得增长。不过满清得摊丁入亩,也是有功劳,让百姓不再隐瞒户口。

  他一度考虑,是不是要全面废除户税。大唐两税法,已经废除了繇役,留下田税和户税。虽然繇役说是废除了,实际上还是存在,不过他亲政后,已经确实费除了。

  早知到当初,就别把繇役废除,应该直接就把繇役当作保甲法来实施说不定还会比较顺利。不过,这也就是想想罢了,把繇役成兵役,恐怕大家也不会愿意。况且,这样也是有一些问题。

  问题就是很容易,这半年得训练,被人用来服劳役,结果某些人会藉此发财,本来要拿来聘雇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