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再启人生之再造盛唐 >

第130章

再启人生之再造盛唐-第130章

小说: 再启人生之再造盛唐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李忱发觉想要整点历史容易,想要弄点地理相关知识,很难。要找点地理方面得书籍不容易,不是没有,他想找找唐代以前比较有名得地理书,汉书地理志和水经注,可是实在不好找。好在他灵机一动…

  ‘其实,地理学有另外一个称呼,你们可以把它称呼为舆地、堪舆或者风水学’,没错了,李忱偶然之间想起,其实中国古代有其他的地理学,就是风水,或叫堪舆或舆地。

  ‘风水是地理一种,但是不是全部。它是地理,因为牵涉到人,牵涉到山川何流走像。但这只是地理得一小部份,更大的比方说,矿藏,比方说治水,这些都要牵涉到地理。’

  ‘地理,往大的说,连人类得活动都是地理,人文地理。举例来说,南船北马…这是不是地理,是。那些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我们是农业民族,秦始皇建得长城,刚好是农业民族和游牧民族得划分,因为再往北雨量减少,不适宜农耕了,这是不是地理,也是地理得一部分。’

  李忱说了一通,下课了。然后魏玄过来禀报了一下,关于桶桥镇极天和孤儿院兴建得状况。李忱确定了桶桥镇极乐天得格局后,便放手让魏玄去盯着。这次李忱没有急着赶工,虽然说早一天弄好,早一天赚钱,可是他现在也不是当初了。没有当初那种孤注一掷得急迫性,自然就不急了。

  想当初,他靠着一间酒铺,就想要盖起一个占地二十亩,十几间楼房的建筑,不拼命怎么行,多拖一天,变数就会更多。

  再说了,这次是两方合作,不是他一个人的事情,最近张通和老不死好像有了些麻烦事。

  上次老茍的事情不是偶然,牛老四死了以后,整个彭城开始乱起来,好几个大小新帮派成立。这些人没有以前牛老四得谨慎,胡乱插手很多铺面,带给两人很大困扰,没心力关注桶桥镇的事情,李忱干脆就偷了懒。

  ‘孤儿院的事情,正在督办中。下走在彭城外,挑了一个庄园,打算买下来以后,依照主人得蓝图改建。’,在李忱得设想中,他不是只打算建一个孤儿院,不是盖几间房,让他们有遮风避雨得地方就好。

  他打算把孤儿院,当成了投注了自己理想得地方。他没有忘记要改变这世界得想法。既然要改变,就不可能只有他一个人,光靠他一个人得力量是不够得。

  他要把孤儿院,打造成一个小学校,一个包罗万象得小学校。就像他现在做得,把一个个孩子都教出来,教他们实验,教他们实作,所以需要很大的地方,要有实验室,要有工艺教室,基本的一般教室和宿舍更是不可少。所以他画出个蓝图,让魏玄找工匠照作,也因为如此,桶桥镇极乐天得进度快不起来。

  ‘这样吧,确定开始施工以后,先找个地方,能够住很多人得地方,先收容一些,等到全部完工了,再搬迁进去。’,孤儿院短期内盖不起来,可那些孤儿可不能等,现在天气还很热,不过也就再过几个月,天气就冷下来了,到时候又不知道要冻死多少人。

  李忱决定先找各地方,收容那些孤儿,暂时把架子搭起来,先教他们基本的识字、算术什么,这不需要很大的地方,可以先办。

  ‘对了,主人,仆又买进了一批新茶,刚刚送到了。’‘好,我知道了。’,李忱点头表示感谢,从他的架上拿下一个罐子,‘某又新作好了些茶,你拿去喝喝看给点意见。’‘谢主人。’魏玄满脸喜色得拿着茶叶罐走出去。

  李忱拿下另外一个罐子,拿出一个小炉,丢了点炭进去,拿出火折烧红了炭,放上小茶壶,拿出了本书来看,一边等水滚。等了会,水滚了,把滚水冲进一旁的红泥小茶壶。

  美美得喝了一杯茶,李忱满足得叹了口气,这才是茶阿。虽然味道有点不足,但是这才是现代茶,再也不是唐代那种太苦,需要加很多调味料得茶了。

  这是李忱最新得成果,虽然还不是很完美,不过已经挺接近现代茶叶了。

  这些天,李忱让魏玄辛苦的收集了很多生茶,这可不容易,因为茶叶都是在产地附近加工过,才出来得。很少人会卖原茶。魏玄通过以前得关系,才弄来几十斤生茶,让李忱练手。

  李忱依照之前整理出来得,现代茶得工艺开始慢慢试验,日晒,要晒到多干,才收起来,继续发酵比较合适。发酵又要发酵多久才算好,这些都是尝试。

  最后,炒茶也要注意,要炒到多少才合适,绝对不是直接炒到干,费力,而且现代茶得工艺,后面还有揉捻跟最后得干燥,所以,要炒到多少程度比较合适,也要注意。

  忙活了几天后,李忱弄出了第一批茶叶。品尝之下,味道还可以。他首先把这个新鲜得方法,介绍给了魏玄。

  ‘好阿。’魏玄一尝之下,击掌赞叹,‘光看这色泽,便赏心悦目。闻之芬芳扑鼻,沁入心肺。品之先苦后甘,这茶好阿。’当下,魏玄成为了李忱新茶得第一个粉丝。

  李忱品着茶,翻着纪录,心里考虑着下次要怎么试验。其实,夏茶不是最好的,甚至可以说是最差的茶。他听过好像是气候要冷,才种得出好茶。春茶好像最好,冬茶好像也不输给它,最差的就是夏茶了。不过没关系,反正这是试验。

  ‘要不要去买座茶山呢?’,品了会茶,李忱一边收拾好茶具,一边想道。收拾好茶具又开始了今天例行巡视。

  巡视到青楼,李忱稍微看过,便打算走人。太丢人了,庞大几个被训的跟孙子似的。八成又挑战失败了,据说这次再挑战失败,他们几个好像要拜阿勇为师得样子。所以,看到他们这样子,李忱干脆不看了,马上走人。

  ‘你先等等,二娘请你有事。’,李忱正要走,小红过来了,说杨二请他商量事情。

  ‘出演?还是使帅?这不是好事吗?’,杨二邀请李忱商量,说徐州节度使请她在中秋节前夕出演,还有极乐天得班子也在邀请之列,对于杨二得犹豫,李忱感觉很奇怪。

  ‘唉,如果只是使帅,那还好,可问题是表演得对象是银刀军。’‘喔?银刀军又怎么了。’,银刀军,彭城四风骚或是四害之首,李忱是久闻大名了,可是他没有切身之痛,对这个四害之首没感觉,所以他不了解杨二得犹豫。

  ‘你不明白得。’杨二瞪了李忱一眼,‘不好吗?使帅请我们去,应该就是去****。难道你看不起那些当兵吃粮得?’,现代军队里面有艺工队,主要负责就是****,用歌舞让官兵们能放松放松,但他一直以为那是现代军队才有。可是没想到,唐代就有****活动了。

  请杨二去,大概是主持人。她得作用差不多就和现代得主持人一样吧,真正负责表演得,还要靠极乐天。

  自己该准备什么好呢?凭良心说,李忱觉得****这活动应该是不错得。大概是受到现代影响吧,李忱对于唐代军队印象还没那么坏。

  好吧…古代军队和现代军队得差别应该挺大的,从杨二得表情来看,她真的很讨厌这个活动,看来她真的对军队没什么好感,不然也不会这样毫不掩饰得表达出来。

  ‘算了,你要是不喜欢就别接了吧。’,最后李忱还是决定拒绝,看杨二那么不喜欢得样子,虽然觉得这不太好,不管怎么说,都是一方大员得邀请。

  杨二摇头了,最后她没说什么,只定了一个日期,便这样决定了。

  

第一百四十三章 中秋

  中秋节什么时候开始得?中国人什么时候开始过中秋了?李忱肯定得说,至少在唐代以后了。中国人过中秋,最早大概可以追溯到唐代吧,然后兴盛起来早得话宋代,晚的话要等到明代了。这是李忱身处唐代得推论。

  至少在唐代,中秋不是什么大节日,连假期都没有。证明了中秋节在唐代不是什么大了不起得节日。

  你说这样的日子,还会有人****?当然也是会有啦。这个中秋节虽然没有放假,不管怎么说也是游月宫,创下了《霓裳羽衣曲》得日子,当然要纪念一下。于是就有了****。

  ‘你知道嫦娥奔月得故事吗?’,八月晚上,李忱对着小红喋喋不休,‘不知道阿,没关系,我跟你说喔。’

  嫦娥奔月得故事,唐代有没有?李忱不知道,反正他跟几个孩子说,几小听得津津有味,现在他又跟小红说,小红没说她听过了,那就当作没有吧。

  其实是有得,《周易》中有早有记载,‘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

  而《淮南子》中说月精实为蟾蜍,是后羿妻子嫦娥变的,而且月亮中有桂树。汉,刘向《五经通义》中还提到月亮中有玉兔。嫦娥、蟾蜍、桂树、玉兔就成为代表月亮的文化符号和中秋节的重要象征。

  不知道有没有嫦娥奔月,但是吴刚伐桂和玉兔捣药,这个李忱是知道是有得。稗官野史听过不少得李忱知道,唐玄宗在八月十五这一天游月宫得故事。

  相传唐明皇经由道人施法,在八月十五这一天进入了月宫,首先见到了门楼,匾额上书广寒清虚之府,这就是月亮又被称为广寒宫得原因。

  他还见到不断伐桂得吴刚,桂树下捣药得白兔,最后见到了诸位仙女在优美的乐曲伴奏下,翩翩起舞,欢迎他。由此他创下了《霓裳羽衣曲》。

  ‘你怎么了吗?你今天怪怪得。’,李忱说了半天,见到小红都没反应,奇怪得问道。

  ‘有吗?有很奇怪吗?’,小红摸了摸脸颊,‘没有阿,我很好阿。’见李忱狐疑得目光,小红岔开话题,‘这是什么阿?吃起来挺好吃得。’

  ‘这叫月饼,你看这圆圆的,像不像八月十五得月。’,李忱拿起一块月饼,对着小红比划道。其实李忱很想说,刚刚他就介绍过了,只是你心不在焉,都没在听。

  ‘蛮好吃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